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是一本书,阅读的读者不同,其感受就不一样,比如,我阅读叶文福,就肯定和别的读者不一样;我读他,不是读他所写的诗文,也不是读他的书法艺术;因为,那一类东西太抽象也不太好懂,所以我只读他的另一面。那就是他的行为,因为行为,也是一种艺术。当然我这里所说的行为艺术,不是西方国家所流行的人体行为艺术。最近我就翻阅了一下叶文福这本书,读起来还是挺有味的,以下就算是我的阅读心得和欣赏水平吧。
封面:一帧胸部以上的头像,长型脸、大额头、高颧骨、塌鼻梁、厚嘴唇、大下颌、宽阔的头颅,像斗士般高昂着。
扉页:浅蓝色的扉页上,没有任何文字,像大海,让人深思。
第一页:2005年10月7日著名诗人桂汉标,急匆匆地由番禺南沙开车前往广州市接叶文福,两个老朋友见面,客套一下是少不了的,当然就得客套一下了。
10月3日桂汉标受香港铭源基金会主席何铭思指名,一定要参加“中欧文化论谈”会议,以便长些见识。因为,那是一个很高水准,又难得的会议,而且再三告诫:多听听,用心地听。桂汉标在会议结束期间,知道叶文福到了广州,便提前一天到广州接叶文福。回到韶关后桂汉标便动情地说:太累了,太累了。一打听,原来桂汉标过去所学的英语,都还给了老师,只有戴着中英法西助听器,每天足足八小时地听学者们高谈阔论口若悬河地论谈,什么《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欧洲与世界》,什么法德和解,什么从6国扩展到25国联盟、欧洲社会保障模式的实施等。就此,桂说:长了思想,也长了惭愧;发现自己,原来知道的东西还是太少;要不是有机会参加这个会议,还不知道自己在夜郎国里做着国王呢。
桂汉标与叶文福的这次见面,是八年后的又一次见面,时间不算长,但也不算短;看谁?有情的人们的情义,就不能以长短来计算。
1998年5月,“98诗的北江”的系列活动,即“韶关五月诗社成立16周年暨青年文化广场”活动期间,叶文福参加了。并在台上台下的二千多中小学生、青年人面前,以一首《祖国啊,我要燃烧》,让他自己哭了,也让台下的听众哭了,那以后,韶关人算是认识了诗人叶文福。
桂汉标就是在那次活动中与叶文福建立起深厚的情感的。自那以后,他们经常电话联系,如五月诗社有人去北京,桂汉标就一定会叫人去看望一下叶文福,联络一下感情,也去学一点东西,并感受一下他那诗人的气质;周伟去过,罗瑞玲去过,何树科去过,去过后,他们都说,有所收获,并产生了亦师亦友的情感。这就是桂汉标和五月诗社的诗友们与叶文福的情感交流的情缘。所以,叶文福到了广州就一定要来韶关见一见认识与不认识的新老朋友们。
横批:人是有情感的,何况,韶关有一群头脑发热的文朋诗友。他们吃着人间烟火,写着人间诗篇,该赞美的就赞美,该愤怒的就愤怒,该笑就笑,该哭就哭,从不故作深沉,也不作浅薄状。
叶文福是诗人,一个十足的诗人,也是一个现存的顶尖的诗人之一;稍有点文学修养的人,大概是不会不知道,诗人叶文福的;这是叶文福所幸,也是中国所幸;因为有了叶文福,人们知道了什么是诗,什么是诗人,叶文福就说他是诗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诗人。他说:他的行为就是当代的屈原,因为屈原是诗人,而不是其它。
眉批:做一个真正的诗人是要负出代价的。比如:你想有所作为,想指出社会的病瘤,以便社会的病瘤得以切除,但那些所谓的正常人,就会横刀斩杀,就会说你是反动的,因此,你就得承受屈原之屈,且还要比屈原还屈,并咬着牙活下去,让那些所谓的正常人正常不下去。
第三页:2005年10月7日中午,五月诗社的副社长冯春华、邓妙蓉,老社员欧运通、虞永新在铭源基金会驻韶办南枫雅居等候桂汉标与叶文福的到来。他们在议论着:这么多年了,叶文福还是原来的叶文福吗?还是那么的激情满怀吗?还是那么地好毫无顾忌谈论一切吗?他们实在不知道,只有等待事实来说明。
