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妈妈们的周围,未婚的安娜耳濡目染,再加上工作的关系,安娜接触过不少孩子。无形中,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安娜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世界观。
再辅之以时代背景,舆论媒体的发达以及过往人们对于教育的探讨等方面的综合影响,安娜的世界里第一次出现了对“孩子”的渴望,但也伴随着对下一代教育的担忧与不安。她相信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干。她也相信缘分天定,顺其自然。她更相信事在人为,人定胜天。
听同事姐姐们说,女人往往从怀孕那一刻起就开始做母亲,而男人通常是等到孩子呱呱坠地才意识到自己做了父亲。尽管上帝赋予男人、女人不同的使命,一加一的组合才有了孩子,但从那一句“孩子是娘身上掉下来的肉”就可以简单推断:母亲与孩子之间天然的联系与机缘是父亲永远体会不到也代替不了的。没有了十月怀胎,男人感受不到孩子在身体内的律动、成长、惊喜。没有了一朝分娩,男人也不能真真切切地感知生下孩子对母亲来说是如何痛苦并幸福着。再加上中国历来基本上是“女主内男主外”,教育孩子主要是母亲的义务,没有了日日夜夜的陪伴,男人们错过了孩子成长的宝贵瞬间。因而,他们认为:“带孩子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他们也坚信:“慈母多败儿”。表面看来是母亲的过错居多,实际上是父爱以及父亲对子女教育的缺席使然。
近年来,热播综艺《爸爸去哪儿》、《爸爸回来了》深受大众喜爱,萌娃酷爸刷爆了人的眼球。其实,孩子与父亲在一起不过是平常的举动,诸如做饭、做游戏、批评教育,但是人们却爱看,乐看,并一致认为“好爸爸”就是“好男人”。本质上,该类节目通过“爸爸带孩子”揭露的是父爱缺席的存在、缘由和影响。传统定义下,男子的责任在于赚钱养家,女子的责任在于相夫教子。当然,男女各自有着各自的身不由己。但是,说真的,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父母有着同等的、不可替代的、无法缺位的责任与义务。纵观历史,结合现实,解剖案例,真正适合孩子的教育起源于家庭教育的合适与否。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人教师,也是陪伴孩子最长久、影响最深远的教师。也有一句话说到:“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除去遗传基因的影响,家庭环境怎样,父母的育儿方式如何,父母本身的素质和教育的高低奠定了儿孙日后发展的基础。以节目《家有儿女》为例,该剧以美版《成长的烦恼》为启迪,结合中国国情,以家庭情景剧的形式展开,呈现了剧中父母在教育孩子上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剧中的妈妈刘梅是典型的中国母亲,洗衣做饭、唠唠叨叨、严格严厉,剧中的父亲夏东海是难得的民主型的父亲,尊重孩子、循循善诱、通情达理。尽管是一个重组家庭,但夏雪、夏雨、刘星在经历一段时间的磨合后,与“新爸爸”、“新妈妈”相处融洽,彼此之间也亲如手足。遇到问题了,追根溯源,平等对待,及时诱导。但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的介入就让问题变得更加麻烦。
“护犊子”是为人父母的天性,但是“溺爱”、“宠爱”、“滥爱”却是事出有因。很大一部分在于上上一辈,也就是孩子的爷爷姥姥级别。也有一部分原因在于年轻的父母。小孩本就惹人喜爱,在爷爷姥姥等面前则更是可爱与不忍苛责。但凡是三代同堂或四代同堂的家庭组合,很多家庭矛盾都出在教育孩子的分歧方面。站在各自的角度,都对,都是为了孩子好。可是,往往这种“自以为是的好”并不是“对孩子真正的好”。它只会让孩子备受纵容,也只会让孩子认为“闯祸了也有树可依”。认识不到责任,认识不到后果,感受不到成长,体会不到公民义务。年轻的父母因为财力紧张、传统风俗等方面的原因,通常都与公公婆婆或是姥姥姥爷住在一起,表面上是减轻了家庭负担、经济压力,实际上是置“儿女教育”与“爷爷姥姥干预”之下,并非明智之举。笔者也看过很多外国影视节目,接触过西方文化,在西方,孩子的教育是由爸爸、妈妈负责的,爷爷姥姥等可以来看望孩子、疼爱孩子,但是教育孩子的权利在于父母,就算是真切切的血缘上的爷爷姥姥也要尊重孩子父母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在他们看来,这是对人权的尊重而并非我们口中常说的“大逆不道”、“白眼儿狼”。因而,在家庭教育中,适当地引入、借鉴外国文化或异地文化中的精华是不错的办法。至少可以解决这种情感上的绑架,不至于背上数典忘祖的骂名。
谈及外界影响就不得不提时代带给父母们的惊喜与压力。很多时候,很多决断并不出自于本心,而是出自同辈群体、外围环境、舆论导向的左右。以《虎妈猫爸》、《小别离》等家庭伦理剧为例,剧中的茜茜、朵朵深受“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荼毒,上这个培训班,那个培训班,总之各种培训班,一天到晚应付的最多的就是考试、就是分数,茜茜抑郁了,朵朵叛逆了,幸好剧中的父母能够及时悬崖勒马、矫枉过正,要不然又会多两则人间悲剧。担心孩子听不懂,担心孩子在学校学习吃不饱,上补习班是很多家长的选择,尽管学费高昂、代价惨重。似乎是如果别人家的孩子都补了我家孩子不补就会输了,就会上不了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了,人生也就会失败了。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很多中国家长的心愿,同时,家长们也很看重“第一”,甚至陷入“只有第一才是最好的最优秀的最有面的”魔咒。能当第一自然很好,但是第一只有一个,谁能断定第二、第三就不优秀?谁能断定年级前十以外的孩子就没有出息?我们太看重名次了,我们太注重成绩了。其中有一部分历史的原因,有一部分现实的因素,但家长本身也应该反躬自省----我们爱的究竟是我们的孩子还是我们的孩子能够带给我们的一切?不论功名,不论利禄,不论祸福,不论攀比。
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早就有人提出也得到大家的广泛认同,但真正实践起来却是相当困难。家长们抵挡不住重点大学、体面工作、似锦前程的诱惑,孩子们也难逃被比较被选择的命运。“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或许能揭示家长们对子女们最大的担忧。我们也的的确确身在各种尴尬的处境之中,我们也无法创造出属于孩子自我的理想王国。我们情非得已,我们有苦难言,我们不得已而为之。
不当父母不知为人父母之艰,安娜也很难底气十足地去指责家长们的各种不是。因为她知道“站着说话不腰疼”,因为她明白“一旦她也做了母亲说不定也会宠爱、溺爱孩子”。
爱没有对错,爱只有适合不适合。就像恋爱中的男女,都呼天抢地地大喊“我爱你”,但是真正能不违本心地去爱一个人谈何容易。
故而,理想也就只能是理想了。
期待一个更加“理想”的明天,也期待一个更加“理想”的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