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年代,外教老师在课堂上开展过这样一个讨论:假如你有一百万美元,你将怎样支配?我们的答案当然是众说纷纭。轮到我发言的时候,我自认为给出了一个颇为人道主义的答案。我说:“首先给父母二十万养老,再次花五十万买一套房子,接着捐十万给希望小学,剩下的二十万作为流动资金。”
钱是可以按照人们的意志任意支配的,那时间呢?假如没有明天,我们该怎么办?确切地说,我们将怎么样安排这生命的倒计时。
地球自转一圈是一天,地球公转一圈是一年。作为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存在的时间,我们是无法改变的。但作为个体能力范围内调控的时间,我们是可以支配的。比如在十分钟内记住二十个单词,比如在三年内完成一张巨幅十字绣,比如今日事,今日毕。
扪心自问:假如没有了明天,哪些事情是我必须要做的呢?
首先跳入我脑海的便是去看望爷爷。爷爷在去年的九月离开了我们,拜谒坟墓是我们力所能及的。还记得2014年的大年三十的那个下午,全家几十口人集体出发去给爷爷挂坟。鞭炮响了起来,香烛燃了起来,专门用于祭祀的小彩旗飘了起来。我们作揖,我们参拜,我们对着爷爷的坟墓说起愿望的祝词来。虽然时光无法倒流,虽然我无法弥补你临终前未能送你上路的遗憾。纵使你的躯体也腐烂,纵使再也听不到你的声音,纵使再也看不到你的身影。爷爷,你永远活在我的心里。
还有一件我必须要做的事情就是对妈妈大声说:“我爱你。”作为含蓄的东方人,我们很少把“我爱你”挂在嘴边。长到这么大,我从来没有对家人说过这句话。个性相似的妈妈和我,自然会有勺子碰着碗的时候。不是她不爱我,也不是我不爱她。由于文化背景,由于成长环境,由于个性,两代人之间的代沟再所难免。思维的火花激烈地碰撞才能引发新的思考和反思,进而产生创新的想法。在我和妈妈的“斗争”中,求同存异是最大的战利品。我们的意识是不同的,我们的想法是不同的,我们对事件的看法是不同的,但最最相同的是我们对彼此的关心、爱护和担忧。
回一趟母校是我心底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心愿。坐上汽车,我要去看我的小学、中学、大学。但鉴于时间的紧迫,我选择去中学看看。离开高中校园已经八九年了,期间我只回去过两次,还是上大学那会儿。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我甚至都没来得及在操场上看场篮球比赛,也没来得及去报亭看份报,更没来得及坐回教室听一节我最喜欢的英语课。这次,我要在林荫道下静静地、慢慢地散步。回到这梦想开始的地方,去寻找曾经奋斗的足迹,去寻找曾经流过的泪水,去寻找曾经的坡坡坎坎和曲曲折折。旧景渐渐浮现,提醒着我:不论走多远,不论离开多久,都要常回“校”看看。
倘若时间允许,我想回到生我养我的小村庄。但愿还没变成一堆废墟。因为政府征地,修建机场,我们从老家迁了出来。去年是没有动工的,不知道现在是否已经开工。弯弯的小路,绿绿的竹林,清清的流水,谈不上险峻的小山,处处都有我成长的回忆。我爱那山,我爱那水,我爱那无拘无束。幸运地,长在农村的我与大自然自由地亲近。听鸡叫,听鸟鸣,听着小狗汪汪叫,听着小猫喵喵喵。还要看那悠哉悠哉的小鱼。还要看那热闹扑腾的野鸭和家鹅。还要看那百花丛中自由飞翔的蝴蝶和蜜蜂。还要看那一年四季排队表演的野果和野花。
如果时间还有剩余,我要静静地听一听自己喜欢的歌谣。
《虫儿飞》
黑黑的天空低垂
亮亮的繁星相随
虫儿飞
虫儿飞
你在思念谁
天上的星星流泪
地上的玫瑰枯萎
冷风吹
冷风吹
只要有你陪
虫儿飞
花儿睡
一双又一对才美
不怕天黑
只怕心碎
不管累不累
也不管东南西北
……
我要做那虫儿,即便末日来临,我也要把翅膀挥挥。
这世界我来过,这世界我将离去,这世界我可能重回。
飞吧!飞吧!不要忘记最初的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