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那天,正值学校的金秋艺术节。我起了个大早,跑去操场当观众。这不是我第一次观看艺术节,却是10年后的我第一次再次观看母校的艺术节。
舞台上,孩子们尽情地展现自己的风采。歌声婉转,舞姿优美,年轻的生命律动着。尽管有些稚嫩,但是一点儿不失青春的跋扈张扬。尤其是那尖叫的人群,总是能把高潮一波又一波地掀起。脸蛋上爬满了大胆的色彩;动作中,大气里透着性感。
说不上陶醉了,但真说得上感动了我。不只是说这一次,而是每一次当我看见青春的种子发芽、开花,我的心就会湿润起来。第一次见幼儿园的小朋友表演时,我流泪了;第一次看见民办小学的孩子们庆祝六一儿童节时,我流泪了;第一次看见中专学校的孩子们期末汇演时,我流泪了;第一次再看学弟学妹们在母校的舞台上表演时,我流泪了。想必我是那爱哭的生灵投胎来的,总是泪点不断。或许说,我的细胞里涌动着泪的基因,时而浓烈,时而轻忽,它们却是一刻不停地活跃着。
朋友说,男人不喜欢多愁善感的女人,而我就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女人。朋友说,我最好不要再那么明显地多愁善感,那样的话会一不小心就把有缘人推开。我明白她是对我好,毕竟大龄剩女不是特别光鲜亮丽的头衔。但我就是按耐不住,尽管我知道她是真心为我好。很奇怪,我甚至会很喜欢这样的多愁善感。正是因为它的存在,我才能敏锐且敏感;正是这样的敏感与敏锐,带给我文学方面的灵感。我其实是很庆幸与很感激的。因为我热爱伤感文学,因为我喜欢感知生活。尽管有时它本身携带着负面的能量。每每遇到眉头不展的时候,我总会选择用文字记录心声。正是这样一次次的记录,铺设我一步步走近文学殿堂的地毯。
于我而言,多愁善感是美丽的遗憾。
或许,这样的执着会让我自食苦果。以至于,孤独,此生相伴。
轻声地,我推开心之窗扉。
我不在乎吗?
不,我是在乎的。
我真是不在乎吗?
不,我不是不在乎。
我真的真的不在乎吗?
不,我只是不能那么那么在乎。
我也很明白,“妻子”和“母亲”的身份对女人来说意味着什么。我只想表达却又不知用怎样的表达方式;我只是想陈述却又找不到合适的结案呈词。我渺茫的希冀!飘摇在岁月的长河里。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会找准一个合适的位置,但无论是处于什么位置,我都会多愁善感搭建一个温馨的小屋。我需要它,我离不开它,它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倘若未来的那个他不能接受它,也就是不能接受我,我也不会接受未来的那个他。它也许会有增有减,它或许会有阴晴圆缺。但它是一直都要在的,因为它是我所有灵感的源泉,因为它是我对生命最诚实的感知。
没有了它,就如同没有信仰一样。
没有了信仰,我是不能叫做人的。
也正是在最近,我才真正理解作为“人”的意义。每当我走在雨水纷飞的巷口,吹着那刻骨的冷风,我发现我的身边只有它,只有那遮不住风雨的小花伞。
我的生命里的每一次感动,都来自那“多愁善感”的分子。
因为有它,我才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