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离不开三大要素:立意、选材、结构。讲解作文写作时应该将立意、选材、结构融于教学之中。中小学生,特别是边远山区的中小学生在写作文时,文章跑题、取材不当、结构不符,是教学工作者较于感到困惑的问题。最大的原因是教学工作者未能自觉的将立意、选材、结构融于作文教学之中,使学生在写作、阅读时未能体会到立意、选材、结构的重要性,学生也未能养成如何立意、如何选材、如何安排结构的好习惯。下面就笔者在阅读、审题、确立主题对写作的帮助谈几点体会。
一、如何明白主题思想,体会中心,提高立意水平。立意是一篇文章的根本,它直接关系到文章的选材、布局,乃至文章的深度 。
(一)审题。一篇文章大都与题目有关,审题是关键,它是确立主题的思路。主题有命题的,半命题的,有非命题的。命题作文,例如:《悲哀的田野》,我们如何审题,确立主题呢?这里写的主题是田野,主题的重点在悲哀。这就为确立主题定下了思路、重点。田野的悲哀涉及到那几个方面?这就与作者的阅历、观察、平时的积累有关了。像《美丽的乡村》,写的是乡村,重点在美丽,这就是审题。像《桥》、《路》这类的,可以实写,或者是从他的引申意义去确立主题。非命题作文,如:小说之类的,就由作者自己去确定。
(二)确立主题。主题的确定直接关系到文章的成败。
1、主题的确立来源于对生活、事物的观察、提升。这就是常说的“灵感”。例如:《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这篇文章的主题在于“情”,这个“情”的重点在“感人心者”,是“感人心者的情”,这就为确立主题明确了思路、重点。《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的小标题:感受作者创作“感触”,对阅读、写作的帮助,也进一步明确了主题。下面我们来看具体的原文。
【原创】《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
——感受作者创作“感触”,对阅读、写作的帮助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无论风景、环境、政治、社会、一句话乃至万事万物都有自身的“情”。无论是寓意的、含蓄的、还是引申的。 描写时,必须把眼中看到的景象、心中的感受“感触”到描写的事物之中,把这一“感触”写出来。阅读时便使人受到“感触”的共鸣,这样的文章才算写成功,否则就成为为叙事而叙事的流水账了。
李白在观庐山瀑布时,我想,若说他写“飞流直下三千尺,凝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莫若说是他先“感触”到“飞流直下三千尺,凝是银河落九天”的豪迈心情、磅礴的气势,才留下了千古杰作《望庐山瀑布》。没有观庐山瀑布豪迈心情、磅礴气势的“感触”,也许就没有《望庐山瀑布》壮丽的诗篇。或许,这是猜测。但,试问啊?古今中外,观过庐山瀑布的文人骚客不少吧?而又有谁写出这一壮丽的诗篇?要不然,许多文人总发出感叹:文章要有感而发呢 ?只不过很少有人去了解、研究作者写作时的“感触”罢了。
林黛玉葬花时。在林黛玉心中葬的不是花,而是她自己,是她那凄凉而又孤傲的身世。曹雪芹正是以林黛玉这样的心情、眼光来“感触”的吧?直到自己全部融入林黛玉的心情之中。这就产生了黛玉即花、花即黛玉的感觉,才出现了以花寓人、以人寓花的动人场面。《葬花吟》也才会出现那神韵无穷的寓意美。或许,这就是作者“感触”带来的神奇效果吧?
我们在写一些东西时,要先有“感触”的意境才能写好,在阅读时也应以有对“某一事物”的“感触”来读一些文章,才能弄懂。当然,不用这种“感触”来阅读也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文章才算是写得成功,才是好的文章。对于我们这些初学者而言,不妨多多体会“感触”的神奇效果吧?
