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嵩岳名山,阳城古邑,书藏万卷,院集群英。”
对于嵩阳书院,我一直怀有一种强烈的敬畏和肃然。作为中国古代的一所最高学府,嵩阳书院犹如梦中的清华园,一度激起我少年的憧憬和向往。读初中时在老师的带领下首次拜谒这里,虽然是走马观花式的游览,但年少轻狂的我们隐约体察出老师的良苦用心,对于杨时程门立雪的虔诚求教感慨万千,对于程颐、程颢等鸿儒巨挈的教诲,纷纷表示要牢记心中。那一次难忘的经历,也曾点燃我内心的干云豪情,但造化弄人,曾经的凌云壮志永远成了一个不靠谱的梦幻。
许多年过去了,对于嵩阳书院,敬仰之余,我又多了一份愧疚。因为这份歉疚,此后好多年我很少再涉足这里。但那次初游留下的印象,却一直沉淀在脑海深处。因为罕见,因为古老,并且还有皇帝的加封,院中的两棵大柏树给我留下了一团模糊的影像,什么“大将军”、“二将军”,犹如书院的守护神,威风凛凛的挺立在那里。还有那些当时令人醍醐灌顶的对联,我却没能记得深刻;至于那些先圣们的名字,似乎也淡忘了好多。倒是程门立雪的故事,作为虚心求教、潜心向学的文化符号,铭记心中。后来我也考证过这个故事的真伪,据《宋史•杨时传》:
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偈螟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然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这个故事应该发生在洛阳的鸣嗥书院或者二程故里。但既然这里也言之凿凿,姑且我也相信了。不管发生在哪里,想必都与这两个人有关联。幸运的是,这个故事的主角杨时,以及程颢、程颐等儒学大师,都曾经传道授业。
这是他们的幸运,也是嵩阳书院的幸运。因为他们,嵩阳书院而熠熠生辉;因为嵩阳书院,更加奠定了他们的历史功绩。
二
再来嵩阳书院,却是在这年的暑期当中。慵懒的假期生活百无聊赖,本想随意走走,却不由自主地来到了这里。年过不惑,对于年少时曾经执着的东西,自然要淡然了许多。更多的是悠然与慢步,阅读与欣赏,感慨与沉思,凝望与流连,天马行空,随心所欲。或者站在那几幅楹联前,静静地阅读、品味。大门旁的楹联: 近四旁,惟中央,统泰华衡恒,四塞关河拱神岳;历九朝,为都会,包伊洛廛涧,三台风雨作高山。
据说是乾隆的御笔,气魄雄伟,意境高远,不仅笔墨厚重凝练,内容更是纵横时空。恍然四顾,果然奇峻雄伟,钟灵毓秀。看那背后的山峰峻极于天,西边的少室山龙飞凤舞,东侧的逍遥谷林泉深幽,回望刚刚跨过的双溪河清澈缓流,淙淙作响。
这里的楹联倒不是很多,值得一提的有先圣殿的楹联:“先圣无域浑天下,盛极有范垂人间”。还有“满院春色催桃李,一片丹心育新人”,这是讲堂的楹联,喜闻乐见,通常也作为学校大门的春联。道统祠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意近旨远;立雪堂有“上中下象列三台,遥遥星斗;解会状蝉联一路,步步云梯”,倒是内涵丰富。听导游说莘莘学子若绕泮池小桥走上三匝,便可心想事成,青云直上。其实,这只可作一句戏言,当不得真的。还是这幅对联写得好:“九转金丹,虚夸妙药求方士;程门立雪,还似菁莪育俊英。”或状物,或讴歌,或喻理,或警醒,这几幅楹联多有可取之处。楹联文化作为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工整和谐,言简意赅。尚未跨进门槛,便先有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底蕴、品位和文明不彰自明。这就是传统楹联的艺术魅力,美饰环境,教化民众,传播文明,雅俗共赏,历久不衰。
