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幼时听到的程门立雪的典故和如坐春风的成语故事,早已铭刻在心底;后来也曾一度浸淫于程朱理学的精神营养,深受其惠。然而,对于程颢、程颐弟兄两人,中国思想史上这两颗耀眼的星座,很久以来我总是敬而远之。有几次经过嵩县田湖的程氏故里,以及伊川荆山脚下的两程陵园,只是来去匆匆,擦身而过,说起来感觉十分羞惭。
二
总算有机会专程去朝拜这两位理学泰斗的陵寝了。这是一个晨光瑰丽的夏天,一路伴随着伊河河谷里飘来的清爽,我来到了位于伊川县城西的荆山脚下。这里有一片新辟的广场,青石铺地,花廊亭台,仿古牌坊,富丽堂皇,似乎没有古墓的清幽和肃穆,却是附近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步入广场深处,晨练的人们还未退去,个个生龙活虎,却也彬彬有礼。我正在疑惑,身边一位老人指着前面那片蔚然深秀的地方,说那里就是程园。远远看去,只见一座三门牌坊阻隔了一片郁郁葱葱的松柏,透出朴拙与清幽。老人的热情让我很受感动,毕竟这里就是当年两程理学恩泽普施的地方。我来这里瞻仰两程的栖息地,感受两程的思想光辉,没想到刚来这里便体验百姓的善良和教化,一下子便让我感觉亲近了许多。再看那郁郁葱葱的松柏,每一棵都生机勃勃。树叶絮絮低语,仿佛在诉说着什么。我站在树下,隐隐感到这些古树与两程有着某种生命的联系,他们是化作一片片绿叶,为人们留下浓荫?还是像树干一样,作为一种精神屹立在这里?
也许外面的广场太过于奢华和喧嚣,与广场深处墓园的静幽不相宜。我三步并作两步,沿长长的神道直奔后边的墓丘前。这里才是程园最核心的部分,古树参天,肃穆幽静。三个大墓冢两前一后堆立在那里,前者右为“宋儒程明道先生墓”,左为“宋儒程伊川先生墓”,后者为“宋儒程伯温先生墓”。右为兄长程颢,左为弟弟程颐,后为父亲程饷,这种“父抱子”的葬制,与山东曲阜孔林里孔子携子抱孙的葬制一脉相承。这里的墓碑和墓冢均保存良好,倒是墓前的供案、石像生等有些残缺。环顾四周,其他还有大大小小的墓冢分散在各处,那些是两程的家族墓。古墓,古碑,古柏,浸溢着旷古幽远的气息,仿佛地面上厚厚的青苔,寂然而恣意地蔓延。
两程先生留给伊川的绝不仅仅是一个墓园。程颐在伊川讲学30余年,被人称为伊川先生,四方贤人哲士纷至沓来。据说,他当年讲学的伊川书院(伊皋书院)正在恢复修建,而且扩建后的“程林”将包括程林祭拜区、程庙纪念区和“两程”书院区,相当奢华大气。也许要不了多久,两程墓园就会成为伊川的一张响亮的文化名片。
但从墓园里走出来,我却感觉到一种惶恐不安。仔细回想,却发现原来两程墓丘前的神道和配殿似乎参照了古代帝王的规格。两位先生不是帝王将相,这样的布局或许是故意夸大,或许是有意包装,作为一种装点,僭越也罢,牵强也罢,勉强还说得过去。但是,新建的牌坊匾额上竟然题写了“程林”,却是明显的不伦不类了。中国历史上的陵园能冠以“林”的尊称,唯有文圣人孔子的孔林和武圣人关羽的关林了,其他人恐怕无缘企及。因为无知而狂妄,还是有意为僭越,我不得而知。如此这般,神情亢奋、击节赞赏的可能有某一些人,我想,长眠在九泉之下主张“窒欲”、守礼的两位先生,肯定会感到无限的惶恐。
无知者无畏,拿死人大作文章,也得符合最基本的历史常识。真正的文化不需要包装,也不需要修饰,唯质朴才最能打动人心。对于历史遗址,那些挖空心思的奢华包装,常常让人觉得无聊肤浅;反而是那些原汁原味的古朴沧桑,更能扣人心弦。
三
