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五月诗笺

 首页 | 评论 | 诗歌 | 散文 | 古典诗词 | 诗意小说 | 菁菁校园 | 海外心羽 | 八面来风 | 精品原创 | 个人诗文集 | 诗文竞技 | 散文诗 | 诗社公告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五月诗笺>>八面来风>>“梦想空间”佳作奖作品重刊
 
“梦想空间”佳作奖作品重刊
  文 / 本网通讯员





                   ◆◆◆“梦想空间”征文佳作奖作品重刊◆◆◆

                         ●●佳作奖十篇●●

■美丽的职业(组诗)■

         ——化妆品营销员日志

                  唐学连

    ◆上班◆
   
生命是一段追寻的过程
心灵  在漫漫中跋涉
经历风雨雪霜洗涤后
该由谁来温暖一路的孤独?
   
一种职业  一种尴尬
在夹缝中艰难而顽强
面对每一双怀疑的眼光
独自在夜幕下  叹息

风雨无改的清晨  对镜
调整一天的心情
即使背后天崩地裂
也得像快乐的天使
以最亲切的微笑
迎接每一位“上帝”

每一天都要从零开始
压力  在额角
嘲笑微薄的薪金
站得僵直的双腿
支不住  酸痛的时间

全民休闲的节假日
是最忙碌的时段
劳动  是光荣的谐称
哪怕年夜饭冻成了冰
哪怕中秋月缺了角…..

紧张地穿梭于商场
忙碌得拒绝所有电话
终于结束一天的工作时
深夜的寒风冷雨
将归途和心绪打湿……

   
   ◆销售◆
   
每天  迎接一张张新的面孔
调动所有的热情
消融陌生
即使  是提着恶劣的表情
退回昨天的努力

“欢迎光临”
是必须的用语
即使会引来皱眉与鄙视
“有什么可以帮到您?”
是接近的开场白
哪怕会招致斜乜的眼神

鼓起十二分的勇气
克服羞怯
以最温柔的话语
破开冷漠的坚冰
从气味到配方 功效
翻来覆去 盘问出一个
专业美容顾问

以最诚恳的心意
当然 不一定会被接受
以最礼貌的耐心
解答所有的疑问
或许  得不到收获
没关系  希望下次 
就会是你妆台
最靓丽的心情……

面对故意的刁难
只能忍声吞气
顾客永远是对的
擦干委屈的泪水
微笑着迎接
下一个需求或希望

望着神采奕奕的您光临
看到她信任地再次惠顾
心羽忍不住舒展了——
“终于成功将美丽传递…..”

 
     ◆退货◆

没有什么是绝对的
即使  今天已经成功
那回头一瞥里的犹豫
可能  变成明天的委屈
退货  不单单是业绩
被退的  还有一天的好心情

不由自主的负疚感
也许会延续几日
横眉怒眼的
咄咄逼人
如利刺  穿透心扉……

天大的委屈 损失
算得了什么?
只要能令顾客满意
处罚   都可以忍受
但愿能换得相互理解
假使一次损失可换来一个朋友
美丽  就无处不在

  
     ◆陌生的朋友◆
 
心中  有广袤的春色
用职业传播美丽
是一种快乐的方式
世界 多了许许多多
靓丽的风景……

带着职业的微笑
迎来送往  一次次
接受无数审视
甚至 在炎热的夏天
也会让心冷得发抖

习惯了被漠视之后
已经收起被理解的奢望
不经意间
一个意外的手机短信
解冻了冰封已久的欣慰
眼眶  被青春感动

谁说90后是冷漠的代名词?
一个美丽的女孩
贴心的理解  简短的肯定
用真诚种植友谊
让我的整个冬季
不再寒冷……

   
    ◆我用诗报告业绩◆

鞭炮即将点燃  寒风
吹不掉一年的辛劳
春 发出热情的邀约
带着八方的风情
相聚在总公司会议室

一场实力考核的演讲
赢得满堂喝彩
丰厚的薪金和奖励
奋亢手心里的汗珠
老总给予的肯定
光亮了荣耀和欣慰

多少年了  总是回望 
身后  另一个自己
一直编织着的向往 
时时被现实硌痛
迈开疲倦的脚步 
又奋力匆匆上路

岁月哗啦啦翻过额角
不断变换工作 期望
在艰难的求索中 
寻到一种美丽的缘分
以快乐的方式
让每一个属于自己的日子
绽放绚丽风采

工作 可以平凡
但人  不可以平庸
努力创造 不菲的绩效
为梦想  换来一张车票
让生活  走向一片葱茏

此刻在年会上 我
禁不住激情迸发
高声朗诵昨夜写下的诗
一年的业绩  报告
平凡职业的尊严
点燃了更自信的春天

         (写于2013年4月)


■预约的幸福■

           谭金立

小小的山村
是我人生的起跑线
至今 还踏步原点
我留恋 山中的红槐
菁菁的灰灰菜
还有 山涧的清泉

我不想 跟城里人去争
那缝隙中的阳光
我已有 一双黑黝黝的肩膀
挑着汗水 开垦太阳

在承包的土地上
种几亩大豆 种几亩高粱
种几亩甜瓜:白雪一号 
台湾美玉 还有摘不败的八里香

高兴的事儿 来了
家乡的小山开发成了风景区
城里人 也敢靠近山里人了
兴奋的事儿 来了
208路公交车开到了我的家门口
城里人和乡下人
就只有 四十五分钟的 距离

