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初识康百万庄园,是在二十多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路过这里,朋友极力邀请我见识一下封建地主庄园的豪华与排场。
我孤陋寡闻,对康百万庄园知之甚少。朋友引用当地曾经流传的一句话:“头枕泾阳、西安,脚踏临沂、济南;马跑千里不吃别家草,人行千里尽是康家田!”这话既富有概括性,当然对我也极具诱惑力。
走近康百万庄园,我却不以为然。夕阳的余晖从连绵的邙岭透过来,参差起伏的高墙大院笼罩在一片迷离之中。周围,片片瓦砾散落在荒草丛中,残垣断壁呆呆地站立。只有保存尚好的主体部分,虽然不失恢宏和严谨,却有掩饰不住的破败和落寞。
那里是康家的寨上住宅区,青砖寨墙高高耸立,环闭如堡。黑漆漆大门斑驳而沉重,似乎要把曾经的奢华与外面的荒凉隔绝起来。一进入门洞,昏昏暗暗中沿一道长长的石坡向上,便如走进了尘封的历史。
灰墙青瓦堆砌起来深宅大院,深不可测,近在咫尺而又遥不可及。曲折迂回、错落有致的院落,让我如在迷宫中穿行。仰望那些匾额上勉强可以辨得清的字迹,我大致知道那些花楼重辉、秀芝亭、克慎厥猷以及芝兰茂等庭院,并隐约猜得出来哪里是小姐的闺房,哪里是主人的卧室,哪里为光宗耀祖的功德窑,或是济世救人的诊疗室。
回环往复,曲径相通。走进每一个院落每一间屋子,那些匾额、楹联,古色古香,让我感觉玄妙精深。而那些雕花的门窗、条几、八仙桌、太师椅、博物架、屏风和顶子床等,虽然带着浓浓的岁月尘渍,但无不富丽堂皇。
我已经忘记了当初参观时的细节。门锁重重,庭院深深,从一个院子走进去,从另一个院子走出来,走马观花转了一遍,一次次地惊叹康家当年的气势和排场,挥之不去的是康家的奢华与霸气。我浅陋的想象力实在描摩不出当年主人奢靡的生活情景,就像刘姥姥走进大观园,一下子被眼前的浮华炫了眼睛,乱了心绪。
从深宅大院里逃出来,我仿佛一下子又回到了尘世间。马路上川流不息的人流、车流,街道两边叫卖的小贩,更让我感觉温暖和亲切。看来,我等一介凡夫俗子,承受不起那种奢华和富贵所带来的巨大诱惑。
二
再去康百万庄园,却是在十几年后。经过了刻意的修复,庄园似乎正逐渐恢复它的本来面目。临街建楼,沿河设渡,据险筑寨,集农官商为一体的一座封建堡垒,赫然矗立在伊洛河岸边。
俗语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西谚也有“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康百万庄园庄重气派、华丽典雅,是康家历代苦心经营的结果。据相关资料介绍,康家上自六世祖康绍敬,下至十八世康庭兰,跨明、清、民国三个历史时期,历经十二代四百余年,船行洛、黄、运、沂、泾、渭六河,富甲豫、鲁、陕三省。为了彰显尊贵身份,康家历代大兴土木,逐渐构建了这个庞大的集“古、大、雅、美”于一体的封建地主庄园。青砖灰瓦的外表看似古朴典雅,而内部陈设考究,奢华严谨。周围逐渐修复的栈房区、南大院、祠堂区、书院等建筑群,如群星环拱,却又浑然一体。
穿过广场,首先进入的是栈房区。栈房区是康家的商务总部,景区的宣传资料似乎给人这样一种感觉,这里才是康百万庄园的看点。三个基本保存完整的院落,依次为“顺记”、“魁记”、“崇义德”,集仓储、办公、经营为一体。蔚为壮观的金银库,虽然是仿制品,却也金光闪闪,不时听到周围的游客或艳羡,或感慨。还有人虔诚地跪拜在三大“活财神”之一的康百万画像前,希望借此能沾沾财气,但画像中的人漠然地看着远方,似乎无动于衷。
无商不富,康家几代打破“士不经商”的禁锢,走上富裕道路,成就了一个商业帝国的神话。这里的建筑细致严谨自不必说,而到处悬挂的匾额、楹联一次次扑入我的眼帘。有告诫性的,如:财从道取方利长,友以义交情可久。厚农资商农商皆是本,重信守义信义全在人。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样与子孙。有励志性的,如: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下润无声自强不息。暗暗思量百计不如阴鸷好,明明检点万般惟有读书高。也有炫耀性的,如:河以通乾出天宫,洛以流坤吐地府。还有不计其数的歌功颂德的匾额,如:谊重桑梓、伟略堪钦、情深施济等。
