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诗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本文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提出了让新诗进小学语文课堂的基本原则、具体措施以及取得的效果。
[关键词]新诗;实践;创造
一、问题的提出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是诗的民族,有着源远流长诗教传统。早在二千多年前,孔子就明确地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阳货》)的教育主张,他把诗教作为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开始,与“礼”“乐”并论。强调“立人”必须经过诗教到礼教到乐教的过程,其实质就是感知到知觉到觉悟的过程,亦即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到理性思索到身体力行的过程。“诗教”是“立人”的奠基石。
但是,受“惟智是举”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在经济大潮“功利主义”的冲涮之下,传统的语文教育重理性的左脑开发,忽略感性的右脑开发,语文教育尤其是小学语文教育对新诗缺乏足够的认识。其表现在编写教材时没有树立新诗意识选编贴近时代的新诗作品进入教材;阅读教学忽视新诗赏析;进行作文训练普遍放弃新诗的写作训练。(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陈旧的教育观念作祟,认为儿童难以具备诗歌的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二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诗歌尤其是新诗不是考试范围;三是教育者自身素质中不具备良好的诗歌鉴赏和创造能力。)这样一来,造成广大中小学生在课堂上无法认识、接受现当代优秀诗歌的熏陶,而且儿童自己拥有的潜在的缪斯灵性也在不知不识之间被忽略甚至扼杀掉了,这与我国悠久、丰厚的诗歌教育传统极不相称。一个远离诗歌的民族,算不上是文明的民族。基于此,中山纪念中学三鑫双语学校以叶才生老师为实验主持人,以小学四•二班为实验班级,“让新诗进课堂”——让小学生在新诗的沐浴下自主健德、启智、求知。
二、理论根据
所谓“新诗进课堂”就是以大语文观为指导,以涵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审美素质为目的,以学生自我探究、自我感悟、自我体验为基本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吟味、大胆创新为基本原则,以实现学生“诗情”、“诗思”、“诗语”高度统一、综合发展为价值取向的言语综合实践活动。“新诗进课堂”课题研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教育学、语言学、思维学、美学、心理学为理论依据,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让学生在充分自愿自主的情况下,通过新诗方面的“自我实现”达到触类旁通、全面和谐发展的目的。
其一、儿童是诗歌教育的主体。幼儿期是文学期,而儿童期在本能上是一种缪斯性存在,儿童文化则是缪斯性文化。这种缪斯性文化主要表现为充满旺盛的想象力,具有诚挚的情感,保持独立个性,保持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充满幻想,充满热情,怀着艺术化的生活态度。儿童身上具有的这种文化特质,既是可贵的人性资源,又是儿童生命力向前发展的原动力。小学语文教育引新诗进课堂,其实质就是尊重儿童的自然天性,张扬儿童的文学性,让学生发现目力以内世界的精彩和目力以外世界更广阔的天地,进一步升华其精神境界,优化其人文品质,从而使自己的内心世界更加辽阔、清醒、充实。
其二、新诗教育能够培养儿童的创造才能。荷尔德林曾说过:人类诗意地栖居在这个星球上。从本质上而言,每一个人都是诗人——诗情、诗意、诗心、诗性潜藏在每一个人的心中。而儿童与生俱来地具有潜在的诗歌创作能力。他们看待世界能够将现实与非现实、理性与情感、时间与空间都凝缩与自己的身心之中,将自己旺盛的生命力化作同情,分赠给世界万物,凭着生命的本能创造性地选择生活。英国诗人雪莱说:“诗是神奇的东西,它既是知识的圆心,又是它的圆周;它包含一切科学,一切科学也必然溯源到它;它同时又是一切其他思想体系的老根和花朵。”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诗人塔索也指出:“没有人配受创造者的称号,惟有上帝与诗人。” 由此可见,“创造”乃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在小学开展“新诗进课堂”活动,就是有目的地为具有先天创造性的儿童提供成长的广阔天地,使儿童与生俱来的这种才能得以挖掘、勃发、壮大,使儿童对现实永远保持一种新鲜活泼的感情体验,内在地推动儿童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对生命意义创造性的感悟。