十八 一个吉祥的数字
炫成 民族的春风
吹开 春天里的故事
农村养老保险
农村合作医疗
二十年土地承包合同
这一颗颗饱满的花蕾
定将是那 一朵朵预约的幸福

太阳已落山
天上的白云
像我的羊儿
啃着晚霞 回家
     


■要圆的梦■
            怡 凝
 
    前些时,二姨和姨夫来洛阳做客,闲暇时陪着他们和父母在公园散步。父亲说走累了,我们便在公园的一处凉亭里歇息。当过官的姨夫坐在石凳子上谈天说地,父母偶尔也会插上几句。看着老人们悠闲自在,眉飞色舞的各自高谈阔论,讲述自己年轻时代的伟绩,唏嘘自己未能圆的梦想。
    这时,有一位老大爷过来参加了聊天,并且讲了一个笑话。老大爷说不光人有梦想,就连猪也有梦想。猪的梦想是,猪圈的篱笆全倒下,所有人类是回族。逗得大伙哈哈大笑,看来动物应该也有梦想。
    经济的高速发展使生活进入快节凑的频率。这样就很少有时间回家陪父母,父母几乎和子女一生犯犟,可他们一辈子都倔犟不过子女。小时候我一人在老家上学,全家都去了城里。我特别想母亲就写信给她,非要妈妈回来看我,如果妈妈不回来我就不上学了。父亲、哥哥隔个几个月就回老家看我,给我些钱和粮票,提供我的生活保证。我知道母亲在城里忙,一大家子的事,还得忙生意。可我就是想母亲,母亲果然回来了。母亲说时常想我,想的整夜无眠,可要在城里站住脚就得能吃苦,甜是从苦中得来的啊。母亲说她回来几天,饭店就得停业几天。那时候我对钱没有概念,只知道我能见到妈妈就行。母亲说这话时显然是告诉我,她是不可能常回来的。话语间母亲露出对我的愧疚和自责、也有为了过好日子的无奈。
    母亲回来的时间很短,我所能得到的就是母亲每天中午送来的一顿午餐,在校住宿晚上是不能回家的,午餐是母亲一早做好的,她要走十几里路才能到达学校。我坐在母亲背来的小凳子上吃饭,尽管饭菜有些凉,但还是很香,母女俩蹲在那里,无暇顾及路人和同学们好奇的眼光。我尽量忍着饥饿让自己吃的慢一点,争取和母亲多呆一会。母亲那温和慈爱的眼睛一直盯着我的嘴,看着它蠕动。那一刻觉得我是世上最幸福的小女孩,我带着母亲在校园里炫耀一番。因母亲在城里,不能参加我的家长会,好多调皮男生问我:你有妈妈吗?每次我都是眼里含着泪水想和他们打架。同学们跑到老师那里说:怡凝的妈妈来了啊。老师笑着说:她妈妈过去是民兵连铁姑娘排排长呢,你们再欺负怡凝,小心她妈揍你。
    妈妈到我的寝室帮我整理床铺。当她到了我的寝室却傻了眼,根本分不清哪个是我的铺位。我们是通铺,一间20多平米的房间住着30多个人。我们两人一个被窝,脚对着脚睡,这样可以多睡一些人。被子是妈妈缝制的,很厚实的;枕头是我用妈妈的一件旧棉袄改做的,妈妈摸着它说这枕头不行,我给你买一个新的吧。我摇头坚决不要。妈妈问为什么,我不知声。妈妈问得急了,我低头小声地说,这枕头上有妈妈的味,枕着它我能睡好觉。妈妈眼泪长流,使劲抱住了我。
    父亲在工厂做工,母亲带着过早辍学的哥哥姐姐来城里做点小生意,每天披星戴月,没有时间顾及我。为了我的学习,把我寄养在老家,当时这是最合适不过了,因为进城,我可能进不了校门。那时候父母最大的愿望,就是把我们兄妹四人都留在城市生活。要是能在父亲的厂里找份工作,母亲说死也值了。我不懂什么正式工铁饭碗。当时,我只想好好学习将来当一名中学老师。这就是我当年最大的梦想。
    上高一那年我辍学了,来到城里,功课实在跟不上,我也失去了信心,当老师的梦这辈子是不能实现了。我只能接受现实,在父亲工作的国企大厂当了一名工人。那时,这是多少同龄人羡慕的铁饭碗啊。
    父亲住在厂里一间10多平米的单身宿舍,一家五口挤在一起真是压抑,也不方便。一层楼住着几十户像我们家一样的农转非家属,更要命的是一层楼只有一个卫生间,夜晚憋得要死也不敢起来去厕所。于是我又有了新的梦想,我要积极的表现,多长几级工资,多拿岗位工资,我要在城市买上自己的房子。晚上我又去上夜大,想拿个文凭,以后好兼职。两年多过去了,我一日三餐都赶回家里吃饭,一分钱都没乱花过。可才积攒了1500元钱,想靠工资买房是不大可能。我绝望的用这1500元钱给母亲买了一条项链和一副耳环,那是我上了三年班的全部积蓄。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和同事逛街,认识一位卖毛线的大姐。她说她要增加新品种,是卖一种碎布块,在深圳进货,回来后,熨烫一下再卖。她需要找熨烫工,这工作不限时间,我们可以利用下班和周末的时间,按计件付工钱。同事说打工丢人,那个年代,正式工去做兼职的,很少有人愿意干。我没想太多,我心中只有我的梦想——房子。我应聘了这份工作,在那里我看到了商机。我决定自己当老板。一周能卖两包,晚上熨烫白天卖,头一个月的收入就是我在工厂的一年工资。我背着父母辞掉了工作,开始了我人生的第一次创业。起初还是蛮辛苦的,我一人晚上熨烫,熨烫的少白天跟不上卖,常常加班到半夜。忙的一天能顾上吃一顿饭就不错了。哥哥姐姐都有自己的生意,也帮不了我。二哥看我瘦的皮包骨头,又心疼又好气,说我死脑袋瓜子。二哥脑子的确聪明,给我算了一笔账,请一个帮工一个月付出多少钱,有了帮手一周能卖出多少货,收入多少钱,看看是付出的多还是收入的多。二哥给我找了两个帮手,怕我心疼钱,告诉我说是他的好朋友。不用开工资,只管一顿午餐即可。后来才知道是二哥开的工资。一年多时间里我已经发展到四个铺位,是当年市场上最年轻的小老板。那时候,做小买卖的不被人看好,都说我不务正业,放着铁饭碗不端,去练地摊。有好心的人,去父亲那里告状。父亲只知道我利用业余时间打工,不知道我已经辞掉工作。父亲知道后是火冒三丈啊!母亲还好,还算支持。父亲去我的单位找领导说好话,想尽一切办法让领导给我一次机会。我根本不领情。也不可能会去上班。父亲伤透了脑筋,在他眼里四个子女没有一个听话的,都放弃了他费尽心机安排的铁饭碗。本想这唯一的小女儿能安分守己好好上班,哪曾想我比哥哥姐姐更胆大包天,连招呼都不打竟擅自辞掉工作。父亲是第一次对我那么凶,非要砸掉我的铺位。我好话说尽也不行,最后还是两位哥哥帮我求情,父亲才放过我。
    兄妹四人 十几年的艰苦奋斗,现在都过上了富裕的生活。父母现在再也不说我们不务正业,常常以我们四兄妹为荣为傲。母亲常在我耳边说的一句话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回家了,老人们都是鸡鸭鱼肉的做。给孩子改善生活,我家的孩子回来都是喜欢吃糠咽菜呀!每逢母亲说这句话时,总是带着一脸骄傲的笑意。
    说实话打拼的过程中,的确有很多沟沟坎坎,也有一些荆棘扎的你伤痕痕累累。坚强地挺过来,磨练出自己,经得起风浪。现在遇到雷电风雨的袭击,已不觉得有什么,有时还会享受与雷电风雨搏击后的畅快。
    尽管生活上我无忧无虑,可我并没忘掉少时的梦想,我业余时间不间断的学习。特别是加入广东五月诗社后,在老师们的帮助下,有了很大的进步,发表了不少文章。我所在的洛阳市成立了小小说学会吸收我为理事,我知道还差得很远,还要继续努力。明天,十几个学生家长硬是要我去给孩子们讲写作,我橦景孩子们管我叫老师的场景。

