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五月诗笺

 首页 | 评论 | 诗歌 | 散文 | 古典诗词 | 诗意小说 | 菁菁校园 | 海外心羽 | 八面来风 | 精品原创 | 个人诗文集 | 诗文竞技 | 散文诗 | 诗社公告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五月诗笺>>散文>>闻香识茶韵
 
闻香识茶韵
  文 / 何海伟




                     一

    我曾经认为品茶是有闲有钱又有雅一类人的事情。小时候眼里瞅的是食物,心里想的是温饱,每天东奔西走,渴了就掬一捧山泉水大口大口地饮,痛快淋漓。只有在感觉身体不舒服的情况下,父亲会在开水中泡上一些佐料,比如蒲公英、金银花、野菊花之类,都是随手可采的东西,味道怪怪的,但喝过之后十分受用。看见街边摆摊卖大碗茶的,五分钱一碗,放入一些竹叶或廉价的茶叶末子,口干舌燥忍无可忍的时候,也喝过三五次,总觉得味道苦苦的、涩涩的。后来自己学着泡茶喝,比如毛尖、龙井之类的,纯粹是用来解渴或变换口味,三口两口咕咚咕咚下肚,品咂不出什么特别的滋味来。
    人过中年,不再汲汲戚戚,便邯郸学步做一些附庸风雅的事情,饮茶便是其中的一件。泡上一壶浓茶,自斟自饮,润唇解渴,净心静神,祛烦醒脑,偶尔也会灵光乍现,把简单的生活琐事与“清静、恬淡”的东方哲学贯通起来,世俗的生活霎那间便跃了一个台阶。
    记不清谁说过吃饭、喝酒、品茶三件事分别代表人的生存、生活和生命三种状态,仔细想来觉得很有些道理。所谓“衣食足,知荣辱”,酒足饭饱之后自然要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和谐。悠闲地端起一杯茶,或饮或啜,品的是茶,悟的却是人生:第一道苦涩如人之初,第二道香甜若青壮年时红红火火的事业和甜甜蜜蜜的爱情,第三道寡淡如繁华尽处的颐养天年,三味人生,都要我们一口一口去品味。苦也茶,涩也茶,香也茶,甜也茶,壶中日月长,茶里乾坤大。


