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天门古道,每一处古建筑都有传说,包括掩没在灌木丛里的“老人泉”,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一位老人,一年四季在这八千八百级台阶上上下下,只做一件事:为过往行人挑水。老去之后,灵魂不走,在山腰化为一股甘泉,经年不断。玉帝怜之,封为土地神。我默默地注视良久,掬一捧清冽的泉水,蓦然心动,一副对联随之流出:
半世挑山,天路复行行,无嗔日毒冰寒苦;
百年归位,甘泉流汩汩,广荫南来北往人。
我忽然略有所悟:物事有了传说,就有了文化的因子。经过沧桑的沉淀、积累、洗炼,就会体现一种人文精神。文化,因此而形成。老人泉的传说,体现了一种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老人泉很小,藏在寂寞大山里,其精神内核,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当中“仁”和“义”的体现,但这种至善至美情怀,是属于全世界的,且永恒照耀人寰。
不经意有此领悟,窃喜了一番。
专家学者们研究的方向各有侧重,三三两两地边察看边交谈着下山。不知不觉走完了三公里长的青石板路,到达百土脚村。许局长担心老专家们太辛苦,问黄教授是否先到大路边镇政府午餐,然后休息一下再继续考察。谁知黄伟宗意犹未尽,说:“遇到我喜欢的东西了,不累。这条古道最大的特点是水陆联运,再去看看相关的水道吧?”
在老曹的带领下,我们又沿着乡村公路,颠簸着驶向一个古老的码头。码头的上游,就是小北江源头之一的星子镇奉化水。码头的一座古桥基本维修完毕,已经准许摩托车通过。从桥拱有大量整块的旧物料看得出,明显是在实行保护性的修缮,尽量保存桥的原貌。地理学家司徒尚纪、非遗专家谭元亨、考古学家张镇洪等在桥头、水边慢慢走着,看得津津有味。镇政府的领导担心专家们挨饿,接连来电话催吃饭。中午一点半,开始吃午饭。这餐饭吃得香甜,许广勇说:“这时候吃什么都开胃。”引得满座笑声。是的,这时候都饿了,更何况都是清淡香甜的当地农家菜。
吃过午饭,继续看“水”。先是到星子镇的风雨桥一带,随即穿行在大水边镇。依然宽阔的河流、古墙上如浮雕的老榕树根、当年太平天国激战的弹洞,令省市专家学者流连忘返。星子镇的语言至今没有明确划到哪个语言支系,也引起专家们的极大兴趣。如果不是老曹反复提醒市区附近还有更重要的古代水利工程要看,很可能会在这一带走到天黑。
这个重要的古代水利工程,名叫龙腹陂。从大水边镇到龙腹陂所在的龙口村,基本上是平坦大道,我们的中巴车平稳地走着。我有点兴奋,眯糊了一会就醒了。我在为自己对“文化形成”的领悟而兴奋,也想着:能够这么长时间陪同专家学者考察、研究,我多少能长知识、长见识继而长文化,机会难得。作为一名作家,还应该收获一点什么才不虚此行。我望着车上累得斜歪的脑袋们,一个计划形成了:用随笔式的散文,把此行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一些下来,把专家学者的风范记一些下来。紧接着,又一个念头闪现:自己不是喜欢写对联吗,这一路现成的题材呀!为本土、为北江流域的历史文化撰联,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此外,我倡导的“本土原创计划”, 三年前开始启动,但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契机全面推进,没多少影响力。这一次,可以随着对北江文化渐渐深入的了解,借助市委、市政府对清远历史文化资源的实质性重视,大力推进我的本土原创计划。文化学者以论文显示成果宣传清远、宣传北江,我们作家通过文艺作品推介,或许受众更广泛、宣传力度更大、影响更长远。嘿嘿,好---又是一番窃喜。
在龙腹陂,专家的结论令我大吃一惊,比我形成“三大收获计划”还欣喜、振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