       

■闯揭阳■
             华 崛

     揭阳地处潮汕平原。潮汕人精于商道,远近闻名,世界各地,足迹遍布。其坚忍、耐劳的精神,被喻为“东方的犹太人”。所以,当人们一说起潮汕人的商业头脑,无不充满敬佩之情。
    我的一些朋友和老乡,得知我在揭阳发展后,就称赞我,说我厉害,敢在虎口夺食。说老实话,在来揭阳之前,我有着与他们一样的想法。如果不是来这边做产品代理,我也不会来这个人生地不熟、被称为“省尾国角”的地方谋求发展。我深知自己并不厉害。为什么选择揭阳?那是因为我没有地方可以选择。我们公司开厂已有八年,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早被人签了去,只有那些人家不感兴趣的地方才会轮到我。我想,珠三角虽然繁华,但竞争也激烈,而揭阳这样的地方,竞争相对就小很多。而且,并不是所有的潮汕人都是“老虎”啊。做人得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才是。去闯了,就有翻身的机会,不去闯,就一点翻身的机会都没有。
    于是在2010年2月28日这一天,我和妻子从中山沙溪出发,坐了六、七个小时的大巴,才到达揭阳这个完全陌生的城市。我们听不懂一句潮州话,之前也从来没有接触过,所幸这里能讲普通话的人并不少,所以交流起来并不困难。
    做我这一行,最主要的就是要熟悉自己的产品:质量,价格,需求。我们这产品,其实是一种装饰品,而不是必需品,做的是有钱人的生意。因此,消费观念的转变,是必须解决的问题。购买你这个产品,有什么用?好处在哪里?与类似产品比较,卖点在哪里?这些,都要跟终端销售商解释,让他们有兴趣与你合作。当然,客户的疑问要知道怎么去解答,出现了问题要懂得如何去解决。懂得了这些,就成功了一半。
    刚开始订单很少。订单少,收入自然也少。每个月交了房租、伙食和电话费之后已所剩无几。为了节省车费,我还买了自行车。虽然很累,但从未曾想到要放弃。因为春夏两季算是淡季,订单少一点也是正常的。淡季的坚持,就是为了旺季的收获。
    我知道,车主的消费观念,终端销售商对产品的认知,推销的技巧,都会影响到销售业绩。于是,我一边开拓,一边回访,解答他们在销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由于在揭阳这个地方,做我这种产品很少,因此,有难度,也有机会。我知道自己无路可退。我唯有坚持。回访,回访,还是回访。我必须让客户知道在这个市场,有我这个人,有我推销的产品。这就是“人海战术”。有的客户跟我说:“你经常来我这里喝茶,不跟你做生意,我都不好意思了。”天道酬勤。我的客户越来越多,他们对我公司产品和品牌也有了更深的认识,跟我这个代理商的关系也渐渐熟络起来。
    听说,揭阳的商人有这样的特性:他跟你做熟了,对于其他公司的同类产品会拒之门外,这大概是真的。我在这里满一年了,绝大部分客户都只跟我的品牌做,很少见有其他的品牌。不管何种原因,我都要好好珍惜这种难得的机会,把品牌做强做大。做好揭阳还不够,汕头、潮州,梅州,这三个城市也在慢慢拓展当中。我要在巩固揭阳的同时,加强另外三个城市的开拓工作。只要这几个市场做得起来,我们的收入将是可观的。
    这就有了奔头。人都是有梦想的,这需要我们一个个地实现。敢闯,就是这些梦实现的前提。希望更多的、胸怀梦想的人,敢想,敢干,闯出自己的一片天。


