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五月诗笺

 首页 | 评论 | 诗歌 | 散文 | 古典诗词 | 诗意小说 | 菁菁校园 | 海外心羽 | 八面来风 | 精品原创 | 个人诗文集 | 诗文竞技 | 散文诗 | 诗社公告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五月诗笺>>诗意小说>>我是一粒尘埃(之二)
 
我是一粒尘埃(之二)
  文 / 寒添羽
      



    真不知道现在是怎么了,无论是梦里还是一个人独处老是想起小时侯的事。回忆过去许多事让我心酸……八岁父亲就离开我们了,当时我们家姊妹七个,五个弟兄三个读书一个做学徒都没结婚,我最小还没上学,只有两个姐姐成了家,父亲去世那一两年里母亲几乎每天晚上都哭!可是到了天亮母亲还是最早起床做家务、干农活。为了我们几个儿女母亲坚决不改嫁!大姐是乡妇联主任,也是我们家的骄傲,我十岁那年大姐因车祸去世!三年痛失两位亲人!连续的灾难使我们一家陷入绝境,母亲更是每日以泪洗面! 
    亲人的离逝,家庭的贫困,使家里的每一个人都不知道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当时家里缺钱少粮,每天只能吃两顿勉强度日。那时的我虽然只有八岁,可是隐约感觉到自己的未来将一片茫然!母亲常常抱着我和四哥边哭边说;如果不是你们两个还小,三个哥哥没成家我真想死了算了!记得第二年刚过完春节有一天,母亲给我一块五毛钱严肃的对我说;你九岁了,按理说早该上学了,可是家里实在没钱为你交学费,现在你二哥,三哥,四哥都不读书了,今天学校开学你去报名吧,虽然现在是第二学期但是我相信只要肯用功,你一定行!   
    不知道是家庭因素激发我学习的斗志 ,还是自己跟读书有缘,入学不到两个月我就学会了上学期的所有课程,到学期结束考试成绩让我自己都不敢相信,竟然全部第一!这也使母亲露出难得的微笑,从此我便下定决心;一定要排除万难,努力学习让母亲因为我的进步而微笑常在。虽然学习上不断攀升可是我渐渐发现好多同学,同龄伙伴不跟我玩甚至不和我说话,同村的所有上学的孩子都不愿跟我一道上学和放学。
    直到有一天我放晚学 快到村口的时候,正好遇到也是放学回家的邻居小孩,我便主动跟他说话,谁知他恶狠狠的对我说了一句:“寡妇家的,滚远点儿”当时我虽然不能完全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可是有一股莫名的酸楚和屈辱“涌上心头”泪水夺眶而出!我一路飞跑回到家里扑到母亲怀里哭着问道:妈妈!为什么村里的小朋友都不理我,还不跟我一道走?同学也不跟我玩?为什么说我是“寡妇家的?妈妈紧紧的抱着我泪花盈盈,许久她哽咽着对我说:你要记住,人家说的那些不是我们的错,我们虽穷但没有骗人家的、偷人家的、更没有祈求别人的施舍,以后不管别人怎么说你都不要理会,无论遇到多大困难都要争口气把书读好,将来做一个有用的人!
    我的童年很另类。没有玩伴没有朋友,女孩竟然也当我是“瘟神”离我远远的,更别提什么“青梅竹马”了!自那次向妈妈哭诉以后,我不在奢求与同村的孩子们玩耍,因为我知道自己的童年必定是孤单的!不在留念村里为孩子们读书而修建的上学路,因为我坚信除了这条路,自己一定可以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上学路!从家到学校的距离大概有一千五百米,如果从原先的学生路走很快,十分钟差不多就能到学校。而除了这条路根本无路可走,全是农田。田埂上长满了荆棘和荒草!记得第一次走这条路时很难前行,裤子被荆棘撕开,屁股都露出来了!两次不小心掉到田里鞋子也弄湿了,手指被刺扎破好几道口子,流了好多血。到学校后许多同学都嘲笑我,我强忍着怒火暗下决心:我一定要把这条路走出来,让那些嘲笑我的人为今天的言行感到羞愧。
    小学的五年终于结束了,这期间无数的心酸与孤苦没有人能体会,只有那条从家通往学校的羊肠小道记载着一切,因为这是我独自走出来的路。这条路也许是我成就未来的必经之路!
