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乳源县梯云岭延绵悠长的西京古道,天空蔚蓝蔚蓝,又高又远,天底下远处是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青山,近处是一大片一大片快没过头顶的杂草,随着夏秋季节的更替,有的杂草黄了,有的还是绿的,就像铺了一条黄绿相间、柔软厚实的地毯。秋风吹拂下,杂草使劲地跳起摇摆舞,这些杂草与我们亲密触碰,揉擦我们的肩,抚摸我们的脸,像是我们的“老相识”。石板大多数深褐中夹有暗青色,脚踩在凹凸不平,有宽有窄,形状不一的石板上,石板经历2000多年的人行马踏,记录着当年车水马龙的繁华,已经斑斑驳驳,残损破旧,很多石板已经剥离了一层又一层,里面的石粉也袒露出来,看得出年代久远。
脚踏过一级一级的石板,留下轻轻浅浅的脚印,感受石板坚韧的筋骨,体味雪雨风霜的冲刷,这块块石板如同一位位饱经风霜、见过世面的老人,他们在向我娓娓诉说千年来的历史变迁:早在西汉时期,经过无数筑路工的手搬,肩挑,箩抬,日夜挥洒汗水,把他修筑在这蜿蜒峻岭,无数相依相偎的石板,建造了这条通往西安京城的“高速公路”。古代朝廷不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为啥修筑这条道儿?传闻唐朝皇帝李隆基贪图杨贵妃年轻貌美,能歌善舞,风情万种,万千宠爱杨贵妃,贵妃娘娘喜吃岭南佳果——荔枝、龙眼,为搏美人欢心,李隆基传圣旨,岭南进贡,千里迢迢,从此道运送,50里一驿站,驿马不得停歇,从岭南至西安,两天到达。“长安北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首诗描述的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贵妃娘娘手捧新鲜水灵佳果,吃得是眉开眼笑,殊不知运送路途遥远,荆棘密布,虎豹猛兽频繁出没,许多人马积劳成疾而亡,或遭毒蛇猛兽咬害而伤,多少人泪洒莽草,肝肠寸断,境况凄惨悲凉。在路旁,立有一块小石碑,经千年风侵雨蚀,石碑面貌残破模糊,但是他似乎在附和着石板们的诉说,印证给今人看,古时的确有很多人马客死在古道上。对着这块石碑,我深深鞠躬,表达对已逝古人的敬畏之情。
天悠悠,地茫茫,山青青,石莽莽,踩着石板往前走,看见一座用大青石块建造,亭顶为圆拱型,美观坚固的幽静小亭子——梯云岭亭。石刻着一幅对联:“挑负宜息肩,何妨濡滞停步脚;来往当思路,切莫蹉跎误前程”,亭子内有约两米长条的青石板,见证西京古道上的风风雨雨,星斗轮回,寂寥地沉睡在这好多年了,上面布满尘土,然而今天的嘈杂声惊醒了他,他似乎向我们说起,从前为求取功名利禄,赴京赶考的秀才走疲惫了,曾经坐在他的身上,甚至睡在他的身上小憩,风雨飘摇的赴京路上,这亭子给前途未卜的莘莘学子丝丝温暖记忆。
走在绵延的古道上,好似搭乘时光穿梭机,回到两千年的古代,与当年腰缠万贯的商贾、才高八斗的秀才同行,感受到那些年人欢马鸣、货物丰盈,来往繁忙的景象,以及那一个个古道边演绎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京古道无故人。”难舍难分感天动地的场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