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罗耀辉先生诗集《迟暮吟》
人品与学识,罗耀辉都堪称我的先生。认识先生,至今恰好十年。十年前,珠江文化研究会的学者和作家黄伟宗、洪三泰一行十余人到清远考察北江历史文化,在座谈会上,先生主要介绍清远的姓氏文化。发言很简洁,但我感到他在进行系统的研究,且颇有心得。据我所知,在清远专门研究本域姓氏文化的人很少,我预感到他的研究成果将填补这项空白。
八年后,他出版了40万字的专著《清远姓氏》,我还是有点意外。因为对于一位担任行政领导多年的人来说,这个“转型”是要经过极为艰难的头脑风暴的。更何况考证、撰写,犹如一场场马拉松长跑,犹如一次次登山运动。然而,年逾花甲才开始加速的他,冲过了终点线,登上了“第一峰”。在此过程中,他搜集查阅市域各地馆藏族谱和民间族谱500多部,面访知情者逾1000人,以个人名义发出的调查信函2000多封,积累族谱资料和口述资料等原始资料1500多万字。焚膏继晷,整整十年,终成皇皇巨著。如此好学善学,如此勤于笔耕,令我这个做晚辈的自觉汗颜,更钦佩不已,景仰有加。
先生能诗,我却是今年才知道的。初夏,先生带着厚厚的打印稿《迟暮吟》到我办公室,请我指正并作序。指正不敢当,写序也非我所长。但先生对我青眼有加,岂能拂其美意?我当下表态写点读后感。
这部诗集内分《乡愁》、《求学》、《北江》、《友朋》、《访游》、《保健》、《咏史》和《其他》八个篇章,篇目用词看似简单,历程、心路、本色却尽皆囊括,令人初感况味。细细品读,每个篇目里皆有佳作。
《乡愁》一章,就已体现先生朴实无华的文风,并贯穿整部诗集。“乡愁”二字,可谓诗味自有,耐人寻味。品读其诗作,我感受到:经历过苦难的人,乡愁里有太多无法漫灭的感伤。
开篇《族史吟》,其最后一首写道:
吾家先祖属小房,多代至父成单传。
往昔势弱堪悲苦,脉延至今犹艰难。
小房、单传,在那个年代,势单力薄,在族里村里,都易遭欺凌。诗作纯属纪实,没有任何修饰,更没有遮掩。其家庭悲苦,却更容易令读者产生想象和共鸣。作者写《家情》,使这种忧愁和感伤更加具体可感。
爷爷穷困潦倒极,茅屋栖身避暑寒。
数亩旱地产有限,生存还须辟新源。
村东村西皆煤厂,打工苦挣血汗钱。
父亲虽为独生子,一样跟着踏险艰。
瓦斯爆炸夺爷命,大难不死父生还。
煤窑虽危父仍钻,养家活口大如天。
尽管冒死打工能勉强果腹,母亲贤良勤俭持家,但贫家病多,八位子女夭折大半。及至新中国成立,不再为衣食担忧,且作为共产党员、村长的父亲“奉命找煤源”,成为工业浪潮的生力军和先锋队员。日子渐渐好转,可是不久母亲撒手人寰,以致“母故父单十六载,老来无伴度日难。”。这是先生家庭的悲苦,也是那个时代普遍的悲苦,构成了许许多多同龄人未来乡愁的一角。
如果说乡愁有美丽的一面,则先生之于乡愁的美丽,可能只有童趣与亲情。
以儿歌形式写的《童趣》四首,描写了四个季节当中最开心的事情:春日野外采笋菇、夏夜纳凉听故事、秋后下田捉泥鳅、冬来玩冰捕山雀。这是属于那个时代的快乐,不用任何“投资”就能获得的快乐,当然,那本身就是囊中常年羞涩的年代。“篮子里/小笋野菇堆得冒了尖”(《春日》)是物质和精神双丰收的快乐,好玩且能为家里做贡献的快乐;而泥鳅、山雀不管能不能抓到,都是小伙伴们纯粹的快乐。但是,听完“古仔”之后,注意到“夜深深,人散尽/惟存稻田蛙鸣声”(《夏夜》),也许只是属于作者本人的趣味,因为这里有诗意萌芽,好比“注目寒江倚山阁”之韵味。先生一生与文相伴,到老仍勤于笔耕,是这时候播下的种子吧?
