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驱车从洛少高速疾驰,经过万安山南麓的时候,一尊高大的汉白玉塑像总是在不经意间闯入眼帘。我常常不由自主地放慢速度,或轻轻一瞥,或默默注目,心中总会涌起一种不可名状的情愫,轻轻荡漾。
那便是被朱熹称为“天地间气第一人物”的范仲淹。他静静地站立在连绵起伏的万安山前,遥望远方,目光深邃,透着无尽的威严。不远处有一个松柏森森的陵园,那便是范仲淹和他的家人永远安息的地方,被当地人称作“范园”。
多少次与它擦肩而过,我总感觉自己的生命中缺少了什么。多少次在梦中,范仲淹跨越千年飘然而来,有关他年少时“划粥断虀”的苦读故事历历在目,还有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铿锵话语更是言犹在耳,袅袅不绝。
于是,我便有了专程拜谒范园的强烈愿望。
在仲秋的某一天,我和朋友专程来到这里。我们从洛少高速拉马店出口处下来,一路沿逶迤的乡村公路颠簸西行,过伊川县彭婆乡许营村,向北行约半公里,抵达范园前面的广场处。
这是一个停车场,大约有四、五亩大,上面却没有停放一辆车。中间晾晒着当地村民刚收的玉米和谷子,黄澄澄,金灿灿,四周围萋萋荒草,随微风轻轻摇曳。而石像中的范仲淹身着官服,手持卷帙,气宇轩昂,静静地伫立地蓝天白云下。
这里虽然偏僻,却依山傍水,的确是一块风水宝地。虽然在连年干旱的年份,曲水河早已枯竭,但一道曲曲弯弯的沟壕清晰可见。如果不是洛少高速公路从墓前经过,也许它会在这里永远守着一隅清幽。
过广场往前走,过一拱桥,是一个红墙围起来的园子,墙内松柏森森。守园的是两个古稀老人,简单的交涉之后,我们通过一道青砖青瓦铺成的山门,慢慢进入园子。园子里的地面大部分没有硬化,荒草遍地,院子中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几个大字,却使整个墓园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浓郁的文化气息。我们站在范仲淹塑像前,默默品读两边的楹联:“出将入相鞠躬尽瘁留青史,先忧后乐功德业绩启迪后人”,不禁肃然起敬。
整个墓地分前后两域,面积大约三四十庙。前域为范仲淹及其母秦国太夫人、长子监溥公范纯佑墓,中央祭庙一所,内有殿房。殿中悬挂有蓝底红字的“以道自任”匾额,这是1901年光绪皇帝由西安返京路过洛阳时御笔所题。祠堂前有几通高大石碑,护有青砖碑楼,还有石坊、石翁仲、石羊、石马等数件,造型逼真,栩栩如生。这些都是保存较为完整的艺术珍品,其中尤以“神道碑”最为珍贵。
“神道碑”位于范仲淹墓冢前面二十米左右处的祠堂西侧,全称“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铭”,高约四米,宽一米半左右,厚约半米,碑文为隶书,由宋代名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撰写,范氏好友王洙书丹。这座石碑比我们平常看到的石碑要高大许多,碑额正中有宋仁宗手书的“褒贤之碑”四个字。据史料记载,当年宋仁宗听说范仲淹病逝的消息后,命令辍朝一日,以示哀悼,并追封范仲淹为兵部尚书。
这座石碑是灵性的。站在高大的石碑前,我立刻感觉一股逼人的灵气扑面而来。碑文共二千余字,字迹大体清晰,系统记载了范仲淹一生的事迹。这个碑文,“叙事精简,词语精练,过渡自然,详略得当。描写之生动、评论之中肯、说明之详尽、抒情之热烈,莫不浑然天成”,我曾不止一次地品读过,把它奉为碑文中的圭臬。而现在,我身临其境,再一次揣摩,体味,文精字美,相得益彰,犹如一个个精灵,纤细中透着浑厚,飘逸中含着凝重。
墓园的后域为范仲淹次子范纯仁、三子范纯礼、四子范纯粹及后代之墓。再后十余米,另有唐代尚书裴遵庆墓。据守园的老人介绍,一般墓葬排列顺序,多为父后子前孙更前,而这里却较为独特,范仲淹墓最前,长子紧随,次子、孙辈远远在后,俗称“扯儿背孙”。
