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五月诗笺

 首页 | 评论 | 诗歌 | 散文 | 古典诗词 | 诗意小说 | 菁菁校园 | 海外心羽 | 八面来风 | 精品原创 | 个人诗文集 | 诗文竞技 | 散文诗 | 诗社公告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五月诗笺>>八面来风>>【岁月永恒】怀念陈志红
 
【岁月永恒】怀念陈志红
  文 / 本网通讯员

              



             ◆再也无法相约◆

                       ——怀念陈志红

                                   作者:蓝瑞宜

    温婉、素雅、洁净,一如你的文风,滋润着每个与您有缘人的心灵! 
    5月22日晚23时03分,收到从您的微信发来的散文《与谁相约》。上面标注:“这是志红最后的作品”。我当时有点懵,愣在那里,还没回过神来,不到2分钟,又收到您的微信发来的信息:“这是志红先生陈永全用志红手机发送的。” 我心中隐隐有种不安,于是立即回信息:“陈先生,您好!志红主席怎么了?”“她因急性白血病于21日上午6时许去世,24日上午9时45分在银河公墓仙鹤厅举行告别仪式。”陈先生的回复,如晴天霹雳,一下子把我击倒在地,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一样落了下来。太突然了,我实在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我和您,算是有缘。5月19日上午11时40分,我给您打电话,电话那头传来您温柔的声音:“小蓝,听到您的声音真的很开心,有事么?”我说:“今年是源城区文学协会成立十周年,准备出版一些会员作品专辑,想请您为作品写序。”您答道:“祝贺你们!只是现在我不太方便,怕没时间,尽力吧……”当时您还答应了我,希望找个时间再来河源采风!
    5月20日,河源暴雨。晚上,我用微信给您发了一段河源水浸街,市民在街边、江边捉鱼的视频,并附信息:“河源是个美丽的小城,雨后的万绿湖更美。万绿湖畔,与你相约?”没想到,5月21日,您竟然突然就走了。那一通电话,那一段信息……竟然成了永诀!怎么说走就走了呢?我不相信,也不愿接受这样的事实!我忽然感觉,这世间诸多事,都是轻烟一缕!
    2014年12月22日,在广东省作协主办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班上,您在讨论会上发言。那天,我对您的讲话作了录音,不想,却成了弥足珍贵的纪念。
    您在发言中说:“初识河源,那是许多年前省作协组织一批文化人到河源采风,河源的客家文化是非常有地域特色的文化……韶关,有一种文学现象,是值得关注的,那是五月诗社,是韶关的一个民间文学组织,其以令人瞩目的创作成绩和人才辈出的成就,赢得了文坛的普遍赞誉。这些年,我们作为文艺评论的工作者,忽略了五月诗社这一纯粹的民间文学组织的存在,对这一文学现象,关注的也少了,这是值得反思的。我想,在今后的文艺评论中应该加以关注……这次省作协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活动,强调了文学创作的方向,是非常有眼光的,这对进一步挖掘地方文化,地方资源,对广东文学的发展、版图的再构,是一个很好的时间节点。现在党中央重视并关注文学的发展,是一个很好的创作契机,这次学习,也是一个机会,这次的参会者大多是来自基层作协,我是一名文艺评论工作者,看看大家有没有比较好的话题,以后可以到地方作协进行一些文学交流……”您的声音,是那么的亲切,至今仍萦绕在我的耳畔。
    在会场的走廊里,您和我聊了很长时间。您对诗人韦丘、桂汉标组织的“红三角”文学社团给予充分肯定,您对文学创作的方向、对事业、对人生的感悟,让我印象十分深刻。您没有一点名家的架子,话语温婉动听,几乎每一句话都能触碰人的内心深处。
    2015年1月9日下午,我参加源城区优秀文化进校园总结大会,我在会上还对你提到的进一步挖掘地方文化、地方资源作了传达。不想会议一结束,我的手机就显示了您的来电,接通您的电话,您的声音依然是那么温暖,您说省作协有一个教育实践活动,作协会员要深入到基层采风、搞创作,您想到河源来了解客家文化,以后我们可以有更多的互动与交流了。看来我们真是心有灵犀。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缘分!
    2015年1月20日,我把刚编印好的《委员风采》第3期上传给你,你看了封面后说了两个字:“真美!”我说:“ 我们客家古邑万绿河源有许多美丽的东西,随时欢迎您来访。”您答:“好!那么我们就相约万绿湖吧!
    20年前,你写过一本名叫《一人上路》的书,你还写过一本书,叫《无边的生活》。2015年5月22日晚23时3分,收到你的遗作《与谁相约》,想来,这是您写给每个与您有缘的人的文章吧!58岁,您一人上路,走进了“无边的生活”。但愿您就像您自己说的,“像做美梦一样”,“ 春夏秋冬,都在您的心里了。那么,就与您的心,相约吧!”