  
■书香梦影,似水流年■

                     宋炯斌
                                              
        书籍之于我,是一种精神的粮食,纵使历经似水流年,我的生活中依然无书不欢。                                                ——题记

                      ●童年 惜书●

     童年时,看父亲藏书中的《增广贤文》,打开书的第一页,只见父亲用他苍劲有力的硬笔书法,在书的扉页上写下了这么一句话:
     书曰:“要让我能为您多服务,请珍惜我。”
     从此,我便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开始了我这二十多年以来,“与书为伴,与笔共舞”的阅读和写作时光。
     童年时对书籍的珍惜之情,是现在所无法比拟的。那时,不管是每年的上学期也好,还是下学期也罢,每个学期开学之后,交了学费,从学校领回来的所有课本书籍,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怀着一颗对知识虔诚的心,用报纸或是一些硬纸张之类的,把书籍的首尾封页用心的包起来,压好,然后小心翼翼的把书整整齐齐的放入书包当中,生怕一不小心弄脏或是弄卷了自己心爱的书籍。
    童年时光,对于书籍总是无比的珍惜,耳畔也曾时常想起父亲的诸多叮咛与教诲,比如有:“书到用时方恨少,老来方悔读书迟。”和“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少年 渴书●

    对于成长于八九十年代农村的我们这一代人来说,那个时候可供我们阅读的书籍是寥寥无几的。
    而那个时候对书的饥渴,只要是自己知道同学、朋友或是村里的人有的书,都会想尽办法去借来阅读。
    那时候看到一个这样的小故事:
     说是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年轻的时候,觉得自己博览群书,写对不少为人称赞的诗词歌赋,然后自己的心中也随之飘飘然了,于是乎,东坡他就写了一幅这样的对联,并贴在了自己的家门口
     上联是:“识遍天下字;”
     下联是:“读尽人间书。”
     横批是:“奇才。”
     一日,一游方高僧路过他家门口,看到了他写的这幅对联。顿觉此人也太不谦虚了。于是,进去见了东坡。并问东坡,你真的这么厉害,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了?
     东坡沾沾自喜说:“那是。”于是,游方僧拿出了一本册子,让东坡认上面的字,东坡没有几个是他认得的。东坡这才知道了自己的肤浅,学海无涯,人外有人。于是,他马上在之前的对联上面加了几个字:
    上联改成了:“发奋识遍天下字。”
    下联改成了:“立志读尽人间书。”
    横批改成了:“学成奇才。”
    后来东坡谦虚,勤奋,好学,终成于为一代大文豪。
    少年时,也幻想着自己未来在文学这条道路上,能有所成绩。对于苏东坡,心中是:高之仰止,景行行之。我虽不能至,但心向往之。
    于是,把古人的这幅对联:“喜有两眼明多交益友,恨无十暇快读奇书。”写好,并贴在了自己的房间墙壁上,以此来勉励自己,勤奋读书,多读好书。
    只有每逢寒暑假的时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空暇时光,快读奇书,每到这样的假期,总是会好好利用起来,用心仔细的去读上十几二十本各类书籍。
    那时,在校住读的日子,每次回家,每晚几乎都是手捧着一本书在阅读,往往是看着看着就睡着了,第二天总是会被父母说我,睡着了也不关灯,我笑着回答他们,还美其名曰的说这叫:“三更有梦书当枕!”
    如饥似渴的读书,当然也有了些许的回报。每当语文老师把我写的作文读给全班同学听时,然后又读给同年级的隔壁班的同学听时,那一刻,是我少年时最幸福的时光。


