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随父母迁居了许多地方,并游过了一些著名的风景圣地,而给我留下最深刻最美好记忆的该是杭州的西子湖。
那年,我又来到了杭州。下车后,阵阵清馨的桂花香扑鼻而来,宽广的街道清洁喧闹。市内增设了许多大酒店,而我竟顾不得欣赏这久别的新城,心早已飞到了西子湖。
这天是一个好端端的晴日,湖边拥满上熙熙攘攘的游人。那清澈的湖水,泛起片片涟漪。我想:要细细品味江南的山水,领略西湖的风情,最好是踏着淡淡的月色,定会醉倒在这湖光山水之中。
傍晚,我乘人烟稀少,往西湖走来,远远看去黑夜中桥拱上挂着一条灯火,先是到了断桥。走至桥旁,桥边有一小亭,亭内立着一个碑,题名为:断桥残雪。现在刚刚交秋,当然见不到残雪佳景,但,顺着断桥向前,我却领略到另一番奇妙景色。
大概人们都记得这两句诗,“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苏东坡在杭州住了三年,不但给西湖留下了苏堤,也留下了这脍炙人口的名句。在研究者的眼中,苏东坡是一个多棱体。他是诗人、文豪,是百姓的朋友,是工程师,是酿酒。在杭州西湖,他是演播者,西湖因苏东坡而声播海内……在西子湖已处处留下了苏公的足迹,我何不踏着这伟大文豪的足迹,向被晕月罩上一层神秘色彩的西湖,去寻觅,去探索。
月儿已悄悄上来,靠着沿湖灯火的传递,别致地亭台楼榭,载着笛风,像是用了抒情味的语调,平静诉说西湖的神话与传说。尤其是在这宁静的夜,游人三三两两地往回走着,远处孤山,偶尔传来几声鸟啼,湖水在月光的映照变得波光灼灼,与塔的倒影对比的异常黑白分明,这不正是“一更山吐月,玉塔卧微澜”的境界吗?我顺手拾起一粒小石子,朝水中投去,平静湖水漾起了复杂几何图形般的涟漪,它的千姿百态,变化万端,泛着梦的光辉,闪着爱的呢喃,似是一沟梨花,疑是一川初雪。如果此时此刻能驾一叶轻舟,荡浆湖面该是多么写意哟!可游船已经收了,我只有在记忆中回想那三潭印月,花港观鱼了。
边走边想,不觉走到了白堤。绿色的堤岸边,垂柳轻轻飘动,像千万匹被风吹动的绿绸缎。有趣的是,那透过密密柳枝吹撒下的满堤碎影残光。人向前走,西子湖在移动,像一幅不断变换的山水画。越往前走,越发空悠静谧了。夜更深了,月光出奇的明亮,平湖一带,园林山石,沐浴着银光。平湖确实名符其实,特别在这溶溶的月色映照下,那一泓湖水,远远望去,水天相连,竟使人难分清那是天那是湖。
过孤山,经西冷桥伴着里西湖,便来到胜景曲院风荷。进了院门,一览全景。怎么?那湖中只有极少数的荷花。我竟无法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了,记得小时候,我常常跑到这曲院风荷,数着那朵朵洁白的荷花,朗颂着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而今日的湖角里只密密覆盖一层浓绿的浮萍。看来,曲院风荷现在只是图有虚 名了。不知何时那风姿婀娜的莲花才能重露娇姿。我想:如东坡公再重游西湖,定会发出更多的感慨的。因此,世上美好的东西,要靠人们去修整,去装扮,才会更加美丽动人。
夜西湖的徜徉,恍如在梦中流连。虽只游了曲院风荷,苏堤春晓,平湖秋月和断桥残雪。但,我对西湖的情却诉不尽。啊!西湖,你以美的赞歌,也寄托着人民对苏公的怀念。
时间匆匆,我不及游遍整个西湖。可对西湖的思念之情,却常常带我重游这梦幻般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