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跨时代的作家
才能弥合网络文学与纯文学◆
作者:韩浩月
中国作家协会12月17日正式成立网络文学委员会,引起广泛关注。在日前举办的一场读书沙龙上,网络作家唐家三少说:“通俗文学的销量哪怕是严肃文学的100倍,它也永远无法取代严肃文学的作用。”在网络文学与纯文学之争已经成为陈年旧事的时候,这样的说法是真正了解了文学功用的多样化后发出的。
在网络文学最初显示生机的时候,严肃文学界对网络文学抱有近乎冷漠的粗暴对待,这也导致后来崛起的网络作家对严肃文学也不屑一顾。网络文学借互联网生活这个大势,到今天已经成为公众娱乐生活的主流:网络作家开始加入中国作协,传统文学报刊把网络文学纳入了评价体系,众多的严肃文学作家也纷纷触网,甚至开始尝试网络写作。
两个写作群体的“敌意”已经消弭于无形。“现在的网络文学99.99%都是垃圾”这样的激烈批评也再难听到。出现这种情形,原因很简单,就是两大写作群体忽然间发现,他们之间根本不存在直接的竞争:严肃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网络作家写不来,网络作家所撰写的超长篇小说,传统作家也做不了。况且,两者的文学观念、文学审美、创作方式等都有巨大的差别,无法用一根标杆去衡量。
其实,严肃文学更有理由成为当下大众的消费主流。我们曾经拥有过这样的时期,从王蒙、张贤亮、刘心武、蒋子龙,到路遥、贾平凹、莫言、陈忠实……他们的作品一纸风行,为影视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改编灵感。在长达三四十年的时间里,严肃文学为人们提供着精神抚慰,帮助人们去释放情感、表达自己,那时候人们对文学的依赖一点儿也不输现在争着给网络作家打赏的粉丝。
网络文学是个独特的现象,同在互联网时代,只有中国有网络文学这个说法。正是因为严肃文学的不在场,为新的写作形式提供了空间。严肃文学的创作群体萎缩导致写纯文学作品的作家减少,又使读者大面积流失。读者不再关注严肃文学,是因为他们在娱乐层面有了更多的选择,也因为严肃文学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给予读者更多的精神指引。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严肃文学出现断崖式的跌落,陷入久久的沉寂。有人曾将严肃文学的失落,归结于读者不再喜爱阅读,网络文学的走红恰恰反驳了这个观点。不是读者不爱阅读,而是需要阅读的内容、平台都要满足读者的需求。尤其是在内容方面,80年代那种百家争鸣式的写作诞生了无数优秀的作品,制造了严肃文学最后一轮辉煌。现在的纯文学作品仿佛仍然沉浸在对那时的追忆中,无法摆脱既有的写作意识,经验反倒成了桎梏。
“文学已死”“文学没有找到继承人”这是对严肃文学极其悲观的看法。但即便是在碎片化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仍有大量坚持纯文学创作的人,只是他们暂时没有适应时代的变化。只有跨时代的作家才能把文学与市场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对年轻写作群体是很大的考验。如果优秀的网络作家突然有了严肃的文学意识,转行到严肃文学创作,或可催生有新意的作品。只是,日更新几千字上万字的网络作家,还是让人担心“写伤了”,没法再写出具有较高文学浓度的小说。
所以,严肃文学成为大众消费主流目前只能是一个美好的盼望,文学市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会被“产品化”的商业文学所垄断。严肃文学依然还会继续小众下去,但我相信总会有文学天才在某一天不期而至。
【原载2015年12月26日 《京华时报 》】
◆哲学是分身术◆
作者:周国平
我们平时所做之事、所过之生活只是一个局部,哲学就是要我们从这个局部中跳出来,看世界和人生的全局,由此获得一个广阔的坐标,用以衡量自己所做之事、所过之生活,用全局指导局部,明确怎样做事和生活才有意义。
哲学让人从当下的具体生活中跳出来,给人一个更高的视角。有没有这个更高的视角很重要,如果有,大苦难也会缩小,不能把你压垮,如果没有,小挫折也会放大,把你绊倒。你尽可以在人世间执着和追求,但是,有了哲学,你就有了退路。
哲学是分身术,把精神的自我从肉体的自我中分离出来,立足于精神的自我,与那个肉体的自我拉开距离,不被它所累。如果这个距离达到无限远,肉体的自我等于不复存在,便是宗教的境界了。
哲学想的是根本问题,它让你与具体生活拉开一段距离。
如果没有哲学,我会沉溺于当下具体生活中,把它看成整个世界。有了哲学的思考角度,我就不会把某一个具体的苦难看成我人生的全部。
哲学是一种分身术,它能将我分成两个,一个是有很多尘世欲望的具体的我,在红尘中奋斗、挣扎。另一个是哲学的我、理性的我、灵魂的我,会站在更加开阔的天地之间,从更加超脱的角度来劝导那个具体的我。哲学不能消除我遇到的具体的苦难,但它让我拥有一个站在高处的自我,这个自我能站在永恒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就会感觉眼前的任何遭遇都是短暂的、渺小的,从最后结果来看都是一样的。这样,就把那个具体的我从苦难中拔了出来,使它不至于被苦难压垮。
人的根本限制就在于不得不有一个肉身凡胎,它被欲望所支配,受有限的智力所指引和蒙蔽,为生存而受苦。可是,如果我们总是坐在肉身凡胎这口井里,我们也就不可能看明白它是一个根本限制。所以,智慧就好像某种分身术,要把一个精神性的自我从这个肉身的自我中分离出来,让它站在高处和远处,以便看清楚这个在尘世挣扎的自己所处的位置和可能的出路。从一定意义上说,哲学家是一种分身有术的人,他的精神性自我已经能够十分自由地离开肉身,静观和俯视尘世的一切。
哲学是启迪人生智慧的学科。人的一生中,是否受到哲学的熏陶,智慧是否开启,结果大不一样。哲学在人生中的作用似乎看不见,摸不着,其实至大无比。有智慧的人,他的心是明白、欢欣、宁静的,没有智慧的人,他的心是糊涂、烦恼、躁动的。
对于自己的经历应该采取这样的态度:一是尽可能地诚实,正视自己的任何经历,尤其是不愉快的经历,把经历当作人生的宝贵财富;二是尽可能地超脱,从自己的经历中跳出来,站在一个比较高的位置上看它们,把经历当作认识人性的标本。
人生最无法超脱的悲苦正是在细部,哲学并不能使正在流血的伤口止痛,对于这痛,除了忍受,我们别无办法。但是,我相信,哲学、宗教所启示给人的那种宏观的超脱仍有一种作用,就是帮助我们把自己从这痛中分离出来,不让这痛把我们完全毁掉。
【原载2015年12月25日 新浪博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