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的呼唤:新华社通讯变抒情诗◆
作者:中州古籍出版社编辑 刘春龙
我叫刘春龙,是中州古籍出版社的一名图书编辑。由于策划和编辑《焦裕禄在兰考的475天》一书,对近期纪念焦裕禄同志逝世50周年的媒体报导格外关注,也创作了诗歌《怎样飞翔才廖阔》和歌曲《一把藤椅》等作品。
历史证明,伟大的精神成就宏伟的诗篇,宏伟的诗篇推动伟大的事业。5月15日中午,我从当天的《河南日报》上看到了新华社记者张严平、赵承、刘雅鸣、张兴军四位同志采写的长篇通讯—-《穿越时空的呼唤》,深受震动。当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篇通讯特别有分量,对于凝聚党心民心极其重要、十分给力,是推动全国人民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的深情呼唤和响亮号角。第二反应是这篇通讯特别有艺术感染力,它以习总书记闻名全国、深受大家关切的《念奴娇 追思焦裕禄》里的词句作为四个小标题,把党心民心紧紧融合在一起,很政治、很理论,很文化,很文学,既是时代强音,又是贴心细语。
它的激情、真情、深情和诗情深深打动了我。尤其是当我认为它多么富有诗情的时候,我就开始试着用朗诵诗歌的节奏和感觉来读它。这一读,让我感到这分明是一首政治抒情诗呵!这一发现,使我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迅即打开电脑,对这篇通讯进行重新断句。
断句工作进行得出奇的顺利。不到两个小时,原本一个有理有据、益心益智的长篇通讯变成了一首迄今为止颂扬和呼唤焦裕禄精神的最大规模的长诗!再看通讯所引用的习总书记的词句,在这首长诗里它是那么的自然融洽、那么熠熠生辉!
无疑,《穿越时空的呼唤》这篇通讯极具划时代意义,而这首仅是经过重新断句即成的、一字不做增减的长篇政治抒情诗怎能不以其充沛的文学艺术感染力,更好地抵达亿万读者的心田!
我有幸,我学习了这篇通讯;我庆幸,我参与了这首长诗。同时,在各方大力支持下,我会尽职尽责,及早把这首长诗和通讯原著结集出版。通讯长诗两相宜,希望这本名字依然叫《穿越时空的呼唤》的新书成为新闻界、文学界、出版界的一个奇观!
5月14日,
一个平凡
而又伟大生命的祭日。
县委书记的榜样
焦裕禄
离开我们
整整50年了。
河南兰考县的焦裕禄墓园,
汇聚了潮水般前来祭奠的人们。
焦裕禄
在兰考工作了一年零四个月
即病逝在岗位上。
然而,
这一年零四个月
却成为穿越时空的永恒。
焦裕禄
这个永不褪色的名字,
如一座丰碑,
矗立在兰考,
矗立在中国大地,
矗立在亿万百姓心中!
●“把泪焦桐成雨”●
——有一种缅怀感天动地
这是兰考最高大的一棵泡桐树。
50多年前,
焦裕禄亲手种下的这株小麻秆,
如今
已是华盖如云,
人们称之为“焦桐”。
焦桐旁,
矗立着新落成的焦裕禄干部学院。
从各地来这里培训的学员一出门
就可以看见这棵参天大树。
睹树思人,
焦裕禄留下的最宝贵遗产是什么?
站在坝头乡的焦裕禄事迹展览室外,
76岁的雷中江老人
回忆起当年在兰考火车站逃荒偶遇焦裕禄的情形,
哽咽难语:
“他拉着俺的手,
眼里有泪。
那场面
一辈子难忘!”
与人民群众的血肉之情,
是焦裕禄精神50年穿越时空,
镌刻在这片土地上最深厚的印记。
当年在兰考县委当干事的刘俊生
忘不了51年前那个冬天,
焦书记顶着狂风大雪,
走出县委大门。
他说:
“大雪封门,
我们党员干部不能坐在屋里烤火。
我们应该到群众中去,
解决群众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许楼,
他走进一个低矮的柴门,
这里住的是一对无儿无女的老人。
握住双目失明的老大娘的手,
焦裕禄问寒问饥。
一旁的老大爷问:“你是谁?”
焦裕禄回答:
“我是您的儿子。”
老人哆嗦着手不停地抚摸着焦书记,
热泪纵横。
“我是您的儿子!”
