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五月诗笺

 首页 | 评论 | 诗歌 | 散文 | 古典诗词 | 诗意小说 | 菁菁校园 | 海外心羽 | 八面来风 | 精品原创 | 个人诗文集 | 诗文竞技 | 散文诗 | 诗社公告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五月诗笺>>八面来风>>听“老韶关”讲韶关的老故事
 
听“老韶关”讲韶关的老故事
  文 / 冯春华
 
 

     1962年2月,“韶关市民间文学研究工作组”成立了,这是韶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的前身,创始者6人。50多年后,只有林亮坤一人还在写着,还在向韶关人,向海内外的朋友们介绍着山城的过去和现在,憧憬着未来。朋友们都亲切地叫他“坤哥”。

                 
                      ●武官世家的弄墨人●

    坤哥出生在武官世家,世居韶关,是地地道道的韶关人,先祖大都殉身在战场。父亲好友面对血与火的教训,猛然觉得杀气太重,教诲坤哥弃武从文。林亮坤在五岁时,适逢父亲退伍疗伤,戎马半生难得休闲在家,开始教他读《三字经》、《增广贤文》、《千家诗》和“三言两拍”中的短篇小说等文学书籍。敦促林亮坤自小对文学产生浓烈的兴趣,爱上了文学。随着年龄的增长,读过的文学书籍更多,不觉地爱上了文学写作,开始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1958年,林亮坤在报刊上发表了第一篇文学作品,50多年来,他从未中断过业余创作。他的写作题材非常广泛,小说、故事、戏剧、曲艺、旧诗词、新诗歌、人物专访、新闻报道、文学评论,甚至摄影等门门皆能,被人誉为“博学多才”。并在全国、省、市的报刊上发表了上千篇作品,《“鬼投胎”阿松》、《翻生阿松》、《朱家楼》、《阴阳圩》等中、长篇故事和小说,累计100多万字。 
   坤哥说,自己在20到30岁时,是一个狂热的文学爱好 者,写了大量的诗歌、短篇小说、民间故事。但在30岁到50岁,因“文革”冲击和工作关系,很少作品与世见面。50岁以后,他焕发了生机,潜心写作,获得成果的“秋收季节”。 
    从林亮坤到“坤哥”,他一直在为韶关的民间文艺事业奉献着,在担任民协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主席的30多年期间,“坤哥”勤勤恳恳为协会的事务操劳,团结协会会员和市的民间文学工作者,积极组织他们深入民间搜集素材、选送作品向省、市参展、参赛等活动,受到协会会员的拥戴和好评。在不再担任主席后,他一如既往关心协会工作,参加协会活动。去年,他撰写了《前进的足迹》一文,回顾总结民协成立50年取得丰硕成果的光辉历程,成为民协的重要历史资料。 
    坤哥在民间文学颇有造诣,对曲艺也很有研究,他不但能编能写还能唱,经常应邀参加市曲协、市老干金秋曲艺团以及乐昌、仁化、曲江等地曲艺团体的活动,协助他们编写乐曲和充当演唱乐曲的艺术指导。
    坤哥热爱新闻事业,他发觉到身边有许多勤奋工作、热心公益、无私奉献、默默无闻的“好人”,应该表彰他们的事迹,让他们的形象和精神,鼓舞更多的人争当“好人”。所以,坤哥学习他们,接近和采访他们,写出了《赤诚的意愿》、《甘当园丁》、《长留硬骨传薪火》、《但愿苍生百岁期》、《医德高尚助长精湛医术》、《桃李芬芳飘香韶城》、《花蕾绽放香飘满园》、《曲坛老骥》、《勤奋出天才》、《情系瑶乡》、《一颗汗珠换取一个文字》、《韶石山镶上一颗明珠》、《曲坛并蒂花》《七尺男儿巧手剪出新天地》等好几十篇“人物专访”的文稿。