其三,幼儿的思维是感性的和审美的思维。小学儿童在学校教育中,虽然逐渐培养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这一能力正如皮亚杰的认识发生论所指出的,是处于“具体运演”阶段的。感性的形象思维依然是小学儿童思维的主要特征。凡事各有所序,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教育必须考虑儿童成长过程的连续性。对小学儿童而言,语文教育应该优先发展的是感性思维而不是理性思维,这一顺序是不能颠倒的。卢梭认为“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儿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情……”。[1]人的理性官能最难培养,它必须以感性官能为根基。抽去感性官能这一环节去培养理性能力,是拔苗助长的做法。新诗教育不失时机地抓住了培养和发展儿童感性能力的“节气”,同时也为下一步儿童理性能力的培养作好了必要的准备。
其四,新诗是以直观的形象思维为主的右脑思维。人的大脑存储着人类五百万年基因的全部信息,即包含了人的生活所必需的最重要的本能和自律神经系统的功能、以及道德、伦理观念乃至宇宙规律等人类所获得的全部信息。新诗具有现实性、神秘性、形象性、跳跃性、情感性、音乐性等特点,诗歌的底蕴从本质而言是少儿的童真、纯真的心灵风景。开展新诗教育无疑可以开发学生的右脑潜能,促使学生理性与非理性思维和谐发展,使学生成为一个人格健全、具有非凡创造力的“完整的人”。
三、新诗进课堂的基本原则
新诗教育是一种“动之以情”的熏陶式的教育,是在言语实践活动中,以各种富有情感的审美媒介去开启学生的心智门扉,诱发学生的心灵感应,从而让学生在诗歌的陶冶中自主发展创造智慧,发展语文素养。必须遵循如下基本原则:
1、自由创造性原则
新诗教育的自由创造性是指新诗教育能够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按照诗歌的内在规律进行教和学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形象显现他们创造性的本质力量的特性。新诗教育的自由创造性大体包括了教学资源运用的自由创造性、教师教学的自由创造性和学生学习的自由创造性三个侧面。无论是创造性地教,还是创造性地学,都是人的自由创造力的生动表现。在创造性的新诗教育中,教师和学生只有积极主动地充分显示他们的创造潜能、智慧和才华,才能有力地促进学习主体新诗创造能力的全面发展。
当然,就学生的自由创造性而言,在一定条件下,学生个体对自己的新诗学习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力与能力。这就要求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并为其充分地发挥开辟广阔的空间。即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完成一系列学习活动,允许他们自主地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采取学习的方法,自己去设计、开发、行动、体验乃至创造新诗。
2、情感愉悦性原则
新诗教育的情感愉悦性是指新诗教育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和学的积极性,让学生消除压抑感,体会和谐感。在情情相融之中,既使情感本身得到陶冶升华,又达到乐学乐教的教学境界,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新诗教育的理想境界应是:享受新诗。何谓享受?享受是人的精神需求与外物和谐统一并引起共鸣而产生的愉悦感。贪图“享乐”是人的本性,“因为‘享乐’仍是世界上最容易、最轻松的事”[2]。让儿童享受教育是最有效的教育理念。
情感愉悦性原则是系统科学的反馈原理和美学的情感转移原理在新诗教育中的具体运用。要获得新诗教育教学的成功,只有通过充分地享受新诗,不断增强儿童学习新诗的兴趣,通过师生之间的信息反馈,情感转移去实现。在新诗教学中,愉悦是动力,情感是核心,是灵魂。
3、个性鲜明性原则
新诗教育的个性鲜明性是指新诗教育能够突出显现教师、学生的个性并能够最有效地培养学习主体的个性的特征。新诗教育不是抹杀个性,而是尊重个性,发展个性,使一般个性变为诗性,也就是天然的文学性。学生的阅读与创作活动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以教师的活动来代替学生实践,也即教师不以自己的思想去束缚或代替学生的思想,以自己的思维模式去规范和限制学生的思维活动。
4、形象生动性原则
新诗教育的形象生动性是指新诗教育主要依靠具体可感的生动形象打动、吸引、感染学习主体,以达到新诗教育目的的特性。在新诗教育活动中,无论欣赏还是创作新诗,我们坚持引导学生从对美的事物的形象直观起步,通过具体可感的形象的直接感受,获得诗歌的意象,进而领悟其内在意蕴。
5、和谐统一性原则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新诗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促使学习主体和谐发展。和谐统一性是指以新诗为纽带,有机整合了语文教育系统中多种因素、多个侧面、多种矛盾对立的内容,使之成为完美统一的特性。新诗教育以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最高目标的教育特质决定了它必然追求和谐统一性。无论是形式和谐、内容和谐、内容与形式的和谐,还是教育对象与学习主体之间的和谐,乃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整体和谐统一,都是新诗教育的基本特质或内在要求。
