开始感到寂寞的时候是在十七岁。那时,觉得寂寞就像一个无边无际的大海,黑压压的云层在海上徘徊,海的远处有一团黑色的东西黑魆魆地前进,直到压在你心头,压得你的心很沉很沉才离去。即使离去后,心里也好像穿了一个洞,任凭海风肆意地搜刮,只留下无着边的痛。很想找个人说说话,可是如果真的有人能填补心灵的话,那我就不会感觉到那么可怕的寂寞。
寂寞是种病,世界上能治愈这种病的药很多,但是不是每个治疗都可以用在治愈这种病上,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寂寞也有不同的原由,因此药方自然因人而异。我常感到寂寞时会去公园散散步,望望天,看看人,打量着身边不同的景色。但是落日的残败更添我的寂寞空虚。
我发现越是我想赶走它,我就感到越寂寞。那时,我才明白有些东西,当你不在乎的时候,你根本不知道它的分量,可是,当你开始想排斥,驱走它时,才发现它早已在你的心中生根。有一天清晨打开窗时,阳光正恰时好分的灿烂,不热不辣,温度刚刚好,晒得人的身体暖暖的,我好像夏日暴晒在阳光下的巧克力,软软地败在阳光的温暖里。柔和的光线透过树枝,照在窗前的书桌上。树叶的影子随着风的移动,在书桌上影影绰绰地跳动着。我突然被这一幕所打动,明媚的阳光居然是如此的矫情。很想把这一景象画下,无奈于笔尖的粗劣,无法把这美妙的时刻记录下。不过后来写了几行字,写着写着,忽然觉得文字间正表达了自己最初的纯真。于是,便习惯在寂寞的时候将自己的心情写下,跟文字进行一场有趣的对话。
初春总是阴雨绵绵,铅灰色的天让人觉得很不舒服。雨下得很粘稠,粘在新绿的枝叶上,浓得化不开。滴滴答答的雨,从屋檐上顺流而下,滴落在路边的杂草堆上,显得很寂寥。空旷的房间,在雨水的滴答声中,凸显得更加的寂寞与空旷。打开台灯,橘黄色的灯光让人觉得很心安。我慢慢地打开笔记本,记录下此时此刻的心情与感悟。写着写着,心里觉得很安静,安静得觉得寂寞都隐形了。不知不觉雨已经停了,打开窗,墨黑色的天空,明月高挂,银寒色的月色照进窗户,透出一种静谧的气息。春天的雨虽是粘稠,但是粘稠也有粘稠的好,至少,在雨水过后,天空还能有几分分外的清澈与明朗。之后的日子,每当寂寞难耐的时候,就打开笔记本,写点东西,无论是无聊又或者是悲伤,写着写着,心里都会变得很笃定。
也许是习惯了寂寞,现在即使自己一个人独处时,也不会又太多的伤心难过。再后来因为常写作的缘故,参加一些比赛时,也赢了不少奖。翻开有点灰黄的笔记页面,发现自己从寂寞旅途走过来的过程原来是那么的简单。
寂寞也许对很多人来说,是件很痛苦的事情,但是于我而言却是不可缺少的良师。在寂寞中,我找到自己的终生的倾述伙伴,纵使它无言。但是在写作中,我感觉到时间流淌在指尖时的那份心安。我知道它一直追随着我的左右,但是我已经不怕。其实,没人不会寂寞的,只是程度深浅的问题。在写作的过程,有时,我也把玩着寂寞,玩着玩着,忽然就觉得原来寂寞也是有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