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五月诗笺

 首页 | 评论 | 诗歌 | 散文 | 古典诗词 | 诗意小说 | 菁菁校园 | 海外心羽 | 八面来风 | 精品原创 | 个人诗文集 | 诗文竞技 | 散文诗 | 诗社公告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五月诗笺>>评论>>文化三论
 
文化三论
  文 / 杨振林



         ◆文化当中的什么东西令国家和人民强大?◆

                         ---关于文化建设的思考之一


    2010年7月16日,有幸列席参加广东省委十届七次全会,聆听汪洋同志关于建设文化强省的主题报告。此后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文化是如何令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及其人民强大起来的?或者说,是文化当中的什么东西令国家和人民强大?
    翻来覆去地想,不知不觉回到原点:什么是文化?根据《辞海》的解释,从广义上来说: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现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按照这个说法的话,什么都是文化,等于白说。《辞海》还有个狭义文化的解释:文化指的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也就是说,文化主要包括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各种形式和相关内容。这个就相对容易理解些:文化,主要是指精神上的东西。但仍然觉得涵盖面太广,太抽象。
    因为自己是干具体工作的,希望便于交流。于是,把文化简单地理解为三个方面的内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化思想。这样,就容易记住了:文化,一般来说,就是这三个方面的内容。那么,思考文化是如何强国强民的问题,就有比较明确的方向---
    是文化事业吗?我们建设文化活动场所,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这就是文化事业的主要内容。它能使国家和民众强大吗?能,但力量很有限。因为群众文化活动的功能只限于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所凝聚的力量,通常在比较分散的状态。
    是文化产业吗?产业属于商业范畴,它的主要目的始终是积累财富,可以使部分群体生活资料富足。但资本市场逐利的本质,必然产生相当长时期的贫富不均。所谓强大,只属于少数人群。显然,文化产业只能担当强国强民的部分任务。
    只剩下第三方面:文化思想。的确,文化强国强民,主要依靠文化思想。文化思想以及所体现出来的文化精神,就是在历史上起推动社会发展作用、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思想源泉和核心动力。
    纵观世界发展史,19世纪比的是生产力,20世纪比的是制度,21世纪比的是文化——一个互联网就改变了整个世界。互联网的产生从表象看来是科技的进步,但在科技进步的背后有着更深层的因素,那就是人的脑袋,是思想,是精神,是文化精神的潜移默化和驱动。毛泽东当年作为一个年轻学生的时候,认为未来的共和国有三位人士可以当领袖:一个是孙中山可以当总统,一个是康有为可以当总理,一个是梁启超可以当外交部长,三个都是广东人。另外,《人间正道是沧桑》这么一个电视剧,里面的主角杨立青说了:北伐战争是广东人出主意,浙江人出钱,湖南人出命。广东人为什么能够出主意?因为广东人有思想,有一种可以引领潮流的文化精神。
    在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广东走在社会变革的前列,其主要因素就是因为广东出现了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一大批伟大的思想家,以先进的文化引领着革命的潮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广东更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和综合试验区,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中国必须坚持改革扩大开放的思想理念扎根在国人的脑海,逐渐形成合力,因此才有了今日的强大中国。
     省委十届七次全会上,汪洋同志的主题报告站在历史的高度,总结了广东的时代文化精神,精辟阐述了文化的强大引领和巨大支撑作用:“新时期,我们加强文化建设,首先就是要进一步弘扬‘解放思想、改革开放’这一时代文化精神,这是广东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广东实现科学发展、实现社会和谐最有力的思想文化动力。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能够走在全国的前面,具有这种时代文化精神无疑是最重要的条件之一。”
    这段论述非常深刻也非常明了,把我们在文化认识上容易忽略的问题作为重点、亮点来阐述。发展文化,除了具体意义上的文化——即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之外,还有哲学意义上的内核,那就是文化思想。使我们领会到文化思想才是强国强民的核心动力;文化推动社会发展,主要指哲学意义上文化。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的责任和努力的方向也就很明确:不管是不是工作机构、工作岗位意义上的文化工作者,都有责任也都有条件、都有机会为大文化建设出力。一种现象结晶为理念,就成为文化。正如广东的改革开放从普遍现象升华为文化思想、文化精神,并不只是文化机构的事情,而是社会性的创造,与所有群体、所有工作岗位都密切相关。