据说题写这些匾额的都是当时有头有脸的人物。譬如“情深施济”是由民国“金石三老”之一的张钫题写;而另一块匾额,似乎是康熙皇帝的手书,上写“谕曰:朕视商民皆赤子,无论事之巨细,皆当代为熟筹”。落款为康熙五十三年,并刻有皇帝的印玺。
这些匾额和楹联无不洋溢着深厚的豫商文化气息,这里被称作“豫商的精神家园”。康百万家族以“财取天下之抱负,利逐四海之气概”,秉诚诚实、守信、勤俭、拼搏的原则,保持儒家中庸、留余的处世态度,开拓创新,成为豫商成功的典范。
出栈房区,进入寨上主宅区。这里和我以前看到的似乎没有太多的变化,只是内部增添了一些陈设和物件。康家当年使用过的家具,以及一些珍玩、字画等等,古色古香,熠熠生彩,已经成为珍贵的历史文物。如今物是人非,但当年这里奢华的生活情景仿佛历历在目。
上一次来这里云里雾里走了一遭,茫茫然不知西东。这一次慢慢走,细细看,静静想,希望能透过那层神秘的历史面纱一窥它的本来面目。如果说康百万庄园是一部厚重的浩瀚巨著,那么每一个院落就是其中的精彩篇章,一砖一瓦都洋溢着浓郁的封建文化气息。无匾不成门,匾额、门联以及碑刻或悬挂门头,或嵌于廊柱,文字飞扬,图文并茂,显示着主人尊贵的身份与高雅的品位。每一块匾额,贵而不俗,雅而不凡,需要我们仰视才能看得到。其实,我们仰视的不仅是它的高度,还有它深刻的文化内涵。
“花楼重辉”院俗称边院、老院,过“居贵敬”过宅门,进入“秀芝亭”院,这里原为康家未成年子女居所。
出秀芝亭,穿“行贵简”过宅门,进入中院“克慎厥猷”。“克慎厥猷”由清监察御史刘毓楠题写,出自《尚书》中的《周书•蔡仲之命》:
小子胡,惟尔率德改行,克慎厥猷,肆予命尔侯于东土。往即乃封,敬哉!尔尚盖前人之愆,惟忠惟孝;尔乃迈迹自身,克勤无怠,以垂宪乃后;率乃祖文王之彝训,无若尔考之违王命。
这里山石奇秀,环境幽雅,是康百万庄园中建造最精美的宅院之一。东西花厅及垂花门楼中的石楹联、砖雕、石雕、木雕等房饰,端庄华美,巧夺天工。葡萄树和石榴树为这个小院增添了几份清幽,只是这个季节,叶落枝枯,一派肃杀景象。如果早一些时间来,或许还能看到串串葡萄挂枝头,个个石榴迎风摇。
向西,进入“知所止”院。这里俗称新院,为二进式四合院,壮观大方,规整精致,庄重富丽。前院青砖铺地,青石踏步,两边砌有上马石。门枕石为一对圆雕狮子,左右相视。门上饰吊挂楣子,高端大气。后院元宝顶式垂花门楼,门额前书“知所止”,后书“谦受益”。
靠近山崖的“芝兰茂”院,又称“功德窑”院,北崖、西崖全部青砖垒砌,门额雕刻不同纹饰的门罩,窑内清爽干净。第五窑内两壁镶嵌着当时社会名流的书法雕刻,真草隶篆,各有千秋。
茅房偏居一隅,本来不登大雅之堂,却也挖空心思赋予一定的文化内涵。门口的铭牌写有“三上成文”。其实,这个典故我很早的时候就听说过,取自于欧阳修《归田录》:
“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
康家在这里加以借用,目的不外乎要激励自己的子孙抓紧时间求读、上进。
康家门口有一眼井,却被称为叶氏井。据说当年叶家卖地不卖井,叶家不愿卖,康家也就买不到。但绝对没有必要把它作为道德的升华,似乎康家没有恃富凌弱,据为己有,就已经成为一种美德。
现在这口井的四周被栏杆环绕,到不了近前,看不到井底,大概已成枯井。井水是财富的象征,如今已经干涸,冥冥中似乎有一种强烈的暗示。
在我的潜意识中并没有仇富心理,但有一个较为稳定的 “为富不仁”的思维定势,没有巧取豪夺,不可能成就封建地主富霸一方的家业。联姻,也许是康家改变命运的重要一步,明末李自成攻占洛阳,诛杀福王,李妃落难,李妃之女嫁入康家。康朱相配,是巧合,也是机缘。康家自此走上富裕之路,但以后的巧取豪夺,似乎没有更多的文字记载。但正如恩格斯说的,“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所以,对这里极力宣扬的康家所谓的仁慈和宽厚,我无意诋毁,但也无意谄媚,冷眼旁观,冷暖自知。