       【原载2015年6月16日《河源日报》“万绿湖”副刊】



           ◆一人上路,走好◆

                       作者:莲 子


●《南方日报》编者按

  5月21日,本报资深报人、优秀文艺评论家、作家、出版人陈志红同志匆匆地离我们而去了。她一生都在用温暖细腻的笔触,抒写她对人生和生活的热爱。她的文学作品影响了众多的读者。她对生活的热爱,对新闻的追求,对文学的眷恋,对朋友的真诚,如一朵蓝色的火焰,炽热却是柔和的,永远把人生的美好留在我们心田。今天,我们在此刊发著名作家莲子的文章,以及陈志红同志最后的遗作《与谁相约》,作为我们对她深切的怀念。

———————————  

    5月21日,在连日来下个不停的雷雨中,惊闻好友志红是日晨一人上路,远走了。消息来得太突然。刹那间,悲痛万分,不能自已,泪水伴着雨水哗哗直下。
    我和志红相识于37年前的中山大学校园。那时,我读中文系,她和我弟弟同时就读哲学系77级,而且同在一个班。因此,他们刚一入学,我就认识了美丽出众的志红。毕业后,由于彼此长时间做媒体,又由于同样都在写作,我们交往很多,交情很深。隔三岔五地,总有相聚之缘。每回坐在一起,她总是娓娓细语,和我谈人生、谈文学、谈创作。我很欣赏志红的坦率、真诚与才情。1992年,志红主动为我写了一篇文学评论《关注、体验、剖析—读莲子报告文学集》刊于1992年9月7日《羊城晚报》。我很感谢她能够以一种冷峻而又严谨的哲思,对我的作品做出“没有停留在展现具体的社会问题这个层面,而是以此为入口,开始了更深层次的对人类生存环境及人类精神状态的剖析和思考,从而使作品进入了一种更为广阔同时又更具普遍意义的境地”的评判,帮助我在日后的创作中,能够以一种置身其外用心其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去勤奋耕耘,有所收获。
    没多久,我又很欣喜地读到她刚出版的散文集《一人上路》。文如其人。志红的散文,充满着真情挚意,有色彩,有韵味,字字珠玑。她所攻读的哲学,又为她写文学评论奠定了极好的功底。我知道,她一直在思考、追寻着一种理想境界:执着于生命而又超脱于生活。这就是文学与哲学的结合。
    2003年的时候,志红跟我提起,母校中山大学成立了传媒与设计学院,有关领导想请她到该学院任职。她说她很喜欢美丽的康乐园和那里浓郁的学术氛围,但同时又很喜欢报业,喜欢做出版。珍珠和玛瑙,难以取舍。一时间,举棋不定,有些苦恼。
    我很清楚,时刻给人温暖柔软的志红,内心有着非凡的坚韧和毅力。在此之前,她刚安放了心脏起搏器。我手捧鲜花去探视时,她很乐观地告诉我说,放了心脏起搏器,感觉很好,没什么事了。当她在考虑是选择“珍珠”还是“玛瑙”的时候,我也很清楚,倘若选择前者,以志红的才华和气质,在红墙碧瓦、绿叶扶疏,尤其是滋养了她的爱情和幸福婚姻的康乐园里,志红会活得很优雅,也很有诗意。但她最终还是选择做回充满挑战和压力的出版人。
    前不久,我因为出版了几本新作,要给她寄去,和她通了电话。她听到我的声音,十分高兴。电话里,我们聊了许久。之前,她曾长时间持续低烧,几次住院均查不出原因。2013年底,省作家协会召开第八次代表大会,她虽因身体原因未能出席,但仍以高票当选了省作协副主席。这次,她说她身体好多了。我能感觉得到,她心情真的很好。我很宽慰。我还特意告诉她,她作为省政府参事室参事时所写的一篇关于广东文化现象的思考文章,我在阅读文件时读到了,很有见地。我说,没准,每个厅级干部都会在文件夹里读到呢。她听后,笑了,笑声清脆悦耳。隔着电话,我能感觉得到,她那温柔美丽的笑容。
    不料,此次通话,竟成永别!
    好友志红,音容还在,笑貌还在。一人上路,走好!


