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每天放学后我都要到后山上,一边割猪草,一边放羊。那时候,最喜欢做的事情是忙里偷闲,爬到最高的树上,望着山那边的山发呆了。呆呆地想象着山那边的山那边,到底是什么样子。(那时,我去过的最远的地方是二十多里远的外婆家)。我使劲地想象着,或者根据自己的想象想象着。有时候,我甚至想象自己跑到山那边的山那边,独自一人毫无顾忌地做着自己最喜欢的事情,直到某一天莫名其妙地老去。想着想着我就笑了。
上中学了,我省下了所有能省下来的生活费,买来了很多的书,一个人拼命地看着。(那时的书特便宜,一套但丁的《神曲》三大本,才一块五毛钱)。每天上晚自习前,我还会一个人跑到学校后面梨林里,睡到草地上,透过树叶的缝隙,望着天空发一会儿呆。那时候,我最大的愿望不是考取大学,而是希望某一天自己有经济能力了,能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想象着自己背着行李,唱着三毛的“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一个人走遍万水千山。有时候甚至还想象着旅途中,我还找到了一个漂亮的女孩子同行。直到晚自习的钟声响起,才带着笑意走向教室。
高中毕业后,没有再读书了,跟着老爸干泥水瓦匠,给别人家烧砖瓦,建房子。繁重的体力劳动间隙,我除了找一切能够找到的书籍看了以外,再就是一个人对着天空发呆了。老爸不明白我为什么发呆,以为我是偷懒,不想干活,经常骂和打。终于有一天,我压抑不住对山那边,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砸坏了所有劳动的工具,同老爸吵了一架后,离家出走了。
那一年,我十六岁,沉默寡言的我第一次走出了山外。我穿着破旧的衣服,和有几个小洞的旧解放牌胶鞋,随意地在大街上行走着。我小心地过着日子,却大口大口地呼吸着自由的空气。晚上,坐在墙的角落里,默默地发着呆。我想着自己的过去,想象着自己的未来,想象自己将会怎样怎样地站起来,怎样一步一步去赢得别人的尊重,而不再是现在这些鄙视的目光。
现在,好象读万卷书了,行的路也超过了万里。生活中几起几落,却从来没有泄过气,从来不曾丧失过希望。尽管有一次失败后,我走到哪里,别人都在后面指指点点,嘲笑我,但我依然以一份平常的心度过了难关。因为直到现在,我还是这样:
每天发一会儿呆!
生活在节奏特快的深圳,每天发一会儿呆,让我想明白了很多东西。使我能够放松自己到忘我的境地,让自己以最快的速度从疲惫不堪中恢复过来,重新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