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九日是我们下乡四十五周年纪念日。我们曾经一起下乡的刘胜利同学主持,从去年就开始联系通知20多名同学聚会,费尽了心血,绞尽了脑汁,在茫茫网海上找到了我,邀请我一定参加。刘胜利说:你再不回来参加聚会,咱们都六十多的人了,说不定哪一天说找不着就找不着了。我说:我的身份证忘在成都了,不知道能去成不能。明天给你答复吧。于是,我跑火车站问询,没有身份证,户口薄、驾驶证、医疗卡也可以直接购买火车票,我于三月六日提前购买了三月八日的K21北京——桂林的火车票,三月八日下午乘火车,专程赶到聚会地点,在故乡住一宿,提了三十本我的三部诗集,上下车赶路程,提两兜书,确实很累,内衣都沁出了汗水。但,为了能让我的下乡一起的四十多年未见过面的老同学分享,乐此不疲。在聚餐前,大家一一来到聚会地点,突然见面,有的就认不出来是谁;经过互相猜猜提醒,方辨认出来。四十多年未见过的占大多数,少数同学见过一两次。大家都退休了,面目全非,变化巨大,如果走到大街上见了面,一定认不出来是谁。这时候,外面进来一个老人,大家一致喊他郑老师,方才想起他是我们下乡前的班主任老师。他退休十多年了,比我们大五六岁,由于多年一直未见,他也变老了。那时候在高中上学,他结婚的晚上,我们同学还专门去闹洞房。我立即上前和他打招呼,并送他我的诗集。老师说:我拿回去好好拜读!寒暄一直后,王怀松同学提示,让我朗读我的诗集里的一首习作《在知青队当伙夫》,我眼睛昏花,不戴老花镜没法朗读,就让我们的下乡时的民兵营长李秀华代替朗读。读着读着……
●在知青队当伙夫●
刚下乡时 知青队没人愿当炊事员
我自报奋勇为30多名知青做饭
只是看过母亲做饭
不就是稀饭咸菜蒸馍面条大锅饭
白菜萝卜大锅煮么
第一次做饭的晚上
我提前发好第二天早上的蒸馍面
梦中知青们尝到我的手艺
抿着嘴伸出大拇指笑
把我笑醒了 月亮爬上窗格格
好像是叫我早点起
天空淡蓝淡蓝地发白像是鱼肚白
月亮是不是该下山了
我赶快起床进了伙房
农村都把太阳月亮当成钟表了
我把农村用的土灶台的火捅开
开始学着母亲做馍的样子
一个一个的团呀一个一个地揉啊
像月亮太阳 又好看又好吃
我好像看见了同学们的笑脸
满意地把面团一个个上笼
水已经响了 鸡还没叫
等到馍蒸熟了打开笼一看
圆圆的馍全塌成了扁饼
这时 村子里的鸡才一声一声叫开了
月亮不知哪里去了
太阳当然也不肯露面
我会蒸馍呀 这是我第一次做饭
等到同学们下早工打饭时
板着脸说“不会做饭瞎逞能”
“瞎积极多没脸”
从没当众哭过的大小伙子
伤心地抽泣着
好心的同学们围上来
贫下中农安慰我:
要把火烧得旺旺的
要把气顶得足足的
别泄气 泄气的皮球拍不起
鼓气的皮球蹦着乐
1971年4月 于鲁山县马楼公社官店村大队院子里
她读着说着,感动的流下热泪说:写得很真实感人。大家一致拍手称赞。有说有笑的气氛达到了高潮。有同学说:一边说一边喝酒:来,大家共同举杯庆祝完吗下乡四十五周年,举杯!干!
想当年三月九日下乡的情景犹如昨天历历在目:不禁想把我过去写的拙作亮相,这首习作没有拿到现场,所以没法朗读,回来之后,我把它贴出来弥补,让能在茫茫网海相见,为纪念我们下乡四十五周年多加些回忆吧。
●去岁三月九●
去岁三月九,告别故乡土。今过纪念日,旧景重复目。
上山下乡日,全市大欢送;坐汽车游行,激动泪花流。
友送情谊深,恋恋难离分;寄语反防修,主席话牢记。
滚一身泥巴,练一颗红心;接受再教育,誓言诉衷情。
耳边鞭炮鸣,眼前人欢腾;穿过夹道欢送路,疾车驰向农。
心潮如浪翻,腹中诉激情;心随车轮飞,广阔天地中。
怎么这么慢,什时到鲁山;盼达目的地,犹如归心箭。
隐约山连绵,瞬时到山前;一声汽笛鸣,车往山村行。
莫不是到了,心中豁然明;钟爱好河山,天地安排定。
村在山脚下,不知山村名;早有老农接,不等汽车停。
全村老少迎,行装接村中;老农多亲热:您可回来啦!
想到那一天,一天诉不完;劳模跳舞景,至今脑海中。
1972年3月9日于河南鲁山马楼公社官店村知青新舰队
●青山绿水望未来●
两腿泥巴双袖风,爬山锄荆建山村;
赤臂红心镢头舞,满山栽遍苹果树。
海阔天空负重任,年复一度春光来;
踏碎两年山乡路,青山绿水望未来。
1973年3月29日 于鲁山官店村新建队
刘胜利同学在网上认识了初中同学赵有芬,她也是知青,其中孟宪国,何宝生,王茂奇和赵有芬也是初中同班同学,也把她喊了去。赵有芬同学自小喜欢美术,坚持不懈学画,终于于2013年在河南省省级报刊《大河报》发表大作《牡丹图》,大器晚成。退休后,在漯河市老年大学首任电脑基础教师。她工作积极热情,兢兢业业,得到学校和老年学员的称赞。,《漯河晚报》曾刊发她的先进事迹和照片。赵有芬同学专门画了三幅牡丹图,在宴会上让大家分享,最后,把画分别赠送给李秀华,武大智(未参与聚会,让我替代转送)和我。以前,他们逢五逢十在故乡的同学都在一起聚会,我一次也没有参加,原因是我不在故乡,今年才联系到我,幸会幸会!纪念下乡四十五周年参加的同学有:郑来生(高中老师),李秀华,赵有芬, 魏春英,涂桂荣,邓秀珍,张富根,王茂奇,曹建忠,贾秀枝,张志远,王怀松,张依巴,何宝生,杜俊卿,王春才,刘胜利,潘柏顺,其中王春才,张富根和我,下乡时住一个茅屋,在我患病住院期间,一直是王春才在县医院守护,在聚会上再三表示由衷的感谢!同学们取笑说:那时候不感谢,四十五年后的的今天才想起来感谢了,我说:在一个锅里刷稀稠像亲兄弟一样,所以当时表示感谢没有说出口。现在表示感谢说明:在这分别的四十五年中一直没有忘记这件事,这件事一直刻印心上。而且刻印了四十五年。我会一辈子记住的!由于李秀华买的往返火车票,下午两点半的火车,问我走不走,我说走,临别对刘胜利表示感谢。非常感谢刘胜利组织了这次聚会。并告诉他,把我带的书分发给大家!刘胜利专程叫了出租车把我和李秀华送到火车站,对于刘胜利同学的真诚邀请热情迎送再次表示衷心地感谢!
2016-3-9归来写于郑州深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