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五月诗笺

 首页 | 评论 | 诗歌 | 散文 | 古典诗词 | 诗意小说 | 菁菁校园 | 海外心羽 | 八面来风 | 精品原创 | 个人诗文集 | 诗文竞技 | 散文诗 | 诗社公告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五月诗笺>>古典诗词>> 七律 • 咏南雄孔林书院(外三首)
 
七律 • 咏南雄孔林书院(外三首)
  文 / 黄润秋
   七律 • 咏南雄孔林书院
  
    小序: 孔子耕读风,粤北传千年。千多年前,无数中原先民扶老携幼、跋山涉水向岭南进发。作为广东三大民系之中广府民系曾经的重要中转站、客家民系迄今的重要聚居地,南雄在岭南文脉传承上有其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北宋建隆三年(公元962年),被誉为“岭南孔氏第一村”的油山镇平林村建起了一幢孔林书院。这座古老书院令当时被大山环绕的南雄“耕读成风,人文蔚起”。据《直隶南雄州志》记载,宋代保昌县(今南雄)人口约5万,却举进士103名(含特科64名),为粤北之冠。1000年过去了,曾开岭南书院文化教育先河的这座孔林书院原有建筑已消逝于历史烟云之中,仅有村旁的“惜字塔”、孔闰墓作为见证物默默地展示着当年深山“儒学圣地”的荣耀。
 
一派葳蕤宏气象,圣人安乐享荣光。
塔碑相望犹私语,佳木参天仍茂昌。
南岭首郡书院逝,物华天宝读声琅。
儒家学说千秋播,雄踞梅关传四方!

    七律 • 咏徽州糕饼
    
    小序: 4月的徽州,正是多雨的季节,寒霜褪尽,鸟语虫鸣,农事也开始繁忙起来。当小麦的颗粒日渐饱满,徽州迎来了这个时令特有的一道美味——绿豆糕。“糖、油大概是一半一半,熟粉和豆粉也是一半一半。”熟面粉、绿豆粉、糖、油混合在一起,放入磨具,压实,抹平,轻轻磕打几下,形状精巧、淡黄细腻的绿豆糕就落在案板上,三十分钟大火蒸熟,最终造就了这带着节令气息的糕饼。泡上一杯略带青涩的黄山毛峰,品上一块香甜还略带沙爽的绿豆糕,在地道徽州人,徽州糕饼博物馆馆长胡国训看来,这道徽州端午必备的美食自有一番难以言传的美妙滋味。不过,胡国训也清楚,多糖多油的传统已经不再是现代人的最爱。各式各样的徽州糕饼,曾经是徽州人一生一世的印记,它们贯穿着一年中每一个特定的时刻。大年初一发“元宝”,清明的艾叶粿、端午的绿豆糕、立秋尝鸡蛋饼,重阳吃重阳粿,冬至祭祖用族饼,腊八备“年糕”,除夕“果子”装满盒。“徽州人人生的每个节点,都和糕饼有一些渊源,有一些深厚的文化底蕴联系。”从呱呱坠地到拜师求学,从长大成人到离家谋生,胡国训说,过去,徽州人每一个重要的人生节点,都留下了糕饼的味道。“十三四岁往外一丢,生在徽州前世不修。成年以后到别人店里去打工,家里人都会做一些干粮,这就产生了黄山烧饼。用梅干菜和肉,既有一定保质期,口感又比较好。”徽文化专家汪炜清楚,有人吃,徽州糕饼和蕴含在其中的味道才能活下去。想要让徽州糕饼活下去,还需要把它印在人们味蕾的记忆里。他说,糕点是徽州文化有形的表现,通过徽州糕点把口味传下去,这体现了徽州文化的博大精深。

清香皮薄软加甜,色泽亮鲜酥又绵。
唇齿留香民赞颂,驱邪助庆众垂涎。
徽州糕饼几多代,记忆点心千万年。
传统中华留美食,一生一世饼中连。

     七律• 让“地沟油”离开餐桌还需走多远?

     小序:从回收残羹剩饭的“口水油”,到套路复杂的“泔水油”,“地沟油”屡屡成为舌尖安全的“敏感词”,长期困扰着老百姓。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沟油”治理工作的意见》,从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监督管理责任等多个方面拉起“地沟油”警戒线。小餐饮、小作坊曾是老百姓舌尖安全的一大隐患。为此,意见强调,加大对农村地区、城乡结合部以及农贸市场、小餐饮、小作坊等的巡查力度。落实有奖举报制度,动员社会力量进行监督。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朱毅指出,小餐饮、小作坊等是监管过程中的难点。为整治“地沟油”建立“吹哨人”制度,重奖和保护内线举报人,有助于从内部攻克“堡垒”,促进“小散乱差”企业的综合治理。

剩饭残羹暴利谋,草菅人命地沟油。
昧心餐馆获余利,黑肺奸商赚大头。
管弱三分狼虎叫,毒强百倍庶黎愁。
综合治理靠严法,禁绝黑油几夏秋?

     七律 • 咏公祭大禹
  
    小序: 4月20日是农历谷雨,浙江省绍兴市大禹陵祭祀广场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公祭大禹陵典礼。由四位乐手连续吹响的9声长号声,民乐队奏响的祭祀主乐,代表着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和社会各界的花篮,数十名青年男女的祭舞,大学生合唱团唱起的祭歌等营造出了现场庄严肃穆的氛围。说到大禹,真是无人不知,他因治水成功,成为中华民族的英雄。自禹之子启祭禹开始,祭禹活动历久不断,历朝均有祭祀。秦始皇、康熙、乾隆等帝王曾亲自祭祀。1933年,禹庙得到了修复,便举行了隆重的祭禹活动。1949年后,民间祭禹也断续进行。1995年,在大禹陵举行了“浙江省暨绍兴市各界公祭大禹陵典礼”,这是新中国第一次公祭活动。到了2006年,祭祀大禹陵典礼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思大禹激情抒,洪水滔天大禹疏!
三过其门而不入,八年于外也甘愉。
生民相庆喜丰岁,禾黍荣登免作鱼。
华夏子孙弦乐舞,圣哉大禹胜皇虞!

2017/5/3 0:35:10 发表 | 责任编辑:杨振林
本文共有评论 -2 篇︱已被阅读过 730 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网上大名:

评论主题:

您的评论:
 
验证码: 7981  

 
友情链接: 武江起航网络┋CNH个性网址航┋诗歌报汝莲茶分销平台阿君软件工作室SEAGATE女子诗报韶关新闻网韶关民声网
名誉社长桂汉标社长冯春华┋诗社Email:fch928@163.com 五月诗笺微信公众号:maypoetry ┋ 网络技术:SEAGATE

作品版权所有,任何媒体亦可转载,但必须署明作者及本站网址!
Copyright © 2008-2029 五月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805603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