2、主题的确立来源于注重平时的积累、体会。加强名著、名篇、名诗、名句的阅读就是积累,围绕主题阅读就是体会,围绕主题阅读也是培养立意兴趣,增强语言基础、审题能力,提高立意水平、确立主题能力的有效方法。例如:【原创】《谁来完成它》,就是如何围绕主题来阅读的一个探讨。
在阅读一部作品时,大部份人只注重作者的艺术成果。很少有人考虑作者在构思某章、某节、某事写作时那一特定的“心情”与“感触”。很少有人去研究这种“心情”与“感触”给创作、阅读带来的领悟。“熟悉作品中的人要比作家更熟悉他自己才能写好”。这句话本身就给我们提示了一点什么?对于作者、读者而言,我们必须努力学会了解和“感触”作家创作时“那一”特定的心情。概括一句话:就是围绕主题去阅读,这样有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对于审题来说,也是一大锻炼。遗憾的是,大多数人未能养成这样好的习惯、也未领会到这样的重要性,所以总觉得自己的提升很难以突破。如果能围绕主题自觉的去阅读,这样对于创作、读者来说也许有较大的帮助?谁来带领我们进入作者写作时那一特定的“心情”与“感触”呢?让我们也去领会那“特定”的“意境”呢?那就是围绕主题来阅读,增强对主题的认知,审题能力。
例如:南宋诗人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写的是大人们早出晚归忙于农活,确立主题的重点却在,还未懂事的小孩,也在模仿大人,学习种瓜。这就是这篇文章在确立主题取得的成功之处。
二、材料的取舍。材料的取舍是文章成败的关键。明确的主题,为材料的选择、取舍进一步明确了方向、思路。像前面讲到的,例如:《悲哀的田野》,写的是田野,主题的重点在悲哀。这就为围绕主题来取舍材料明确了思路、重点。田野的悲哀涉及到那几个方面?如:外出人员多,村里都是老人,大片田野荒芜;或者环境的污染,田野长的稻子虽然好,但却长出的是不安全的食品;还有自然灾害,像水灾,大片的农田被淹;还可以从三个方面带来的后果作比较,进一步提升主题来选择材料,这个就是材料的取舍。材料的取舍与作者的阅历、观察、平时的积累有关了。
再例如:《一次难忘的野炊》,写的是野炊,重点在难忘。那为什么难忘呢?要有特点。野炊要与食物有关吧?要与火之类的有关吧?与水有关吧?与环境有关吧?你说,与轮胎有关吗?百分之百的人回答,没有。但在特定的环境下,只有用唯一的废胎来生火?咋办?,这样就有“关”了,不用“废胎”来生火,野炊就无法完成,这就是难忘的重点。对于材料的取舍,要看作者的“功夫”了,就是如何运用、选择有关的材料来写。如果写成的是美味的野炊,也可能与难忘有关,与难忘有关,还算好,如果与难忘无关,就成了“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了。当然“难忘”取材范围非常广泛,这就看作者取舍材料的重点在那个方面,是否符合主题了。
总之,一句话,就是围绕主题来选择材料,与主题无关的材料,一律不能用。否则,就会跑题、对主题的突出也没什么作用。
三、结构。结构就是将材料组织起来的框架,更好地为主题服务。以前老师总是讲主题是灵魂,血肉是材料,结构是骨骼,虽然形象,但十分抽象,对于初学者来说,特别是抽象思维不太活跃的人来说,很难以理解。
结构形式多样,可以灵活运用。材料一但选定,结构基本已清楚,文章的开头、段落层次、结尾按主题的需求将材料依主次定位。一般是按先后顺序或者事物的规律、内在逻辑,由浅入深的来安排。像绝句、七律、词牌都有固定的格式、结构,照着套就是,像散文、记叙文、诗歌等其它文章也有结构,不过在材料的先后安排、主次运用上显得更加灵活。
就拿绝句来举例,绝句它是按照事物的发展顺序,感情波澜的自然起伏或事理的内在逻辑往下写的。此法往往表现为起、承、转、合在一首诗中四句的具体运用。按事物的发展逻辑当是先景物、事项,才得出结论、议论。但有的人却将材料的组织打破常规, 例如:
刘禹锡的《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将议论“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放在了起、承的位置,将景物“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放在了转、合的位置,材料从观察事物常规的顺序结构上作了调整,使主题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突出效果。这就是说,结构为主题服务。
具体来说,那种材料放在那个位置,从更有利于突出主题的角度考虑,这就是标准,也是结构调整灵活运用的原则。结构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突出主题。在灵活的运用中,不必拘于一格。
(注:文章的引用除古人的诗词外,原创都是作者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