或者站在大唐石碑前驻足、欣赏。这通“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石质细腻,雕工精细,据说是中原最大的一块古碑,刻立于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石碑造型极具盛唐风范,碑基雄厚大气,稳重端庄;碑身挺拔流畅,光滑油亮;碑帽端庄飘逸,巍峨壮观。长方形的基座四面刻有佛龛、武士像、卷草等精美的浮雕,恰似有意无意的点缀。碑帽层次分明,双龙、麒麟、宝珠、石狮等雕像栩栩如生。整个石碑给人这样的感觉,雄浑中不失灵动,粗犷中不失精美,高贵中不失大气。石碑正面的纪事碑文记载的是道士孙太冲献九转金丹而治愈唐玄宗李隆基游嵩山所患疾病,李隆基下令为其立碑表彰之事。碑文为幸臣李林甫撰写,书法出自徐浩之手。徐浩是浙江人,精于楷隶,“不在北海(李邕)之下。先后经历了四个皇帝,“四方诏令多出浩手”。碑文一千余字,个个圆劲厚重,字字工整严谨,不愧为碑中一绝。李林甫作为一代奸相,口蜜腹剑,嫉贤妒能,臭名昭著,早已盖棺论定。就连石碑背面的雷击痕迹,也被刻意地解读成天谴。天道昭彰,报应不爽,对于自然现象的诠释往往体现出民心向背。
石碑的背面有各个时期的游人题记。其中最有名的当属明代河南府巡按监察御史蒋机的诗:
道旁林甫碑,读之面发赤。
心残似剑矛,言甘如醴蜜。
唐家对德辞,出自奸谀笔。
天怒春雷轰,勿久污太室。
李林甫因人性奸恶而遗臭,徐浩因书法精美而留名。昔人早已作古,但石碑还在,名声还传。围绕这块石碑,还一直流传着“智立大唐碑”的动人传说。
大唐碑重80多吨,仅碑帽就有10多吨重。树立这样一块巨碑,难度之大,可想而知,而这么硕大的碑帽是怎么装上去的呢?据说,无计可施的工匠正在愁眉不展之际,鲁班化身老人来到这里漫不经心地点化:“什么死死活活的,我一大把年纪了,黄土埋到了脖子,还怕那个?”一语惊醒梦中人。工匠们恍然顿悟,用黄土围起石碑,搭一道斜坡,把碑帽拉到石碑上面,困难迎刃而解。这种点化,这种顿悟,与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育不谋而合。类似的传说,我在会圣宫的巨碑前也听说过。我曾好奇,为什么人们喜欢编造类似的传说故事,并乐此不疲地以讹传讹,大概就是因为这传说中充满了教育智慧。
旁边的亭子中,还矗立着乾隆皇帝来这里游览所题写的诗书碑:
书院嵩阳景最清,石幢犹记故宫名。
虚夸妙药求方士,何似菁莪育俊英?
山色溪声留宿雨,菊香竹韵喜新晴。
初来岂得无言别,汉柏荫中句偶成。
山色溪声,菊香竹韵,汉柏荫中,最适宜读书。而诗中“虚夸妙药求方士,何似菁莪育俊英?”的诘问,可以窥见乾隆的开化和明智。而这样的识见,即使在今天也算是远见卓识。尊师重教的社会,是开明的社会;尊师重教的民族,是智慧的民族。
或者站在古树下,凝望、浮想。这里的古树首先当属汉封将军柏了。“翠盖摩天回,盘根拔地雄。赐封来汉代,结种在鸿蒙。”三棵原始巨柏,只剩下了被汉武帝封为“大将军”和“二将军”。“大将军”干如虬龙,冠如巨伞。皇帝也不免要先入为主,信口加封,最大的反而被封为“三将军”,难怪它要被活活气死了。器小易盈,倒让我再次想起刚看到的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其实那棵最大的柏树毁于明末一场大火。这样的故事不过是别有用心的杜撰而已。柏树常青而长生,常常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精神寄托。“二将军”虬枝挺拔,生机盎然。两根庞然大枝弯曲如翼,左右伸张,若雄鹰展翅,金鸡欲飞,底部树洞好似门庭过道,可容纳五六个人。山风习习,“二将军”枝摇叶动,如响环珮,犹闻丝竹之音。据科学的测定,这棵树至少有4500年的树龄了,应该是原始森林的遗物,现在依然生机盎然,大概是因为得到了某种心理安慰。当年胡耀邦来此旅游,听说汉武帝错封将军柏的故事,提议把“二将军”称做“元帅柏”。院内还有二程亲手种植的国槐,苍劲龙钟,生机勃勃,应该也有千年以上的树龄了。