             ◆与谁相约◆

                     陈志红遗作

    春天在不经意间就过去了。其实春天在向我们姗姗走近的时候,我们是很雀跃的。那时正是隆冬啊,所有的人都裹挟在厚厚的盔甲之中瑟瑟缩缩。南方的冬天,真是很邪乎啊,寒气渗入骨髓,整个人就变得冰凉麻木起来。阳光是那么地有气无力,你只来得及眨一下眼,它就不知躲到哪儿去了。春天的到来,有点犹犹豫豫,探头探脑,又有点儿欲抱琵琶,忽然之间,漫山的花儿就开了,我们甚至来不及欣赏一下枝头那鹅黄色的嫩芽,那芽儿瞬间就长成巴长大的绿叶了!我们使劲歌咏春天,因为她实在太迷人,又实在太短暂了!我们来不及和她拥抱,更来不及与她缠绵,她一下子,就从小丫长成大姑娘了!
    我们委屈啊!想想看吧,曾经是与她相约过啊!在冬夜里,在寒风里,在无人光顾的长长的昏暗的午后,她那温柔的手,不止一次抚过我们冰凉而无望的额头,探入我们空虚而渊深的胸口,我们听到过她不止一次地许诺:我还会来的。
    她没有食言,她来了。而且是那样地大张旗鼓,不吝声色。我们是看到了草长莺飞、花红柳绿啊!太好了,让我们坐下来,与你把酒细斟,慢慢品味,春宵一刻,彼此梦长啊!谁能想到,相思会比梦长,一觉醒来,满室的春光,已成了夏日的浓荫呢!
    也好也好,夏日虽不如春天的娇俏,也是丰盈可人的。那年小桥流水,杨柳依依,是谁的裙裙,洇湿了我们的眼帘?揉揉眼眸,想轻轻扶她一把,待伸出手去,那夏日迷人的长发,已绾成秋日美丽而慵懒的发髻,让我们愣愣的目光,追寻到的,只是那款款而去的依然袅娜的背影。
    好了,秋天也过去了。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赛。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为什么,我们永远看到的,都是你的背影?
    年年月月相思梦,为谁流泪到天明?
    如果留不住,那就不留吧,如果追不上,那就不追了吧,剪一片春光贴在窗棂,插一根柳条养在净瓶,一轮秋月在杯中,红泥小炉为冬衣,也很好吧?
    如此,春夏秋冬,都在你的心里了。那么,就与你的心,相约吧!

      (这是志红最后的遗作,2015年5月27日已在《南方日报》刊发)


2015/6/16 7:50:22 发表 | 责任编辑:冯春华
本文共有评论 -2 篇︱已被阅读过 577 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网上大名:

评论主题:

您的评论:
 
验证码: 6878  

 
友情链接: 武江起航网络┋CNH个性网址航┋诗歌报汝莲茶分销平台阿君软件工作室SEAGATE女子诗报韶关新闻网韶关民声网
名誉社长桂汉标社长冯春华┋诗社Email:fch928@163.com 五月诗笺微信公众号:maypoetry ┋ 网络技术:SEAGATE

作品版权所有,任何媒体亦可转载,但必须署明作者及本站网址!
Copyright © 2008-2029 五月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805603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