                ●青年 择书●

     黑德斯说过:“书籍犹如朋友,必须慎重选择。”
     青年时,面对着琳琅满眼的书海,我需要有所选择。毕竟一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怎样将有限的生命,发挥到极致,读一些真正好的书籍,这个需要自己对书去做认真的选择。
     古人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天道酬勤,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付出自己的勤奋。青年时,许许多多个周末的时间,几乎都是在图书室或图书馆度过的。
     书读得多了,就向往着古人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那种境界。
     读一本好书,如同交一个好朋友。择书的同时,也如同择友。每一次自己认真选择,用心阅读之后的书,我都会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摘抄下来,并写写读书笔记。
      
              
              ●中年  悟书●

    时光荏苒,岁月流逝,如今的我,已逐渐步入中年。
    随着网络时代的兴起与发达,现在许多人已习惯于网络浏览或是电子阅读。而我,依然喜欢读纸质版的书籍。
     于书中,于文字中,去感受另一个生命的过往,于作者经历过的故事当中,反观我自己的生活,从中学习为人处世的道理。
     古人说:“读书需要有疑,尽信书不如无书。”会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去感悟书籍,自己觉得书中说的对的,我便会吸取其精华的吸收,自己觉得书中说的不对的,我便会去其糟粕的扬弃。一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取其善者而从之,取其不善者而改之。”
     如今,在某个周末阳光的午后,在一本好书,一支笔,一杯青茶,一段动听或悦耳的音乐的陪伴当中,独自享受此刻的音乐轻拂,茶香满怀,书香四溢,便足以陪我度过整个下午的幸福时光。于书中感悟着自己的人生。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香。”诚如明代著名民族英雄兼诗人于谦在他写的《观书》这诗中所说,读书是一种美好的精神享受。
     书籍,之于我,是一种精神的粮食;
     读书,之于我,是一种精神的享受。
     心中一直有一个未曾改变的梦想,那便是:
     多交益友,友行天下;
     常读好书,书伴人间。

                                                                                                             ■幸福在路上(组诗)■

                   林国鹏
 
     ◆父亲和他的梦◆

我躲在冬天里看父亲
他的脸上长出很多花白的根
风一吹,像层层的压弯的稻浪

他趁着大地熟睡,张开双臂
想要抱一抱
把菜园抱肥
把青瓜抱长

他习惯抽着烟和邻居谈话
把孩子上大学的消息
谈成一团团的轻烟

好像,他的梦想
未曾沉重


     ◆阿姨是位清洁工◆

很多像花一样美好的女子
她们把春天擦得雪亮

我喜欢街头的蝴蝶
她们盛开在花枝上
把世间的尘埃,像拉下的晚霞
一滴滴地抖落

推开黎明,这条路有很多人类
共同的痛
阿姨把它们分类
把悲伤归为不可回收
把幸福归为可回收


    ◆得叔有一根电线◆

得叔今年36
他在一家民企当电工

这条电线,不是山路或蚯蚓
它可以像绳子一样
把命运绑实
还可以维系生活

得叔说它是一个倔强的人
我对此深信不疑



■房子(小小说)■

              徐智敏
 
    赖秀梅家现在住的房子是租住丈夫原来单位的,一房一厅带一个小厨房,总面积不足三十个平方。不仅面积小,而且上厕所不方便(自家屋内没厕所嘛),所以赖秀梅早就幻想自己家什么时候能拥有一套三房一厅带厨房、卫生间的大房子,不必再让女儿晚上继续跟自己两口子挤在一间房间大床上睡觉,两家老人也可以接来一起同住、生病好照应了。
    这天下午,赖秀梅正坐在厅房里缝补着一件破衣裳,丈夫陈益从外边回来了。
    在午饭后陈益不声不响出门的时候,赖秀梅看见他正正常常,走路没有什么异样的。可他这下从外边走进来,却显得两腿有点儿向外拐,走路一瘸一瘸的那种样儿。
    这叫赖秀梅很诧异而又心疼,忙放下自己手中的破衣裳,站起来赶到他跟前搀扶住他问:“老公,你这是怎么啦?怎么出去才几个钟头,就成这个样儿了?”
“先别说!先别说!快关上门!”陈益没有回答她,只声音急促地催促她道。
    赖秀梅轻叹一口气,只得先放开他,走去把门关上。
    当她再回到丈夫身边时,他已经将长裤脱下了。
    “唉呀,老公!你这是怎么搞的啊?怎么会伤到那样的地方啊?”赖秀梅非常伤心、难过,以为丈夫为了给家里多赚回些钱,象以前一样去给人搬运什么过分重的家具,把身子撞伤、顶伤了,眼泪都猝地冒了出来。说着,她就伸出自己的手掀起他的衣襟,问他,“你伤得很重么?”
    可陈益并不如她这样难受,反而乐哈哈地笑起来,取笑她道:“老婆你这是怎么啦?怎么这么爱哭啊?三岁的小女孩遇到事,也比你坚强哩!我可没给撞到哪儿,只是裤子里边塞进了东西,一时走起路来不那么方便而已!”
    他一边说,一边从短裤缝处不紧不慢地取出一份协议书和厚厚一叠百元大钞来,送到了妻子的面前。
   “这是什么?”赖秀梅收住了泪,眼露惊奇和纳闷。
    “这是经适房的买房协议书,还有我找老板一下结清给我准备交上去的购房首期款。再过一天,我们就可以拿到那套三房一厅经适房的钥匙了!”
    “什么?什么?你说什么?你什么时候申请了?真的有这么好的事情么?”赖秀梅一听,当下惊喜得差点儿都要跳起来了。