                       二

    我喜欢喝茶,却不懂茶经,不通茶艺,只想在繁忙中寻一份悠闲,喧嚣中找一份宁静。偶尔闻闻茶香,饮饮茶水,悟点儿茶道,静静享受眼前的好时光。
    我曾经恶补过一些关于茶的知识,什么绿茶、红茶、黄茶、黑茶、白茶,什么清茶、凉茶、暖茶、苦茶,什么花茶、叶茶、茎茶、根茶等,说不清楚到底该怎么分类,按颜色、按形状、按功效、按产地好像都无法囊括,而且越分越迷糊。这么多年来,也就一直这么糊糊涂涂的。其实,这样也好,花半开,酒微醺,介于清醒与糊涂之间,便是最有韵味的状态。这些嘉树上的嫩芽、植物中的“瑞草”,得天地甘露,咀日月精华,涵乾坤灵气,蕴宇宙魂魄,能够拿来享用,便是我的好福气。
    至于茶叶的炮制,什么晒青、摇青、凉青、杀青,什么切揉、包揉,什么初烘、复烘、烘干等,我也不管那么多,一般是买现成的直接泡饮。偶尔也比葫芦画瓢,学着炮制一些金银花、何首乌之类,只是简单地加工、晾晒。还有的干脆采下嫩芽来直接泡水,这样觉得更新鲜。至于茶叶成型后的形状,什么“龙团胜雪”,什么“银丝冰芽”,或为“团”,或为“丸”,或为“索”,或为“条”,还能大概分得清。
    至于说到饮茶的器具、泉水和炉火等,《茶经》言“茶滋于水蕴于器,汤成于火,四者相连,缺一不可。”还说“水以石泉为佳,炉以炭火为妙,茶具以小为上。”甚至“二十四器手缺一,则茶废矣”,我总觉得有些危言耸听了。一般的家庭,没有必要这么奢华,多少配备一些细瓷碗、紫砂壶、闻香杯、品茗杯之类的,已经雅致了不少。
    我曾经欣赏过一些专业的茶艺表演,八道、十三道或者十八道程序,什么温壶、洗茶、冲泡、分杯、奉茶、闻香、品茗等,一气呵成。几撮茶,几只盖碗杯,几把小汤匙,在那素净雅致的女子手中,交错飞舞,犹如行云流水,这些动作还赋予特别雅致的名字,像什么白鹤沐浴、观音入宫、春风拂面、关公巡城、韩信点兵等。茶与人,人与茶,在滚沸的水汽与弥漫的香气之间,在那样一种诗情画意之中,心神交汇,物我合一。静静地陶醉其中,真的是一种精神享受。茶经、茶艺、茶道,这些博大精深的茶文化是先祖留下来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不过说点实在话,繁琐的茶艺表演只适宜偶尔观赏,不适用庸常生活。“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若是要天天陶醉其中,反倒失了韵味,就像美酒偶尔醉一次,余韵悠长;就像当头棒喝,一两句让人醍醐灌顶,多了便要淡了,麻木了。一般人饮茶原本就是简单的开水沏泡,浸淫出茶叶的岩韵和风情,轻咂细品,也不失一种情调。倘有兴致的话,三五知己围坐一起,体味一下茶境,探寻一点缥缥缈缈的人生极致,也会给闲适自足的生活增添一点儿韵味。
我家没有专门的茶室,也没有专门的茶台,就在茶几上放一张茶盘。自然,也不会准备太精致的茶具。不过,鸡翅木的茶盘倒还算雅致,造型淳厚朴实,色泽幽暗凝重,笑盈盈的弥勒佛坐卧一端。那是几年前路过一家茶叶店,一眼看中这款茶盘就搬了回来。闲暇时间,便会坐在旁边,沏水,泡茶,恍恍惚惚中真的成了茶禅一味。我没有备小炭炉,电瓷炉或者煤气灶烧水更方便。倒是备了一整套精致的小茶瓯,拿起来战战兢兢的,生怕它裂了、碎了,也一口一口地抿,却觉得繁琐,还不过瘾。一次不小心,茶瓯拂到了地板上,清音脆响,碎了两个,可惜了好一会儿。再喝茶的时候,干脆较大的细瓷茶杯或者透明的玻璃杯,看那清色或黄色的茶汤,同样有视觉上的享受。