一点十二分,桂汉标说他们到了,于是,我们下楼去就近的地方吃中午饭。整个饭局几乎是叶文福一个说了算,我们这些陪吃的,只陪着说些闲话,陪着喝些闲酒。当然,他到我们这里来,他是客;我们请他吃,他又是主;这就是说,客与主都是他,我们就只能是陪客了。如此我们劝他喝酒,他就可以说,喝他的散文酒。所谓的散文酒,就是我们广东人喝的随意酒。他说,散文酒是他的专项发明,我们就如是听着,算那么一回事吧。我们劝酒,其实也是劝劝而已,只表示热情,并不是要客人一定牛饮,牛饮是我们广东人最反对的;而他却说,他说我喝的是散文酒;我们说,入乡随俗吧,喝了这一杯。他笑着说,要我随俗我就走。他说,他在东北的时候,就是这样说的,这样做的,朋友们就是没有他的办法。
夹批:如果人人都心中只有自己,对他人的一切都置之不理,那么,这生活的日子就不是一件美好的事物了。这里指的不仅仅是指喝酒,喝酒在生活中,不过是一个插曲而已。
第五页:之后,他就在基金会办事处住下了。
第十一页:叶文福是个情如火的人,疾恶如仇的人;也是个才子,他说是诗人。
第十二页:下午,我们陪他到马坝周伟的酒店里去吃晚饭,四点前,我拿着部分新近创作的五十四个将军的诗,到了他的住处,请他指点。他看了之后,就说,写这样的诗有难点,他们都是赫赫有功戎马一生的将军,共性太多了;要写就得从他们个人的特性方面去写。我是这样写的,只是还没有写好。他指着我的诗作说,比如:肖华上将,是上将军里最年轻的一位,写他,就得抓住他的年轻,比如他的年轻和革命的年轻是同步的,如写成:“年轻的他,走着年轻的革命。”就有诗意,就有深意了;又如写陈奇涵上将,走革命的路,如写成“穿上草鞋,走革命。”就有了意想不到的较果和深刻的诗意蕴含其中。
眉批;毕竟是大诗人,一步到位地指出了诗中所存在的问题的问题所在。让后学长了不少知识。
在去马坝周伟处的路上,我与桂汉标、虞永新玩笑着说些闲话,叶文福也来上那么一、二句;如:你写诗/天下的女人都变丑/天下的男人都想做楚霸王。他那是用诗句来跟虞永新玩笑的。叶文福在车里时还不时地说,肖华将军的诗应该这样写“当年轻的革命/呼唤你/年轻的觉醒/那天早晨/” 到了天旺酒家之后,叶文福却说:“年轻的组歌/带领我们/一次一次地长征/一次一次的/年轻”听叶文福老师这么一说,我知道这是一首好诗,但这首好诗,我是不能,作为我的诗,而收入我的诗集里的。我就这么对叶文福说,叶却说,此诗还可以写得更好。这我当然相信。
夹批:只要你对自己要做的事能时时想着它,那你就一定能把事情做好,即使不是很好,也能较好,或做下来。叶文福能写出那么多的诗或好诗来,就因为时时都想着诗,就因为心中有诗,就因为时时想着自己要做事和自己的追求;所以他说出来的话,总带有诗意,而不是白话如水;这不能说不是他成功的原因之一。
并说;如果你一定要写将军诗的话,最好以长诗的形式来写,那样,可能会更好地达到抒情与叙事的效果。以后的几天里,他都与我谈论着如何写好将军诗一事。这就使我想到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写了一辈子的诗,却写不出一些,或一首好诗来,原因只有两个:一是,独立的主见,一是执着。当然,才情是少不了的。我不是唯天才论者,也不否认天才这东西;因为,勤确实也能补拙。比如我之拙者,也能写出一些叫做诗的诗来,叫做文的文章来。并以此混在文人圈子里算半个文人。
周伟1995年代表五月诗社到北京参加民间社团会议时认识了叶文福,并建立了情感,之后一直没断过联系,这次叶文福到来,周伟当然得请客了。周伟是五月诗社的老社员兼副社长,出过两本诗集,诗也写不赖,深沉得有点早熟;因此,他既有工作单位又做私人老板。当晚,叶文福就留在他家里,谈诗论文到一二点钟。
第十三页:星期一晚,五月诗社及韶关市内近郊的大中学文学爱好者都集中在铭源基金的办公室里听叶文福演讲怎样做好人然后才是做文写诗的论题。他是用诗来介绍自己的:“我来自世上/最大的家族/花的摇篮/果的保姆/我是叶。”他重在操行的修为,他说:做人要热爱自己,建设自己。并不断地完善自己。要站到高处,要站到巨人的肩上,不要站在他们影子里,孩子们,你们就站在我的肩上吧。
眉批:把自己比作巨人,本没有什么,但听不懂的学生还以为:做人要狂呢,如说:学上法,得中法,可能会,更让同学们容易接受些。
横批:在整个演讲中,总是那么孩子们孩子们地不停地称呼同学们,这看似是,以长辈的身份关爱、关心同学们;其实,这很容易让人觉得,有唯我独尊之意。当然,从某种角度看,或说,是一种关爱;但,中国的国情是:长辈的是经验是“真知”,后辈们如果提出异议,就是叛逆,所以说,长辈的话是不可违背的;这样一来,叶文福老师,倒于无意中,在同学们心中留下了一种,不平等的理念或思想。当然,这肯定不是,叶文福的原意。
