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机遇,我认识了郑州市郊区老鸦陈乡双桥村农民王天增。他身着农装,朴实干练,一看他黝黑的脸便知经受了不少风霜。从谈话中得知,他创办了一家印刷厂,于是我走访了他。
远远地听见一排农舍里传来隆隆的机器声。进去才知道这四间简陋的农舍竟然是拥有全套印刷设备的厂房。看到01型胶印机,装订机及切割机整套流水作业线,我说:“在农村自办企业中,这还是少见的……”他说:“在我们北郊就这一家。不但能承印各种广告,封面,名片,还能承印报刊杂志。《郑州晚报》和《郑州法制报》都曾在这里印过。”
真了不起。我问:“一年能盈利多少?”他说:“国家政策好,三年不缴税,除去工资和其它消费,一年净余七万多元。”
“你们有多少工人?谁跑业务?”我问。
“包括全家六口人,外请了两位印刷厂退休的老师傅,每月支付480元。至于联系业务,里里外外我一人担就着。”
“困难当然不少。想当初,我白手起家。72年用毛驴拉车给市新华印刷厂送砖,积攒了一部分钱,经人介绍,于81年办起了废品金属冶炼厂,每年盈利五六千元。这不,我又把十来年的心血拿来做本钱。”他说着不由地哀叹了一声。这一声渗透着多少血和汗,道出他多少心酸和辛苦。他把话题一转说:“不提这些了。要干事业就难免一帆风顺。困难不可怕,怕的是没有勇气,没有胆量。”我望着厂房墙上一排金色大字:“勤劳致富,生财有道”心想:王天增不正是用辛劳的双手合丰富的智慧打开了生财之道吗?要是所有农民都象他这样,叩开幸福的大门就会有希望了……
【已载1990年《信息网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