相融则利,相离则弊。相融才能形成整体结构,从而发挥更大的整体功能。和谐统一性原则是系统科学的整体原理,教育美学的多样统一原理在新诗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四、探索构建小学新诗进课堂的具体举措
如何让新诗进入小学语文课堂,如何挖掘教材的新诗因素,诗化语文教学语言,诱发学生诗歌灵性,进而优化语文教学内容,活化语文学习课堂,内化语文学习机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1、营造氛围,感知诗意
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总是从感知开始的,新诗形象性的特点也决定了孩子们的思维活动不是用逻辑思维,而是用形象思维,从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开始,进而把握美、领悟美。正如帕克所说:“感觉是我们进入审美经验的门户。” 而兴趣又是任何认知的先导,也是认知活动得以持续的最重要的内驱力。对新诗产生兴趣,其实是学习主体对感知客体的一种最初的注意和惊羡,它可以引发一系列后续的积极的心理活动。
教育心理学认为,人才的成长取决与遗传、环境教育与个人努力等因素,但环境与教育却可以决定和促成人的成长。唯物主义认为,环境可以改造人,存在决定意识,人生活在什么环境中,就能得到相应的影响,我国古代教育家在肯定人的遗传因素时,则更强调后天的“习染”作用。
为了能够从听觉、视觉等多种途径诱发学生的新诗兴趣,三鑫双语实验学校特别注意营造两种环境。其一是诗化的生活环境。除了校园建设富有诗情画意之外,学校必须着力构建多层面的文化舞台——校报、文学社、广播站、以及相应的诗歌网站,为繁荣校园文化、为学生的成长筑就了一个宽松的富有情趣的生活环境。其二是生动活泼、和谐民主的心理环境。我们的实验教师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诗歌智慧潜能和创新能力,诚心诚意地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放手让学生探索、研究,允许学生充分表现,相互交流,敢于质疑,勇于争辩,张扬个性,使学生自由思考,大胆尝试,把学生心灵深处的诗意挖掘出来,转化为创新行动。教师特别注意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保护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让学生在新诗学习活动中,始终诗意盎然,把学习当作一件快乐的事。
2、勤于观察,陶冶诗情
儿童是未来社会的创造者,人类将向什么方向发展,根本上取决于儿童的心灵和品性。一颗粗糙、干涩的心灵是描绘不出美好的人生图景的,只有经过感受和同情润泽过的心灵才能创造出符合人类愿望指向的生活。新诗教育正如一道清泉,它在润泽和美化儿童心灵园地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是任何教育都难以比拟,不能取代的。
诗歌是一种抒情的文学式样。诗贵真情,没有感情就没有真正的诗歌。创作源于生活,写诗也是一样。一个不热爱生活、不认真观察生活的人,是写不出有情趣的诗歌的。从观察力的角度说,任何一首好诗,无论是对自然景物的观察,还是对社会现象的观察都具有“细”“准”的特点,而小学生年龄小,不能保持长时间的有意注意,要使学生热爱新诗,创作新诗,必须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和习惯。在教学上尤其注意扣住诗文的关键词句,让学生随着诗人对景物观察的视线,展开丰富的联想,或近或远,或高或低,或前或后,反复思索诗人观察的细致与准确,从而巧妙地引导学生借鉴诗人成功的经验走向生活,在观察生活的基础上,让学生从一般感受中寻觅显示一般感受的独特感受,从共同感受中寻觅表现共同感受的的具体感受,自然而然触发诗情。
为此,要求学生每天坚持写观察日记,并且抓住一切有利的机会,相机指导,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给学生充分的自主观察的时间,在体验的基础上内化课堂新诗教学获得的知识而形成观察能力。同学们学会用自己的真情面对生活,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后,写作的题材和范围越来越广阔,创作的灵感自然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自然就产生了读新诗,写新诗的乐趣。
3、开发右脑,养成诗思
通常左脑是依靠语言为主的分析、判断和抽象概括中枢,是科学脑;右脑以形象思维为主,是直觉思维中枢,是艺术脑。科学家们预言,两脑相比,右脑存在的潜力约为左脑的10万倍。“开发右脑”是指在遵循中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在新诗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在保持原有左脑积极加工的基础上,强化右脑形象思维能力。