讲到动情处,他就站起来来回地走动,本来地方就小而他却见缝插脚地走他自己的路。之后,就表演艺术家似地朗诵自己喜爱的诗《钓歌》、《火柴》,让小小的办公室里引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期间五月诗社的副社长邓妙蓉听到动情处,便打电话把她读初中的女儿也叫来了,她女儿是韶关尖子学校的佼佼者。虽说不写诗,但听听叶老师演讲,肯定是的益无害的。
叶文福是这样开始他的演讲的,他说我给你们讲一讲我与女儿的故事:小女三岁生日的那天早晨,我对还在床上的女儿说:爸爸送你一个生日礼物,女儿听说有生日礼物,就很快很高兴地从床上爬起来,于是叶文福就来到女儿的床前说:爸爸今天送给你的是一个行为的艺术,等女儿穿好衣服,我就说:晨阳,把尿盆端起来到厕所里把它刷干净,女儿一听是这样的一个礼物,当时就不高兴地啊了一声,说:这也是礼物?于是我就深感问题的严重,就开始跟她讲道理,讲怎样做人,怎样才能更好地,建设自己。女儿啊,你小的时候,还不会干活,爸爸妈妈帮你,是因为你还小,现在你已三岁了,已长大了,有些事,就得你自己动手自己做;爸爸妈妈,总不能什么事都帮你啊。女儿于是在我手把手的帮助下,终于把尿盆洗刷干净了。自那以后,女儿自己能做的事,她总是自己动手自己做了。
横批:这就是说,教育必须从小抓起。想不到叶文福这么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大男子主义者,也会洗刷尿盆。
叶文福说:我们的民族是一个健忘的民族,就像我们现今的一些大中小学的学生们只知向父母们要求这要求哪而不是自己要如何善待自己的父母,如有的父母们只要有那么一丁点没有依从他们,他们就和父母吵闹,有的甚至还谋杀自己的亲生父母,从根本上就忘记了父母们的养育之恩哺乳之情。如面对现今日本的文化侵略、经济侵略,我们的一些人,就只跟在日本人的后面像只摇尾狗似的忘了日本帝国主义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侵占中国东北和1932年1月28日的日军侵略中国上海的“一二八”和后来的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发动的全面的武装侵华战争。叶文福说:我与日本人是没有友好的,永远都不会友好的,什么中日友好与我何干。记住啊!孩子们,做中国人要有中国人的骨气。我们不但要学会感恩,同时还要学会记仇。只有这样,我们的民族才能站在世界民族之林里大放夺目的光彩。
第十四页:叶文福这位已六十一岁的自由人,他做事一向很认真,他就是走路也有讲究,什么自律啊、健康啊、优美啊、潇洒啊。
第十七页:叶文福走到那里,就演讲到那里。10月10日上午他在广东省的始兴风度中学,下午又在江西省大余的梅关中学里演讲。他的演讲从不要讲稿,却总是那么的生动形象总是那么的引人入胜总是那么地在演讲中被掌声打断;只因为他的演讲不拘一格,又不为条条框框所束缚,又是以小故事开始的,就是在痛斥中国的应试教育的弊病,又无法指责学校对学生的“逼害”,他感到痛心疾首的是,我们知道了又无可奈何。只好讲一些能让学生身体力行的事来改变自己,树立如何做人的事非观。
夹批:知道了又无可奈何的事太多了,怪只能怪我们知道的事太多。郑先生的难得糊涂救了很多正直的知识分子,也害了不少不明郑先生之意的人,更为一些自以为聪明的官僚们,知其一而不知其全部的知道者们,提供了一个借口,说什么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糊涂难;其实由糊涂而聪明则更难。而叶文福有时却是个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人,所以,他就叫做叶文福。
比如说:他讲有一次,他和女儿去吃兰州拉面,一个人要了一碗,却因那碗面实在太多,他们俩谁也吃不了。平时他们在外吃饭,吃不完的总要打包回去,而那天吃的又是拉面,况且,那天吃的又是只是拉面,而馆子里面又有不少的青年人在那里大吃大喝的,他就有点不好意思把拉面打包回去,于是,就和女儿小声地商量说:今天我们就不要打包了吧。令他想不到的是,女儿却说:平时你总是要我做诚实的人,现在却又自己虚伪起来。他听到这便诚心诚意地对女儿说:对不起。于是他女儿就大声地对老板说:打包。