                 ◆身边的文化◆

                       ---关于文化建设的思考之二

    在上一篇《文化当中的什么东西令国家和人民强大?》当中,尽管我把文化做了“三分法”以便于理解和操作,但作为文化之核的“文化思想”,仍然是个抽象的概念。为了使大家进一步理解,我试图通过举例说明,把文化思想、人文精神具体化。
    在多个场合,我举过一个例子:今年元旦,我收到朋友转发的电子贺年卡,画面是一株“墨梅”,有茎有枝,没有花。但是,鼠标点击梅树的任何地方都开花。我说:“画梅树是技术,但想象并实现点击花开是文化,文化体现在设计过程里,体现在创造性的思维里,体现在设计者的智慧里。”
    同理,绘画是技艺,但画中体现的境界、思想是文化。
    再次说说我们几乎天天接触的互联网。互联网改变了整个世界,如今世界变成“地球村”,互联网起了很大的作用。操作电脑是技术,大胆想象并设计电脑功能是文化;简单的电脑联通大体上属于技术范畴,使电脑跨区域、跨国界地联通是文化,令网上信息万有、把棋牌等诸多游戏搬进电脑更是文化,是大文化---这里面的思想、智慧只属于文化强者。
    我们经常能接触到的动漫,属于文化产业。2009年7月22日我国出台的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把动漫列为重点文化产业。我想不太难理解吧,因为动漫充满创作的意念,充满睿智的光芒,充满思想的光辉。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这是制度的通俗化表述。社会人包括出家人,都生活在制度当中。大家对“制度”这个词,再也熟悉不过。所有的制度都体现了管理者—或者说群体当中大部分人的思想。制度的发展,思想的积累、沉淀、淘漉、传承,形成了制度文化。
    公职人员、企业管理者经常接触到一个词:发展战略----科学构划的、积极的、向前的全局性蓝图。无论是行政区域还是企业、军队或其他,其发展战略都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因为战略的制定,都体现了一种思想。当然,它远比我们通常理解的文化要复杂得多,因为涵盖了经济和社会的各个层面,或者说各大主要系统。我把它与制度文化、道德文化等列为大层次上的文化。清远近年来的发展战略,依次是“后花园”、“三化一园”,“四个化”、“桥头堡”。比如“后花园” 发展战略,只有简单的三个字,但它的表现的思想内容照样很丰富。在中共清远市第六次代表大会期间,市委主要领导对它有一段阐述:清远离内地虽不远,但仍在起步阶段。而珠三角乃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思想意识、市场活力、市场经验、财富增长、资本积累、人才量用等都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可资借鉴、利用的东西非常多,特别是在走外向型发展路子方面。同时,当时的珠三角仍然属于自我发展的过程,并没有条件将产业转移到粤北山区,我们只能做珠三角的后花园。
    “后花园”是清远建市之后,第一个具有主动性和个性的发展战略。建市初期,主要是根据上级指令和指导性意见,扶贫攻坚,为城市发展打基础。也可以说,“后花园”是一个继往开来的战略思想。
