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犹太教徒,不是基督教徒,更不是伊斯兰教徒。我不信奉任何所谓的宗教神灵,可我却一心向往着那年老的耶路撒冷,殷切地期盼着能与它有一面之缘,哪怕真真只有一面,也足够了。
恐怕,世界上再也没有另一座城市遭受过这么多次灾难了吧!它曾经毁灭过八次,即使已经成了废墟,毁城者还要用犁再铲一遍,不留下任何一丝痕迹。但它又一次次重建,终于又成了世界上被投注信仰最多的城市。今天的耶路撒冷啊!年迈的老人,你是在为着苟延残喘存活至今而窃喜?还是在为着文明的极端主义一次又一次地灼伤你的皮肤而痛哭流涕?
犹太教说,这是古代犹太王国的首都,也就是他们的宗教圣殿所在。
基督教说,这是耶稣传教、牺牲、复活的地方,当然是无可替代的圣地。
伊斯兰教说,这是穆罕默德登天聆听真主安拉祝福和启示的地方,清真寺至今屹立,因此,圣城别无他处。
三大宗教都把自己的精神终端集中到这里,他实在超重得气喘吁吁了!
其实,而今的耶路撒冷互相冲撞的几种宗教文明在精神空间上原本是很大的,但是承载它们的区域却太小了,它们不得不把自己削尖以便于在冲撞中占据上风。于是,文明就随之变得狭隘了。”文明空间对应论”的大概意思就是说,大文明就需要大的生息空间来承载。文明太大,生息空间太小,文明的精神空间也会慢慢变小。在耶路撒冷,不正是这样吗?于是,宗教极端主义和民族极端主义乘虚而入。神圣的耶路撒冷,在现代又成了最大的是非之地了。
有人说,在今天,世界的麻烦在中东,中东的麻烦在阿以,阿以的麻烦,在耶路撒冷。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我心中神圣的耶路撒冷啊!我实在无法描述未来的某一天我走近你的心情。
无心之人将一切都忘记,有心之人将一切都铭记。铭记并感思那些属于人类的曾经。曾经的一切都已经过去,成为了历史,可它又远未过去,因为从古至今的争斗还在继续。争夺的各方,都有千年悲情,万种理由。都出现过大智大勇的领导者,他们认为有必要也有能力扑灭对方。在这里,空间那么小,距离那么短,时间一长,这种争斗就像彼此结在一起的伤疤,谁牵动一下都会痛彻心扉,痛过之后,为了报复,对方再次牵动伤疤……于是,只好一代代争斗下去,延续至今。
而今的人们,为了争斗,把文明当做了武器,因此文明也变得极端化了。一切极端的东西都大不了。却从来没有人反思过这样的争斗最后的结果是伤害了彼此,更灼伤了文明。最后,文明要么撞碎,要么流逸在外,别无归处。
曾在一组有关耶路撒冷的图片中看到从雅法门经杜门到特伦山谷路上的两处古迹发掘地,掘出来的地坑里,一层一层,每一层都是两千年来的毁城记录,每一层都无端地增加一番现实的仇恨,这里成了一个具有极大文明灼伤力的博物馆。人们啊!你们有没有想过让这里成为一个宗教博物馆、和平博物馆?就像所有中国人看到秦始皇陵兵马俑和万里长城一样,没有现实的仇恨,而是一股向上的精神力量和伟大的民族自豪感。
人们啊!请忘记宗教,民族的仇恨和争斗吧!别再让年老的耶路撒冷痛哭流涕;人们啊!请记住耶路撒冷那痛苦的曾经,由痛苦而反思,铸剑为犁,一步步走向和平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