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五月诗笺

 首页 | 评论 | 诗歌 | 散文 | 古典诗词 | 诗意小说 | 菁菁校园 | 海外心羽 | 八面来风 | 精品原创 | 个人诗文集 | 诗文竞技 | 散文诗 | 诗社公告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五月诗笺>>散文>>银毫 、银奖与潘阳星(人物专访八)
 
银毫 、银奖与潘阳星(人物专访八)
  文 / 吴贻才

                    

                                


               一、“卖”山货的小伙子

    广东省农业厅看门的老头颇有点儿先见之明。他判断眼前的这个小伙子,八成是进城来卖山货的。小伙子三十出头,生得墩墩实实,雪白的衬衣与黝黑的肤色适成反比,倒是一副平头装跟他那方头方脑相得益彰。不过最具山民特征的还是他手里提着的一个塑料编织袋,那里头装着的不是穿山甲就是金钱龟。虽说国家保护动物严禁捕杀,但总还是有些人专做好价钱的买卖。于是老门卫不等小伙子开口便先发制人地问道:“哪里来的?”
    “韶关”。
    果然是山里人。“来找谁?”
    “来找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广东省筹备处。我也不知道该找谁”。
    “‘蛇皮袋’里装的是什么?打开看看”!
    原来是四、五罐茶叶。到底还是山货。老门卫不禁为自己的警惕性和判断力感到满意。不过警戒线还是解除了,便转而以攀谈的口气问道:“茶叶怎么卖?”
    “这茶叶不卖。是送来参评的产品。筹备处不在这里吗?”
    筹备处是在这里。但参评产品都是各地政府部门集中统一送来的。即便是单位自行送来的也有专人专车。谁见过一个人用‘蛇皮袋’提了来参加中国农业博览会!然而他既是来找筹备处的,也就不好说话太生硬了:“请稍候,我帮你联系一下”。说着,好心的老头便拨动了筹备处的电话。而这时,小伙子也递上了他的送评产品通知书。老头看见信封上写着:
韶关市曲江县黄坑镇白毛茶场潘阳星场长收。
    筹备处处长郑如钦也不认识潘阳星。他只是从报评材料上知道黄坑银毫迟迟未到。这会儿见潘场长亲自送了茶叶到广州来,连忙上前握住他的手说:“你要再晚半天来就赶不上了。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在杭州举办,我们正着手装机空运。”潘阳星说他很迟才接到通知,今天是匆匆忙忙赶来的,评不上不要紧,能给我发个荣誉参加这次博览会的证书就心满意足了。郑处长说:“不管能不能评上吧,有这点精神就够可嘉的了,我看你们的条件是最艰苦。”说着,他吩咐工作人员立即将黄坑银毫登记造册,下午开始装机空运。这天中午,郑处长请潘场长吃了一顿饭。时间是1995年6月6日。