                         三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最初的饮茶,可能与治病或者消渴有关。一杯香茗若单纯拿来解渴,似乎有些暴殄天物了。还是文震亨说得好:(饮茶)“可以清心悦神,可以畅怀舒啸,可以远辟睡魔,可以助热情意,可以遣寂除烦,可以佐欢解渴。”
    饮茶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有关史料记载,茶风盛于两晋,从唐宋开始成为“贞夫韵士”群体性阶层的普遍风尚,并逐渐演变为茶道。有关茶的著作层出不穷,比如蔡襄的《茶录》、赵佶的《大观茶论》、黄儒的《品茶要录》、许次纾的《茶疏》等,最有名的当属陆羽的《茶经》了。陆羽“言茶之原、之法、之具尤备”,丝毫无愧于茶仙、茶神的雅号。至于现代,茶品早已不再是钟鸣鼎食之家、诗礼簪缨之族的消遣,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普通人家的口中物。唐代的卢仝在《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一诗中写尽了饮茶的乐趣: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在淡淡的茶香中愉悦身心,在悠悠的茶韵里享受悠闲生活,饮下的已经不是茶,而是品位与闲情、悠然与满足、惬意与清欢。
    当然,品茶不同于饮茶,不在于解渴,更多的在于意境。品茶要观其形,闻其香,赏其舞,品其味,悟其意,得其韵。白居易的“融雪煎香茗,调羹煮乳糜。”品的是茶,悟的是人生。苏轼 “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把茶和酒与诗相连,茶宜新,酒宜旧;茶宜清淡,酒宜浓烈;茶宜气定神闲,酒宜气贯长虹,茶宜平和舒畅,酒宜激荡勃发,在茶与酒中诗兴勃发。沈复的《浮生六记》的芸娘“夏日荷花初开,晚含而晓放,芸用小纱囊撮茶叶少许,置荷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韵尤绝。”妙人妙趣,泡出来的妙茶,想想都醉了。《红楼梦》栊翠庵的妙玉用的茶具、茶叶、茶水无一不精致,无一不考究,茶盘是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图案,茶盅是成窑的五彩小盖盅,茶水是旧年蠲的雨水。她为贾母献的是针长如眉的老君眉,其实就是洞庭湖君山所产的白毫银针茶。而在耳房中,她为宝、黛、钗饮的却是用五年前在梅花上收的雪融水烹出来的“体己茶”。这样的茶,刘姥姥自然品不出半点儿滋味来,一个连生活基本温饱都没有保障的人,哪里会懂得这份享受?
    品茶是雅人雅致,轻轻地端起小盅或捧起细碗,慢慢地吮或者抿,轻轻地咂或者含,才能琢磨其中的真滋味。贾平凹“打开碗盖,水面上浮起一层白气,散开,是一道道水痕纹,好久平复”,透射出来的是一份超然、脱俗的气息,一种恬静、淡泊的意境。作家中最懂喝茶的当属张爱玲了。她笔下顾蔓桢(《半生缘》)的六安瓜片,娇蕊(《红玫瑰白玫瑰》)的绿茶,白流苏(《倾城之恋》)的乌龙茶,还有《桂花蒸》中的阿小、《怨女》中的银娣等,都与茶有着不解之缘。茶成了她笔下风情万种的道具,和这些含笑低眉的主人公一样,舒展,浮沉,尽显妩媚和娇艳。
    品茶还要讲究环境和心态。清风明月,纸帐楮衾,竹床石枕,名花琪树……在这样幽雅、洁朴、和谐的自然环境中,一杯暖茶在手,品的是生活,品的是文化,品的是人生。所谓的功夫茶,“初时芳香溢齿颊,继而甘泽润喉咙,最后神明凌霄汉”,既要有沏泡的学问,讲究水、火、冲三方面的精研细磨;还得有品饮的工夫。难怪梁实秋称赞“茶之浓酽胜者莫过于功夫茶。”