——半个世纪过去了,
这一深情的表达,
今天听起来,
仍直抵人心,
发人深省。
这是共产党人的宗旨、
情怀、
信念,
也是党的立党之本!
在焦裕禄离世50年后的今天,
为什么
他的墓碑前会洒下那么多的泪水?
是怀念,
是追思,
更是彻骨透心的呼唤。
大别山区种粮大户柳学友感慨地说:
“现在不少干部与焦裕禄相比,
差距太大。
很多地方
一年见不到一次县委书记。
偶尔有领导下乡,
也是前呼后拥,
浮在表面,
站在地头,
走走过场。
还有的干部
连有些庄稼都认不清。”
焦裕禄就是一根标杆,
他让群众怀念,
也让群众量出了今天干部的长短。
79岁的兰考葡萄架村原村支书孙世忠
从“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焦书记,
说到今天一些“心里只有自己”的干部,
得出一个理:
“群众观念丢掉了,
群众路线走偏了,
群众就会把你抛弃。”
对于焦裕禄之后的第14任县委书记、
来兰考工作已经一年半的王新军来说,
焦裕禄当年对群众说出的那句
“我是您的儿子”,
已成为心中
时时震响的座右铭。
他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对照检查材料上,
多次使用“愧疚”
“惭愧”
“愧对”
“对不起”等词汇。
他说:
“在焦书记工作过的土地上,
才真正懂得了什么是金杯银杯
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今年初春,
王新军利用清明三天假期,
走进兰考的一些偏僻乡村。
村民们看到县委书记的惊奇,
让他脸红,
更让他受到鞭策。
“差距太大,
只有奋力追赶!”
“老百姓是地,
老百姓是天。”
穿越50年历史烟云,
“把泪焦桐成雨”,
凝结着人民对焦裕禄的深切思念与精神呼唤;
公仆情怀,
这是焦裕禄留给党员干部的最宝贵精神遗产。
●“父老生死系”●
——有一种力量坚如磐石
兰考无处不泡桐。
满城桐花飘香的时候 ,
最是人们思念焦裕禄之时。
离黄河岸边几里地的张庄村,
曾被叫做“下马台”。
过去,这里通着官道。
因风沙大,
路过的文官须下轿,
武官须下马,
因而得名。
风沙不知吹了多少代,
也治了多少代,
代代无功而弃。
党培养的焦裕禄,
最相信群众的力量。
他一次次下乡走访,
开座谈会,
首先确定了种植泡桐的思路。
因为泡桐能吃苦,
沙窝子里也能扎根,
并迅速根深叶茂,
挡风压沙。
满地满坡的泡桐,
成为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
治理水沙碱“三害”的金钥匙。
50年后,
徜徉于焦林中,
总有人这样问:
为什么焦裕禄在兰考工作仅一年零四个月,
就找到了多少辈人没有找到的“除三害”的办法?
答案并不复杂。
走进焦裕禄纪念馆,
一辆50多年前的破自行车、
一双50多年前的破胶鞋记录下,
焦裕禄靠骑车走路,
踏遍了全县149个生产大队中的120多个,
住牛棚下大田,
蹲点调研。
在盐碱区,
他经常抓一点碱土放在嘴里品尝,
说出咸的是盐,
凉丝丝的是硝,
又臊又苦的是马尿碱,
这让和盐碱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农
目瞪口呆。
俊生难忘那一个个镜头:
无论瓢泼大雨、
风沙漫天,
别人往屋里跑,
焦书记总是往外冲;
为了弄清兰考水道,
焦书记冒着大雨站在洪水中,
扔下一片树叶,
带着技术人员追着树叶测定洪水流向……
即使在病重期间,
他也拒绝只看材料听汇报。
焦书记最常说的一句话是,
“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
“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
——时隔50多年,
响在我们耳边的这句大白话,
传递着深刻思想哲理。
在近期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
不少基层党员干部坦言:
和焦裕禄时代相比,
现在交通便利了,
但距离基层却远了。
经常是“身到基层心在城”,
名义上下了基层,
实际成了“空中飞人”、
“走读干部”,
待不住也待不久。
即便调研,
很多时候也是
“路上一小时,
调研十分钟”,
对情况了解不透,
问题吃得不准,
制定的措施没有针对性,
甚至脱离实际。
兰考县长周辰良自我剖析:
在推动工作中有时为了装点门面、
树好形象,
干一些面子活;
为了在观摩评比中争个好名次、
留个好印象,
搞一些花架子。
湖北红安县委书记余学武也有个对比:
“焦裕禄在兰考工作一年多时间跑遍125个村,
我在红安工作4年多,
入村入户调研的村不到100个。”
差距仅仅是数字这么简单?
