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月儿圆,爷爷为我打月饼,月饼圆圆甜又香,一片月饼一片情”每当这首歌谣传入耳畔,就会想起那逝去的童年。记得刚上学那阵,刘老师教我们学唱这首歌,我们都唱得很动情。因为那时,在乡下的我们家里都没有钱买月饼,中秋节都是自己打月饼。唱这首歌的时候,我们这些顽皮的小屁孩,常常在不经意间擅自攥改了歌词,把爷爷换成了奶奶。其实这也并非无道理,孩子嘴里说的唱的总是生活最真实的反映。在我们乡下,男人一般都干些重的体力活,上山砍木犁田耙田等。剩余的所有大小事务基本上都是女人的事情了。像过年做糍粑包油饺,中秋打月饼等这样甜蜜而琐碎的事情一般都由奶奶带领孩子们来完成。我也不列外。
中秋的前几天奶奶便开始准备,去离村四公里外的唯一一间小买店买几斤红糖。回来浸泡糯米,把上好的糯米洗干净,然后放进木桶浸泡一晚。第二天捞起沥干水分。倒入大锅里翻炒,这时,我总会乖乖的坐在火炉旁添柴火,奶奶一会叫我加火,一会说要小火,我便随着奶奶的叫唤忙不迭修的添柴或减柴。大汗淋漓的我边用衣袖擦着汗水,边探头探脑的看奶奶娴熟的翻炒锅里香喷喷的糯米。一个不小心,烧过的柴火头就把一双小手弄得黑乎乎的,再来个不小心,脸上衣服上也就不清不楚的被染上了重重的一笔。像只小花猫似的,这时,也是奶奶最开心的时候,连皱纹也欢呼雀跃起来。随着锅里香喷喷的糯米一起欢快的舞蹈。糯米炒好了,我找来一个大盆,奶奶把金黄金黄的糯米用锅铲铲到盆里。端到石磨旁,我帮奶奶把糯米放到磨石上,糯米缓缓的流进石磨里,奶奶则用力的推着磨。随着石磨的转动,米粉纷纷扬扬的从石磨中洒出。看到奶奶累了,便轮到我去推,亦或是跟奶奶两人一起推。虽然很累,但看到石磨里溢出那香喷喷的米粉,我们的心里却甜甜的。等到磨好米粉,我跟奶奶也早已累的气喘吁吁了。看着满满的一盆米粉,仿似一个个甜甜的月饼展现在眼前了。把米粉端回家,奶奶洗干净锅,我再次在火炉里起火,奶奶把红糖加上水熬成糖水,起锅冷却。挽起衣袖,便开始做月饼了。米粉倒进一个大簸箕,奶奶把糖水缓缓的倒入米粉里,边倒边用那双满是皱纹的手和着,等到感觉够湿润的时候便使劲的搓。因为用的力度够大,常常会搓着搓着衣袖就在不觉中掉了下来。为了不影响月饼的美味度和卫生,我会目不转睛的在旁“监视”着奶奶,当看见奶奶那黑乎乎的衣袖快要掉下来时,我会一个剑步的过去帮奶奶把袖子撸起。这时,奶奶总会边甜甜的边笑边骂我“鬼丫头”。而我,也常常在妈妈或姑姑面前炫耀我的“先见之明”。等到米粉和糖水充分的融合在一起,拿着饼印(打月饼的模子,我们称饼印)守候多时的我便迫不及待的打起了月饼。这时,只要你把糯米粉往饼印里堆,然后用尽吃奶的力气按下,一个饼就出来了。我用力的印,奶奶则把我印好的月饼整齐的摆放在簸箕里,然后拿到锅里蒸几分钟,冷却,一个个香甜美味的月饼便展现在家人面前了。
第一个月饼通常是由我和奶奶分着试吃,每次试吃,奶奶总要给我讲她小时候的故事,然后情不自禁的感慨:“现在的日子多好啊!竟然能吃上自己亲手做的月饼。”奶奶是个苦命的孩子,由于家里贫穷,没上过学,8岁就被父母送到爷爷家当童养媳。在爷爷家里,白天放牛砍柴,种菜插秧,收稻种红薯,喂猪做饭,无所不干。晚上便跟着她的准婆婆搓绳做布鞋。一双小手被麻绳勒起了一个个小泡泡,却不能说疼,哪怕是轻轻的揉揉或吹吹,也得转过身子偷偷摸摸,假若不小心被威严的准婆婆看见,非得一顿臭骂不可。在爷爷家里,奶奶从来就没享受过父亲的关怀,母亲的疼爱,更未享受过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乐趣。爷爷对奶奶就像主子对丫头,除了使唤便再也没有多一句的言语。对于奶奶来说,挨打挨骂那是家常便饭的事情。每每讲述小时候的故事,奶奶总是泪流满面,而我,总会跑到奶奶面前,用衣袖试去奶奶脸上的泪水,然后抱着奶奶的头说:“奶奶,我长大了买好大好甜的月饼给你吃,不给爷爷买。”这时奶奶总会破涕为笑。然后再奖赏几个饼让我独自藏着享用。然后把做好的月饼打包(用草纸四个四个的包好),拿去探亲看望长辈用,留下一小部分中秋夜享用。
如今,我早已长大成人出来工作。再也不愁吃不上月饼了,各式各样的月饼任我吃任我选,冰皮,红豆,莲蓉,蛋黄,五仁,应有尽有。可怎么吃也吃不到奶奶的味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