                       四

    苏轼说过,从来佳茗似佳人,那上品的茶有如性情女子,自然典雅,既有情趣,还有情调。不同地方的茶,恰如各地精挑细拣的美人佳丽,各具地方风韵,色,香,形,味,无一不精,无一不绝。如西湖龙井淡绿显黄,香馥若兰,载沉载浮,栩栩如生;如黄山毛峰似雀舌,显银毫,青碧微黄,雾气结顶,滋味醇甘,让人生出“十载寒窗下,何如一碗茶”的慨叹;如碧螺春色泽碧绿,满披茸毛,纤细条索卷曲成螺,留有“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一嫩三鲜自古少”的谚语;如铁观音,丰满浑厚,醇厚鲜爽,汤色金黄,香甜浓郁。如君山银毫,芽壮多毫,味醇甘爽,三起三落,再升再沉;如云南普洱粗壮结实,白毫密布;如庐山云雾色泽翠绿,肥嫩白亮,香如幽兰,浓醇鲜爽。如福建乌龙墨绿鲜艳,醇厚甘润。如祁红香高形秀,如苏州茉莉清芬鲜灵。其它有六安瓜片、信阳毛尖、太平猴魁、峨眉竹叶青、正山小种、漳浦水仙等不胜枚举,五颜六色,或碧如温玉,或暖似琥珀,或深比玄石;千姿百态,各具情韵,或青涩含羞,如内敛的处子;或清新可人,如纯情的少女;或善解人意,如多情的熟女;或高贵端庄,如优雅的贵妇;或顾盼生姿,如风骚的荡娃。
    《红楼梦》中晴雯为宝玉准备的女儿茶,应该就是普洱团茶。清代阮福《普洱茶记》中说:“大而圆者,名紧团茶;小而圆者,名女儿茶”。现在叫“女儿茶”的有好几种,大概源于这个名称叫得别致。我未见其形,只听这名字心动不已,脑海中浮现出这样的画面:春光明媚中少女踏着朝露,慢慢凑近一棵茶树,用睫毛轻轻拂去露珠,用娇嫩的香唇和柔软的舌尖缓缓噙下一片片新茶嫩芽,再轻轻放入胸前佩戴的胸兜里,茶香沾濡了少女的体香,还被少女温润的体温护持着。女儿茶的采撷都有这么多的讲究,其后的炮制和加工想必也不会粗糙到哪里去,这样的茶绝对是茶品中的绝品。
    饮茶讲究四季有别,曾有“夏饮绿,冬饮红,一年到头喝乌龙”的说法。绿茶为不发酵茶,性味苦寒,胃寒者不宜饮用。红茶为全发酵茶,味甘性温,夏天饮用易上火。乌龙茶为半发酵茶,介于两者之间,不寒不热,可以去火解热、恢复津液。春天泡一壶桃花、玫瑰花、勿忘我、茉莉、金银花等花茶,或浓郁或清淡的花香带着缱绻缠绵的春色,在袅袅升腾的水气里荡漾。夏天沏一壶绿茶或清茶,仿佛养了一壶翠色,看着也清心,喝起来自然益肺、生津,让人神清气爽。秋天冲一碗菊花茶,明目护眼。冬天煮一壶红茶,看着也暖心。
    有人说这里的茶好,有人说那里的茶好,其实,茶的好与坏全在于自己的感觉。茶还是那样一撮茶,水还是那么一杯水,给你的只是想象和感觉,犹如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品尝的“千红一窟”,清香异味,绝美非常。心即是茶,茶即是心,最好的茶,珍藏在各人的心里。与茶结缘,饮茶、品茶,渐渐成为我的一种生活习惯,一种心理需要,还有一种情感寄托。品尝了许多种所谓的名茶,总感觉最可口最舒心的还是家乡的土茶,比如嵩山金银花、小相野菊、嵩山首乌茶等,那种感觉就像家乡深山幽林里那一袭清澈透亮的小溪,游走在我的血脉里。养生最讲究“人土不二”,滋润根脉的最好营养便是家乡的山山水水,和原汁原味儿的家乡味道。其他地方的东西骗得了自己的心,却骗不了自己的舌尖。家乡的土茶虽然默默无闻,却如人间家常便饭,可用,不可缺;他乡的茶再赫赫有名,终如世上山海珍馐,爽口,却不可多。