或者走进先圣殿、讲堂、泮池、杏坛和藏书楼,拜谒凭吊。这些作为古代教育场所的标志性建筑,灰筒瓦覆盖,硬山卷棚,古朴大方,雅而不俗,浓郁的地方特色似乎与儒家朴素、中庸、平和的思想理念不谋而合,与中岳嵩山一样大象无形。
先圣殿又叫先师祠,是祭祀孔子的场所,面阔三间,建于一米多高的基台上。殿中央供奉有孔子行教立像,旁边供奉孔子的四大弟子“复圣”颜回、“宗圣”曾子、“述圣”子思、“亚圣”孟子。作为儒家思想的创造者和开拓者,孔子被尊崇为儒教的祖师。虽然儒家思想统领了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几千年,而真正发挥其成熟效益的却是在北宋理学诞生以后。程颢、程颐在这里讲学期间,秉承儒学理念,融合佛、道思想,开创了理学发展的新阶段,使这里成为程朱理学的诞生地。
讲堂为清朝时期河南学道林尧英自捐俸禄修建。讲堂前修竹丛生,为书院平增了许多幽雅的气氛。月台上并列的“四箴碑”,类似于现在的座右铭,“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动”,是古代读书人所要遵循的道德操守,当然也是现代人基本的道德修养。讲堂体现了宋元时期的风格,墙壁上绘制二程讲学时的场景,还介绍了嵩阳书院教研结合、开放包容、开坛辩论、因材施教、榜样熏陶等教学特点。看来曾经饱受诟病的传统旧私塾式教育,并非我们所臆想的那样死板僵化,老师不仅以渊博的学识教育学生,还以高尚的品质和情操感染和熏陶学生。出现在这里的教育家或客座教授,辉耀时代,荫庇后世,他们的名字可以写出长长的一串,如范仲淹、司马光、杨时、程颢、程颐、朱熹、李纲等等。
过了讲堂,就是泮池。泮池和大唐碑前的杏坛,都是为纪念孔子而修建。孔子年少时常在泮水边读书,成年后常在杏树下筑坛讲学,学宫或书院里修建泮池和杏坛,以示不忘先师。
再往后踏入道统祠。帝尧、大禹、周公等中国远古文明的先驱,在这里留下了许多历史印记,比如帝尧“网开一面”,周公旦“立杆见影”,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以及“启母化石”。启母石就在东边不足一公里的山坳处,周公测景台位于东南七八公里处的阳城。追根溯源,灿烂的远古文化才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根脉,儒家思想不过是发展繁衍的一条支脉。
最后的藏书楼掩映于绿阴之中。据说历史上藏书很多,北宋太宗皇帝曾御赐书院九经藏于楼中,可惜毁于明末大火。现在里面藏有古代书籍8部57册以及部分珍贵刻版。其他还有明代石刻登封县图碑,和武则天的除罪金简。县图碑倒还算是一件珍品,而这块金简却是复制品,真品藏于河南博物院。侧殿中还有一些嵩山著名碑刻拓片展和嵩山著名书画作品展。东侧殿廊下摆放有附近出土的一些古树木化石,纹理清晰。
整个书院并不大,游人也不多,我就这样闲庭信步,折折返返,走走停停,随心所欲。
三
我羡慕古代四大书院的自然环境,就像嵩阳书院一样,山峦环拱,溪水长流,古柏参天,清幽宜人。少了一些喧嚣,多了一些宁静,真正是修身、著述、讲学、读书的好地方。
因为相距嵩阳书院不远,期间我曾经来过多次这里,但总感觉心里空落落的。按理说,与这样的文化磁场为邻,周边的人们应该感到幸运,风物染人,浸淫其中,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自然会水到渠成。但这里已经沦为一个景点,过度的包装,过高的门槛,太多的铜臭味儿阻挡了许多拜谒者的脚步。本来,儒释道荟萃的地方应该弥漫浓郁的文化气息,然而给我的印象却是酒肆歌厅林立,书店报亭寥寥,多了粗野暴戾之气,少了是儒雅谦让之风。
