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五月诗笺

 首页 | 评论 | 诗歌 | 散文 | 古典诗词 | 诗意小说 | 菁菁校园 | 海外心羽 | 八面来风 | 精品原创 | 个人诗文集 | 诗文竞技 | 散文诗 | 诗社公告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五月诗笺>>评论>>故乡回望与灵魂栖居
 
故乡回望与灵魂栖居
  文 / 桂汉标



                  ——黄吉文诗集《忠贞不渝的阳光》小序


    千禧年后的七、八年时间里,因为承担霍英东基金会和香港铭源基金“文教扶贫”的具体工作,我几乎年年在河源山区间奔走,因希望工程和文学夏令营等善举,与这个地区县市一些文朋诗友有了交流接触,很自然地关注同样在基层坚守文学信念、辛勤笔耕的年轻朋友们的创作成果。黄吉文即是其中一位颇有成就的年轻作家。记得两年前曾读到源城区文联蓝瑞宜女士从邮箱里发来的他的一本散文书稿;前不久,又读到他编好即将出版的这一部诗集《忠贞不渝的阳光》,让我看到了万绿湖畔诗坛文苑郁郁葱葱的喜人景象,心中自然是欣喜的。
    因为仅仅见过一面,我没有机会与黄吉文先生有更深入的接触交流,只从他发来的作者简介中了解,他出生于河源市紫金县一个普通客家山村,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叶,考进天津一所高等院校就读。毕业后返回河源家乡单位工作至今。实际上,我更多地是从黄吉文的诗文作品去了解他的。仅仅从这部诗集收录的在各种报刊发表过的一百三十多首短诗,我已比较清晰读到作者长达二十多年的求学、工作和生活的经历与成长,读到作者与时代、社会乃至祖国同步前进的心路轨迹。从大学时代便痴迷于文学创作,频频在各种报刊发表作品,到参加工作后经历各种不同岗位,不论实际遇到什么变故,始终没有放下写诗作文的笔,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文学信仰和不懈追求。这是首先让我感念并引为同道而颇觉灵犀相通的。
    翻开这部诗稿,排在前面的第一第二两辑作品,是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作为一个普通乡村的农家子弟,而后走进城市,成为一名政府部门的公务人员,虽然作者已实现了俗语说“跳出农门”的身份转化,但从本质意义上说,一个由乡村抚养喂大的个体生命,其生命底色永远散发着浓郁的泥土气息,永远难脱乡村那根脐带的深深牵系。
    第二辑是作者抒写当前城市生活的篇章。他的宗族血缘及整个少年时代浸泡于乡土乡风、而后居住于城市的不同精神心理,很自然在乡村与城市间游走、交错,这种先天眷恋维系与后天生存环境造成的反差,形成了极其复杂的“乡愁”情结。“我的祖先从中原走来/ 走着走着就成了山民/ 我从山里走来/ 走着走着就成了城市的俘虏”“水泥地扼杀了种子的梦想/ 霓虹灯下长不出半株秧苗/ 这里只盛开花花绿绿的票子/ 再金黄的秋也与我毫不相干……纵然顺着它的脉络/ 我也触摸不到它的内心”(《城市的俘虏》);在城市普遍呈现的是:“看不尽/ 铁门铁窗铁栅栏……// 在地球以村命名的时代/ 人却把自己关在铁笼子里/ 顾影自怜/ 鸟儿吹着自由的口哨/ 在笼子外面围观/ 神情古怪// 敲门声早已零落/ 电波和网络是流行的语言/ 同类不是敌人也难成知己/ 唯有宠物可以促膝谈心”(《铁器时代》)。作者以诗人的敏锐和清醒,审视着日益趋于浮华的都市风景,深刻地揭示了物质对精神的压抑。读一下小诗《上银行》:“每去一趟银行/ 就要做一回地下党/ 不但要与机器对上暗号/ 还要时刻提防特务的盯梢/ 老者的拐杖可能藏着机关/ 女孩的包里也许放着凶器/ 揣着钱进去就像揣着绝密情报/ 装着钱出来仿佛装着定时炸弹/ 不知那里会突然蹦出个人影/ 雪一样的刀子直指胸口……”以貌似调侃反讽的笔调,入木三分地勾勒了当今日常生活的一个情景,让人想到的不仅仅在于社会治安状况,而是一种沉重的“都市病”!另外一首小诗《一盏傻乎乎的灯》:“为了赶一篇稿子/ 我擅自把黑夜变成了白天/ 公鸡几番吹起催命的号角/ 不知哪辈祖宗与它结下了不解之仇/ 我把一大堆脑细胞狠狠地绞杀/ 将它们的尸体塞进一个个方框里/ 谁也不知道我是一位残忍的杀手/ 只有忠贞不渝的蚊子/ 看见一盏灯一直傻乎乎地亮着”。换来的是“俯视着我青花瓷般奉上的稿子/ 一片阴云飘上上司的脸庞……”作者出于职场的“规矩”,几乎没有把自己从事的日常工作写成诗作,以免除被误读的“麻烦”。但这一首诗,却隐隐约约从侧面透出了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压力!局促坚硬的钢筋水泥空间、电脑数以亿计的速率节奏,各种复杂关系的纠缠,让活生生的生命无时不感受到精神压迫与畸化,被土地和大自然隔离的焦躁、冷漠、漂泊、空茫等种种困厄,自然而然地让作者这样的新城市人,一直处于离开乡村的路途中,又不断地将目光投返故乡眺望,追寻源自本源的精神家园,让虚蹈的灵魂得以安稳栖居。