程颢和程颐以传统的儒家伦理为本位,批判地吸取了释、道精致的思辩哲学,结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创立了一套理学思想体系,后经朱熹完善,称为程朱理学。程朱理学把儒家的思想哲理化,把儒家的经学义理化,把儒家的道德体系化,把儒家的学说大众化,构筑了一座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思想大厦。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道”,万事万物都是由“道”派生出来的,君王要治理好国家,必须“行以顺道”,以德化为主,与法制兼顾,其历史价值超过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和隋唐佛学,影响了元、明、清、民国等时期的思想发展,甚至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被称为伊洛学派。
程朱理学虽然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开放,妨碍了自然科学的发展,但对于儒学发展的巨大贡献,是历史的尘埃难以掩盖的。正如明末史学家姜宸英在评价两程时所说:“河南二程子以持敬之学教学者。其旨以严恭俨恪为要,其功始于动容貌、正颜色、出辞气之间,而推之至于尽性达天知命,盖作圣之基,学者无时而可离者也。”清初政治家熊赐履也称:“自尧舜以来,圣圣相传,不越一敬。敬者,彻上彻下,成始成终之道也……二程既以一敬接千圣之传,而伊川则特为主一无适之解,又从而反复发明之,庶几学者有所持守,以为超凡入圣之地。朱子谓程氏之有功于后学,最是主敬得力。”程颢强调的“正心诚意”,程颐强调的“格物致志”等道德修养的实用之学,即使现在也有其合理的一面。我们不能超越历史的局限性,用今天的眼光去评价历史人物,更不能以一眚掩大德。作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滋养国人近千年的程朱理学值得我们批判地继承和发扬,取其精华,剔其糟粕。中华文化正是海纳百川,推陈出新,才得以生生不息。
揣着那份不以为然的心情从伊川两程墓园出来,便驱车前往十多公里外嵩县田湖镇的两程故里。惠风和畅,艳阳高照,沿乡间公路行驶,只见两边绿树红花,白墙红瓦,鸡鸣犬吠,耕人贩夫怡然自得,九皋山巍然屹立,陆浑岭逶迤起伏,伊河水悠悠荡荡,陆浑湖碧波荡漾。此情此景,我忽然想起程颢的《春日偶成》诗句: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两程故里位于陆浑水库大坝西侧的程村。我们刚走下大坝,穿过热闹的市镇,远远的就看到一个古朴浑厚的石牌坊耸立在道路中间,走近看,“两程故里”四个大字清晰可辨。据说这个牌坊最早是明景泰元年(公元1455年)敕建,上边还有“圣旨”二字,在明清时期是“文官下轿,武将下马”的地方。现在的牌坊虽然看上去也古色古香,却不是最初的牌坊,而是后来重建的。牌坊的南侧刻有一幅对联:
定性识仁统物我,存诚主敬一天人。
这里说的自然是哥哥程颢了,他留有《定性书》、《识仁篇》等著作。牌坊的北侧也有一幅对联:
解经遗踪犹有在,过化尊神泽未灭。
这里说的应该是弟弟程颐了,他有《易传》、《颜子所好何学论》等著作传世。
走进牌坊,慢慢前行约一公里,便来到两程祠前,柏木森森,门楼高大,令人肃然起敬。这是一个坐北面南的三进院落,简朴而不失清雅,拙朴中透着神韵,门口有两座石狮镇守。前院大门正上方的坊额上刻写“棂星门”,棂星即是古时传说中天上的文昌星或文曲星,这样的题额体现着后人对两位旷世大儒的尊重。两个侧门旁边的墙壁上,分别题写“道接子舆”、“学贯濂溪”字样。程颢和程颐师从宋代周敦颐,传承孔孟的儒家思想,虽然两人都没有做过大官,却成为一代大儒和圣贤。“别人努力一生,是想成为圣人,而程氏兄弟的职业,是教别人怎样成为圣人。”这也许是人们对两程最中肯最客观的评价。
