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五月诗笺

 首页 | 评论 | 诗歌 | 散文 | 古典诗词 | 诗意小说 | 菁菁校园 | 海外心羽 | 八面来风 | 精品原创 | 个人诗文集 | 诗文竞技 | 散文诗 | 诗社公告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五月诗笺>>评论>>活着真好——观看《活着》有感
 
活着真好——观看《活着》有感
  文 / 郑碧芬




    《活着》是一部震撼人心的影片。它可以说是当时中国社会的缩影。这个故事叙述了大户人家福贵年少时因好赌输掉了家产,气走了糟糠之妻家珍,还气死了他的父亲。一年后,家珍带着女儿凤霞和刚出世的儿子有庆回来,一家人过着清贫但幸福的生活。可是,命运没有给福贵带来多大的眷顾,福贵被抓去当兵,解放后一家人团聚,但平淡的生活却被一波又一波的苦难缠住了,他的一儿一女相继死去。人生最痛苦的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福贵两夫妻强忍着悲痛继续生活下去……
    该影片的片名是《活着》,但贯穿整部影片的却是接踵而来的死亡,主人公福贵先后在民国失去了父亲,在内战中母亲逝去,在“大跃进”中失去了儿子,在“文化大革命”中死了女儿。生命如草芥,有些时候就这么不堪一击。一次次的死别不仅让福贵心如刀绞,我们在观看这部影片时也时常痛哭流涕。我们同样和福贵在呐喊“活着真好”。影片当中有两个这样的镜头:福贵和春生在战场上面对尸横遍野的情景,不像其他大多数电影,眼睛里流露出的不是悲伤,而是惊讶,这种情感也许是面对死亡更直接更真实的感受。他们目瞪口呆地说“家里人都不知道——就这么死了”,“福贵啊,我们可得活着回去了”,“回去了,可得好好活呀”。还有一个镜头是,有庆在疲劳时被拉去学校做工而导致被春生撞死,死后裹着尸布,且血淋淋的那一幕。这些镜头带给我们强烈的视觉感受和强烈的心灵震撼。死亡真是一件恐怖的事情,原来生命竟是如此脆弱。这部影片也就是通过福贵周围的亲人的逐渐逝去,而一层又一层向我们表达了社会的丑恶和生活的无奈。亲人逝去的无力挽回,生活磨难的难以承受,以及人性的狡诈,这一切都被化作无声的叹息,和一个个身影。王小波说过:人活在世,就是为了忍受摧残,一直到死。这句话有些苍凉,却很贴切的反映出影片的主旨。
    尽管生活有诸多的苦难,如战争、大跃进以及文革带给老百姓灾难,但影片宣传的不是社会的黑暗,而是“活着”的精髓。活着是件幸福的事,是上天对我们最好的恩赐。生活,不仅仅是为自己而活,也是为我们身边的人而活。活着,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责任,是其他人赖以生活的精神动力。这在春生的身上体现得更为显著。因儿子的死,家珍痛恨着春生。但看到春生因迫害而意志崩溃,想自寻短见时,家珍更多的表现出理解与宽容。“你要记住你还欠我们家的一条人命”这是为了激起春生的求生意志。文革是段荒唐,黑暗的岁月,但人性中的美却没有被完全磨灭。文革也没能冲垮人与人之间情感纽带联结所筑成“活着”的意志。
    “活着真好”,这是我读完余华《活着》后的最大感慨,同样地,当我观看完这部影片后,我还是发出这句感慨“活着真好”。原著中的结局是福贵身边的亲人一个个都离他而去,最后只剩下他和一头老牛。电影的结局显得温和得多,凤霞死后,她的儿子取名为馒头,福贵和家珍带着二喜和馒头一起生活下去。这样的处理使悲剧停留在一个适可而止、容易让人承受的范围之内。
     生命中没有不能承受的痛,生活中也没有过不去的坎,只要我们还活着,我们就能跨过那一道道坎。“活着真好”这也许就是影片最想表达的主题。
2013/5/29 1:19:04 发表 | 责任编辑:桂汉标
本文共有评论 3 篇︱已被阅读过 993 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网上大名:

评论主题:

您的评论:
 
验证码: 1099  

 
友情链接: 武江起航网络┋CNH个性网址航┋诗歌报汝莲茶分销平台阿君软件工作室SEAGATE女子诗报韶关新闻网韶关民声网
名誉社长桂汉标社长冯春华┋诗社Email:fch928@163.com 五月诗笺微信公众号:maypoetry ┋ 网络技术:SEAGATE

作品版权所有,任何媒体亦可转载,但必须署明作者及本站网址!
Copyright © 2008-2029 五月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805603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