从主宅区出来,向西,就是当年康家接待达官贵人的南大院,也叫“集贤庄”。这座唯一的官式建筑,结构严谨,规模宏大,昭示着主人曾经的品位、修养和处世风格。当年康家在这里接驾逃难回归的慈禧太后,留下了一句话,“竟不知道此地还有一个康百万富翁!”金口玉言,“康百万”这个“皇封”得以广泛传扬。
南大院由“中直主院”、“书带生庭院”、“敬直仪方院”三部分组成。这里有康百万家族的藏书楼经腴史华楼,外面悬挂了一幅楹联:依墨绕书林,求知,求学,求教;借章探史翰,解意,解科,解题。康家重学厚学的思想在这里得到很好的体现。楼内还有一幅楹联:诗过邙山传海外,文随洛水到天涯。
河洛地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文化的传承使得这里人杰地灵。而旁边的书带生庭院正是康家的私塾,康家在这里延请西席,教化子弟,以图光宗耀族。
“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退而求其次,耕读传家是中国农耕社会的理想追求,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农人最理想的家庭生活方式。在根深蒂固的儒家伦理思想的浸润下,中国的农耕社会沾染了这种浓浓的“勤于耕种和善于学习”的家庭美德,康家似乎也不例外。
三
康百万庄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综合体现,像一部百科全书,融风水、建筑、雕刻、绘画、书法、哲理于一体,涵盖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这里没有旖旎的自然风光,来这里游览的人们,更多的是冲着这里的建筑艺术,感受这里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
而这个季节,人影寂寥,来这里旅游参观的人并不太多。其实这样最好,少了人声鼎沸的浮躁喧闹,多了悄然无声的静思默想。在深墙大院,在历史的浩瀚烟尘中寂寂地穿行,正适合与历史、现实和未来对话。
看着周围稀稀落落的游人,我的心里莫名地产生一种沧桑感。这些修葺一新的仿制品,与保留下来的明清古建筑之间,仿佛有一道无形的隔膜,还有一种无尽的遗憾。穿越时空隧道,我们仿佛看到当年庄园的主人苦心孤诣,耕读传家,以图德门愆庆。却不料星转斗移,只留下了一个奢华的回忆。
虽然经过刻意的修复,但也没有能够完全恢复康家鼎盛时期的原貌。总有一种别别扭扭的感觉,就像看到半老徐娘不甘寂寞,涂脂抹粉,妄想用厚厚的脂粉掩盖岁月的疤痕,少了原汁原味的朴实与厚重,多了做作与虚伪的成份。这些从附近搜罗来的旧物件,真真假假的混在一起。还有一些膺品充斥其中,做真的手法实在太拙劣。糊弄历史也好,迎合游客也罢,很有点儿不伦不类。
其实,还历史以真实面目,才是最明智的选择。历史终究是历史,老了老了吧,旧了旧了吧,一切都会衰老,一切都要归于尘土。既没有必要修葺一新,更没有必要妄图复原。也许,只有站在最真实的历史废墟前凭吊思怀,才能让浮躁的现代人醍醐灌顶。
而人为的修复和矫饰其实是对古迹最残酷的糟蹋,也是最荒唐的行径。这种修缮,不过是今人故作聪明的游戏,假装有文化的人,却在历史面前留下一个个笑料。可笑的是,很多人乐此不疲。
至于为什么要不惜代价修葺一新,除了利益驱动和整个社会的浮躁心理之外,我狭隘的想法是,恢复那些曾经的豪气、霸气与锐气,是为了实现决策者心理上的某种满足;同时,也献媚于社会流俗的哗众取宠的心理。在这样一个崇尚奢华、追求享乐的年代,庄园的修复无疑迎合了人们内心深处隐含的某种欲望。
这一次游览,已经没有了当初的艳羡与惊叹。在这些真真假假的建筑物中穿行,看那些假假真真的文物,感受到厚重的历史气息和沉甸甸的传统文化底蕴。伊洛河缓缓流淌,夕阳的余晖透着连绵的邙山斜映在河面上,泛起粼粼波光。漫步在萧瑟的河堤上,河水中氤氲着亲切的传统文化气息。