                         五

    中国的茶文化的确妙不可言。
    苏东坡有“乳瓯十分满,人世真局促”的诗句,真让人醍醐灌顶。茶杯里的茶水可以十分圆满,人生在世却有种种欠缺;再深一层联想,满是茶汤的小小茶杯真实广大,而苍茫天地间的饮茶人却狭小局促。这样思来想去,倒还真悟出几分禅意了。茶禅一道,这其中的道便是天道,便是人道。
    茶满欺人,茶若满了,烫手,不好拿,不好饮,似乎还有赶客人走的意思。半茶静好,七分满,留一点情意,留一点余闲,主客之间皆大欢喜。从来茶道七分满,留下三分是人情,这种朴素的生活哲学,又与传统的中庸思想不谋而合。
    好茶配好壶,那是一种极致的美,但有缺憾的美则更随性,随性,更能怡情。偶尔精致,偶尔粗鄙,随心随意,随性随情,不拘泥不刻板,才是实实在在的人生。茶与人生,一种自然而然的联系,一种真切细微的体验,一种触动心弦的感悟。茶叶在开水的冲沏浸泡之中,慢慢吐绽;人生在风雨坎坷之中,磨炼意志,坚定信念,积聚力量。一片片嫩绿的叶芽经过采撷、炮制,几番揉搓、烧烤,粉身碎骨般的磨炼和洗礼,再经过沸水的冲沏、浸泡之后,大放异彩,再慢慢由醇香变得清淡,剩下的不过是一撮茶渣。俯仰沉浮之间,人生的荣辱得失,慢慢看淡了看开了看透了,或满或缺,或浓或淡,或暖或冷,全都在这一含一咽之间烟消云散。坐下来泡一匙茶叶,沉淀一壶岁月,不急不躁,静心以对。生活的片断,仿佛也捻成了细细碎碎的茶叶在静好的时光中慢慢浸泡,生命的况味若茶绽,若花开,优雅淡定。
    潘向黎的《茶可道》中说:“也许,使人们对茶恋恋难舍的,归根结底,不是因为百般功用,不是因为千般风雅,而是这种在短暂的人生、局促的人生中找到片刻自在的感觉。”一杯茶端起来放下去,便酝酿了许多质朴而深奥的人生哲理,佛的禅韵,道的气质,儒的礼数,商的利益,全在那袅袅的水汽中,在那缥缈的茶香中飘逸蔓延。“茶可道,道不尽”,从简单的饮茶中悟出的道理还有很多。倘若自己能从饮茶中受到一点启迪,得到一分感悟,窥见一些人生端倪,也不枉了一杯好茶。
    人一走,茶就凉,是自然规律;人未走,茶就凉,则是世态炎凉。偶尔我也在街衢闹市中寻找一处安静的角落,到茶楼或者茶肆里去坐一坐。但许多茶肆多了浓浓的市井气,少了淡淡的清香味儿,有的还与牌桌混在一起,极雅和极俗的搅和在一块。这也许就是生活的本来面目,“绚烂之极趋于平淡”,品透了红尘繁华,读懂了岁月浮沉,你会发现,人生最有味的还是清欢。


                        六

    文友云裳从福建寄来一包家乡的特产金骏眉,金黄的细丝犹如纤纤细眉。闻闻,清香沁脾,含在口中暖暖的,像一缕阳光照射心田。她是一个懂茶的女人,从未谋面却心仪已久。在我的心中,她该是像妙玉一样的妙人或者像芸娘一样的可人。她懂茶,深谙生活的滋味;她喝茶,吞饮生活的磨难;她品茶,体味生命的真谛。一个性情女子本身就是一道茶,优雅,醇厚,她在等待,等待懂她的人去采撷,去浸泡,让她在沸腾的生活里自由舒展,生色生香。
    我轻轻取出一撮,放在细瓷杯里,伴同心底的一池春水慢慢地冲沏,看她舒展,升腾,妩媚,娇艳,绽露如香妃一般的幽香,空灵而又飘忽。
    今夜,就让我在这样一种淡淡的茶香里沉醉。



2016/5/26 2:41:32 发表 | 责任编辑:冯春华
本文共有评论 -1 篇︱已被阅读过 620 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网上大名:

评论主题:

您的评论:
 
验证码: 8931  

 
友情链接: 武江起航网络┋CNH个性网址航┋诗歌报汝莲茶分销平台阿君软件工作室SEAGATE女子诗报韶关新闻网韶关民声网
名誉社长桂汉标社长冯春华┋诗社Email:fch928@163.com 五月诗笺微信公众号:maypoetry ┋ 网络技术:SEAGATE

作品版权所有,任何媒体亦可转载,但必须署明作者及本站网址!
Copyright © 2008-2029 五月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805603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