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家里姊妹多,靠着父母的工资,日子过得极清苦,没有闲钱买书。邻家的小男孩常常从口袋里掏出新买的连环画向我炫耀,我就用收音机里听来的故事和他交换。不知是为了听更多的故事还是为了显摆,他把我带到他家,从床底下搬出了几箱连环画。其中有不少是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还有《一千零一夜》的故事等。本想借几本回家慢慢看,可那家伙特别小气,不许我把书带走。因此,一到周末,我便赖在他家,一看就是一整天。
那时,特别喜欢童话故事和《一千零一夜》的故事。那美丽善良的“小美人鱼”早早地印在了脑海。现在想想,我后来选择特殊教育,或许正是因为“小美人鱼”早就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人性善与美的种子。
上小学二年级的那个暑假,老师要求我们积累好词好句。为了完成任务,记不清在哪儿弄了一本维克多.雨果的《悲惨世界》,一本艾米丽.勃朗特的《呼啸山庄》。记不清《呼啸山庄》讲什么内容,只记得小说里描写的场景极其恐怖,我被吓得几个晚上不敢睡觉。对《悲惨世界》的故事情节记忆犹新。有趣的是,20年后的成人高考竟然考了《悲惨世界》,而我竟然还能对答如流。
初中幸运多了,在第一中学住校的哥哥每周都会从图书馆给我借一两本书回来。那时,女同学迷恋琼瑶、岑凯伦,男同学迷恋金庸、古龙、梁羽生,哥哥却始终只给我借冰心的散文、张洁的小说,还有巴金的《家》《春》《秋》,有时也会借些古诗词。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同学潘榕家看了《少年文艺》和《少男少女》,便每个月追着要她借,遇着她不肯借的时候,我和另一位爱书的同学秀兰便死皮赖脸的整个周六下午赖在她家看完为止。我因此和《少年文艺》结下了一段缘。1992年8月,我以第八届“新芽”写作函授班“新芽”奖得主的身份,参加了少年儿童出版社举办的文学夏令营,短短的五天,我们见到了仰慕已久的《少年文艺》主编郑马老师、恩师朱效文、儿童文学家秦文君、还有和我们打成一片的单德昌及其他编辑老师。我还记得,朱老师一见面就拿我的名字开玩笑,说:“人如其名,果然是道骨仙风。”朱老师当时是《少年文艺》的诗歌童话编辑,作为指导老师,他希望我能往这方面发展。
进了师范,看见阅览室和图书馆,我立马想到了“米缸老鼠”。我窃喜,再也不用死皮赖脸求别人借书了,而且图书馆那么大,什么书没有?每天下午一下课,我便以最快的速度赶往阅览室。阅览室里都是新鲜出炉的各类文学、教育等报纸、杂志、期刊。每此轮到我们班借书,我总是最后一个出来,因为我想借的书太多了,而学校规定一次只能借2本,我对选定的书无法舍弃。
书中有味是清欢。现在想来,我也说不清我为什么爱书,这些书对我有什么好处。读书过程中的欢愉,只有读书人才能体会。
走出象牙塔般的学校,发现能品尝文字美味的人越来越少。特别是物欲横流的e时代,人们注重更多的是效益,是功利。蓦然回首,20年前的同学多半已经升官发财,人也如腰包丰满起来了。似乎只有我细瘦如故,只有我还在浩淼的文字国度里漫步,独自找寻那份清逸的欢愉。我依然携着心灵的缕缕花香,与季节一同研磨画丹青,在文字的阡陌里看落英缤纷,让梦想之花温暖自己的眼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