       

■金三样■

      徐健丽
    
    玉梅是男人大林只花了20斤猪肉,一身新衣裳就娶进门的。聘礼都如此寒碜,更不消说金三样了。玉梅家的成分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别人家视之为洪水猛兽躲还来不及呢,只有赤农出身的大林不嫌弃,还爽快同意玉梅带着相依为命的老娘一道进门。只是这聘礼再多就没有了,什么是赤农,真正的一穷二白。玉梅娘的娘家同样是县里赫赫有名的大地主,那时结婚都讲究个门当户对,大地主家的玉梅娘自然嫁给了大资产阶级家的玉梅爹。这还了得,一解放一土改,人扫地出门,财产全被充了公,玉梅爹一时想不通寻了短见,那年玉梅才三岁,从此跟着玉梅娘母女俩相依为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玉梅孝顺,什么要求都没提,只一条:那就是母亲一定要跟着自己一起嫁。玉梅娘心里那个难受哟,别人家嫁女儿哪个不是风风光光的,自己唯一的小棉袄却嫁得如此憋屈,都怨自己拖累了女儿,心里暗下决心:别人女儿引以为傲的金三样,自家女儿一样也不能少。
    决心下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七十年代,农村还是吃集体大锅饭,每天都要出工挣工分。玉梅娘想要买金三样,就只能夜以继日的忙碌。她拾了一年的稻穗,得了一枚薄薄的金戒指;她挑了一年的猪大粪,换了一对小小的金耳环;她烧了一年的石灰窑,买回一根细细的金链子。金三样终于置办齐了,玉梅娘也累得倒下了,进山打柴时,眼前一黑,从山上滚了下来,给人七手八脚抬回家时,骨折的地方已经肿得老高,情况紧急,必须马上送医院。玉梅和男人心急如焚,分头四处借钱,却只借到少得可怜的钱,情急之下,玉梅想到母亲时刻放在枕头边,不让人碰红色布包,正抬手去翻,睡着的玉梅娘立马就醒了,一手拦住女儿的手。沙哑着声音说:“这里的东西不能动。”
    玉梅一听急了:“娘,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惦记着身外之物?!”
    玉梅娘固执的摇头:“还是不能动,这是娘给你置办的金三样,好容易置办齐了。”
    玉梅听得眼泪夺眶而出,一把握住母亲的手:“娘,玉梅不要什么金三样,玉梅只要你健康,只要你健康,比什么都强!”
    “玉梅----”玉梅娘回握着女儿的手,老泪纵横……”
    窗外,落日熔金,目光所及,好一片金灿灿的土地……



■莫伊老汉■
                
          冬 原

新世纪开始的第三个年头
一百岁的大榕树下
蹲着八十岁
满嘴酒味的莫依老汉
怀里抱着整整六十岁的水烟筒
水烟筒铮亮铮亮
被一双粗大尽是老茧的手
磨出太阳般的光泽

沟豁一样的皱纹
溢出满满的微笑
瘦削凹凸的的脸上
镶嵌着一双小伙子般的眼睛
黝黑发亮
岁月写下太多的沧桑
燃烧着的是青春年华

在土司牛棚里的草窝窝
滚爬到十八岁
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茅草屋
娶了不怎么漂亮
却十分贤惠温柔的老婆
生了一对胖嘟嘟的儿女
在贫穷中乐呵呵的讨生活

解放战争的硝烟开始弥漫
他扎了副担架去了前线
在战壕里穿梭了十个月
被一颗子弹穿透肚子
疗好伤回到寨子又挥起了锄头
勤劳了半辈子的他
终于在改革开放的巨变中
一把火烧了茅草屋
竖起了两间土坯泥糊的大瓦房

时光飞快流逝
儿孙满堂的喜悦
让他整日里脸上阳光灿烂
看着刚刚竣工的
粉刷的白净净的小楼
兴奋得一个晚上难以入眠
二十岁时砍山竹做的水烟筒
冒了无数个喜怒哀乐
无法散尽的烟圈

落成喜宴上
生平第一次开怀畅饮了半瓶
香飘院坝的名扬天下的名酒
醉意朦胧的他
喜滋滋的来到
陪伴他一生的大榕树下
眼皮不停地打架
终于沉重的耷拉下来

身着崭新衣裳的他
一头倒在树下的灰土地上
扯起了风箱
惊飞了麻雀
引来一群婆姨嘻嘻哈哈
嘴角流着一串哈拉子
滴在蠕动的水烟筒上
进入一个幸福的梦乡

时光又过去十个年头
九十岁的他今天过生日
隆重的晚宴刚散
他又来到大榕树下
抱着水烟筒开始数星星
每数到第十二个数又重新数起
他要数出一颗最明亮的星星
因为按辈分排下来
第十二个是他的重孙孙
刚刚得了个博士回家
惊喜的人们闹翻了整个寨子

