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五月诗笺

 首页 | 评论 | 诗歌 | 散文 | 古典诗词 | 诗意小说 | 菁菁校园 | 海外心羽 | 八面来风 | 精品原创 | 个人诗文集 | 诗文竞技 | 散文诗 | 诗社公告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五月诗笺>>古典诗词>>七律 • 咏“二二八”和平公园插五星红旗(外三首)
 
七律 • 咏“二二八”和平公园插五星红旗(外三首)
  文 / 黄润秋
    

   
  
    小序:随着一年一度的“二二八”即将来临,岛内“独派”势力假借这一台湾同胞反抗专制统治,争取基本权利的历史事件,挑拨省籍矛盾、制造族群对立的可耻闹剧又将开演。尤其今年适逢“二二八”事件发生70周年,在如今岛内政治氛围下,分裂势力若借机“大操大办”,竭力炒作折腾一番,想必不足为奇。然而,令“独派”意外的是,台北的二二八和平公园,最近竟被插满五星红旗。在自己“散独”的主场被五星红旗“逆袭”,“独派”自然气急败坏。

五星璀璨红旗美,插满台园头一回。
犹忆当年争暴日,常思志士伏尸时。
苌弘碧血群英逝,惨雨凄风民意归。
恸奠椒兰宝岛哭,岂容“独派”发淫威!

   
       ◆七律 • 血染湘江千古讴——红军湘江战役83周年祭◆

   小序:三十四米高的纪念碑耸立于狮子山顶。纪念碑前的巨型浮雕墙上,红军战士坚毅的面孔栩栩如生、夺人魂魄。三万将士血染湘江。当地老百姓有一个说法:“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可见战斗之惨烈。湘江战役称为中国革命浴血重生的关键之战,也有人称之为奇迹。浴血、重生、奇迹,究竟意味着什么呢?一走进位于中央红军突破湘江战役纪念碑园里的湘江战役纪念馆正门,就看见墙壁上的两行大字:“我们不为胜利者,即为失败者”,此话出自红军总司令朱德。性格一向沉稳的沙场老将在大战前夕说出这样的话,可见红军当时面临的形势有多么严峻。1934年11月,从中央苏区向西进行战略转移的中央红军突破了国民党军的三道封锁线,同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红军在湘江上游广西境内的兴安县、全州县、灌阳县,与国民党军苦战五昼夜,最终从全州、兴安之间强渡湘江,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红军也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从长征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至3万余人。每场战斗,各级指挥员都冲在最前面,是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行为激励了战士们不畏牺牲。渡过湘江之后,展现在全世界面前的是一个更加坚定的政党、一支更加强大的红军。

血染湘江千古讴,豪情壮烈尽貔貅。
万峰如炮乾坤裂,千弹似珠神鬼愁。
鼓角昂扬冲敌阵,云旗漫卷砥中流。
三年不饮湘江水,泪祭先贤风雨飕!

   
         ◆七律 •点赞七旬老人交特殊党费捐建航母◆

   小序: 2017年 2 月6日,山东省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莱钢党委组织部接到一张汇款单,金额为两万元整,签名为“中共党员、莱钢集团退休职工”,附言:“特殊党费,捐给国产第二艘航母……”“这个‘中共党员’又出现了,他到底是谁呢?”拿着取款通知,组织部孟宪斌科长想起,5年前,他也经手过一个署名为“中共党员”的两万元汇款,他清晰地记得那是2012年6月,附言栏写着:“党的生日即到,这是我的党费,为建航母保国门。”

一腔热血暖融融,航母义捐情意浓。
海上长城携手建,丹心赤胆映旗红。
特殊党费表肝胆,耄耋老人登伟峰。   
保卫国防人有责,中华儿女老英雄! 

    
         ◆七律 • 点赞“湘菜大师”许菊云◆

    小序:举业德先,弘扬中华美食;匠人匠心,获誉“湘菜大师”。他是同时拥有“湘菜大师”和“中国烹饪大师”头衔的老前辈。50年来,他勤恳钻研,获誉无数,他的名字就是许菊云。如今,67岁的许菊云依然坚守在工作一线:“湘菜是永远学不完的,所以我做了50年都还要努力学。”许菊云出生于湖南长沙。幼年时由于家境困难,他刚上完小学就辍学回家了,来到生产队做帮工。1964年,许菊云前往长沙一家酒店学习油案烹饪,拜了湘菜名厨毛寿松为师。当时的许菊云年仅16岁,却已悄悄立下志向,要为湘菜的振兴奋斗一生。学艺期间,许菊云常常一大早就赶到店里,提前完成生火、清洗锅瓢等准备工作。他还经常到书店买些烹饪书籍,然后买来原材料,把师傅们传授的以及从书本上学到的一一演练,反复琢磨,最后还要端着菜上门请老师傅“打分”提意见。多年起早贪黑、摸爬滚打的学徒生活,炼就了他日臻完善的烹饪技艺,同时也历练了他的毅力。 1978年,在长沙市烹饪技术比赛上,许菊云表演制作了“麻辣仔鸡”。整道菜的完成仅用时2分55秒,刷新了湖南厨师纪录并摘得大赛桂冠。这次比赛的成功,促使许菊云更加潜心于湘菜技艺的钻研。1984年,许菊云被选派参加第二届全国烹饪技术大赛,为湖南代表团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为几乎被遗忘在角落里的湘菜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为了“让湘菜响遍全国”,许菊云没有把自己的烹饪造诣视为个人财富,而是广泛地传徒授教。许菊云特别注重培养青年新秀。在技能人才的培养上,他认为职业教育要培养有德行有技术有文化的人才,而其中,“德”最为重要。“高尚的举德和丰富的感情”是他对徒弟们的最大要求。在从业的几十年中,听过许菊云讲课以及经他指导过的学生达数万人,他的嫡系徒弟就多达260人,遍布全国各地。

锅碗瓢盆奏乐章,油盐酱醋显才华。
碗盛湘菜香千里,碟摆珍馐飨万家。
只要东坡闻肉笑,何须彭祖赞厨佳。
高朋满座金杯举,如醉如痴百姓夸!


2017/2/26 13:50:33 发表 | 责任编辑:杨振林
本文共有评论 -2 篇︱已被阅读过 735 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网上大名:

评论主题:

您的评论:
 
验证码: 5960  

 
友情链接: 武江起航网络┋CNH个性网址航┋诗歌报汝莲茶分销平台阿君软件工作室SEAGATE女子诗报韶关新闻网韶关民声网
名誉社长桂汉标社长冯春华┋诗社Email:fch928@163.com 五月诗笺微信公众号:maypoetry ┋ 网络技术:SEAGATE

作品版权所有,任何媒体亦可转载,但必须署明作者及本站网址!
Copyright © 2008-2029 五月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805603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