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五月诗笺

 首页 | 评论 | 诗歌 | 散文 | 古典诗词 | 诗意小说 | 菁菁校园 | 海外心羽 | 八面来风 | 精品原创 | 个人诗文集 | 诗文竞技 | 散文诗 | 诗社公告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五月诗笺>>八面来风>>苗族姑娘成为瑶家女诗人
 
苗族姑娘成为瑶家女诗人
  文 / 梁红玉
  

    ——记2011年广东省小学生诗歌节初赛评委梁红玉 
   
    韶关日报记者 冯春华 摄影报道
   
    认识梁红玉,是在她的单位乳源民族实验学校。她是一个出生在瑶山,怀揣梦想的苗家女。在粤北这个诗歌文化源远流长的山区,诗一直是我们骄傲的文化精髓,但苗家姑娘写诗,并在报刊发表,还出版诗集,梁红玉是记者所见的第一人。 
2011年,梁红玉被邀请为广东省小学生诗歌节初赛评委,从此,她走出苗家,走出瑶山,走向了一个更广阔的天地。
   瑶家山水孕育苗家女诗人
   初见梁红玉,还以为她生在瑶山,应是瑶胞了。但她说,我是苗家女。这让记者意外却也感到高兴:苗家姑娘爱写诗,那她一定有很多很多的故事。 
   梁红玉的童年是在压力重重的苦闷中,以及对外面世界的向往中度过的。她读小学就开始在离家4公里远的村小寄读。那时候学校没有饭堂,也没有电,点的是煤油灯。年仅7岁的她自己背柴,带到学校自己做饭。读初中时,学校饭堂不备菜,只负责给学生蒸饭菜。每个周末,她得走5个半小时的路程回家,带下一周的米和菜。在这样的岁月中,梁红玉学会了用笔记录身边的人和事,生活的点滴,人生的感悟。她以瑶山人的眼光,把自已对家乡的山,家乡人的迷恋写入作品。像每一个文学爱好者一样,开始她只是把写作当成一种爱好,当成一种寄托,纯粹是一种自我倾诉,从来没想过要出书。正处于花样年华的她写下了大量的诗歌、散文。校园的墙报、学习园地、县广播电台等都成了她诗作的土壤。正是这些土壤在她心中,植下的诗苗才得以生根发芽。 
   梁红玉曾被乳源县广播电台作为特邀嘉宾主持《百草园》节目。1992年夏季,梁红玉还在校就读,当收到电台的邀请时,心情别提有多激动了。每天晚上,她都迎着晚风走在校园的树影下,一遍一遍地朗诵,朗诵着自己的情怀,生怕有一丁点的缺憾。当那一天终于来临,梁红玉忐忑不安地走进了直播室。主持人很随意地跟她聊着,聊她的学习生涯,聊她的诗,瞬间便化解了紧张的情绪。在直播室里,梁红玉用心用情地朗诵着自己的诗作。那种感觉,至今仍深深印记在心。
   “遥遥诗社”哺育文艺接班人
    怀揣文学梦的梁红玉走进了社会,尽管工作繁忙,她没有停下自己手中的笔,《故乡的词典》选载了她的作品,《韶关日报》发表了她的作品。 
    2009年,梁红玉认识了省作协会会员、乳源县原政协主席莫瑞福老先生以及老县长盘才万,加入了心中向往已久的韶关五月诗社。她的创作热情有了空前的高涨。在与众多诗友的交流学习中,她获益多多,不再满足于个人空间的自我倾诉,让创作进入艺术更为自觉的新境界。近段时间,其作品不断发表在《韶关日报》以及五月诗笺网。其中,《我是风》、《今夜,就这样想着你》、《爱的声音》等几首诗作还发表在泰国的《中华日报》。 
    2011年3月,在多位前辈的热情帮助以及校长的支持下,乳源县民族实验学校“遥遥诗社”成立了。梁红玉被委以社长重任。她从自己写诗,变成了教瑶族少男少女写诗。她对记者说:“诗社成立后,让我看到一双双渴望的眼神,瑶山孩子对知识的渴望,对未来无限的憧憬,让我无法释怀,无法拒绝。这不正是当年怀揣梦想的我吗?我开始感觉到一种责任,一种使命感。我深深地知道,对于很多瑶山贫困的孩子他们来讲,告别破旧校舍,身处宽敞明亮的教室学习只是开始,真正改变他们命运的是知识。” 
    在她的指导下,“遥遥诗社”一成立,便吸引了众多的学生,创办了社刊,写了不少的作品。这些作品除了在《韶关日报》、五月诗笺网发表外,还在五月诗笺网举办的海内外诗友网友“儿童诗征稿”活动中,梁红玉以及“遥遥诗社”的学生均获得优异的成绩。 
    2011年,梁红玉有幸被邀请为广东省小学生诗歌节初赛评委。当她接到这个邀请时,心里既兴奋又担忧。兴奋的是自己能在这样的重大活动中展现自我的风采;担忧的是自己水平不足,生怕因误判破碎了孩子的梦想。为了不辜负众望,她自学了大量有关诗歌创作的理论知识,并向老师请教了关于做为一个评委的众多知识。在评审的过程中,她认真的阅读每一篇作品,认真分析取舍,力求做到公平公正,让每一个孩子的梦想在诗的天空翩翩翱翔。 
    2012年,梁红玉的第一部诗集《梦里呼唤你》出版了。在她的作品中,很多是为宣传瑶山,扩大乳源的影响之作。如《桂花潭》、《九仙岩》、《必背瑶寨》、《南岭瑶族风情街》、《南水湖》等诗起到了很好的旅游宣传作用。《瑶家女》、《瑶山竹筒饭》、《瑶山彩石》等诗,读了让人对瑶山产生无尽的向往。《带翅的茅屋》以及《茅屋里的小女孩》,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当代的瑶山人。 
   梁红玉把瑶山的土、瑶山的水、瑶山的文化、瑶山人的纯朴、瑶山孩子渴望改变命运的想法用文字介绍表达出来,向世界打开一扇展现真实瑶山的窗口。她说:这是一种愿望,也是一种责任。 

2017/4/18 15:28:29 发表 | 责任编辑:冯春华
本文共有评论 -2 篇︱已被阅读过 624 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网上大名:

评论主题:

您的评论:
 
验证码: 4697  

 
友情链接: 武江起航网络┋CNH个性网址航┋诗歌报汝莲茶分销平台阿君软件工作室SEAGATE女子诗报韶关新闻网韶关民声网
名誉社长桂汉标社长冯春华┋诗社Email:fch928@163.com 五月诗笺微信公众号:maypoetry ┋ 网络技术:SEAGATE

作品版权所有,任何媒体亦可转载,但必须署明作者及本站网址!
Copyright © 2008-2029 五月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805603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