他不知道博士是什么
但他明白寨子里出的第一个博士
是他的重孙是做大学问的
做大学问的给他讲起中国梦
他似懂非懂
但他知道中国梦
就是让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

小楼又加高一层
外墙贴上了瓷砖
光生生亮堂堂
他靠着树干笑眯眯地闭上眼睛
睡梦里还是笑眯眯的
活到百岁的期盼在脑海里展开
那时的寨子
该是神仙都想住的地方吧



■为梦想开一扇窗■
                  
               李惠坤

     如果现实有一道墙,立在我与梦想之间,隔绝我人生的阳光。那么,我便努力为梦想开一扇窗,让阳光照亮我的梦想。

                                       ——楔子


                          ● 荒 芜 ●

    哑妹并不是哑巴。小时候,别人跟她说话,她常常不答应。日子久了,大家都叫她哑妹。
    哑妹的家庭日子本来过得还算殷实。但因为一次意外,她父亲成了瘸子,不仅丢了工作,甚至连农活都干不了。甚至整一家子就靠母亲一个人维持生计。后来,哑妹的母亲跟了一个有钱人走了,听说是去过好日子。哑妹家里的几亩地,从此荒芜。一家人靠领取贫困补助金生活。那一年,哑妹四岁。
    哑妹曾说,她的人生荒芜第一次的出现是在她四岁的时候,一场意外的不期而至,使她人生的轨道变得与大多数人的都不同了。从此,人生就像那几亩稻田,要么因杂草丛生而荒芜,要么努力耕耘,直到春华秋实。


                          ● 杂 草 ●

    那次意外之后,直到七岁之前,哑妹的存在有如一根杂草。
    哑妹再一次出现在人们视线时,脏,乱成了她的代名词,尤其是她的头发,像秋天的杂草一般,枯黄,脏,乱,还有,虱子。一个四五岁的小孩,没有母亲的照顾,又因为父亲生活不便而照顾不周,谁也不能指望她有多干净。那时候,大人们都跟自家的孩子说,“不要跟哑妹玩,她头发长的虱子,小心会飞到你头上。” 于是孩子们从小培养“远离哑妹”的意识根深蒂固,即便后来哑妹学会自理,学会打理自己的头发,学会把自己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
    那时候,村里的小孩聚在一起玩游戏时,哑妹只是常常站在远处看着,即便她渴望能加入同龄人的圈子,但她不敢靠近。因为那时,孩子们不会让她加入他们当中,她只是大家嘲笑,欺负的存在,像那稻田里的一根杂草,注定会被排斥的。
    春天时,哑妹会到自家的田里捉个蜻蜓,蚱蜢什么的来玩,那时别家的大人都在忙着种庄稼。夏天时,别人忙着收割粮食,而她只能对着自家的杂草发呆。
    她知道了,杂草跟庄稼是不同的,杂草生着生着就会枯萎了,什么也没有留下。而庄稼会结出粮食,会有收成。
    有的人的存在,就如杂草,终其一生,不过徒劳,什么也留下。


                        ●现实的墙●

    六岁那一年,同龄人都去上学了,但哑妹因为家庭条件读不起书。那时,“上学”二字对于哑妹来说,是陌生而又遥远的字眼。开学第一天,哑妹看着别人背着书包去上学了。那时候,她才真正觉得,那个所谓的“上学”,才是真正把自己与别人隔绝开来的东西,以前就是别人不让她一起玩,但她可以在远处看着,那时,她并不觉得自己跟别人有什么不同。但是如今,她不知道上学是干什么的,但是大人们都说,到了上学的年纪就要上学的。于是,她去问爸爸,为什么她不可以去上学,那时,在那间阴暗潮湿的屋子里,爸爸一口一口地抽完一根,最后冲她说了一句“你让我上哪找钱给你上学?”然后转身,给她留下一个走路一瘸一瘸的背影。那一天,同龄人第一天上学,而她,在杂草丛生的田里呆呆地坐了一天。
    那时候,哑妹不知道的是,教室里外只是一道墙的分隔,却能轻而易举地把梦想隔绝。
    后来哑妹说,别人有一条走向梦想的路,他们可以通过自己努力,一步一步地走向梦想。但是,现实于她,有一道墙立在中间,她在这边,梦想在那边。


                          ● 窗 ●

    那一天之后,哑妹远远地走在别人后面,跟着别人来到学校,那时候,村里的小学还没有门,别人上课时,她就站在教室外面,她不能从那扇门走进教室,但是教室却有一扇窗,能让她看同龄人是怎么“上学”的。然而,从小就被同龄人远离的她,从此成了大家课间的乐趣。每当下课的时候,大家就以欺负她为乐,有时他们会把纸屑或者笔屑扔在她头上,身上,每当看到她满身纸屑,他们就会哈哈大笑。有时,有人嘲笑她头上长虱子,不让她靠近教室。但是那时候,她头上已经不长虱子了,真的。她跟别人说,但是大家还是不会接受她。于是每一天就是如此循环着,日复一日。她不哭,也不闹,只是安静地承受这一切。别人下课把她赶走,上课的时候她还是回来。别人学什么,她也跟着学。别人在教室坐着在纸上用笔写字的时候,她就站在窗外,用手指在墙上一笔一划地模仿黑板上的字。        
    就这样,在窗外,她学会写不少字,她学会一些简单的计算,她还知道人可以有梦想,有一节课,老师问学生他们有什么梦想,他们说了很多五彩缤纷的梦想,他们说想做科学家,他们说想环游全世界,他们还说想做工程师……那一次,哑妹第一次有了期待,梦想吗?“那我想跟别人一起上学行不行?”
    教室的那一扇窗,没有真正为哑妹打开,但是,透过它,哑妹看到了梦想。