    八十年代初期已经改革开放,我们山区的面貌依然没有什么改善,老百姓还是穷的叮当响。我家人口多生活条件更是差的要命!虽说一日三餐一顿不少,可是一周很难吃上一顿真正的米饭,更别提吃什么荤菜了。只有家里来亲戚或是逢年过节才能买点猪肉、鱼之内的好菜!
    记得妈妈养的那两只老母鸡对一家人的生活起了不小的作用呢,平时像油盐酱醋之类的缺长补短都靠这两只鸡下蛋了,偶尔还能蒸上几个鸡蛋改善一下伙食。说起蒸鸡蛋我真是刻骨铭心,到现在还记忆犹新。家里人多,菜很少够吃!可能是我的年纪小动作不如四哥、三哥他们麻利。每次吃蒸鸡蛋时总是慢他们一拍,心里觉得特别委屈!后来,我发现每次鸡蛋吃完后,蒸鸡蛋碗的内壁上或多或少都会留有一些鸡蛋花,这次发现对我而言觉得称得上是特大惊喜!有一次妈妈刚把蒸鸡蛋端上桌,我立刻起身发表声明:"妈妈,我喜欢用鸡蛋碗盛饭",妈妈看了看我微笑着说:“好吧,既然你喜欢就给你吧,以后都归你“!说完她把鸡蛋每人分了一点,碗里还留了不少给我。当时心里美滋滋的,觉得自己特聪明。后来才知道妈妈其实是故意偏向我的。
    妈妈蒸鸡蛋总是自己不吃,端上桌还是被一扫而光。妈妈一直说自己不爱吃蒸鸡蛋。可是有一次我随妈妈到安徽大伯家做客,吃饭的时候热情的大妈不停地往我和妈妈碗里夹菜,其中就有好多蒸鸡蛋。我注意到,妈妈不但没有反对相反还吃得特别香!我这才明白妈妈不是不爱吃蒸鸡蛋,她是省下来给我们吃的!那时根本不能体会妈妈的心思,一直到女儿出生后,我才慢慢明白父母对子女的一片苦心!
    父亲去世后,接着大哥结婚,家里几乎年年都透支(欠生产队的钱)每逢新学期开学,妈妈常常为了我的学费东拼西凑绞尽脑汁!最让我难忘的是五年级上学期开学,妈妈为了凑足我五块五毛钱学费,卖掉了家里养了好几年的两只老母鸡。我知道妈妈尽管极不情愿,因为那是家里生活琐碎的源泉,更是改善家人伙食的重要依靠。可是为了我,妈妈还是顶住大哥大嫂的极力反对,放弃家人的共同利益,圆了我的上学梦!
    学费是交上了。五年级那一年难忘的经历也随之而来。没有两只母鸡下蛋贴补家用,生活变得更加窘迫。餐桌上很难见到蒸鸡蛋的踪影了,更不谈什么零花钱了。那时候经常有买豆腐、豆芽的人挑着担子走乡串户,有活便钱的人家会买一些,而没有钱只能赊账,只是每斤价格会高五分钱,到秋收的时候一定要还清。妈妈为了让孩子们能吃得更好一些,偶尔逢买豆腐、豆芽的人经过会赊上一两斤,也许是生活过于艰苦,豆腐跟豆芽就是好吃,特别香!那时甚至在想,如果以后生活好了,能天天吃上豆芽和豆腐该有多幸福啊!我还为将来定下过这样的目标:一定要好好读书,争取考上大学找一份好工作。然后在娶一个老婆,老婆不要求漂亮也不在意文化程度,只要会做豆腐跟豆芽就完美了!现在想起来还好笑呢!
    读完整个小学事实上我只用了三年半时间,一年级下学期我报名上学,读完二年级时直接跳到四年级,成绩丝毫没受影响。十三岁告别精华小学跨入泉水中学的大门!
    谁都不会相信读完小学,我连一个像样的书包都没有背过,用的都是尼龙网兜。当然,那时候书本也少,读五年级就几本书,不超过二斤重。二叔家的四姐得知我要上中学的消息后,送来了一个崭新的军绿帆布书包,当时我激动的差点哭了!至今我还感激四姐的这份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礼物呢!
    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我跨入泉水中学,那一年我十三岁。一切都是那么新奇,一切都充满期待,我坚信自己的命运从此将会改变。 在这里没有人知道我的家庭状况,没有人歧视我。大家都平等的学习、交流。我的学习成绩也突飞猛进,名列整个年级前茅。很快的就融入同学们中间去了。我七岁就开始练软笔书法,写得一手好字,许多同学甚至对我特别崇拜!还交了三个特别要好的学友(吴春、杨元兵、曹中玉)
    读初一的时候二哥就结婚了,妈妈为了筹备二哥的婚礼,想尽一切办法,家里能卖的都卖了,还向亲友借了好多债。 一切美好的背后也许都隐藏着无尽的酸楚!在学校的时候我显得很阳光,而回到家里却要面对残酷的现实。学校离我家至少五公里,那时没有交通工具,只能靠步行上学、放学。每天我都早早起床,先为一家人烧好一大锅早饭,自己吃点后还要带一些去学校。因为家里根本没钱给我在学校食堂吃。其实我八九岁就能做饭烧菜了,每逢农忙时,大人们整天忙的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像做饭这种“小事”当然交给我了。因此至今我依然喜欢“下厨”且技艺非凡!