站在这里看,康百万庄园背依邙岭,面临洛水,北凭黄河天险,南瞻嵩岳屏障,依山就势,环境优美,居高临下,地势险要,就像伊洛河岸边盛开的一朵孤寂的莲花。也许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它才更像别人所传颂的一只饮水洛河的千年龟。“金龟探水”不过是风水术上形象的比喻,而“独占鳌头”则表露出康家不甘人下的心愿。
风水观念,体现了中国“天人合一”的思想。依山傍水,当然也符合现代人的宜居理念。独占鳌头的吉祥格局,积淀着深厚的传统文化,似乎印证着阴阳平衡的和谐发展理论和对立统一的辩证哲学观点。这些观念,早已根深蒂固,溶化在中国人的血液当中,让人情不自禁,不需要牵强附会的解读。
就地理位置而言,这里确实是一个灵秀之地。且不说悠久的历史,中华文化的发祥地,单就庄园周围的环境,已经占尽了地利。因地制宜,顺应自然,随形就势,或临街建楼,或靠山凿洞,或据险筑寨,或濒河设渡,彰显了中原民居特有的风采。这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宜居环境,即使在今天,也是许多人追逐的梦想。
而前堂后寝三进式四合院的建筑格局,既保留了黄土高原穴居和北方四合院的形式,又吸收了官府、园林和军事堡垒建筑的特点。功能齐全,布局谨慎,等级森严,重脊高檐,垂花门楼,间以假山、曲廊点缀,移步换景,一派“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幽雅与宁静。
还有无处不在的细节,如雕刻、园艺等,让宏大的庄园彰显十足的韵味。遍布庄园的砖雕、木雕、石雕等艺术构件,以人物、花草、鸟兽为主,刀法细腻,工艺纯熟,内容繁多,形神兼备,其中不乏“尊老爱幼”、“拜师求读”、“立志成才”和“五子夺冠”等富有哲理的图案,具有深刻的寓意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尽管有不少现代仿制品滥竽充数,鱼龙混杂,但瑕不掩瑜,已经不能再苛求了。毕竟这里为我们保留了一些非常传统的东西,越来越罕有的物质文化遗产。
城市化进程犹如金戈铁马,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被践踏得支离破碎,人们的内心深处迫切需要一处寂寂如初的精神领地。经过了岁月的沉淀,不管是这里的建筑艺术,还是它所凝固的厚重历史和文化底蕴,都让人的心理感觉平静、安详而富有诗意。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过,“人需要诗意地栖居。”这里不仅是“豫商的精神家园”,也可能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四
也许,不是所有的修缮都需要否定。城市化的进程,正让历史的痕迹一点点抹去。即使在偏僻的乡村,我们也很少再见到真真正正的历史遗迹。如果修缮的目的是为了文化的传承或修复,那么这种保护性的修复值得肯定。毕竟文化需要载体,我们瞻仰和凭吊时有所寄托,正如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所写道:“人类没有任何一种重要的思想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上。”
经过龙门千年佛光的洗礼,经过古都洛阳道、儒文化的浸淫,伊河和洛河合二为一,在这里静静地流淌,缓缓地汇入黄河。连绵的邙山恰似一道臂弯,而巍巍嵩山犹如一个慈祥的老人,正是在这片河洛沃土的滋润下,诞生了康百万庄园这朵明清时代的奇葩。