余学武拿红苕作比喻:
当地说一个人“苕”
是讽刺这个人笨、傻。
不过“苕”也有另外一层意思,
即憨厚、
老实、
执着。
用在干部身上,
可以理解为不耍花招、
不走捷径,
奔着目标,
踏踏实实干活,
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不胜不休,
而这
恰恰是现今一些干部所缺少的。
半个多世纪前,
焦裕禄带领兰考干部群众跑遍全县,
追洪水、
查风口、
探流沙,
寻求治理天灾的科学方法。
时至今日,
一些村庄还流传着焦裕禄当年下乡编的顺口溜:
“沿着河,
背着馍,
渴不着,
饿不着。”
深入群众,
就是践行党的根本宗旨。
求真务实,
才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看到泡桐树,
想起焦裕禄。”
兰考人民至今保留着这个习惯,
房前屋后、
庭院地头,
有空地就种上几棵泡桐。
泡桐树栽在农田里,
既防风治沙,
还能提高粮食产量。
目前
兰考县农桐间作面积46万亩,泡桐200多万株。
截至2013年,
全县林产工业从业者4万余人,
林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年产值70多亿元。
兰考县农林局副局长张建军说:
“到今天,
兰考人民还在享焦书记的福呢!”
从一个人到一种精神,
从一棵树到一个产业,
贯穿其中的
是焦裕禄赤诚为民的真挚情怀,
是探求就里的求实作风。
●“毋改英雄意气”●
——有一种奋斗气壮山河
这是一种精神的定格:
一把藤椅,
静静地
放在一张
破旧的办公桌前。
藤椅右手,
一个大洞无声地诉说着主人曾经的病痛
——肝疼袭来时,
他就用茶缸靠在藤椅上,
紧紧地顶在痛处。
日久,
藤椅被顶出一个大洞。
就是在这张藤椅上,
焦裕禄写下了生命中
最后一篇文章的提纲,
题目是:
《兰考人民多奇志
敢教日月换新天》。
岁月褪去了这张藤椅的颜色,
却洗不去
人们对其主人的思念;
病魔夺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生命,
却磨不灭
激荡在他血液里的英雄气概
和奋斗精神。
望着这张藤椅,
人们就会想起1962年冬天,
大雪纷飞。
饱受风沙、
盐碱、
内涝
“三害”困扰的兰考,
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年来最低水平。
小小的县城火车站,
挤满了外出逃荒的灾民……
一位省领导来视察,
看到兰考灾情严重,
提出不如一分为四,
划给周边四个县。
而新上任的焦裕禄坚定地说:
“情愿累脱三层皮,
也不能把困难推给兄弟县。”
望着这张藤椅,
人们就会想
一年零四个月中,
焦裕禄下去查风口、
探流沙、
找水道、
治盐碱……
面对兰考自然灾害的肆虐
和贫困落后的实际,
他挥笔誓言:
“拼上老命大干一场,
决心改变兰考面貌。”
他写下“干革命就得敢闯!
成功了,
有经验;
失败了,
有教训。
只要敢闯,
就能从困难中杀出一条路来!”
望着这张藤椅,
人们就会再一次听到
焦裕禄充满激情的声音:
“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
今天的我们,
还有没有这般英雄气概?
今天的我们,
还有没有这样的责任担当?
时代在追问。
焦裕禄逝世50周年之际,
王新军感受着更大的压力。
很多人向他发出了“兰考之问”:
兰考守着焦裕禄精神这笔财富,
为什么50年了经济仍然比较落后,
还有将近10万人没有脱贫?
兰考群众基础好,
为什么还有不少上访户?