    学费依然是妈妈每年必须应对的大事。尽管那时的学费只有二十八块钱,但是对于我们家而言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勉强读完初二家里已经是”弹尽粮绝“了。为了减轻家里负担不令母亲着急,我装作若无其事的对她说:妈妈我不想读书了,我想跟三哥学养蜂。妈妈无奈的点点头,我知道她打心里是想让我继续读书的!初三报名的时候,我已经跟三哥到老虎山养蜜蜂了。老虎山离我们村不远,与安徽接壤。植被繁茂、风景秀丽是养蜂的理想场所。起初白天给三哥打打下手,看看自然风景道也没什么。可是到了晚上怎么也睡不着,脑子里总是浮现同学们的身影!在初中两年的点点滴滴时常云绕在我的心间。一种难以割舍的眷念夜夜摧残着我稚嫩的心!
    到老虎山养蜂第七天,我收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封信,那也是我人生中首次结交的三个朋友(吴春、杨元兵、曹中玉)写来的!在信里他们三个除了对我辍学表示惋惜之外,还特意表达了对我的思念之情!看完信后,泪水夺眶而出。为了不让三哥发现,夜里我拿着信,悄悄的来到离养蜂场不远的松树林里放声痛哭!哭声打破了松林的寂静、哭声驱散了黑夜的恐怖、哭声摧毁了曾经的梦想……就这样,过了许久许久,一个声音在我后面哽咽着说:”明天去报名吧,学费我想办法“。这个人就是我的三哥!
        三哥为了我付出的已经太多太多,我出生后,三哥就为了带我辍学一年,后来直接影响了他读书的成绩。现在他又在我最需要的时候,为我点燃希望。时至今日想起三哥为我做的这些事,心里总是感动不已!然而,兴许是我的人生本来就是”命运多舛“初三的下学期终结了我读书梦。二哥婚后要求分家,不但分走了家里的那一点口粮,还分走了我对家的依恋和期盼。那一年我只有十五岁,十五岁正是充满梦想的季节。而我却只能背起行囊踏上漫长而艰辛的打工路!
    辍学后,我的身高一米六都不到,体重也仅有八十来斤,就像现在十一二岁的孩子。妈妈托了好多人,想为我找一份工作。可是都被人家拒绝,原来人家听说我只有十五虚岁,且身体单薄,害怕承担非法使用童工的后果。最后小舅知道我的情况后接纳了我。小舅家住在马鞍乡红庙村,离六合县城仅一公里。距离我家有四十公里左右。
    那天临行时,妈妈送了我好远,一路上我们几乎没有说话。快到泉水车站时妈妈终于开口对我说:“哎!要不是你爸爸死的早,我们家也不会这么困难,你一定还在读书,让你这么小出去打工我也舍不得啊,可是我确实没有办法了,你第一次出这么远的门,如果想家了就回来,不要为难自己”!我点了点头问道:如果别人欺负我怎么办啊?妈妈摸了摸我的脸说:“记住我的话,人与人之间是一面镜子,你对镜子什么样,镜子就会对你什么样,你对人家好人家自然就会对你好”。也许妈妈不会想到她的这句话影响了我的一生,这句话给我带来无限荣耀也给我带来太多伤痛……
    小舅家跟竹程轮窑厂合作,为他们加工保护砖块用的“芦苇席子”。我的工作就是起早贪黑的编席子。时间久了也就熟练了,两个月后我每天的加工数量比大人们还要多。舅舅、舅妈对我特别好,还夸我聪明听话肯吃苦,说将来一定有出息。半年很快过去了,小舅跟轮窑厂的合同也完成了,意味着我的首次打工生涯告一段落。期间我一分钱没用,吃的用的都是舅舅家的。所以发工资时我将五十元钱全部交给了妈妈。当时三哥养鸭急需用钱,这五十元钱算是救了家里的急。后来的一年多我一直跟着四哥到处做临时工,就是人家盖新房我们去打打杂。我的年纪小,力气也小,因此工资比大人们少很多。但是做的事一点也不比别人少。
