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在初中、高中的时候,感觉主席这首词非常的好,却不会体会,也不明白为什么以《雪》为题,后来才渐渐明白。
观看《沁园春》词牌的代表作,一般主题都是最后才揭示。主席这首也是如此。
既然是写雪,而且是北国的雪。我们来看上半阕第一句:北国风光。上半阕开门见山,写的是北国的风光,北国风光多啊?那是写什么呢?第二句就明了了,哦,原来是写雪,这个就清楚了,所以上半段通篇是写雪,整个文章都以豪放的语言来描写,主席写这些,是有目的的,下面再讲。上半段每一句都处处扣紧雪来写: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层层递进,上半段总纲,都是从视野开阔、大的方面来写。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这几句也是写雪,通过不同的比较来写,映衬上半段。长城内外、大河上下、山、原不同的角度,从总到细,从大到小,不断的呼应,扣紧主题。 如果再继续写雪,这篇文章肯定就没什么可看的了。主席写雪不是目的,是另有用意,是借景抒情、咏志: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承接,伏笔,为揭示主题打下基础,既然江山这么妖娆,肯定会引来很多英雄人物的争斗。所以,才有了承合之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下半阙就自然而然的引出来啦。自然有了下面精彩的语言: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通过对历史人物诙谐、捎带嘲讽的描写,是有目的,一个是文章艺术特点的需要,豪迈,与上半段呼应,总不能虎头蛇尾吧?所以上下两阙的语气、口吻必须一样,二是为了表达真正的主题,最后也以雄浑的笔墨来揭示主题: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整篇文章,没有一点人工雕琢的痕迹,非常的自然。
最后,我才明白主席以《雪》为题的用意,目的是以上半阕为基调,承接之间,渐入主题,是不可缺少的部分,转的不好,会使整个文章大打折扣的。《沁园春.雪》,如果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个主题开头。那么,整个文章的递进都会受影响。
所以,好的文章,逻辑非常严密、清楚,这些都是我们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只要弄懂这些,这篇文章就容易记住了,而且不大容易忘记。
特点:整篇文章语言豪迈,诙谐、捎带嘲讽;逻辑严密;层层递进;前后呼应。上半段的引入非常自然,巧夺天工;下半阙承接递进到位,立意高远,给人以犹似滚滚长江的感觉,非常大气。收尾揭示主题,犹如有傲视宇宙,君临天下的感觉。这个风流人物,就是当时的广大革命者群众。
主题:层层递进,最后揭示。
材料:景物——历史人物事件——议论抒情(主题)。
结构:词牌名。
手法:起承转合,前后呼应。
◆《长相思》诗词鉴赏◆
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从词的整体结构来看,是原因结果的逻辑关系层层递进式。在上半阙中: 山一程,水一程,是原因; 有了“山一程,水一程”的原因,才有了这个“身向榆关那畔行”的结果。“夜深千帐灯”则又是上半段的总体结果。
到这里,还未完,正是上半段的总体结果,却又是下半段产生的总的原因。“ 夜深千帐灯”的时候,风一更,雪一更,更引起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由此形成了一首完美的长相思,形成了边关与家乡的鲜明对比。
长相思,我个人觉得当数纳兰性德这首为上, 从以上看出,觉得这首词是原因结果逻辑关系的层层递进式,逻辑严密, 句与句之间是因果递进,段与段之间也是如此。
有的递进是从细小到粗放,而有的则是粗放到细小,有的则是并列式递进, 交叉使用都有, 但是段与段之间必须有因果逻辑,前后呼应。 这首词,总体的是描写思乡之情。
凡是流传下来的诗词,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逻辑关系都非常紧密。只要稍加留心,就不用背诵了。 阅读也是如此。
阅读就是要读懂,不能停留在只认得字的表面上,否则是不会进步的,字小学生也认得。
好的诗词从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去理解,整首诗词就自然记住了,还要背诵什么? 记得他们之间的逻辑,这个是关键。
◆三国演义》开篇《临江仙》虚实结合鉴赏◆
滚滚长江东逝水(实写,但一个逝字,已将抒情融化在里面)
浪花淘尽英雄(虚实结合)
是非成败转头空(议论,虚写)
青山依旧在(虚实结合,借景抒情)
几度夕阳红(虚实结合,借景抒情)
第一句,为点题做出铺垫。第二句,点题。 第三句,使主题升华到另一个高度。 最后两句,对升华主题的论证,给人以无限的思考、沉思。 这些词,通过歌曲唱出来,不由得使人想到转眼物是人非,春秋流转 ,感叹岁月之无情“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楮上(广而泛的实写)
惯看秋月春风(虚实结合,借景抒情)
一壶浊酒喜相逢(虚实结合,借景抒情)
古今多少事(抒情、议论)
都付笑谈中(抒情、议论)
下半段,紧紧扣紧升华的主题。 下半段最后两句与上半段最后两句遥相呼应 。 词类也罢,律也罢,绝句也罢,一般尽量不用重字,但在能突出主题而又无法找到其它字代替的情况下,就用。
特点:语言豪迈、沉重,虚实结合,相互交替使用,前后呼应,处处扣紧主题“物是人非,江山依旧”。上半段通过用对比、转折的手法,使“物是人非”给人以强烈的震撼。下半段在“物是人非”的情况下,要人们看透世间的是是非非,在有些无奈的情况下淡然处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