王新军在县委常委会民主生活会上
反思自己:
刚来兰考也有满腔热情,
但是,面对种种困难和问题,
激情和斗志逐渐冷却了、
退缩了。
一事当前,
摆困难多、
讲客观多。
与焦书记“拼上老命大干一场”的奋斗精神相比,
自己明显缺少了几分对事业的执着
和责任担当。
松柏肃立,
柳丝低垂。
50年过去,
墓碑上的焦裕禄依然年轻英俊。
他当年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铿锵激越,撼人心魄:
“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
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愿这种豪情壮志
激励后人砥砺奋进
“肝胆长如洗”,
迸发“敢教日月换新天”的
强大精神动力。
●“两袖清风来去”●
——有一种品格高山仰止
焦裕禄纪念馆里,
一份他亲自起草的《干部十不准》,
吸引了参观者的注意。
其中一条:
“一律不准送戏票”,
“十排以前戏票不能光卖给机关”。
一张小小的戏票,
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刘俊生的思绪
再次回到了50年前。
他说,
焦书记来之前,
给县委领导送戏票是一个惯例。
而且给县委主要领导留票,
总是第三排正中间的位置,
群众就有意见,
戏称第三排为“老三排”,
县委主要领导是老三排“排长”。
后来,
看白戏发展到县委每个机关都有份。
焦书记来之后说,
谁看戏,谁买票,谁花钱,
不准看白戏。
期间,
他无意间得知
儿子因认识售票员看戏未买票,
便立即拿钱叫儿子去补票。
正是这一串的“戏票问题”,
促使他起草了《干部十不准》。
焦裕禄的女儿焦守凤清楚记得,
当年父亲把她领到食品厂,
还叮嘱厂里
不能因为自己的缘故
给女儿安排轻便活。
“好单位干部子女不能去,
俺爸规定的。”
当年,
她并没有深刻理解父亲的规定。
1966年2月26日,
根据焦裕禄生前遗愿
及兰考民愿,
河南省委决定
将焦裕禄的遗体
从郑州迁往兰考。
当天,
兰考万人送葬,
人山人海,
焦守凤刹那间明白了父亲曾经的严厉,
所有的委屈与不解转眼化为泪飞为雨。
50年后,
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
兰考县委制定公布了新的
《兰考县党员干部“十不准”》。
50年过去,
仿佛一切都在变,
又都没有变——
王新军说:
“对照焦书记起草制定的《干部十不准》,
新时期对兰考党员干部的要求,
与不搞特殊、
清正廉洁、
严于律己的焦裕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得一官不荣,
失一官不辱,
勿说一官无用,
地方全靠一官;
吃百姓之饭,
穿百姓之衣,
莫道百姓可欺,
自己也是百姓。”
距离兰考400公里开外的
河南内乡县,
有这样一副著名的古县衙对联,
揭示了官与民、
得与失、
荣与辱的道理。
内乡县衙博物馆馆长王晓杰说,
从焦裕禄的一言一行、
所作所为来看,
他的境界已远远高出这副对联所言。
焦裕禄的境界是一个共产党人的崇高境界,
支撑他的是革命理想与信念。
在焦裕禄陵园,
离墓地不远处的纪念馆里,
人们排起长队参观焦裕禄事迹展。
他们中
有拄着拐杖的老者、
怀抱孩子的妇女、
稚气未脱的少儿。
展柜里,
摆放着焦裕禄生前用过的物品,
从生锈的锄头到带着窟窿的布鞋,
还有打了42个补丁的
被子。
睹物思人,
观者唏嘘不已。
来自安徽怀远县一家公司的经理陈明对记者说,
时至今日,
焦裕禄的事迹和精神
仍能引起全社会共鸣,
充分反映了
人民群众对廉洁奉公、
一心为民的
焦裕禄式的好干部的
热切期待
和强烈呼唤!
“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
这句朴素得不能再朴素的话语,
今天读来,
依然能引发历史情境
与当代心灵的
强烈共鸣。
“焦裕禄是一座丰碑,
焦裕禄精神像一面旗帜。
人民呼唤焦裕禄,
是在呼唤我们党一贯同群众血肉相连的好传统,
呼唤一切为了人民、
一切依靠人民的好作风,
呼唤我们党的崇高理想。”
跟随焦裕禄工作一年零四个月的刘俊生说。
“焦裕禄同志给我们留下了那么多,
我们能为后人留下些什么?”
习近平总书记
在兰考考察时提出,
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
与焦裕禄精神是高度契合的,
要把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作为一条红线贯穿活动始终,
做到深学、
细照、
笃行。
“绿我涓滴,
会它千顷澄碧。”
50年时空穿越,
短暂的生命铸就精神的永恒。
让我们再一次呼唤:
为了那永远不改的本色
“依然月明如昔”!
【长篇通讯《穿越时空的呼唤》原稿作者:张严平 赵承 刘雅鸣 张兴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