康百万庄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综合体现。无处不在的匾额、门联以及碑刻所洋溢出的浓郁的封建文化气息显示着主人的身份与品位,也是这座庄园与其他地主家院不同的独到之处。道家的自然无为,儒家的仁义道德,甚至佛家的清静修为等都在这里都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这里的一座座建筑,一间间房屋,一块块匾额,一个个物件都是孤寂和落寞的,就像一位落魄的老人,孤独地讲述一段段风雨沧桑的历史。但它所呈现出来的文化底蕴是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是丰富充盈的,精神张力是无穷无尽的。
莎士比亚说:“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参观过康百万庄园,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套用鲁迅先生谈《红楼梦》中的一句话:商人看见义,父母看见理,当政者看见和谐,建筑家看见样板,管理者看见执行力,教育家看见经典案例……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康百万庄园当年的奢华与富贵犹如过眼云烟,但它所承载的传统文化却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文化是家族延续的魂,是民族传承的根,是社会发展的两幅车轮。缺乏文化的家族,必定野蛮;缺乏文化的民族,必定疯狂;缺乏文化的社会,必定浮躁。而现代社会,文化常常被金钱颠覆,既丧失了独立的个性,也丧失了稳定的价值取向。这种情况,正需要注入更多的传统元素才能警醒。传统犹如镇宅之宝,只有它才能够镇压我们浮躁的思想。只有道行、儒礼和佛法,才能让这个喧嚣的社会和浮躁的思想得以保持“敬,静,净”的和谐状态。
但文化不需要扮演,扮演常常显得艰深,就像这里无处不在的匾额和楹联,既不需要给自己仰视,也不需要让别人仰望。文化犹如一个人的灵魂,不能用来炫耀和装潢门面,应该成为一种内秀,深入骨髓和血液。正如有文化的人,过的是一种德性而节制的生活,不张扬,不浮华。
五
康百万庄园的镇宅之宝,有人说是那块留余匾。和这里所有的匾额一样,它仍然需要人们仰望。我无法达到它的高度,也只能仰望。匾额用镏金行书写道:
留耕道人《四留铭》云:“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盖造物忌盈,事太尽,未有不贻后悔者。高景逸所云:“临事让人一步,自有余地;临财放宽一分,自有余味。”推之,凡事皆然。坦园老伯以“留余”二字颜其堂,盖取留耕道人之铭,以示其子孙者。为题数语,并取夏峰先生训其诸子之词以括之曰:“若辈知昌家之道乎?留余忌尽而已。”时同治辛未端月朔愚侄牛瑄敬题。
这块长不足两米宽不足一米的中华名匾,造型奇特,既是一本开卷有益的书,又是一面迎风招展的旗。留余思想,犹如一颗熠熠生辉的星辰,在中华传统文化浩瀚的星空中,指引着人们修身,齐家,理政,营商等,要留有余地,要和中适度,要恰到好处。
亚里士多德说:道德是两个极端的中道。其实,真正的镇宅之宝更应该是这块匾额所体现出来的道德内涵。留余思想,既是对人生意义的精神诉求,也是对人怎样活着的道德追问。它所洋溢的中庸哲学,既有道家的无为而治,也有儒家的仁义博爱,还有佛家的济世活人。这种朴素的思想观念,似乎又与可持续发展观点及科学发展观不谋而合。
走进时光隧道,那里盛开着明清时代灿烂的花朵,白云悠悠,清风习习,我仿佛看到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以及潜意识中的生存理念。这种生存理念,恰好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密方式及生命存在的三种状态:生活的、精神的和信仰的。前者是肤浅的,后者是充实的,只有精神是孤寂的。
犹如院中的枣树,历经风霜,却一年年结出甜蜜的硕果。
犹如院中的桂花树,孤独落寞,却一年年绽放馥郁的芳香。
犹如院中的葡萄藤,枯藤虬枝,却一年年焕发出勃勃生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