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挟 “十百千万”社会工程洪流,我有幸得到前往粤北山区阳山县小江镇沙寮村驻村锻炼的机会,在那里我度过了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段乡村生活。下乡一年,我们工作小组在上级支持下,开山挖洞完成引水灌溉工程,招龙引凤实现乡村公路硬底化心愿,因“政绩”不错,在当地得到群众好口碑,功成而返,故难忘;驻村期间工作并非都很忙,每当闲来无事,便全情专注于讽谕诗集后半部分的写作,经努力,终于在2005年年终前完成了《大蠢之人》的创作,因而又是难忘。
《大蠢之人》断断续续前后写了几年,在这之前,我很少写诗。据我的一位异性好友“揭发”,我在很多年前曾写诗一首相赠。开始我假装忘却,不料她有诗为证:“那不是新发现/在不久前的某天/我为一只苹果着迷/熟透了红彤彤/娇艳得使我留连//那不算是新奇迹/在不久前的某天/我摘到苹果兴高采烈/只是无论我多么嘴馋/也不可用牙咬/充其量/只能轻轻而深情地long kiss...”。我的天呀,这样的文字虽然够得上情真意切,但这也能称为诗吗?实在是汗颜不已。
因证据确凿,我不得不承认,我的文学创作活动最先的确是从写诗入手的,只是过了没多久,我就放弃了诗歌转而主攻散文。那时在我的潜意识中已感觉到自己不是一块写诗的好料,或者说是暂时不适宜写诗,所以我果断作了战略上的调整,虽然爱诗依然,但选择散文作为进入文学的突破点,我确信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从此之后,我将写诗的雅兴深藏不露于心中。时光流逝到了2003年2月中旬某天,我在饭桌上听到一位来自加拿大的华侨友人古先生讲了这样一句话:“你们如果来找我,上机的时候不要给我电话,一定要等飞机下地停稳后才好告诉我,因为那时才算是到了至真的安全境界”。我听后一方面为古先生“先他人之安危忧而忧”所感动,另一方面我又为世事之无常而感慨,以至一夜难眠,挑灯写出了《迫降》,这是我《大蠢之人》诗集中最先写成的讽谕诗。第一首讽谕诗写成后,我好像对这类诗有所开窍了,在日后没多久果然一鼓作气又写了好几首,写诗结集之念由此而生,热情一发不可收拾,孜孜而不知所倦,所幸今日终有所成。
在诗歌创作的道路上,很多老师给了我帮助和勉励,著名老诗人韦丘老师在我结婚时送我和海凤一副对联“风有巢矣其声俞清,国有家也业精于勤”,鼓励我勤于创作,奋发向上,并多次为我的诗润色修改,提出宝贵意见,使我的诗艺有了长足的进步;著名诗人叶文福、周良沛老师来到清远时,我有幸当面向他们请教,当他们看了我写的“讽谕诗”后,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好评,而著名诗人桂汉标老师对本人的栽培更是不遗余力,多年来除了言传身教,还在《五月诗笺》以“讽谕诗选”为题选发了一辑辍作,其鼓励的力量无以穷尽,摧人奋振。还有由何超华、杨振林选编的《诗路漫漫》(花城出版社出版)也选取了本人讽谕诗十首入内,在我迷惑尚存的关键时刻坚定了我创作的方向,给了我信心。
陋集《大蠢之人》编成之后,躺在我的电脑里睡眠了两年多,期间自己多次打开翻阅,觉得还是具有出版的意义,便决意了却心愿,正式出版成书。陋集耽搁至今才面世,有方方面面的原因,但能够终成正果,最重要的因素是好朋友们所给予的动力。在实业界打拚多年的老同学李锦文对我说过,他为有一位作家同学而感到骄傲,这令我很感动很兴奋。有这般强烈反应不是因为别人讲得好听所至,而是由于在现今这个拜金时代,真心崇尚和尊敬文学的人实在不多,一旦遇上了,自然情难自禁,令到自己的文学情怀更为激烈。好友陈建彤表示“申请”二百册,她一个人要那么多书干啥子用呢?她说全部派发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如此创举实在出人意料之外,但依我对她的了解,却又合符情理之中,为此深表无言感激。
多谢给予本书封面设计、封面题字的青年才俊黄泽斌和张宇林两位兄弟的友情支持,有了他们的加盟,为本书内涵增色不少。非常感激黄海凤、陈露、杨振林、何超华、欧运通、于青春等亲朋好友的专业指导,以及给予出版扶持的清远企业家李东兰女士。
最后要说的是,本诗集内里猫鼠猪狗等游戏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勿对号入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