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春雨,来得极早。总爱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即便不下,也整天阴沉着脸。难得周末微露笑脸。寻思去感受下大自然的气息,该会有另一番心境吧。
正好几个朋友,也有此意。经求助做导游的熟人,建议首选罗坑。朋友中没谁去过。只知道罗坑茶和罗坑胡须鸡,在本地小有名气。但毕竟采茶时节已过,罗坑鸡在韶关也常能吃到。又觉得导游的推荐,总有其缘由吧。
罗坑镇位于韶关西南边陲,距曲江区52公里,属省级自然保护区。自驾从韶关约一个半小时车程。镇子给人的感觉好像不大,可游客的车停了不少。初来乍到,不敢前开。见一茶叶店前勉强够位,于是试探着漫漫泊去。店主憨厚的笑了笑,并招了招手,示意可以再前。泊好车,谢过店主。走进小镇,原来里面还有好些车位。
到乡下自然要品尝农家特色。我们到得晚,游人大多早已开吃。沿街几家饭馆都客满,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女主人见我们十七八人的队伍,很是无耐:“有一间,很小,你们到前面看看先吧!”我们担心前面未必就有,而能遇到如此朴厚的女主人,站着吃也是值得的。
饭馆是家庭式经营,一家四口招呼五六间房的客人,个个忙得耍杂技似的。动作利索,来去自如,两手总是不空的。我们抓了只鸡,捞了二条鱼。主菜也就算选定。然后让店家按600元菜钱,自行安排。估计700元也就足够。俗语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这里则是:“一方水土成就一方美食”。鸡汤清香,鸡肉脆滑,鱼肉鲜嫩,青菜清甜。朋友也不仅感慨:“此味只应乡下有,城里能有几回尝。”
餐后买单,更是惊讶。总餐费才498元,2元零钱还推让半天,非找不可。我们怕女主人计错,多次加以提醒,她才道出原委。原本也只是准备了十二三人的菜,看我们小孩多,估摸也够吃,就没按我们的要求添菜。久居闹市,还真是极少能碰到如此朴实的生意人。
从饭馆出来,沿着弯弯曲曲的机耕道,往山那边望去,隐隐约约,只能望见半山以上。不知道茶山在哪?身边空旷的田野,并无一人,正是晌午时分,该是农人午餐的光景。往前,拐了二道弯,你会觉得眼前的画面,正像一只展翅准备飞翔的大鹏。两边的田野,尽情舒展。前面的视线被小山丘葱茏的树林挡着。机耕道在林边突然来了个九十度的右拐,几十米后,又来了个九十度的左拐,然后才缓缓向林中伸延过去。
刚刚踏入林中,就有一种沁人心脾的,清新气息扑面而来,你会情不自禁的深吸几口。那夹有花草芳香和山泉甜甜的气息,更是让人心旷神怡。仿佛少女的秀发拂过你的胸前,把人撩拨得思绪万千……。
尽管听不到一丝流水的声音,却更显林子的幽静,两旁俊朗的香樟树,参差相依,郁郁葱葱的叶子层层相叠,形成了一道天然的绿色隧道,连一丝的阳光也洒不进来。走在坚硬的水泥道上,几乎没有踩着树叶的感觉。
穿出林子,江南玲珑秀丽的远山,就首先映入你的眼帘。左边是整片的茶树,一丘丘的,被修剪得整整齐齐,像刚剃了平头的少年,朝气蓬勃;又像一张张铺着绿床单的大床,连铺摆着,密密麻麻。亲密得根本分不出你我。茶场并没有人看守,除了几幢空荡荡的平房,满眼就是绿了。也看不见远山是否开满鲜花,只感觉已置身于一个纯朴的自然世界。
我们没有打算去爬山。倒是对岸山脚下的小村庄吸引了我们。于是,我们跳下路基,小心翼翼的跨过几块长满绿苔的小石彻成的过道。上了河岸,又是一片茶园,穿过茶园就来到了村里,村里仍是不见人,只有几排低矮的泥砖瓦房,点缀着村民简朴的民居生活。村前有几条不停摇着尾巴的狗。好像非常友善似的——在欢迎久归的主人。我是极惶恐的,我也是大山里出来的。小时候,家乡几乎每家养的都是猎狗,凶猛得很。到了寒冬,它们就成了猎人们最好的,搜寻猎物的工具。也许是现在并无猎人了,也许在这里并不用它们看家护院,也许是怕伤到游人吧!
沿村前小路往下,终于找到跨河的小桥,桥下有一小潭,潭深不过二尺,河宽也就丈余。清澈的水里闲游着几十条大大小小的鱼。大不过二指,小若快嘴。我们也不知道是什么鱼种。一色白白胖胖的,他们并不怕人,你扔一小石诱惑一下,它们也好像会戏弄你似的,一会群聚,一会又四散游去,无依无靠,极是自由。
过了小桥,就迂回到了大鹏的右翼,忽然想起了翁卷《乡村四月》的二句诗:“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下蚕桑又插田。”只是一幅繁忙的春耕图,却没几个是青壮男女,而略感有些惆怅和遗憾。
返回小镇,忽然感觉有些口渴,才想到该品品罗坑茶了,为了泊车时店主那憨厚的一笑,我就决定去他哪了。店铺摆设极是简朴。两边墙上挂着铝合金货架,上面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一色包装好的茶叶。中间是一张根雕茶几,就没有其它摆设了。我们有坐着品的,有站着喝的。我是不品茶的,自然不知其味如何。其实朋友之中也没有会品茶的,自然没有生意成交。可店主仍是憨笑着,送我们出来,并极负责似的指挥着我把车倒出来。
我正想开口,坐在副驾正上高一的女儿忽然感慨:“淳朴的民风也是大自然一道亮丽的风景”。
是呀!这儿不多的景点,也许就是导游推荐名不见经传的小镇的理由吧!
2014.5.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