                        ●韶关的故事大王●

    坤哥最值得骄傲的,是在他民间文学方面的贡献。 
    坤哥认为,自己是地道的老韶关,将“老韶关”的故事尽快尽多地留给后人是自己应尽的责任。于是,他走遍韶关三区、三江六岸,深入街道、农村,努力采访、搜集、写出韶关的历史、变革、典故、逸事、传说、游记等。他的文章,写出了韶关城乡人民自古以来的生活、时节、信仰等传统风俗,如《韶关春节习俗》、《“火龙”大闹元宵》等多篇文章。 
    新世纪之后,焕发了青春的坤哥更潜心于韶关风俗的研究,忘却自己年事已高,不顾风吹日晒雨淋,足迹踏遍韶关的大街小巷,市郊农村,走访了上百名老年市民、村民,搜集、记录了大量的民风民俗、岁时节令等素材,整理成文的近200篇文章,分别发表在本市的几家报刊等传媒。 
    在坤哥精心收集、整理和撰写的与韶关有关的旧迹、趣事和掌故的文章中,大多不足千字,但文笔平实,史料充分,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大受读者的欢迎。为了真实地反映韶关百年沧桑中的风貌,每写一篇“老韶关”,林亮坤都三番四次走街串巷到旧地考察,找老人攀谈引证,搜集大量资料,然后仔细推敲。可以说,这一篇篇的短文,汗水多于墨水。《九曲巷》等文章无不散发着浓浓的民间气息,引发起当代人们对韶关往昔的认识,从而丰富了这座历史名城的文化内涵。 
    2011年5月,林亮坤想起武江区西河镇向阳村委在年节或喜庆时,盛行“纸马舞”的民间传统习俗,于是,便前往向阳村委采访,了解到“纸马舞”是肖氏家族在明朝嘉靖年间从江西迁徙到韶关西河带来的习俗,深受西河一带村民的喜爱,传承了400多年。1966年文革开始,“纸马舞”被破除,从此销声匿迹。 
    为了把湮没了40多年的“纸马舞”挖掘出来,重见天 日,林亮坤在向阳村委“蹲点”一个多月,协助向阳村委重建“西群剧团”和恢复“纸马舞”的传承活动。向阳村委的“纸马舞”活跃起来了,引起了市各级有关部门的关注。在我市举行的广东省国际旅游文化节中,“纸马舞”被选为重点节目在中山公园文化广场演出,受到市民的欢迎和好评。 
     与此同时,林亮坤还担任省民协理事,省、市抢救“非遗”专委会成员。为了不虚挂名,他积极参与省、市组织的古村落和“非遗”的活动。去年2月,他根据韶关市区往日盛行元宵夜舞火龙的习俗,撰写了《“火龙”闹元宵》,把民间表演生动地介绍给读者。 
    2010年,林亮坤大病一场,身上的伤口一尺多长。在与病魔的搏斗中,他挺过来了。很快,《“火龙”手邓阿养》、《七月七“乞巧节”习俗之趣谈》等写出来了。系列文章“韶关‘三山一峰’趣谈”就在《韶关日报》出现了,坤哥说:我的韶关故事还没讲完,我还要为朋友们讲更多韶关的故事。 
    坤哥,我们等着你继续讲韶关的“老故事”。
 
                  【原载2013年9月14日《韶关日报》周末】 
2013/9/21 11:50:44 发表 | 责任编辑:冯春华
本文共有评论 -2 篇︱已被阅读过 487 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网上大名:

评论主题:

您的评论:
 
验证码: 9045  

 
友情链接: 武江起航网络┋CNH个性网址航┋诗歌报汝莲茶分销平台阿君软件工作室SEAGATE女子诗报韶关新闻网韶关民声网
名誉社长桂汉标社长冯春华┋诗社Email:fch928@163.com 五月诗笺微信公众号:maypoetry ┋ 网络技术:SEAGATE

作品版权所有,任何媒体亦可转载,但必须署明作者及本站网址!
Copyright © 2008-2029 五月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805603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