                   二、银毫初飘香

    潘阳星他们的条件的确艰苦。单是那条茶山之路就叫人望而生畏。从黄坑镇到茶山只有四公里。但这里不能以长度来计算。换了一马平川四十公里也算不得距离。这只是一条准公路,高低不平,崎岖陡峭,走汽车必得动用大东风才行,面包车随时可能搁得四轮悬空。而且,上坡得躺着开。下坡则简直拿方向盘当拐棍。碰上雨天,车轮子光打转不赶路,便连两轮麾托也冲不上那些黄泥岗。为此,潘阳星时常慨叹说:“要有一辆坦克车就好了!”
    然而慨叹也没用,艰苦的条件多半是他自找的。其余小半才算是彭汉忠书记给他施加的一点点压力。1994年,黄坑镇在曲江县率先吹开改革之风,实行乡镇企业权力下放,由企业干部竞争承包乡镇企业。当时潘阳星正为乡镇做着木材生意,而且做得相当顺手。早在1987年,潘阳星还是一名编外护林员的时候,当时的书记罗福庆看出他具有经济头脑,叫他做做木材生意。结果头四个月就为乡镇赚了十多万元。这样的能人再到哪里去找?于是转正转干,潘阳星成了名符其实的乡镇干部。六、七年来潘阳星为乡镇创造了多少经济效益,这当然是个机密数字,但“能人”潘阳星却是在黄坑被公认了。正当潘阳星木材生意做得如鱼得水的时候,镇党委书记彭汉忠却执意鼓动他去承包茶场。说什么当上了场长之后,有了经济效益,你的实权比我这党委书记还要大。潘阳星只道是彭书记在拿他开玩笑,因为他实在是对茶叶一窍不通。但彭书记笑完之后却一本正经地说:“你要是怕亏了老本,我可以自己投资入股。”士为知己者死。有了彭书记的这句话,他第二天就毅然地当起了黄坑白毛茶场的场长。
    没有工资,没有启动资金,当然更没让彭书记冒着风险投资入股,潘阳星一头就扎进了茶场里去。什么叫一芽一叶?茶叶的等级是如何分出来的?制作工艺有什么奥妙所在?茶叶销不出去的原因在哪里?所有这些他全不懂。一连串的问题更使他困扰。这一片茶山近两百亩,茶场有四、 五幢砖瓦房, 是原镇委书记罗福庆在1985年一手开辟建立起来的。那时候,住茅棚、垦荒山,条件比现在不知要艰苦多少倍。创业者的精神,深深地打动着潘阳星的心。如今剩下的只是管理和经营的工夫了,有什么理由不让它发挥出应有的效益来呢?于是他决心从头学起。最现成的教材和教师,莫过于近在粤北的兄弟茶场。而当他从沿溪山、九峰山、红山和英德等茶场参观学习回来之后,终于找到了黄坑白毛茶销不出去的主要原因━━包装不行!一斤茶叶,用一根橡皮筋扎在一个白色薄膜袋里,没有品牌,没有产地,更没有生产日期和注册商标。任你说下大天来,别人也不会买你的货。常言说,一等的产品,二等的包装,结果只能勉强卖个三等的价钱。可悲的是,当时的黄坑白毛茶,竟连三等的价钱也卖不出去!
    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潘阳星在进一步提高产品制作质量的同时,着手解决产品包装的问题。以铁罐、芒盒和塑料袋等多种包装形式推向市场。并堂而皇之地打出黄坑银毫的品牌。与此同时,在曲江县城和黄坑镇各辟一个销售点,让黄坑银毫在市场社会有个立足之地。这么一来,黄坑银毫很快便为社会所认可,为顾客所欢迎。并于当年就获得了广东省银毫(尖)类名茶银奖。一跃而为傲居榜上的广东名茶!

                三、清茶一杯学问深

                   七碗受至味,
                   一壶得真趣。
                   空持百年偈,
                   不如吃茶去。

    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著名诗人赵朴初,1989年秋为“中国茶文化展示周”题书了这么一首诗。可见茶的文化意味之浓。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闻于鲁周公”。这是我国唐代茶圣陆羽,在他所著的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中,发表的关于茶饮起源的权威观点。中国是世界茶饮的发源地,最早发现茶树,具有种茶、制茶、饮茶的历史最长。从最初的粗浅认识到系统地研究和利用茶饮,并逐步形成茶文化、茶艺术、茶习俗、茶医药,这期间经历了四、五千年的漫长发展过程。茶饮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限情趣,为人类的健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黄坑白毛茶,为有性繁殖系,属乔木型,大叶类,早生科。原产地分布于曲江、仁化、乐昌、乳源,是名符其实的韶关特产。春茶3月中旬萌发,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中旬。百芽重87.0克。主要化学成分含氨基酸1.67%,茶多芬40.9%,儿茶素总量22.6%,水浸出物48.32%以及维生素C、B2、E、P等。是茶叶王国中的特殊品种之一。经精心加工,品质独特,具有兰花清香,味醇甘爽,素有“神仙茶”之称。由于其芽叶背面茸毛特多,白毫密披,赛如银针,故而又称“银毫”。
    潘阳星原本不懂茶。可他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全身心地投入,勤学好问,勇于实践,只短短的几年功夫,便成了茶叶方面的行家。为了探索茶叶的优良品种,他听广东省农业厅经作处陈栋处长说,仁化城口曾祥泰有三棵茶叶很奇特,装在口袋里一会儿便有兰花香味,竟专程驱车去向那位茶农讨教并求一睹茶之芳容。而为了学会品茶和提高鉴尝能力,他不惜代价在清远一家茶艺馆品尝170 元一道的台湾醉贵妃。
    黄坑银毫虽说土生但并不贱长。在整个发育生长过程中,须得要适当的水分、养料、光照和土壤的酸碱度才行。如果受到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或某些生物体的侵染,茶树就不能正常地生长发育,甚而至于要引起生理和形态上的一系列病理变化。这就要求管理上必须做到精耕细作,施肥除虫都要应节及时。而茶叶的制作工艺更有讲究,从采摘、摊青、杀青、揉软、做条、包装到出售,一系列工序有如等级考核,不及格的便难上档次。为了严把质量关,潘阳星主动与省农科院茶研所联系挂钩,从耕作管理到制作工艺都在专家们的指导、监督下进行。几年下来,日积月累,处处留心,不觉自己也成了行家里手了。难怪后来他一不小心就创了个名牌。