《求学》篇是我非常喜欢的一章。求学之初,刚刚成立的共和国百废待兴,虽然“课堂在佛殿,菩萨作陪员”(《忆启蒙》)、“庵堂读罢祠堂读,校迁罗祠又萧祠”且“贷款三元交学费”(《小学路》),但他“手捧新书乐滋滋”。期间又因母亲患病而放弃升中考试,尔后插班复习参加考试,自信考得好却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为名落孙山而惆怅,“心如嫩叶遭霜打,消瘦胜过病一场”(《插曲》)。正准备认命弃学务农,计划用三年时间把自己锻炼成为一名强劳动力,没想到县重点中学的通知书到了。喜讯姗姗来迟,原来是因为乡村路遥偏远、通知书辗转多时所致。一首不到20行的七言诗,写出了一个求学关键时段的悲喜剧,语言流畅,表意准确到位,足见先生驾驭文字的功夫。
从县一中考进武汉大学,他的求学之路翻开了新的一页,也奠定了一生成就于文的基础。在中学和大学校园里,无论是参加生产自救战饥荒,还是支农劳动抑或在碎石场吃苦,乃至“赤脚大学生风景线”中的一员,他的回忆都是甘美的。其诗作底色亮丽,就连因囊中羞涩而“躲避”卖面包的车子也写得趣味横生充满诗意:
面包售车进校园,赢得名声又赚钱。
强咽唾液避开去,面对江涛诵名篇。(《躲避》)
粗看是一首自嘲式的打油诗,细品妙趣飞扬。尤其是末句,每次读来都不觉粲然一笑!喜欢先生的求学诗篇,因其充满阳光和诗意盎然,更因其体现的备尝艰辛而百折不挠的精神。先生外柔内刚,壮年勤政,晚年笔耕不辍,均显示出坚韧不拔的的性格。到老年以锻炼与多种疾病作斗争并战胜之,与这种精神不无关系吧。
《北江》篇可谓个人的奋斗史,从上世纪七十年代送戏下乡,到换岗转行从事文史工作,以及退休之后潜心地方文史研究与著述,都有记事之诗作。品读这些诗篇,可以观照先生四十年间的心路历程,更可以联想到一代文化工作者的精神风貌。“农民演唱农民戏,一招一式有心裁。演员观众融一体,腾欢激情真壮哉。”这是《带队赴农建工地演出有感》的结尾。诗写于1975年夏,记录了先生参加送戏下基层的一个片段。无意做诗人,但长达半年的巡演和民工的热情、演员与观众互动的欢洽深深感染了他,情不自禁,歌以咏志。联想到现如今的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我感到这首当年的小诗,反映着一个永恒的主题,称得上小诗歌大视野。
1988年,先生奉命从韶关调到新建市清远,成为首任文化局长。开荒牛的使命是神圣的,拓荒的过程无疑也是艰苦的。先生以其才华与勤勉,在人、财两厢窘困的情况下,凭着一股“牛劲”,很快就打开了局面,使全市的文化工作步入新的旅程。“千方百计迎难上,夜寐夙兴促鬓斑”---终《不辱使命》!
不好吹牛愿做牛,心为事业拒私谋。
清风两袖奔新职,文史编研有嚼头。
---《换岗•之二》
志解市中姓氏谜,十年查考作工期。
做牛就得拼牛劲,不用扬鞭自奋蹄。
---《十年求》
这股“牛劲”一路坚持,才有了平凡岗位上的显著成就以及人品、文品上的良好口碑。由此也产生了《友朋》、《访游》等篇章的许多深情之作,也诞生了《保健》篇背后的故事:先生以花甲至古稀之高龄,凭持之以恒的体育运动,令乙肝后的小三阳转阴,还成功挑战糖尿病!
这部诗集虽只是个人成长与奋斗的片段式记载,但其视野绝不仅限于个人生活圈,从前面列举的一些诗作已经可以见其折射的社会环境、时代剪影和作者的感悟。而《咏史》篇,则反映作者广阔的视野独特的思考。对唐代“二王八司马事件”中的柳宗元、刘禹锡,普遍认为一个文豪、一个诗豪,作为文士可等量齐观。耀辉先生却认为“一重民生一重隐,政绩亦难等量观”(《柳刘异•之二》)。先生于细微处见精神,从以民为本的角度,看待两人的差异。“生子当如孙仲谋”,对历来备受推崇的孙权,先生也有自己的看法,孙权固然“守有良谋攻有勇,东南坐断气如虹”,却“失之后事安排错,终致降幡出帝宫”(《孙权》)。《诸葛亮》一诗当中,高度赞扬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同时,也委婉地表达了批评之意:长年征战导致财耗民累,何如“清明之治”!写《司马迁》,他认为“高超不在春秋笔,直抒胸臆不附庸”,可谓文史工作者的本色心语。对清远本土第一位入相的唐代乡贤刘瞻,没有歌颂其历史地位与政绩,而着笔于其谦和与清廉的品格:“洗雪进宫复相位,避开迎众绕旁门,洁身自好不受馈,家无存储守清贫。”
这一章的诗作,既有历史的纵深感,又有人文的厚度,这与先生的史学修养密不可分。搞文化研究,属于逻辑思维;文学创作,却是形象思维。但两者并不矛盾。有文化底蕴,更能使文学作品有韵味、有品位,我常说“做 一个有文化的作家”,就有这么一层意思。
先生为人低调,说自己功力浅薄,不精通格律,多仿古风。这还真对我的脾气。我多次在全国网络诗词、楹联征集中担任评委,针对格律过于严谨的现象,几乎每次都强调“文以意为先”的观点,强烈建议对表意准确、意境上佳的作品放宽格律。这部《迟暮吟》,既有古典格律题材的韵律而具有形式之美,又因基本不顾声律的束缚,以致挥洒自如,与先生直抒胸臆的文风可谓相得益彰。如果说对先生的作品有什么建议的话,就是对其长短句,可不做词牌标识,或统一标“长短句”,即如诗歌不标“古风”、“七律”之类。因为毕竟词牌之下,必有一定的格律要求,出律太多不妥当。
展读先生的诗歌作品,回想先生的事业成就与处事风格,我仍然执着地点赞其勤勉,或言“牛劲”二字。在县一中就你追我赶下苦功,乃至老师查铺常在深夜后--“只缘常有小灯红”。退休之后,仍致力于文史研究,孜孜以求且涉猎甚广。姓氏文化成果之外,不仅有北江文明史方面的研究成果,还有《改写了古钱币铸用史的清远发现》、《名碑失而复得历劫更生辉》等具有一定影响力文章,“业余”还写诗歌辞赋。劲健一如少年时,实属不易。
2015年9月于清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