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老家有十多年了。前几天,在电视的新闻中看到纷飞的大雪,心中一荡,一种久违的熟悉的感觉浮上了心头。这才想起已经有十多年没看到下雪的场景了,一种思乡的感觉不由得在脑海里徘徊着,久久不愿离去。
老家是经常下雪的。下雪的前几天,天是灰蒙蒙的,气温急剧下降。大人和小孩都放下了手中所有的事情,到山上去砍柴,背回家,做取暖用。三到五天后,雪花便伴随着呼呼的北风来临了。
这时,家家户户在火塘边架起大火,一家人围着火塘,女人做着针线活,男人在火塘边架起一个锅子,炖着腊肉骨头和箩卜,手中端着一个杯子,小口小口地喝着烧酒。辛苦了一年,男人们就只有在雪天,什么都不能做的时候,才能放松,休息一下子。小孩们则活跃得多,在地窖里捡了很多红薯和土豆,放在火塘边烤着,香气飘出好远好远。他们不时地跑出门外,对着天空中飘洒着的雪花,张开小嘴,让雪花飘进去。然后,大叫着,大笑着,跑开了。
我家相对比较穷,读书的小孩有比较多,平时是要帮助家里干各种农活,补贴家用的。也只有雪天的时间,才是属于我自己的。我找了一个破烂的陶瓷脸盆,装了一点没燃尽的木柴,躲在阁楼上,一个人静静的看书,印象最深的是看川端康成的《雪国》。
川端康成的文字叙述方式很独特。他没有在文字中添加任何一丝一毫的,带有个人的感情色彩的描述。你只能沉迷在其中,去自己慢慢感受。感受他所描述的那个雪国,那些飘飞的,坠落的,凝固的,开始融化的精灵。然后,透过窗户,看一眼窗外这个在慢慢变白的世界,就不由自主地走进了他的世界,用自己一颗还不太成熟的心,跟着他一起跳动,一起去感受那个雪国里,或冰冷或热烈的或无奈的世界。心中慢慢就积满了一种美丽的忧伤,一种对美丽的冲动,一种对生的无奈和挣扎 ...... 看完了书,独自凝视着窗外慢慢变暗了的光线,我发出了长长的一声叹息。我突然有了倾诉地冲动,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我疯狂地迷上了写诗。每个雪天,我都写了很多关于雪天和雪花的诗歌。自己同自己交谈着,我感到孤独,并不断逃避着喧闹,我开始了对自己不断地反省和思考。
后来,得到了川端康成自杀的消息,我才浑身一下轻松了起来。我一直都认为,他的自杀不是媒体所说的由于病入膏肓而对生的绝望,而是他对美的敏感把握不住了,美已经被破坏了,没有了美的平衡。他感到了一种绝望般的孤独,就象海子的自杀一样。
当雪下了两到三天,地上的积雪已经有了三十到四十公分厚了。大人和小孩都走了出来,每个人手里拿着一根木棍,到竹林和桔园去打雪。靴子踩在雪地里,发出滋滋地动听的声音。我们小心翼翼地拄着木棍,先来到竹林里。那些竹林都被大雪压趴在地上,我们就用木棍使劲敲打着竹身,雪团被敲落在地上,粗大的竹身便呼地一声,弹回了身子,直直地站着,不再是原来的那一副狼狈样子了。敲完竹子,再去敲桔园,敲完就回家了。至于山上密密麻麻的松树和杉树,是没有人去管的。满山都是喀嚓喀嚓的松树和杉树断裂的声音,象过年放的鞭炮一样。那些树木断裂在那里,一直要等雪融化后,路面干燥了,才会背回来当做柴火。
至于雪地里捕鸟,我是做过的,就象鲁迅所描写的那样做的。但往往捕获的不是鸟,是家家户户都养着的鸡。而且捕获的也不是一只鸡,往往是一群鸡。因为那时候养鸡都很少用粮食来喂养,都把鸡赶到野外,让它们自己觅食。所以秕谷撒下去后,最先发现的大都不是鸟,而是鸡。乘兴而来,拧着几根鸡毛败兴而归。几次三番后就不再捕鸟了,而是跟着赶山的人去打猎。但在雪地里是跑不过他们的,往往一起出门,走到了半路,就不见他们了。再找到他们时,他们却是背着野兔野羊野麂野獐,得意洋洋地走在回家的路上了。野猪和狗熊太凶了,一般是不打的。若是打的话,一般都是十多支枪,十多条狗进行围猎。
我只打过一次枪。那是在一个雪夜。别人嘲笑我,说我老是跟着他们跑,猎枪都没摸过。我不服气,半夜时分偷了他们的猎枪,踩着积雪往山中走。走到山中,借着雪光,看到了树上有很多斑鸠。我趴在地上,对着它们就开枪了。猎枪灌的是铁铅子,是呈散形飞出去的。误打误撞,马上就有2只斑鸠栽了下来。我神气活现的提着战利品回到家里时,他们都吓坏了。不过,后来,我就没再摸过枪了。因为那次开枪,猎枪的后座力太大了,枪柄后退,撞在我的肩上,差一点撞脱臼了,我害怕自己被撞成了残废。
十六岁之后,就很少在家过年了。常年在外飘呀飘的,象天上的雪花一样。不过,我这朵雪花飘到哪里,都是马上就融化了,什么痕迹都没有留下。在外面什么也没干成,故乡的雪花也不记得是什么样子了,只是经常还在脑海中浮现《雪国》的片段:
“也许是旭日东升了,镜中的雪愈发耀眼,活像燃烧的火焰。浮现在雪上的女子的头发,也闪烁着紫色的光,更增添了乌亮的色泽。”
我心中充满着失落的 美丽的 忧伤,
谁能够懂?我心中无数的纷飞的雪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