横批:这就是说:要做一个诚实的人,是很难的,就是自己想做诚实的人,也得时时检点自己所做的一切,也要有人敢于对别人,说出自己的观点,当然,前提是自己能否接受,尤其是作为长辈的和师长的更要能听得进知错能改,不要自以为是长辈就放任自己,就有权批评别人而不准别人批语自己。叶文福能在自己的女儿面前承认自己的不是并能在学生们面前说出来就说明叶文章福之所以是时文福。所以他真诚的演讲能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
第十八页:大余人是的热情、豪情、亲情,当我们到达梅关中学时,学生们还在上课,于是,校方提议到牡丹亭去看千年杜丽娘。一到牡丹亭,叶文福没见到杜丽娘却见到了和尚;就说:你看山上的和尚庙多有钱又在装修,而汤显祖的牡丹亭却破残失修;据当地人说:他们正准备恢复知府衙门重现汤显祖时期的风貌。修复残缺的历史,其实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但我们的民族,却总是,热衷于修正历史,为我所用地,把正确性的东西变成,不知是什么的东西;而不是努力地去创造历史的真实性,因此,中国的五千年历史,只在战国时期有过大的辉跃和完善,之后,就一直没有什么大的发展。原因是我们重古,做事说话都要古已有之,才敢为之说之,否则就是大大的大逆不道,大大的不合古制。当然,我们对古文化的保护和维修也是应该的,但却不应该以历史为傲为荣,自以为是地,坐在古人的残破里,做井底之人,做夜郎的国王,等后人来崇拜来认祖。叶文福说要保护好我们民族的文化,但不是说,修复、保持原貌,就是对我们文化的保护。我说这里到处是尘埃蛛网破旧残缺。有人就说我在败大家的兴。其实,我只不过所说的事实,让人心里有点那个,就有人出来说我。而叶文福说的就是“真言”,就是有文化底蕴;这就是说:人微言轻;究其原因,实是我们的民族,是一群听不得真言的民族;所以,庄周先生那么一个大哲学家,也不敢说自己的话,而要借用别人的话来说出自己的观点。也就是什么重言啊寓言啊才能成形自己的言论的正确性。我们知道,很多正确的东西都是来自那些没有名份的低微的人之口舌之行中。毛泽东说过: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的所在。如此简单的道理生活中的人就是不能接受就是不肯接受就是不敢接受。我们还有什么话说。
夹批:还是做名人的好,做了名人,就可以做一些说一些:有益于人,有益于社会的事;就是讲上一些:混话,浑话,也没有什么;也会有人把它,当作好来听,来认为,虽然这并不是讲话者有意的话语。但我们有的人,就是喜欢拿着鸡毛当令箭,你又有什么办法呢。
第十九页:当晚,我们大余的县委招待所落住,管教育的县委副书记宴请我们,席间,主人频频地敬叶文福酒,叶文福想起在梅关中学成功的演讲,一高兴也频频地回敬当地的主人们,一来一往的酒意就上来了,谁也难以停杯自制,于是有的人就醉眼蒙胧,有的人就口大大的什么话也讲了出来,当然都是些酒话,疯话,任谁也不会在意。因我不是席间的主要客人,也不是主人;(从来都没有做过主要的客人,当然,主人是做过的,要不做人也就太没有意思了。)酒自然也就喝得少,也就成了个旁观者。这里要说的是:桂汉标与大余当地的教育界相当熟的,从某种角度说来还可做半个主人,因为他带着铭源基金的希望使命在粤赣湘革命老区奔走了近十年,四十多间希望学校就是在他督建督学督教中正常地运作好起来了,有的还成为当地的好学校。所以桂汉标就成了这一带的半个主人,席间他喝的酒就少些,当然还另有原因,一是他本不太会喝酒,二是他是带病带(陪)叶文福到革命老区去参观、游玩、采风、讲学的,还要到革命红都瑞金去考察一间准备捐建的希望学校。因而他喝的酒也少,但在接待科科长刘女士的热情劝说下也不得不喝上三五杯,并带着醉意回住房休息。这里流行着这么一个说法:桂汉标难过梅关。并正在征集下联。原因是桂汉标每次来到梅关都是醉着回去的。玩笑说是:桂汉标难过“霉毒”关。就是说,他来到梅关就必醉着回韶关。
夹批:旁观者清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