    随着交通、通讯大面积的改善,城市化的加速,珠三角的转型发展,清远明确新的定位,在后花园战略的基础上,增加了“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三化一园”体现了新一轮的发展思想,作为财政收入低下、农业人口比例特高的贫困地区,必须走工业化发展的道路,要把计划经济彻底转制、市场化,要减少农业人口,向城市化迈进。“三化一园”的有效实施令清远成为后发地区的先进典型。之后,确定“工业园区化、农业产业化、城镇特色化、管理人性化”的发展战略,既可以看到“三化一园”思想的传承,又可看出新的标杆,而人本意味颇浓的“管理人性化”,透露出现代人文气息。现如今的“桥头堡”战略,体现了决策者敏锐的思想:内地企业已经成长起来,正积极利用珠三角转型升级、国际市场调整时机,来抢占桥头堡。清远目前已经具备条件发展“桥头堡”,当抓住机遇,抢占先机。其核心思想“南融北拓”,我以为,既可以从狭义上理解为经济策略的地理方向:发挥清远的区域优势,目光同时瞄准珠三角(南)和内地(北);又可以从广义上理解为文化思想:打破地域界限,融国际国内、东南西北中于一体,进行经济文化上的大融合,寻求适合清远全面发展的路子。
    十七届六中全会的主题是建设文化强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关键词之一,也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根本任务。全会报告的主要内容,大家都知道。但不知大家是否思考过它的文化背景或本身的文化意义。
    它的文化背景就在我们身边,而且颇为沉重:改革开放以来,物质上不断富足,但道德失范、诚信缺失、自私冷漠等现象在大面积地滋长蔓延。彭宇事件、小悦悦事件、南海弃婴事件等等,严重冲击了社会道德底线。多年来,国人一直坚信:尽管负面的东西不少,但社会主流是好的,社会良知依然健在。而这一系列事件,以及食品安全事件、医疗事故和医闹等案件,已经深度动摇了美好的信念。自古以来被称为“国之四维”的礼义廉耻渐渐被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逼至绝境。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身的文化意义现实而长远,也很明显:传承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被抛弃,被遗忘,特别是道德文化,正在加速风化之中,处于崩溃的边缘。如果说制度是大厦的话,道德就是基石。基石不稳,大厦将倾;道德沦丧,制度如何落到实处?因此,我至今还固执地认为,十七届六中全会想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重振中国的道德文化,修复、整固中国的道德基石。
    由此可见,文化无所不在。所谓形而上的文化思想、文化精神,也不是难以捉摸的东西。相反,它伴随着我们人生的每一步。文化水平高的人,处事能力必强,凡事圆熟应对,游刃有余。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文化观,与现行的“有文化”、“文化人”观念略有区别。这个问题,将在下一篇《做一个有文化的作家及其他》当中叙述。