                    四、盛名之下

    1995年10月底,一个广州长途电话打到曲江黄坑,说是要找潘阳星场长。潘阳星听出是郑如钦处长的声音:“祝贺你潘场长,你们的黄坑银毫荣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银奖!”这边,潘阳星抓着话筒呆了半天,实在不敢相信:“是不是真的?是真的我这就去向领导报喜。”他明白,万一报了个空欢喜将会意味着什么。然而那边却说:“没错,千真万确,是荣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银奖。你可以去向领导报喜了!”
    什么叫喜从天降?自6月份将产品送评之后,潘阳星几乎就忘记了这回事。 国家银奖。由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任名誉主任,农业部部长刘江任主任,副部长吴亦侠任常务副主任的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潘阳星的确没有想过要去问鼎奖牌,只当是参加一项活动而已,大不了是想让外界知道曲江黄坑也有一个白毛茶场。除此之外,便真的是“重在参与”了。没想还竟然创了个国家名牌!这在粤北同类产品中,还是首次。
    获了银奖,黄坑银毫由是名声大振,身价倍增,1996年销售额突破30万元。外地来客,到了曲江便打听黄坑银毫。馈亲赠友,酬宾送礼,首选物品还是黄坑银毫。黄坑银毫,成了名贵的象征,送礼的时尚。而潘阳星,这个1962年出生的年轻人,也由此而被推上了一个再下不来的高台阶。
    创名牌产品不同于拿文体奖项。世界冠军可以一鸣惊人。但谁也不要求他终生卫冕。所以即便一朝惨败,也无损其一世英名。而名牌产品则非同小可。其升沉荣辱,关系到一方经济,标志着一种文化。对外是声誉的张扬,对内是信念的确立。容不得丝毫的玷污和毁损。是能进不能退、容升不容降的市场经济的宠儿。是企业的一面旗帜。百年老字号为什么经久不衰?国际品牌为什么能风行世界?就由于它们的没有退路可言!当然也有过许多诸如昙花一现的“名牌产品”。但那是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的牺牲品。或者纯然是人为不负责任所酿成的悲惨结局。然而无论出自何种原因,曾经的辉煌都再照不亮灰飞烟灭之后的暗淡和沉寂。
    黄坑银毫荣获国家银奖,象是偶然其实必然。这必然就建立在潘阳星将茶场当作事业来开创,当作实现人生价值来追求。当他还是个农村青年的时候,就出人意外、力排众议地执意娶了个在城镇供销社工作的姑娘作妻子。而承包茶场之初,有人说他会杀了母鸡连老本都赔光,他一不服气便果然干出了一番业绩来。人的潜能是巨大的,如发挥得充分,可以创造任何奇迹。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乘了改革开放之风,正好助潘阳星走上成功之路。
    如今,盛名之下,潘阳星何去何从呢?他说:“创名牌不易,保名牌更难。为了做到名副其实,我只有狠抓质量。只有抓质量,才能求生存,出效益和保住牌子。也只有保住了银牌,才有可能再创金牌和国际品牌。”潘阳星很实在,做梦归做梦,说话决不信口豪言壮语。所以,1997年,黄坑银毫再次被认定为第三届中国农业博览会广东省馆参展名优产品。
    然而现任镇委书记潘德达却不能不为潘阳星想得更高、更远、更多一些。平日里他除了经常问长问短,诸如资金缺不缺,有什么困难,并嘱咐一定要抓好质量,保住牌子之外,更着重从发展的方面作决策性思维。毕竟黄坑茶场生产规模小了点。与它的牌子不相适应。于是潘书记一方面发动农民积极种茶,扩大黄坑银毫生产面积,所收茶青统一加工制作,然后再交由农民自行销售。到今年为止,黄坑银毫总种植面积已达到2000多亩。名茶基地已初具规模。另一方面,镇委镇政府积极与深圳、香港和台湾等地客商牵线搭桥,争取引资开发,作为招商项目。现已洽谈草拟了几份意向书。
    有党和政府的支持撑腰、架桥铺路,潘阳星,此时更觉得压力骤增,途程漫长。正所谓任重而道远......


                                  1998年7月15日
2009/8/31 11:39:58 发表 | 责任编辑:冯春华
本文共有评论 -2 篇︱已被阅读过 537 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网上大名:

评论主题:

您的评论:
 
验证码: 4665  

 
友情链接: 武江起航网络┋CNH个性网址航┋诗歌报汝莲茶分销平台阿君软件工作室SEAGATE女子诗报韶关新闻网韶关民声网
名誉社长桂汉标社长冯春华┋诗社Email:fch928@163.com 五月诗笺微信公众号:maypoetry ┋ 网络技术:SEAGATE

作品版权所有,任何媒体亦可转载,但必须署明作者及本站网址!
Copyright © 2008-2029 五月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805603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