                        ●暖暖的微光●

    哑妹九岁那一年,国家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免费的政策。那时,哑妹已经在三年级的教室外面了。一位热心肠的老师逢着免费教育这个契机,向学校提出让哑妹搬一张凳子坐在教室后面听课的建议,哑妹三年来风雨不改地在教室外面听课的坚持得到了学校的认可,于是学校同意了那个老师的建议。 
    哑妹至今还记得第一次坐在教室里感觉。那一天是冬至。当一道微微的阳光照在她身上时,她忽然想起,那一天,母亲离开的时候,明明已经是早春了,但是她还是感受到那彻骨的寒意。那些年,别人聚在一起玩耍时,她在那个角落,从未感受到温暖感觉。那些年,教室的那一道墙,她靠在那里看着老师讲课,即便隔着衣服,却总能感到微微的凉意。当她几乎以为人生从此不会再有温暖时,却在今天,在这寒冬腊月,就因为一道微光,使她感到了暖意。


                        ●为梦想开一扇窗●

    哑妹坐在教师听课比以前更加认真,她没有书,老师帮借了一套。后来,她有了桌子,她的桌椅跟别人的是一样的。每逢测验,老师会把她也算上,于是她读书更努力了,每次考试她都能考到优异的成绩。班上的同学在老师的教育下,渐渐地也不会做作弄嘲笑她了,她每天都把自己弄得很干净很整洁才去上学,她希望同学们都接纳她。她开始有点贪心地想,她能不能也有朋友。以前上学是奢望,现在她已经可以上学了,但是,她想得到更多,例如,她想有一个朋友。她开始觉得自己有点“得一想二”了,以前的她没有那么贪心的。
    再后来老师把调到教室中间的位置,她第一次有了同桌,老师说,让她辅导一下同桌的学习,于是她很热心地帮助同桌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同桌是第一个接纳她的人,同桌带她走进他们的圈子,她也更热心帮助同学解决下学习上的困难,渐渐地,大家都接纳她了。于是,哑妹更努力学习了,她想,她对大家都是有用的,她可以帮助别人了。后来,在老师的帮助下,她正式成为学校的学生,她可以考初中,高中什么的。
    小学升初中的考试中,哑妹考了全班第一。
    哑妹的经历,在县里慢慢地也传开了去。初中的时候,她没钱交书费,老师给她找了一套书,学校也在资金方面能免则免。那时,她说她感觉像是活在云端,她读上书,她有朋友,她跟大家是一样的。当初那个梦想,已经实现了。现在,她又有了一个梦想,但是,她谁也不告诉。她只是更加努力读书,一点一点地,靠近梦想,然后实现。
    后来,她又靠社会资助金读上了高中。高三那一年,她埋头扎在书堆里为梦想而努力。那一年,她妈妈回来了,把姐姐带走了。后来,村里的人都说,有人看到她妈妈跟姐姐在夜店里工作。也是那一年,弟弟跟了小混混跟别人打架,进了看管所。
    在毕业典礼上,哑妹被邀请上台演讲。
    她说:“她过两个梦想,一个实现了,一个在靠近。”
    她说:“以前,梦想是能读上书。三年在教室听课的坚持,以及老师的帮助,使我这个梦想得以实现。”
    她说:“现在,我有一个梦想,我想去边远山区支教。我知道在那些贫困的地方,可能有很多孩子像我一样,读不起书。当年老师让我走进了教室,从此,我可以为梦想打开了一扇窗,让阳光从此照亮苍白的人生,点亮了梦想。如今,我想,我能不能也为帮助别人去打开那一扇窗,让阳光照亮他们的人生,让他们也可以有梦想。”
    ……
    那一次演讲完毕,当大家都站起来为报以她热烈的掌声时,哑妹哭了,多年来埋在心底的梦想,在说出口这一刻,没有得到鄙夷,认可来得如此热烈,如此真挚。那些年同龄人的远离,嘲笑,欺负,教室外寒冷的感觉,似乎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最后,哑妹以全级第一的成绩考上了一间师范大学。



2013/7/11 7:40:54 发表 | 责任编辑:冯春华
本文共有评论 0 篇︱已被阅读过 760 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网上大名:

评论主题:

您的评论:
 
验证码: 4891  

 
友情链接: 武江起航网络┋CNH个性网址航┋诗歌报汝莲茶分销平台阿君软件工作室SEAGATE女子诗报韶关新闻网韶关民声网
名誉社长桂汉标社长冯春华┋诗社Email:fch928@163.com 五月诗笺微信公众号:maypoetry ┋ 网络技术:SEAGATE

作品版权所有,任何媒体亦可转载,但必须署明作者及本站网址!
Copyright © 2008-2029 五月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805603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