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九龄故居的时候正值中午,陪同我们的两位当地人用家乡话聊天,边走边说:“好大的热头。”一问,原来“热头”就是太阳。我想起唐朝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依张九龄的声望及名气,他返乡儿童未必会不认识,但乡音最是难改,宰相在繁华的长安,能流利地说当时的官方语言么?这位才华横溢的浪漫诗人,望月怀远,念及双亲时,是否曾用自己的家乡话吟诵那传颂千古的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隘子镇是一个古镇,讲客家话,民风淳朴,热情好客,遇见熟人会习惯性地问候:有没有“食朝”(吃早餐)?吃午餐叫“食昼”、吃晚餐叫“食夜”,把晚上叫“夜铺头”、白天叫“日子头”,洗澡叫“洗身”,泡温泉叫“洗汤湖”,下雨叫“落水”,知道念“晓得”,我念“捱”,他念“之”,妈妈叫“娘”,没有结婚的女孩叫“妹哩人”,结婚后的女人叫做“夫娘嫲”,形象贴切。
隘子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沟,让当地人自豪的是这个不起眼的小山沟孕育了中国历史上不能忽视的名相名将:唐朝宰相张九龄和曾任国民革命军师长的张发奎。
追寻名相足迹,我们来到了九龄故居,张九龄故居祠堂,坐西朝东,背靠七星墩山峰,前有一口荷花池塘,是典型的青砖红木客家民宅,始建于1300多年前,因年代久远,未进行大修,已经破损严重,有坍塌的危险。2008年9月,为纪念盛唐名相、岭南名人张九龄,经张氏后代宗亲的四处筹措,成立了张九龄文化研究会,并着手启动筹款大修祠堂工作。2009年10月,张九龄故居祠堂重建工程正式动工,工程在原址按旧貌重建,主要对故居祠堂的上厅、中厅、门厅等三厅进行翻修,对两侧12间厢房、左右2个庭院进行重建。
故居祠堂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雕龙画凤,古味悠悠,阳光下琉璃瓦檐上,两条威武的巨龙栩栩如生。故居由3栋雕梁画栋的青砖红木结构房屋组成,中心3间大厅为祠堂,祠堂边有12间厢房及2个庭院,威武而又深沉。跨进高高的门槛,内设宗祠,有张宏愈、张九龄父子牌位。
庭院里,不时有前来礼拜的虔诚身影,追寻着张九龄的风度与故事。我凝目伫立,脚下莓苔恣意,眼前蔓草凄迷。门前斑驳的石柱覆盖了久远的往事,开元盛世都已完全交给了历史。我走近前,抚摸着静默的石柱,仿若就抚摸着历史的沧桑,我就隔着时光与古人相望,张九龄也在一旁张望,我们的目光就在千年后相逢。他甩一甩衣襟便抖落掉了一地的珠玑,而其中的一句诗竟然就是我此时的感慨:“惜此生遐远,谁知造化心。”那个神往的时代远去了,曾经的繁华是否再也无处可寻?
来到这里,你是否会敬仰那那一道道厚重的门槛?敬仰那一根根庄重的古石柱石基?敬仰那院内一扇扇沧桑的木门?敬仰那牌位前灼痛我诗行的文字?敬仰那来去间虔诚而又朴实的身影?我想是的,环视着目光所及之处,阳光下,殿宇庄严古色古香,那份陈旧在无形之中向你诉说着九龄贤相的风度,诉说着九龄贤相一直为后世人所崇敬、仰慕的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的风度。
怀着这种无比敬仰的心情,不觉已经绕殿一圈,我仿佛又回到了历史的原点,走了一个轮回。是的,眼前这颗怪枝嶙峋古老沧桑的桂花树,不也正静静地看守着人世间的每一个轮回么?这颗桂花树相传是张九龄亲自种下的,经历千百年后,老桂花树尽管很多部分树枝已经枯死,但枝头绿叶还是非常繁茂。老桂树呵!当肆虐的狂风任意拍打着你的身躯的时候,会有人在意你的苦楚么?你又会隐忍多少的悲伤?老桂树呵!当桂花散落一地,是你永远无法言明的主人对家乡的思念,还是主人那离别的痛苦?老桂树呵!你年轮里写满的,是对历史兴衰的敬仰?还是一生对田园的情怀?九龄公呵!当年种下这颗桂花树时,你可曾想过,当年的纤纤弱株,历经风雨,却还如此的生机勃勃么?九龄公呵!你可曾想过,这棵老桂树正昭示着您的后人也像您的精神一样,一代传一代生生不息么?
祠堂的旁边有一座山,通往山那边是一条石头铺成的小径。石头被千百年来来往往的人们踩平了棱角,显得光光溜溜的。石径的凹陷处生了厚厚的青苔,在阳光的照射下,更显出了一份生命的顽强。这条石头路祖辈们说是张九龄以前回家时必经的道路,原来的道路坑坑洼洼,下雨天泥泞不堪,一次张九龄回家,看见村民们进出非常不便,便自己出一部分资金,然后发动村民筹资,带领村民们修建的,现在也是村民出去干活的重要通道。
这条古道一直通往山脚,半山腰旁边有一个小山窝,小山窝中心有一眼神奇的泉水,面积约2平方米,水深约50厘米,清泉潺潺,经年不息,当地人称它为“九龄泉”。
相传,张九龄之父张弘愈因为屋舍建在山岗上,地势较高,水源稀缺,每天都得到山脚下去挑律水河的水吃用。张九龄小时候经常和小伙伴们在半山腰这个小山窝里玩耍。有一次他们在玩“挖坎”的游戏,挖着挖着,突然间地下冒出一泓清泉来。张九龄又惊又怕,马上回家告诉了父亲。父亲赶过去一看,张九龄所挖的小泥瘩变成了一个大水坑了,掬一捧泉水品尝,感觉清凉爽口,沁人肺腑,于是就和小九龄小心翼翼地在泉水四周填上高高厚厚的泥坎,形成了一口土水井。这样,张九龄家和附近的人家再也不用那么辛苦地下山挑水了。光阴似箭,食用这口井水的村民也越来越多。尽管这口井不大,但是,不管干旱与否,井水却是绵绵不绝,清澈如镜,味道甘甜。
我轻轻地走过去,端详着这清清的泉水,它吐纳着天地之灵秀,流动着时光之意蕴。以一种静静的、优雅的姿态演绎着生命的宁静与安然。轻轻的捧一口,一股甘甜沁透我心,九龄泉从此也融入的我的笔尖、我的思想和我的岁月。
风流已逝,青山依旧。离开张九龄故居,在回隘子镇一公里左右,一条卵石小路将我们引领到了“张文献”公祠。后人为张九龄修建了这座寂静的公祠。面积100多平方米,前栋为休息厅,中栋东西成对称侧房,中间有天井,后栋为丞相神位座。整体似庙式,至今香火不断。
穿越时光的隧道,我仰望着诗人,不由得再次吟诵“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诗句。诗人几次离乡的画面再次浮现,当时的他是怎样地思念远方的爱妻及亲人?可是诗人呵,却把内心这种无比的感伤用情意和沉着的缠绵包裹,让我们读来浑成而不露痕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