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五月诗笺

 首页 | 评论 | 诗歌 | 散文 | 古典诗词 | 诗意小说 | 菁菁校园 | 海外心羽 | 八面来风 | 精品原创 | 个人诗文集 | 诗文竞技 | 散文诗 | 诗社公告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五月诗笺>>散文>>笛之情
 
笛之情
  文 / 湘妃竹
      




    昨夜,饭后下楼散步时已经快晚上九点了,绕了一大圈,在经过邹老师的“乐韵园”已经十时。夜色中,还有孩子在认真练习葫芦丝,作陪的家长有的在弄笛,有的在与邹老师亲切交谈。每次散步经过这里,(很多时候是故意绕道这里)我都会驻足聆听,既为那悠扬的笛声,又为邹老师那娓娓道来的技巧讲解。邹老师,一把年纪的湖南娄底人,在所谓“家”的眼里,充其量也只是个民间乐手,但对音乐的酷爱与坚持不懈并不亚于专业人士,有自己的乐坊,有自己的乐器工厂,横笛,竖笛、葫芦丝、二胡……不过,在众多乐器中,我偏爱横笛,偏爱它并不是我能吹得好它,只是它与我过往的童年有关,笛声轻扬,当那音韵悠游柔转,宛若朱雀轻鸣时,眼前总是出现儿时与兄长弄笛的情景。
    二哥算是我学笛的启蒙老师,每当兄长在课后放下书包,从床顶我够不着的地方取来笛子吹上一曲时,大可以用五体投地来形容对哥哥的崇拜,那种只是在收音机里能听到的旋律,居然让哥哥一口“仙气”就吹出来了,妙不可言的感觉更激发了我的好奇心,缠着哥哥要吹笛,哥哥说你不够气,我说你才不够气,哥哥说你不会谱,我说你才不会谱,哥哥说那你吹吧,笛子在手,学着哥哥的样把笛横在嘴边,鼓气一吹,还真是没吹响,不可能!再用力,还是一样,再来一次,这笛子好像比我还犟,于是我的杀手锏出来了,硬说是哥哥做了手脚不让笛子响的,无奈的哥哥知道“惹不起”我,终于主动说教我学笛,并保证能让我吹出腔调。于是,每天期盼着早点放学好让哥哥教我吹笛。一支小小的短笛,总共也就八个小孔,学起来却不是我想像中的简单, 朵来米还吹不来,笛腔内早已积满我的口水,以致哥哥从我手上接过短笛之前我总会习惯性的甩甩它(现在还保留着这个习惯性动作),哥哥说:你这种“吐笛法”很好,可以每天帮笛子洗澡,吹出来的声音可以帮发饱胀的人催吐,每次帮你换上几次笛膜可以让我把外洲上的芦苇砍光。在当年,资源匮乏,笛膜更是稀缺,哥哥总是利用课余采来芦苇,然后小心翼翼的剥开苇竿,取出苇心的那一层薄衣把它夹在书本里待用。我见证过哥哥取笛膜之难度,所以对哥哥的调侃也只是报以莞尔,但丝毫不影响学笛的情绪,没有笛膜我也对笛空吹,练气息,练指法,熟悉音准……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天也能吹出朵来米,尔后也能成腔成调,总算是未能辜负哥哥的初衷,哪怕是现如今,吹出来的依然是当年的腔腔调调,毫无长进,但当年哥哥手把手悉心教导的一幕已深深刻入脑海。只是转眼间却发现岁月扰人,更觉这夜笛中轻轻宣泄着些许淡淡的忧伤,那是青春流逝的律韵,让人有些黯然,黯然中甚至觉得学笛对我来说似乎也是一件无为之事,然而,一个人如不去做些无为之事,又何以遣这有涯之生?
    笛声在耳,我那贫乏而不失温馨、幸福伴着天真的童年,随着这悠扬的音韵渐行渐远,勾勒起的也只是自己对过往的无限怀念……


2015/7/10 22:28:53 发表 | 责任编辑:冯春华
本文共有评论 -2 篇︱已被阅读过 462 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网上大名:

评论主题:

您的评论:
 
验证码: 6952  

 
友情链接: 武江起航网络┋CNH个性网址航┋诗歌报汝莲茶分销平台阿君软件工作室SEAGATE女子诗报韶关新闻网韶关民声网
名誉社长桂汉标社长冯春华┋诗社Email:fch928@163.com 五月诗笺微信公众号:maypoetry ┋ 网络技术:SEAGATE

作品版权所有,任何媒体亦可转载,但必须署明作者及本站网址!
Copyright © 2008-2029 五月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805603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