走进“诚敬门”,看到院中的“立雪阁”, 我站立良久。想起“程门立雪”的典故就是发生在这里,一个求学的学子谦卑地立于大雪纷飞中,耐心等待,真让人感慨万端。当时,程门以教学严谨、清苦而闻名,但前来拜师求学者仍络绎不绝。“千载圣贤立雪元承传道誉,二程遗韵临风依旧读书声。”也许,在学风浮躁的今天,我们缺少的正是这样一种潜心向学、孜孜以求的谦虚和虔敬。
后边的“道学堂”是祭祀两程的正殿。入门我便看到两程的塑像和牌位,上挂宋理宗敕封的“理学亢宗”以及康熙钦赐的“学达性天”匾额,光绪皇帝赐匾“伊洛渊源”、慈禧太后赐匾“希踪颜孟”也悬挂于这里。两侧伴以“和风甘雨”、“烈日秋霜”二亭,左右神庵厢房,中立“启贤堂”,两厢设有讲堂、座席等。祠内的塑像,哥哥程颢黑发黑须,弟弟程颐白发白须,传说程颢“生而知之”,不费吹灰之力就满腹经纶;而程颐“学而知之”,刻苦读书,学白了头发。其实哥哥程颢死时只 54岁,弟弟程颐死时75岁,这其中的寓意,无非是要告诉我们,不论你具备什么天资,只要刻苦努力,终能获得大学问成就大事业。我一字一句的品味旁边的两幅对联:
自古汉唐无双士,于今伊洛第一家。(朱熹)
一代宗师承前启后开儒派新境,万物在理道统相传展洛学高风。(叶鹏)
不禁浮想联翩。
再往后,却是散落的宋、元、明、清碑碣,据说这里原来还有启贤堂和著述楼,早已不见了踪迹。相比程园的奢华和高端,这里门可罗雀,杂草丛生,却还保留有更多古色古香的历史气息。现在的两程祠虽然破旧不堪,但从格局和建筑上依然可见昔日的辉煌。其实,这里仅仅是程颐居住过的地方,最初建于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大观元年(1107年)程颐死后,后人在这里建祠纪念,以后经过多次重修,于明代宗景泰年间盛极一时,皇帝下诏将这里敕封为“两程故里”,并诏以颜孟例敕修规制,整体布局为五进大院,坐北朝南,总面积近4600平方米。后来虽有多次重修,但那些砖木结构的建筑终究不免毁于兵燹和战乱。曾经的繁华,在历史的漫漫时光中渐渐变得落寞,现在的两程祠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仿建的。
多年前,湖北黄陂人对“两程”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也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热情。至于两程故里是湖北黄陂还是河南洛阳,似乎是历史学争论的事情。名人故里之争,曾经甚嚣尘上,如此拉大旗作虎皮,不过是为了地域利益。其实,与其这样大张旗鼓地作表面文章,不如实实在在地弘扬理学思想的精髓,比如收敛身心,持敬定本,涵养体系,尊师求道,更有一些实际意义。
五
我自始至终怀着敬畏之情朝拜这块圣地,不敢破坏这里的宁静,也不敢让观赏游玩的闲情恣意蔓延。走走停停,看看想想,清风在松柏之间飒飒作响,阳光在树叶间熠熠闪烁,庄严肃穆的氛围强烈地震撼了我内心潜藏的污浊和卑微。
从这里走出来,似乎总有这样一个声音在我耳边回响,萦绕不绝,理学不可弃,儒学不可丢。在这里,中国最正统的儒学思想曾经辉耀天宇,营养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如今,弘扬理学中的修德涵养、收敛节欲、持敬定本等积极思想,也许对于现代人的道德重建和心灵塑造具有重要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