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世上走一遭,多多少少都有牵绊。是亲情,是血缘抑或是情爱。没有牵绊的日子少了情儿的意味,思念便也叫不作思念了。
我是一个惜缘的人。我相信“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 ”。任何出现在我的生命里的际遇都是上天的安排。福也好,祸也罢。该来的躲也躲不掉,不是你的抢也抢不来。貌似洒脱的言辞实则暗含生活的无奈。当我的主观努力不能带来预料的结果,我只好找个好看的龟壳,再安放上一个好听的头衔,命嘛!就这样呢。
以前,我曾经幼稚地认为只要我努力了,就定会有出人头地之日。甚至,我认为读书是最好的改变命运的捷径。因此,在小学到高中的求学岁月里,我非常刻苦与勤奋。成绩也还不错。尽管高考发挥的不是很理想,但也踏进了重点大学的门槛。进入大学后,我还是很执着地认为:读书是学生的第一要务。说句难听点儿的话,我有些闭门造车了。由于城乡差距的局限和教育起点的悬殊,对于语言专业的学生来说,语言素养尤其对比强烈,在发音与口语方面城乡孩子真的是天壤之别。
我还清楚地记得第一天上课的情景。那一天,老师要我们轮流用英语做自我介绍,轮到我时我讲了四遍老师都没听懂。地方口音太重,发音太奇怪。没上大学以前,在我高中学校的小小角落里,我一度认为我的英语很好,平时发言也很积极,有着满满的成就感。进了大学才知道原来我讲的都是土话,土地掉渣了了的英语。第一次,我的自信心遭受挫败。一向很努力的我自是没有放弃自己的,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英语学好。但是进步是缓慢的,改善是渺小的,差距还是摆在那儿不增不减。如果说我与英语学习是一对儿情侣,我肯定是付出最多同时也是受伤最多的悲情女子。我真的尽力了。也只能这样了。
浑浑噩噩的过了四年。待到毕业了,我还不知道我究竟该去到哪儿。不清楚就业方向,不明白自身处境。我只是隐隐地觉得我想过得简单些,不要那么复杂。经过几次面试后,我进了一家北京的教育培训机构。我一厢情愿地认为教育是一片圣洁的土壤,与学生打交道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其实,我身边的同学有考事业单位的,但我压根儿没往那方面想,我是既无家庭背景,又无很好的专业技能,更无绝世情商。如果时光能够倒转个七八年,或者十来年,我该是幸运的。因为那个时候语言专业的市场需求很大。可是,到我毕业的时候市场已饱和,语言简直称不上专业,只是人类交流的工具,前行的拐杖而已。没有它,也能走。有了它,不一定能跑。因而,当时毕业的我们大都有这样几个去处:一是考研,尤其是跨专业考研;二是再辅修一个专业,去套个第二学位;三是考公务员;四是出国;五是直接就业。毕业后,同学们都各奔前程,本就不深厚的同学情谊也就变得愈发生疏了。一直在保持联系的也就那么一两个性情投缘的。
出了校门,我走了很多弯路。光是就业的城市就辗转了好几个,工作也在频繁的更换。有些浮躁,也是有些迷茫。我有一个特点,但凡我觉得用人单位不符合我的三观的我都会选择离去。如果浪费在自己不喜欢的岗位,如果浪费在与自己价值观不符合的事业,到头来只能强颜欢笑,假装快乐。因而,我毅然决然地跳槽又跳槽。
说起跳槽,自然是有优势和不足的。好处是你多了一个机会去重新认识自己并多了一次找工作的历练。不好的地方是一切都要从零开始,成本太大。找工作不是太难,毕竟有手有脚。只要不懒惰,混口饭吃没问题。可是,找到合适的工作就非常不容易。既要自己喜欢,又要各方面符合自己的需求。光是行业这一块儿就很难抉择。俗话说:“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如果选择了不适合自身的行业发展,再大的付出也是举步维艰。庆幸地是,尽管我很迷茫,尽管很是曲折,但一路的跌跌撞撞让我渐渐地认清我自己。后来,我找到了自己理想的工作。我有了谋生的饭碗,关键是我还很喜欢并乐此不疲地忙碌着。
工作上的稳定带来生活上的稳定。
生活上的稳定催生情感上的需求。
和我一同进入单位的同事们都有好几个结婚的,准妈妈也不少。加上我的年龄也不小了,因此我的婚姻大事就是摆在我和我的家人面前最大的难题。也有人给我介绍,但都没遇着合适的。要么是文化悬殊太大,要么是性格不合,要么是年龄尴尬。反正,就是这样单着。嘴巴上我总是说一切随缘,强求不得。内心底我还是希望有那样一个能够踏实过日子的人出现。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找对象就像去菜市场买菜,好看的不一定好吃,好吃的不一定便宜,便宜的也不一定不好。问题的症结在于你今天打算吃什么,招待什么人,有什么目的。是图个花里胡哨,还是图个经济适用都值得思考。就算确定了心意,也要讨价还价一番。你兜里的金钱的数量决定了你能买到的菜的数量和质量。上升到另一个高度,也就是生活品质的问题。小年轻儿恋爱讲究的是感觉,是feel,而静下心来过日子讲究的是责任和感情。有爱固然很好,但没有爱也能搭伴儿过。再者,爱情本就是一件奢侈的物件,就算是表面风光也未必真是风光。很多夫妻一辈子都没有邂逅爱情但也照样过了一辈子。
讲了这么多,不过也就两个核心要素。一是工作,二是感情。当我迷恋工作时,情感上的需要被工作的充实感和满足感部分取代,因而没有那么强烈地感觉到我是多么多么地渴望爱情。当我迷恋爱情时,情感上的需要被激发并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地步,因而没有那么在乎工作上的得失。但我还从未体验过工作与情感的完美结合,是否真的像跷跷板的两端那样难以平衡?或者,是我的信心不够?
我不知道。
我是真的不知道。
只是希望,
有一天,我也能体验“山花烂漫”,我也能感受“情比金坚”。
这样的话,我便能留住那些值得守护的牵挂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