尽管嵩阳书院不同于少林寺门庭若市,虽然不至于门可罗雀,但参观者寥寥,毕竟这里不是追名逐利的场所。心浮气躁的社会,急功近利的心态,又有几人愿意“坐冷板凳”面壁十年呢?这种境况,不知这里的先贤们会作何感想。其实,这样也好,没有人声鼎沸,蝉噪鸟鸣中更显得宁静,这才是书院的本来面目。这样的古代学府,虽然已成为过时的文化符号,但我更喜欢它作为学校时的样子,那样的感觉更亲近。这样的环境最适宜阅读、感悟、积蓄和修炼,“十年寒窗图破壁。”宗教对于人的思想影响,我赞成这样的说法:儒学是正餐和主食,道学是零食和点心,佛学不过是下午茶之类。“腹有诗书气自华”,儒学犹如丰富的精神食粮,“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责任和担当,建构了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支撑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天空。
但是,曾经一度被宗教化和神圣化的儒教越来越被庸俗化了。就像我们周围被严重污染的空气和水,也越来越欠缺对教育理想的追求,对教育信念的尊崇,和对教育规律的敬畏。对于教育和教师,似乎谁都可以说三道四,谁都可以颐指气使。而冬烘先生的泛滥,越来越成为教育最根本的堕落。现代的教育缺少的货真价实的教育大师,不缺少盛极一时的跳梁小丑;缺少静静地等待花开,多了急功近利式的拔苗助长。
四
这里,最早却是佛教的活动场所,称为嵩阳寺,建于北魏太和八年(公元484年),那时的佛教甚嚣尘上。隋唐时期佛衰道兴,遂改为嵩阳观,著名的道士潘师正、孙太冲等曾在此修炼。五代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孔孟思想成为戡乱求治的灵丹妙药。各地兴办教育、传授儒学,大儒纷纷开课授徒,后周皇帝柴荣将嵩阳观改为太乙书院,这里开始成为传播儒家思想的场所。至于北宋,文风大行,吕蒙正、滕子京以及理学的奠基人二程、朱熹先后在这里聚徒讲学,传播儒学思想,成为洛派理学的诞生地,宋仁宗钦赐“嵩阳书院”匾额。范仲淹、司马光、程颐、程颢、杨时等云集于此、著书立说、传徒授艺,这里名噪一时,据说《资治通鉴》有相当一部分内容就在这里撰写。
让人可惜的是宋元时期庞大的建筑群毁于明末兵燹。清朝时期鉴于嵩阳书院的盛名,一些地方官和名儒先后主持重修复建。鼎盛时期累计学田一千四百余亩,四方求学者纷至沓来。1711年,河南府开封选拔举子,多人中举,轰动一时。我们现在看到的嵩阳书院,五进院落,古建筑一百余间,占地近一万平方米,基本保留了清朝修复后的建筑主体原貌。曾经的古代高等学府如今沦落为旅游景点,似乎是一种宿命,夏日炎炎却让感觉到落寞和凉意。这是社会的病态,抑或是人性的病态?而时下国学热的背后,又是什么呢?噱头,还是炒作?
理学的没落,有人归结为灭人欲,但纵观这里的教育环境,并非死板和不近人情,从这里出土的一块石刻围棋盘,可以窥见一斑。书院作为儒家文化的标本,教育史上的璀璨明珠,逐渐褪去了昔日的光彩。我想起了渐渐消失的乡村学校,有一种无法言说的心痛。曾经的乡村教育圣殿,曾经的乡村文化传承象征,渐趋荒废。我多么希望,一个乡村至少能保留一所学校。留得住校园,便会留下乡村最后的高贵和典雅;留得住校园,便延续了乡村教育繁衍不断的香火。哪怕破旧,依然可以从琅琅书声和幽幽书香中看到一线生机。倘若香火断了,乡村的生趣、活力和希望便会日渐萎靡。
五
这里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犹如院中的森森古柏,虽风雨沧桑,却根深叶茂,郁郁葱葱。
毫无疑问,曾经辉煌一时的嵩阳书院至今依然闪烁着灿烂的光芒。至少作为一个旅游景点,也是人们游览“天地之中”时大多要去“到此一游”地方。不只是这里的自然景色让人留恋,那些历经沧桑留存在这里的明清古建筑群等人文景观,更值得人们景仰。
也许,作为一个古代学府,嵩阳书院早已失去了学校教育功能。但作为一个文化载体,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意义,一种昭示,一种熏染。譬如那一句句修身净心治学的金玉良言,那一个个发人深省的教育故事,犹如鲜明的儒学文化符号,永远迸射着智慧和道德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