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下午,工友老袁打来电话,说是晚上请我去马坝老虎粥吃饭,而且还有女孩给我介绍认识,我不由得在心里感激老袁,他为我的事也是操了不少心了。
终于捱到了5点30分了,我直接跨上了摩托车朝东区奔去。回到家里,三下五除二脱了衣服走进了浴室。穿好衣服,刮了胡须,我就直接往马坝赶。
来到老虎粥,老袁和女孩早己在桌子上等我了。老袁立马倒了杯啤酒给我,然后开始给我介绍今天到场的女孩的基本情况:女孩是广东梅州人,家里老妈去世的早,老爸是本地一家高中学校的物理老师,现已退休。如今也从梅州过来韶钢了,和女儿住在韶钢北区424栋了。
我打量了一下小丽,她个子不高,1.5米不到,一张标准的瓜子脸,一双丹凤眼很有精气神,一头乌黑的秀发垂到了肩上,说话慢条斯理,一说话左脸就露出一个酒窝,总之看着很舒服,很赏心悦目。我情不自禁和小丽攀谈了起来,一边聊天,一边喝酒,一边吃菜,可以说是三不误。
吃过饭一个礼拜后,小丽请我去她家里玩。我开始推脱了一下说有时间再去了,小丽见状,不高兴了,大声说:“你太牛逼了.......”,在小丽的坚持下,我答应人家下午就过去了.
到了小丽家里,小丽的老爸热情的招呼着我,又是倒茶,又是拿水果给我,我还真有点受宠若惊的味道了。小丽也凑过来关心着我最近的生活,担心我过得不开心不舒服。聊了一会,小丽就系上了围裙,走进了厨房,开始忙活了起来。我和小丽的老爸聊得火热,叔叔告诉我,小丽十几岁的时候,老妈由于冠心病撒手西去。从此小丽就没有了妈妈的关心和爱抚,也少了可以说知心话的人。但小丽特别懂事,特别坚强,一个月后,小丽从悲伤中走了出来,每天乐观的安慰着遭受打击的叔叔。还有小丽勤快善良,烧得一手好菜,一有空就摆弄着菜谱在厨房里乒乓乓乓的忙得不亦乐乎,从来也不知道疲倦。叔叔见了心疼女儿,劝女儿不要那么忙碌了,小丽笑了笑,摇着头说一点都不累,叔叔没办法,就走开了。
很快桌子就摆了满满一桌菜肴,有清蒸石斑鱼,白切鸡,酿豆腐,叉烧肉等等。小丽开始滔滔不绝的介绍起她做的这几道菜了:“清蒸石斑鱼,是粤菜及浙菜中的一道,其肉质洁白,鲜美如鸡,故又有“鸡鱼”之称,可与淡水名产桂鱼相媲美。多产于舟山东面沿海一带。石斑鱼,最美味的海鱼之一,难以用网捕捞,只能手钓。用清蒸的方法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持石斑鱼的营养。做法也不复杂,首先把石斑鱼处理干净,然后在背脊2边各划一刀,不要划断,用少许盐抹匀腌制5分钟左右。接着把香葱切断,姜切薄片垫在盘底,摆上腌制好的石斑鱼,鱼身也放上些香葱段、姜。再将石斑鱼放入烧开的热水锅中,蒸5分钟左右(具体时间根据鱼的大小。盛出移入另一个盘子,撒些香葱丝、淋点蒸鱼豉油就好。”为了犒劳小丽,我乘机夹了一块放到她的碗里,小丽没有动筷子,接着说“白切鸡是我家餐桌上出现频率极高的肉食之一,皮滑肉嫩,原汁原味,吃的时候可以搭上自己喜欢的蘸汁,入口香滑,非常的鲜美可口。做这道菜首先是选好料,要选用没生过蛋的嫩鸡,活鸡重2斤左右,我们家一般选清远鸡或文昌鸡。煮鸡的时候水要放足,以能没过鸡为准,下鸡时先提着头把鸡下锅浸烫几秒再提起,依次两至三次,使鸡受热均匀,皮就不容易破。烫好后下锅小火煮4分钟,再翻身小火煮4分钟,然后盖上锅盖,闷半个小时,香喷喷的白切鸡就可以出锅了。接下来就要准备美味的調汁了,把滚油分次倒入葱蒜碗中,再加入适量盐,白糖,味极鲜生抽,蚝油和芝麻油搅拌均匀即可。最后把控掉水份的鸡迅速泡入提前备好的冰水中,凉透后取出,表面抹上一层芝麻油,防止水份流失。酿菜是客家菜系的代表菜式,酿菜的馅一般有两种口味,一种是今天的做法,用肉糜、红葱头、姜末和调味料混合,多用来酿油豆腐或水豆腐。另一种是在第一种的基础上加点咸鱼末,多用来酿茄子。今天的这道酿豆腐,口感鲜美,鲜嫩滑润,香而不腻。”她夹了一块放到我碗里:“来尝尝看了,步骤是把猪肉剁碎,红葱头切小块,姜切末加到猪肉里,这就是肉糜,再给肉糜中加入适量生抽、盐、胡椒粉和淀粉搅匀备用。把水豆腐切成长约6厘米的块,用勺子挖一个洞,挖出来的豆腐可以加入肉糜内搅碎,避免浪费。接着把肉糜酿入豆腐中,把酿好的豆腐露肉一面朝下放入油锅,煎黄后翻面稍煎一下。接下来该准备调汁,将适量生抽、白糖、蚝油、盐和高汤搅匀,把调味汁加入锅中焖煮,中途把豆腐翻动入味。最后用水淀粉勾芡收汁即可。还有蜜汁叉烧,也是广东菜的代表。”我夹了一块放到嘴里,哇!果然甘甜爽口,我抢着说出了蜜汁叉烧的做法:“将梅肉顺着切成薄厚相同的长条片儿,厚度1公分之间。将葱切小段,姜切片,蒜切末,红曲米加少许水放锅中烧开,转小火熬十分钟后晾凉,就可以提色用。将麦芽糖用少许开水化开备用,将所有调料全部放进盆。然后加适量熬好的冷红曲水一起拌。将肉放进酱里拌匀放少许干淀粉再抓一下腌两三个小时。肉腌好后预热几分钟,把肉放进烤箱,15分钟后端出来刷麦芽糖浆,反个面再烤10到15分钟,出来后再刷一遍糖浆就齐了。”小丽露出了惊喜表情,竖起大拇指,开始称赞我:“想不到你也是一个精通粤菜的烹饪高手啊,以后可以和你多多切磋厨艺了,哈哈。”