新诗的阅读与写作,离不开形象思维。而形象思维又是建立在形象感受和形象分析的基础上的,形象是征象、姿态、容貌、心象的意思。诗是“想象的表现”,而想象不能凭空产生,它是以记忆表象为原材料加工改造而成的,为了使学生的想象活动能够顺利进行,教师应该多方设法,把新诗教学渗透到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除了引导学生从书本上去发现诗、感受诗之外,还创造性地把音乐、美术、戏剧、美育等内容融入新诗教学。具体做法是:选取学生喜闻乐见、具有生活色彩的题材内容,通过幻灯演示、竞技活动、师生表演等直观教学手段将生活情景直接或功能性地形象地引入课堂,通过教师散文化、诗歌化的语言描述、学生闭眼静思默想等多种形式,营造课堂浓厚的诗情氛围,诱导、唤醒学生的想象。学生每学一首新诗,以亢奋的心理状态,心往神弛于诗歌所创作的意境,敏捷地把“意”和“境”沟通起来,把语言形象转化为视觉或听觉形象,如见其人,如闻其声。通过强化学生的形象感受力达到培养学生的诗思的能力。
为了养成学生诗思的习惯,叶教师利用自身的魅力,率先垂范,创作大量的新诗作品给学生做榜样。平时的课堂教学十分注意抓住时机而因势利导,教师的一言一行,甚至学生作业批改的评语都用上了诗歌语言,让学生在不知不觉受到诗的熏陶,得到心灵的洗涤。
4、开展活动,积淀诗语
诗歌是语言艺术的精髓所在,她从来就代表着文学艺术的最高成就。语言是表现诗最重要的因素,训练学生读新诗、写新诗的目的还是为了提高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一首新诗,只有认真领会语言所表达的意蕴,才能真正启发情思。写诗也是这样,作品的每一个字只有经过反复推敲、揣摩,诗歌才会达到扣人心扉的效果。诗不能停留在内心的观念上,而是通过学生的情思用语言把臆造的形象表达出来。诗必须使内在的形象适应语言的表达能力,使二者完全契合。
诗歌的语言是意象语言,意象是具体化的感觉和情思。意象语言具有直觉性、表现性、超越性等特点外,更主要的它还有隐喻的意义,注重意会,讲究神韵,侧重感受和体验。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新诗阅读必须致力于语言的品味、意蕴的咀嚼和内在规则的体认,决定了我们新诗的习得离不开感性的体验。而写诗是帮助学生组织人生经验、强化生活感受、梳理个人思想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为了使学生自主习得诗语,让读诗与写诗紧密结合起来,要求实验班的学生每个星期创作一首诗歌,同时公开“发表”,在班上朗诵自己的诗歌作品,并录成磁带播放让学生彼此反复的欣赏、吟味。时常邀请市内外著名诗人及作家利用课余时间开设诗歌创作与欣赏专题讲座;学校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开展诗歌创作与朗诵比赛。种种活动的开展,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多读、多写,自读、自写、自评、自悟的过程中多方比较感悟并形成诗语、提炼诗语的能力。
五、新诗进课堂的主要成效
完整健全的现代教育,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有机整合体。这两者中任何之一的缺失,都是教育可悲的偏颇。著名的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说得好: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媒介,能够欣赏诗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类文学可有真确的了解,而且也决不会觉到人生是干枯的。诗歌教育是发展青少年人文精神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管道。除了培养学生对诗歌言语的审美能力外,更重要的在于通过优质的诗歌教育进一步升华其精神境界,优化其人文品质。以中山三鑫双语学校小学四•二班为实验班级,开展“新诗进课堂”实验仅有一年的时间,学生逐步养成了广泛阅读、及时捕捉信息、主动探究、独立思考、积极实践、勇于创新的好习惯。“我多想在脑里写下一个近字/在远方的树下刻一个茂字/在远方的水上写一个清字在小桥上走着走着 想走一个回字/在朋友的心上挂一个可字/在亲人的怀里说一个谢字/对彩色缤纷的世界/我想写下无数的爱字。”[3]“天空无边无际/其实/一只眼睛就可以把它装下/太阳是一个巨大的火球/其实/用手就可以把它遮住/大海是一张巨大的绿毯/其实/把眼皮一闭就可以把它锁住/世界非常小/只要用脑想一想/你就是一个巨大无比的人。”[4]新诗学习成为儿童学习的乐园。实验班现有42名学生,经调查表明,学生喜欢学习与创作新诗的占96.1%。“每门课都要能像新诗教学课那样有趣,那么轻松的话,学习真是件快乐、幸福的事了。”这是学生们的肺腑之言。正因为学生喜欢这种活动,所以学生学习效果特别显著。该班学科成绩在各级考试测评中,平均分高出对比班近20个百分点,实验班学生在地市以上报刊发表50余首新诗作品,隆重地推出了中山市校园第一本正式的诗集——《最初的声音》。该诗集立足一个“诗”字,体现了当下文学艺术审美的审智性,张扬儿童的原创性,着力表现儿童复杂而微妙、朦胧而纯真的内心感受。“新诗进课堂”课题填补了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空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