我们并不是怀着什么好奇心来这里观赏风景的。这个季节,这里也没有什么惹人的风景,所以极少有游客到这里来。这样也好,少了人声鼎沸,少了车马喧嚣,这里正好可以保持一份难得的清静。
我们轻轻地走着,默默瞻仰,静静凭吊,丝毫不敢打扰这里的清幽。远处寒鸦噪鸣,头顶柏叶絮语,脚下衰草低诉,缥缥缈缈中,仿佛有内心深处最人性最圣洁的气息在这里氤氲。
二
这是怎样一个人,千百年来竟然一直深受人们的敬仰和爱戴?朱熹称他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而一代传人毛泽东也说:“在中国历史上,不乏建功立业的人,也不乏以思想品行影响后世的人,前者如诸葛亮、范仲淹,后者如孔孟等人。但二者兼有,即‘办事兼传教’之人,历史上只有两位,即宋代的范仲淹和清代的曾国藩。”
我们在范仲淹墓前甬道上踽踽独行,想要从那些残存的石坊、石翁仲、石羊、石马、石碑等石刻石雕中,找寻一些大宋王朝的神秘往事。
中国文人的命运多坎坷,而范仲淹有幸生活在一个人尽其才的时代。虽然他后半生仕途坎坷,但毕竟在有生之年实现读书人梦寐以求的“立德、立言、立功”的人生抱负。
范仲淹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其传世作品虽然不是很多,却代表着文学创作中的进步方向。我在少年时代读过他的一些脍炙人口的作品,至今还记忆犹新。比如他受朋友滕子京之邀而写下的《岳阳楼记》,描写巴陵盛状让人心旷神怡,成为千古绝唱;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至理名言,更让人浮想联翩,千百年之后犹让人感服,成为滋养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食粮。
比如他的《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虽然描写的是戌边生涯边塞之苦,却又不失豪迈气概。欧阳修称其为“穷塞主词”,把自己以身许国的英雄豪气和忧国思乡的悲凉情怀表达得和谐统一。
比如他的《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状写乡思旅愁,极尽委婉曲折,但境界之广,意境之深,又非一般文人只知弄愁作绪所能企及。
“学而优则仕”,在以儒家思想为正统的封建社会里,经国治世一直是历代文人的最终价值体现。作为传统的中国文人,范仲淹无异是最成功最辉煌的榜样之一;而作为政治家,他无异也是最优秀的典范,文可治国,武可安邦。范仲淹曾经多年在西北经营边事,颇有建树,当是有谚“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正如元好问所赞:“文正范公,在布衣为名士,在州县为能吏,在边境为名将,在朝廷则又孔子之所谓大臣者。求之千百年间,盖不一二见,非但为一代宗臣而已”。千百年来,历史不断增益范仲淹的人格魅力,作为传统文人的成功典范,范仲淹为自己也为后代的中国文人们开启了一扇自我升华的大门。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名言所体现出来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利他道德观,把儒家思想文化的精髓升华到了一个极致。范仲淹高尚的人格魅力熠熠闪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文人带着仰慕,怀着崇敬,揣着“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止,然心向往之”的虔诚,不断地检点自己的行止,不停地反省自己的作为,一次又一次地追问生命的价值,探寻自我存在的真正意义。
范仲淹一生命运坎坷,却“穷且弥坚,不堕青云之志。”据史料载:
版本一: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版本二: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曾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稠粥不继,日再食,遂大通儒家经典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两者虽有细微差别,却异曲同工。我们从中不难发现,范仲淹之所以创出一番大事业,是因为他发愤图强,刻苦学习,敢于在艰难困苦中磨砺自己。他还给我们留下了“划粥断虀”动人的故事,一度成为许多人励志的楷模。
据说当年范仲淹在山东长山县附近的醴泉寺读书时,经常彻夜不眠,等到僧人们都起床了,他才和衣而卧。他每天只用一把米煮成稀粥,放凉凝固后,用木棍划成四块,再掐一点叫作“虀”的野草当菜,早晚各吃两块。这就是后人广为流传的“划粥断虀”的典故。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童年时经历的苦难对于范仲淹来说,不啻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少年时代范仲淹能够在如此困窘的环境中坚持刻苦攻读,甚至“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正是这一番苦难,才使他后来始终能清廉自律,关心人民疾苦,不忘“忧天下”的宏愿大志。
也许范园是寂寞的,但范园又不寂寞,万安山下这片郁郁葱葱、祭祀不断的墓园可以佐证。人总是需要一点精神的,范仲淹,人们不会忘记他的立世格言;范仲淹,人们不能忘记他一生追求的为人准则;范仲淹,人们更不想忘记他为后世的道德操守追求。正是这样的一个人,正是这样的一句话,让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人活着的价值,使我们在平凡不拒绝伟大,在庸俗中不回避崇高,而不是让浮尘蒙蔽了眼睛。
我们走出古柏森森的墓园,秋阳杲杲,一辆辆汽车从广场南边的高速疾驰而过。东奔西走的人们,或许会像我一样朝向这寂寞的陵园投以一瞥,或许视而不见,或许熟视无睹。
三
范仲淹是苏州吴县(今苏州市)人,生前从没有在洛阳附近工作过,又病死在徐州,却安葬在洛阳万安山,并且将家族墓地也选在这里,个中缘由我们不敢妄加揣测。
但这里南面曲河水,东临九龙山,西望龙门山,嵩山少林位其左,伊河之水出其右,山重水环,藏风聚气。传统的中国文人,都有一种朴素的“视死如生”的宇宙观,和一般文人一样范仲淹大概也喜欢这块风水宝地。其实,范仲淹身上始终有一种浓郁的北方情结,对洛阳情有独钟。洛阳自古以来为帝都,相比大宋都城开封而言,洛阳更有险可守,他曾多次建议大宋王朝迁都洛阳,但终不被采纳。他说“我本北人,北人淳厚”,当然希望自己的灵魂能在北方安息。这样的地方可以荫及子孙,这样的地方可以抚慰心灵,这样的地方永远不会寂寞。
范仲淹墓园东边三四百米的地方,一片裸露的田地中间,有三通墓碑孤零零地立在那里,那是唐代名相姚崇的坟墓。姚崇历任武则天、睿宗和玄宗三朝宰相,禁止宦官、贵戚干预朝政,禁绝营建佛寺道观,淘汰僧尼强令归农,被后人公认为对历史发展有贡献的封建官僚。
姚崇祖籍河南陕县,幼年丧父后随母亲改嫁到黄姓人家。范仲淹和姚崇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正所谓惺惺相惜,也许受了姚崇的启发,他将自己家族的墓地选择这里,要和姚崇做永远的邻居。
从墓园出来,我们信步来到万安山上。万安山又名玉泉山或大石山、天平山等,海拔近千米。万安之名,寓万世安宁,据说这里曾经是大宋王室最初选定的皇陵之地。
站在万安山顶,极目四顾,只见层峦叠嶂中,万安山巍然耸起,东接嵩岳,西达伊阙,绵延不绝,构成洛阳南面的一道坚固屏障。万安山下,满目秋叶衰败之中,更衬托那一片郁郁苍苍,荒凉之中透出兴盛,静谧之内显示雄浑,正如范仲淹刚直、坦荡的高风亮节,永永远远昭示着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