吃着小丽做的菜,我不禁赞叹:广东菜虽然清淡,原汁原味,但味道却是那么甘醇可口,真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啊。而且广东的姑娘也是娇小可人,精巧能干,让我是念念不忘,欲罢不能啊!广东,你就是人间的天堂。
◆我的家乡在陕西◆
在中国的西北有绵延千里的黄土高原,其间,数千年前留下的佛教圣地,敦煌莫高窟就静静地驻守在这里,任凭西北风无情地肆虐,石窟就是从不吭声,从不发火,总是默默地守候在这里。
抛开石窟,这里还有绿草茵茵的关中大平原,大平原西起宝鸡,东至潼关,号称八百余里。在这浩浩荡荡的大平原,这一马平川的风水宝地上,上演着三秦人的悲壮,不时飘来几声高亢的大秦腔调子,让我更加是魂牵梦绕,无法忘怀。对了,这里就是我的故乡,我出生的地方,小时候我在渭河河畔玩耍,孩童时我在秦岭深处放牛采蘑菇。大平原上的悠久习俗和三秦人的悲壮生活给我留下了太多的回忆和期待,我总是挥之不去,呼之却又逃之夭夭。
大平原上有一个约定的习俗,每到逢年过节或家里来了客人,家里便要做臊子面来招待客人。说到臊子面的历史,村里的百岁老人任是搜索脑海深处的回忆,也是无法说清臊子面有多久的历史,是哪位高人所创,最后老人也是无奈地笑笑,就这样不了了之。只要是北方人,一提到臊子面,都多少听说过,不比广东这边了。所谓臊子面有几大特点,一是臊子的味道,所谓臊子就炒猪肉,就是买几斤猪肉,洗干净,切好之后,待油热了之后就把瘦肉肥肉一起下锅炒,在烹炒的过程中,在恰当的时间点放入茴香、八角等调味品。辣椒更是必不可少的,大约半个小时后,臊子就可以出锅了,一罐热腾腾,香气扑鼻的臊子让人不禁流口水。二是臊子面的汤很重要,臊子面有美味的臊子自不必说,有诱人的配汤也是不可或缺的,这就要求厨师既有好的厨艺也要有好的味觉,二者缺一不可,只有这样才可将开水、酱油、陈醋巧妙地搭配在一起调出绝世靓汤来。有了臊子,有了汤,一碗碗臊子面就可以摆上桌来招待客人了。还等什么呢,大家拿起筷子,开吃吧。
说到三秦人,我的老爸不能不提。三秦人的倔强、朴实、善良在他身上都有。老父亲出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青年时代又去宁夏当过兵。回到村里,刚好是七十年代末期。没过几年,改革开放开始了。但是老爸的悲剧也开始了。当时到处都是在搞集体贸易,还有土地开发转让,当时这一切在政策上都是支持的,是顺理成章的。但是,倔强的老爸偏偏看不惯,老爸的思想还停留在改革开放前,停留在对社会主义农村的留恋,还叫嚷着土地不能转让,就在村大会上和村领导闹僵了。没多久,老爸的党员资格也被开除了,从此老爸被人处处打压,也日渐消沉。老爸开始变得郁郁寡欢,也懒惰起来了,干农活也不用心,只是应付一下,敷衍了事。但是,当时我们姐弟三个都在上学,日用开支也不少,但家里可支配的收入却少得可怜,又因老爸干农活懈怠,家里的经济更是雪上加霜了,结果我连学费都交不起,最后靠托关系,减免学费,我们才读完了高中。那段艰难拮据的日子我都不愿再回首,也是在那时,我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这段可删除)
三秦人的善良、朴实那也是板上钉钉的。我老爸就是一个例证。记得我六岁读学前班,是在外公家乡读的,那时候,老爸隔三差五就来外公家帮外公干活了,搞得小舅见到老爸都脸红不好意思呢。北方的冬天也是寒冷异常的,每在冬天到来之前,外公都会买一些煤粉回来,然后叫来老爸,老爸就不顾从家里赶路到外公家的辛苦,二话不说,脱掉上衣,提起蜂窝煤压制器就忙活起来,我那时太小,还帮不到忙,只能在旁边看热闹了。就这样,忙活了几个小时后,几百个蜂窝煤整整齐齐地摆放在院子里了,放眼望去,就像一对对英姿飒爽的士兵等待首长的检阅一般。外公看到这里,脸上乐呵呵的,拿出茶水和饼干招呼着老爸,老爸吞了几口茶,都顾不上吃饼干,就挎着自行车往家赶。一年过了一年,每年这个时候,老爸都会赶过来,帮外公打蜂窝煤。
此时,街边又有人吼了几嗓子秦腔,我又陷入了对故乡的无尽回忆之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