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五月诗笺

 首页 | 评论 | 诗歌 | 散文 | 古典诗词 | 诗意小说 | 菁菁校园 | 海外心羽 | 八面来风 | 精品原创 | 个人诗文集 | 诗文竞技 | 散文诗 | 诗社公告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五月诗笺>>菁菁校园>>拯救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打造特色校园
 
拯救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打造特色校园
  文 / 梁红玉
   



    瑶族是一个世界性的民族,瑶绣则是瑶家传统的承接,是瑶族文化发展的某一段体现。为了使瑶绣这朵奇葩能得到保护和传承。乳源民族实验学校一直以来把“高效课堂,以人为本,传承创新”作为办学理念。为凸显瑶族特色,挽救传承瑶族文化,全面开展了瑶族刺绣、瑶族传统体育、瑶族舞蹈、瑶族山歌、瑶族文学、历史与民俗风情等为主要内容的校本课程。近日,该校荣获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减负增效”示范教研组称号。学校瑶族刺绣学习社被评为韶关市中小学校“优秀学生社团”。


                     ●传承创新●

    瑶绣是传统的。瑶族同胞有自己的语言,却没有自己的文字,他们的历史就靠瑶歌、瑶绣等口头或艺术的形式来记载;他们的愿望也在瑶歌、瑶绣里含羞的表达。为了这一传统的延续,为了瑶族文化的传承,乳源民族实验学校早在2007年9月就成立了瑶族刺绣学习社,这是一个传承创新的组织。现有学员300多人,社团负责人1名,指导教师1名,学习社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瑶族文化”为目的,培养瑶族刺绣兴趣爱好者。随着社会经济和现代旅游产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居装饰,使瑶绣文化产业获得蓬勃发展。古老细小的瑶绣品满足不了人们生活的需求,瑶绣需要创新发展。指导老师在教学了传统绣法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比如:将反面直行绣统一用反面十字交叉绣的针法,按照一定的比例,使每一个传统花纹既可扩大,又可缩小。学生不仅能绣制出传统图纹,还设置些个性化的图纹,例如:公仔、爱心、花草等更形象、具体的东西。绣出的成品既美观,又大方,满足于大众的需求,发挥学生的空间创造力,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瑶绣的技艺迈向了新的台阶。


                        ●落实教学●

    我校瑶绣课既有常规教学,又有第二课堂。2014年9月以来是完全以第二课堂的形式开展瑶绣教学,但第二课堂不能保证学生的数量,学生作品也不多。从2016年9月开始,学校安排七、八年级女生利用半个学期的美术课学习瑶绣,即美术课时男女生分开上,男生学工艺美术,女生学瑶绣。目前七、八年级女生共300多人学习瑶绣。除此之外,九年级也有少数学生利用暑假时间刺绣,并交上了她们的作品。因为瑶绣是一针一线绣出来的,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精力才能绣成,所以除了常规课堂教学外,还开展第二课堂,并允许学生在周六、日或寒、暑假期间绣,做到学习、刺绣两不误。
     乳源过山瑶刺绣艺术,有别于“四大名绣”中的湘绣、苏绣、蜀绣、粤绣,针法独特,图案讲究,色彩斑斓,别具一格,整体搭配充满视觉吸引力。技巧罕见,俗称“反面绣”。反面绣又包含“反面十字绣”,“反面直行绣”。在制作教学课件时,把湘绣、苏绣、蜀绣、粤绣穿插到教学中来,让学生在欣赏“四大名绣”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和瑶绣进行对比,认识我们的瑶族反面绣。但是,学生的起针是一个难点。因为不用画底稿,不看正面,按照布纹经纬线穿绣,虽然用的是粗布,但学生遇到的困难多多,甚至将学生的那份热情打消,运用传统的口传手教无法达到传承目的。信息技术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借助信息技术对瑶绣的图案、布艺和绣法进行动画演示和讲解,使瑶绣的技法清楚形象化,达到规范传承瑶绣文化的目的。
    我校把瑶绣文化引入课堂以后,每学年都开展手工技艺比赛,对于一些能交上质量较高作品的同学,给予一定的奖励。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大型文化赛事活动,展示瑶绣文化进课堂的成果。


                      ●取得成效●

    九年来,在师生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完善了学校瑶绣展览室的布置;挂包、服饰、绣旗、吉祥物......等受到了各界领域人士的纷纷购置;受到了中央领导、省领导、市、县各级领导的好评;赵晓芳老师的瑶绣作品《梅花》《五彩瑶绣》分别被评为最佳创新绣及十大巧手奖;在2010年“盘王节”瑶绣评选会中,赵云凤、赵微霞、赵晶晶等三名学生作品获得了优秀奖;赵晓芳、盘永花两位教师获得了贡献奖;学生的刺绣作品跟随外派英国学习的老师飘洋过海,赠送给莎士比亚家乡的一所学校----肯尼沃夫体育学校。为我校搭起了中外交流友谊的桥梁。在2016年7月参加北京市仁爱慈善基金会、仁爱启明书院举办的第二届“我美丽的家乡”大赛中,赵艳芳老师的作品获得“手工二等奖”,学生邓香兰、邓盘艳、赵佳莹均获得“手工二等奖”,赵梦丽获得“手工三等奖”。
   2011年,由赵天金主任牵头的市级课题《瑶族文化走进课堂》完成结题,并获得市课题研究二等奖。其中瑶绣便是这一课题的重要内容。
未来与展望
    拯救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我们相信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全体瑶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全社会的积极配合下,瑶绣这树鲜花定能在瑶家女儿的手中代代相传,飘香中外,大放光彩。



2017/3/20 10:46:09 发表 | 责任编辑:桂汉标
本文共有评论 0 篇︱已被阅读过 514 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网上大名:

评论主题:

您的评论:
 
验证码: 9722  

 
友情链接: 武江起航网络┋CNH个性网址航┋诗歌报汝莲茶分销平台阿君软件工作室SEAGATE女子诗报韶关新闻网韶关民声网
名誉社长桂汉标社长冯春华┋诗社Email:fch928@163.com 五月诗笺微信公众号:maypoetry ┋ 网络技术:SEAGATE

作品版权所有,任何媒体亦可转载,但必须署明作者及本站网址!
Copyright © 2008-2029 五月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805603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