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农历七月十四,也就是“七月半”, 也称“盂兰盆节”、 “中元节”,俗称“鬼节”。相传七月初一开鬼门关,鬼被阎王释放半月,四处自由活动,到七月十五关鬼门关。于是就有“七月半,鬼乱窜”一说。在粤北南雄一带,传说去世的祖先于七月初回阳间探亲访友,故有七月半接祖、送祖习俗。人们总是按祖宗的规矩进行祭祀,数典忘祖一向是被斥为大逆不道的。
七月十四日一大早,洒扫庭院,洁身更衣自不必说,一应祭器要洗刷干净,陈列整齐,把写有先人名号的祖宗牌挂在家中墙上,牌位下边的桌上摆放金山、银山、鲜花、蜡烛等摆设和水果、蛋糕、糖果等供品。每天早中晚做新鲜饭食供奉。秉烛上香更须端肃容仪,且恭且敬。上香时,若是一下子未能全燃,则要手握香束前后摆动,凭借风力自然燃着,不能用嘴去吹。否则,据说日后会落门牙,或来世变为豁嘴,象兔子一样。
一切就绪后,由一家之主至门外向西一揖,恭请祖宗入室就座。一家人不论长幼,皆环伺左右,垂手而立,面容肃穆,态度虔诚,不得大声喧哗,不得指手划脚,更不得碰撞桌椅祭器……
正午前家中男丁打印纸钱,一张八开纸裁成三张,每张纸在打印时,只能打印七、九排,成单数。打印好后,用白纸包好,三、七、九张钱纸成单数包一包。早前“包”里装的是比较单调的黄草纸,这些草纸折叠很有讲究的,比如把草纸裁成“包”一样大小,三张一叠,叠好后,在纸的1/3处折下。后来“包”里增加了印有玉皇大帝、阎王的头像的冥钞,甚至还有“金元宝”、“房子”、“轿车”之类的。
由男人用毛笔写“包”, 这是因为鬼忌铁器,钢笔是铁,而铅笔写的字易被篡改。写包时,需要搞清楚收包的先人和烧包人之间的关系,按规定的称呼写“包”。在“包”的封皮上相关栏目内写上先人的称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数、烧包者的姓名及时间等。正面共分四行由右至左竖排,写给祖人的格式,依次写"中元化包"、"上奉"、"故祖考 公 XXX老大人收"、"孙XX曾孙XX 玄孙 XX 祀";“包”的背面写上"封"字。另外增加一个专门烧给脚夫(邮差)的“包”,里面装进若干冥钱。
祭祀时焚烧装有钱纸的“包”,以便“祖先享用,”称“烧包”。 烧“包”的时间选在傍晚时分,烧“包”的差事一律由男人担当,女人是靠边站的,女人是阴人,身上不干净,经手的“包”祖宗嫌脏,拒收。男人烧“包”都要按“程序化”一步一步的来:第一步是要宰一只鸭,将鸭血滴到“包”上,把写好的包用稻草捆好;第二步是在门口用石灰画一个有出口的圆圈,直径0.99米,出口对着大路方向;第三步是点燃一把香,沿烧包圈出口到大路之间顺路每隔2—3米插一柱香,作路灯;第四步是在烧包圈内把要烧的“包”堆放成中空的塔形,以便燃烧焚化。第五步是对堆砌好的包用纸钱点燃焚化,边烧边念先人的名字请他们来认领自己的“钱”。在焚化“包”到中途的时候,顺便将家里供奉的那些金山银山、香花、纸花等供品烧掉,同时在烧包圈外另烧一些散纸钱,边烧边念请那些无人侍奉的孤魂野鬼们来领用。焚化时要让它慢慢烧透,不作兴用东西挑破。破钱祖宗也不收。
焚毕,一家之主将椅子轻轻挪开,碗筷也稍动一下位置,表示祭祀到此结束,请祖宗离席。再到门外深深一揖,送祖宗回去。这一套做完后,将饭菜回一下锅。一家人方可坐下分享祖宗的残羹剩汤。这些规矩,我小时候就娴熟于心,能如数家珍般背诵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