    这正是这部诗稿最触动我心弦的第一辑中那些乡土诗作。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学生时期的黄吉文便写下《老村》,准确地描述:“山丘沉默地冬枯春荣/ 田野重复着晚息晨耕/ 鸡和狗形成的默契/ 延续了一辈又一辈/ 五谷喂成的生活/ 走遍了春夏和秋冬……”一种根植于土地的传承千百年的传统,早已经成为生命的基因。后来,他写《老屋》、《老井》、《老牛》:“我轻轻的脚步/ 不敢惊动一丝灰尘/ 生怕打扰了老屋的清梦/ 还是让它继续沉睡吧/ 惟有在梦中/ 才有曾经的热闹/ 才有曾经的欢笑”……一腔深情浓得化不开;“你的胸怀坦坦荡荡/ 不隐藏一丝一毫的阴谋/ 那些灵魂长满苔藓的人/ 不敢正视你的明眸”。一股正气让人感同身受……他写《春雨》、《春天的细节》、《重阳风筝》:“雨滴敲响了萌动的鼓点/ 那些憋足了劲的嫩芽/ 争先恐后地追赶节气/ 它们以最为真实的生命原色/ 展示着春天最迷人的丰姿”。一种澎湃的生命和旺盛的生机,是多么激奋心旌;“城市的晴空也有风筝在飞舞/ 但我怎么也无法把它与重阳连起/ 石屎森林中找不到重阳的影子/ 唯有驮满重阳的风筝牵着长长的思绪”。季节也青睐质朴厚实的乡村大地,这种情怀显得别致深刻……作者还写了故乡父老、《外婆》、《父母》《深夜 有一盏灯亮着》:“我说过让你坐上我开的小车/ 在我也没有坐过小车的时候/ 三十年了吧  外婆/ 那束阳光一直照在我的心上/ 可如今我只能烧一辆纸车”。让人肝肠寸断的倾诉,饱含着多么深远的眷念?“那盏灯长明在我的心里/ 冷风苦雨中平添几多温馨/ 即使过去亿万斯年/ 父母的眼睛依然熠熠生辉”。那永恒不灭的灯火,不仅仅是父母亲朋的,而且是生生不息的民族传统、精神家园之光呵!
    “故乡”是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在当今的中国,“故乡”被赋予了更多的意味。为了生计与理想,千千万万的人离开家乡,成为异乡人;而在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冲击下,“故乡”正逐渐变得面目模糊。心灵上的距离,远比地理意义上的距离更加难以逾越。追寻“故乡”自然成为当代诗人不可回避的主题。而且,随着探寻的脚步不断向前延伸,由“文化乡愁”深入拓展至“家园意识”,体现了当代诗歌主题深化的重要指向。前些年颇为活跃的青年诗人沈奇,在《生命之旅》一书中指出:“对于迷失的现代人,诗已成为我们唯一反抗生命中的无意义的及对现代技术文明的焦虑与迫抑感,从而获得充实与慰藉的最后栖息地。”黄吉文这一些回望故乡的作品,如果把它们与第二辑城市题材篇章对照起来悦读,将更能理会其间形而上的深意!
    作为作者笔耕二十多年第一次结集出版的诗集,在后三辑中,自然选入了大学时代对社会人生的探索感悟、有关爱情的真挚抒写和多年来铁肩担当大义的政治抒情诗、朗诵诗。尽管作者是以真诚认真的态度来完成这些诗作的,但时过境迁的当下读来,更多表现的是其间的怀旧纪念意义了,恕我不再多言罢。
    黄吉文是当今体制内一位尽职尽责的公务人员。难能可贵的是,他没有在官场琐屑冗繁中消磨文学的信仰与锐气,他辛勤耕耘不辍 ,向养育他的故土乡亲,奉献出丰厚的果实。我相信:这一部凝聚了作者半生心血的诗作,定会获得熟悉他的读者朋友们点赞和欢迎的。

                              2017年3月2日——7日于粤北诗城


2017/3/7 12:07:28 发表 | 责任编辑:桂汉标
本文共有评论 -1 篇︱已被阅读过 586 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网上大名:

评论主题:

您的评论:
 
验证码: 7907  

 
友情链接: 武江起航网络┋CNH个性网址航┋诗歌报汝莲茶分销平台阿君软件工作室SEAGATE女子诗报韶关新闻网韶关民声网
名誉社长桂汉标社长冯春华┋诗社Email:fch928@163.com 五月诗笺微信公众号:maypoetry ┋ 网络技术:SEAGATE

作品版权所有,任何媒体亦可转载,但必须署明作者及本站网址!
Copyright © 2008-2029 五月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805603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