     一九八八年的秋天,在亲戚的帮助下,我如愿来到了南京第二钢铁厂,虽然是个临时工,对我而言简直就是“鲤鱼跳龙门”!那时候农民能出去打工已经是不简单了,况且是在南京。这一年我十七岁。虽说身高长到一米六五体重达到五十公斤,但是看起来依然像是个大孩子。我被分在焦化车间,做了一名放焦工,或许什么事都不会尽善尽美,尽管我谨记母亲的教诲---与人为善。但是还是遭到一些南京城里人的排斥与欺负。那时候这种现象很普遍,因为他们是城里人,我是“农村”人!有些傲慢的城里人甚至不愿跟我在一个池子洗澡。在他们眼里似乎农民天生就是“贱民”,而他们天生就是吃“皇粮”的。平时基本不跟他们说话。有一次我上小夜班,在换工作服时我不慎碰了旁边同事一下,谁知道他破口大骂,连外地人都知道南京骂人的脏话很是难听,我强忍着羞辱,冷静的回了他一句:“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请你不要在骂了"!没想到这样的忍让不但没有使事态平息,反而引来一场灾难……我的鼻梁骨被他打断两节,浑身是血,蜷缩在地上……好几个南京人站在一旁没有人上来阻止,似乎在看笑话。这时同事赵敏正好进来,见状后二话没说,将我扶起送到南京第一医院……
    住院期间赵敏一家对我如同亲人,尤其是赵敏的母亲对我就像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每天把饭菜做好步行两三里路送到医院,亲手一口一口喂给我吃,赵妈妈细致入微的关怀,让我感受到不一样的南京人、不一样的温暖、不一样的母爱……有一次我对赵妈妈说:你就像我亲妈妈一样可爱、一样对我好,以后我就叫你“南京妈妈”吧!赵妈妈微笑着说到:好啊,我喜欢这个称呼,你这么小,一个人在外远离家乡又没有亲人在南京,你就当我们家是你自己的家好了,今后我就是你“南京妈妈”了。出院后我们一直保持着这样的关系,只要休息,南京妈妈都会叫我去他们家吃饭,还给我买好多东西。直到“二钢厂”的三年合同期满,我离开了南京去了安徽。开始的时候还有书信联系,可是后来“南京妈妈”所处的长乐路大范围拆迁,就再也没有联系上了。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我无时无刻不在想念我的”南京妈妈“和他的家人。我曾多次到长乐路一带打听他们一家的下落,可都无功而返!现在这种寻觅的情怀更加强烈!我发誓:无论”南京妈妈“一家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他们,了却我积攒太久的心愿……
    三年间,我体会到了世态炎凉、人间冷暖的真正含义!我不仅学会了与人交往的处世之道,还明白了人生的许多哲理。更重要的是,让我懂得了没有学问就得吃苦的残酷现实!二钢厂的三年里我从未停止过学习,因为我知道自己的知识太薄浅了,需要”大量充电“。读书是个好方法,先是着迷于俄国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普希金等文学巨匠的诸多名著,后来又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那时我已经清晰的意识到,只有了解自己祖国的文化,才能更好的理解世界文化。这为我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待续>
 
 
 
 

2014/2/10 12:22:19 发表 | 责任编辑:桂汉标
本文共有评论 -2 篇︱已被阅读过 469 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网上大名:

评论主题:

您的评论:
 
验证码: 1285  

 
友情链接: 武江起航网络┋CNH个性网址航┋诗歌报汝莲茶分销平台阿君软件工作室SEAGATE女子诗报韶关新闻网韶关民声网
名誉社长桂汉标社长冯春华┋诗社Email:fch928@163.com 五月诗笺微信公众号:maypoetry ┋ 网络技术:SEAGATE

作品版权所有,任何媒体亦可转载,但必须署明作者及本站网址!
Copyright © 2008-2029 五月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805603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