                  ◆做一个有文化的作家及其他◆

                            ---关于文化建设的思考之三

    “做一个有文化的作家”,这是我QQ的个性签名。
在我的QQ好友当中,文艺工作者和业余作家占了大部分。看了这句有悖逻辑的话,加上我平时爱开玩笑,引出一大串衍生语:
    “做一个有文化的画家”; “做一个有文化的书法家”;“做一个有文化的音乐家”;“做一个有文化的舞蹈家”;“做一个有文化的商家”; “做一个有文化的运动员”;“做一个有文化的老农民”……
    还有一个看似最普通却是总结性的:“做一个有文化的人。”
    绝大多数人读懂了我的潜台词:有的作家没文化。
去年9月,我以歌词作家的身份接受《南方日报•清远观察》记者专访,算是第一次公开讲这个“观点”。记者当时就问:“做一个有文化的作家”,您这句话看似有悖逻辑,这其中的深意是什么?
    我说:不少作者写着写着就“没文化”了,写词的找不到意象,作曲的不靠谱,写报告文学的变成现象的罗列……我觉得诗人、作家年轻时可以凭灵气靠激情,成熟了就要靠“文化”。文化是什么?本质上就是思想。作为一个作家,要有独立的思考能力。文化、学历、知识是有区别的,禅宗六祖不认识字,却是思想家、哲人、文化强人。古代也有人熟读万卷书,但终身写不出一篇文章,被称为寻章摘句的“老雕虫”,就是因为没思想。
    这就是我的文化观:文化,是思想,是境界,是觉悟,是智慧。
    这篇文章以《杨振林:他为清远而歌唱》为标题,发表在2011年11月11日的《南方日报•清远观察》“清远文艺家百人行”专栏。感谢热心人士,把它挂在网易,而且把这段关于文化观的对话从后面的“附记”调到开篇。
     有文化就是指有思想;有文化的作家,世事洞明,人情练达。思想不是空想,远离实际的空想是梦呓,神经分裂。闭门造车、孤芳自赏、隔世离空而为文者,不是文化人,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作家。
    有的作家曾经红火一阵子,之后作品数量不减,却不断重复自己,不见创意,无法取得新的突破。归根结柢,没思想了。三十年前,作家毛志成发表过关于创作方法的系列文章《文学六步谈》,其中说到:作品要“三新”:题材新、角度新、语言新。三新占一新,就具有一定的价值(大意如此,原文记不清了)。我想,获取其中任何“一新”,都必须经过独立的思考才能发现,发现的过程,就是思想,就是文化。我以为毛先生的“三新说”,可为作家的座右之铭。道理很简单:既然是创作,必须有新的东西。而要有新的东西,就得不断思索。“我思故我在”,作家尤其如此!否则成为另一种“老作家”----老是没有新作品的作家。
    不识字的禅宗六祖以其独特的思想成为普度众生的文化强人;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把电脑和电子产品变得简约化、平民化,更把冰冷的计算机变成了最大的娱乐艺术天地,成为改变世界的奇才,也是文化强人。其想象、实现的过程,都是文化的驱动。
    如果说奇才、强者是凤毛麟角,但体现独特思想、智慧的画家、书法家、音乐家、舞蹈家、商家却随处可见。说到运动员,领悟了运动之道,何尝不是文化人?“剑通天地,闻道即为思想者;力拔山河,称雄不见野蛮人”。再说农民,有文化的也比比皆是。有不少人接受过偏远山区老农民热情的接、周全的礼数吧,也许他们没读过书,但他身上却具备传统的优秀文化:礼仪文化、道德文化。
    说知识、学历不等同于文化,并不是完全把知识学历与文化割裂开来,更不是否定知识。知识是通向文化的阶梯,广泛涉猎苦读有恒不失为通向文化之岸的一条捷径。书本知识与世情相结合,融通开悟了,就是文化,就会变成能力,令你在人生的道路上趋吉避凶,左右逢源。比及写作,也是灵感纷至沓来,文思泉涌。
有些作家朋友说:我对政治不感兴趣。还有的说:一提到政治我就感到厌烦。话说到这个份上,真有点难以对答,因为对方的“所知障”已经很重,成见已深。我记得我只对少数人说过:“别说这么没文化的话!政治是管人的艺术,大到治国、处理国际事务,小到一个村或者一个小团体,哪样不需要人情练达不需要思想?写得最美的田园诗赋也有当时政治背景的折射或反光。”
    与政治密切相关的政策、法规、制度,哪一个不是充分考虑了当时的社会现象、时代思潮?其背景就是文化思想。如果有志于在更广大的范围取得创作成就,何妨用心研究一下政治?
     关心政治不等于热衷于为官从政。也许这些朋友讨厌的是官场的尔虞我诈。其实,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利益之争,哪里都是真善美与假丑恶并存。一部“厚黑学”,说的是封建制度下的官场,又何尝不是涵盖了整个社会?了解一下这类学说,对社会的认识更全面、更深刻。对写作,也有裨益。有关善美文化和丑恶文化、邪恶文化,有机会再谈。



2013/6/28 1:05:15 发表 | 责任编辑:桂汉标
本文共有评论 4 篇︱已被阅读过 830 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网上大名:

评论主题:

您的评论:
 
验证码: 5168  

 
友情链接: 武江起航网络┋CNH个性网址航┋诗歌报汝莲茶分销平台阿君软件工作室SEAGATE女子诗报韶关新闻网韶关民声网
名誉社长桂汉标社长冯春华┋诗社Email:fch928@163.com 五月诗笺微信公众号:maypoetry ┋ 网络技术:SEAGATE

作品版权所有,任何媒体亦可转载,但必须署明作者及本站网址!
Copyright © 2008-2029 五月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805603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