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 • 祝贺第九届海峡论坛在福建举办
小序: 最近,受台风天气影响,厦门刮风又下雨。然而,潮湿的天气,并没有潮湿人们的心,海峡两岸人民心中还在欣喜地期盼着,期盼着那场民间盛会的到来。第九届海峡论坛于6月17日至23日在福建举办,主会场设在厦门。本届论坛以“扩大民间交流、深化融合发展”为主题,安排大会活动、青年交流、基层交流、经贸交流四大板块21项活动以及同期举办15项活动,特别新增两岸婚姻家庭论坛、海峡两岸青少年共享阅读活动、海峡论坛金点子创意大赛等8项活动。已经连续举办八届的海峡论坛,让两岸基层民众有更多的机会走到一起,相互交流。在越深入越了解的基础上,他们发现彼此身上有着熟悉的味道,他们渐渐喜欢上牵着彼此的手走向远方,走向更美好的未来。轮流在海峡两岸举办的海峡百姓论坛让两岸民众的心贴得更近了。以姓氏文化为基础,以血缘亲情为纽带,以基层百姓为主体,开展两岸地对地、民对民、姓对姓的宗亲交流活动演绎着感人的故事。福建泉州晋江澄江派谢氏族人谢清源曾经在会上分享了他的故事。谢清源的父亲谢必明用了数十年时间挖掘、整理家族历史,在2008年将“接力棒”交到谢清源手上。谢清源说:“我多次跨越海峡,在两岸热心人士帮助下,终于在台湾找到了亲人,实现闽台澄江谢氏宗亲第三次合修族谱。”扩大民间交流,促进融合发展,老树常青,清风拂面,基层夯实,年轻接棒,创新创业,梦驻未来。两岸同胞相聚八闽、结交朋友、畅叙亲情,深化两岸基层交流,增进两岸同胞的共同福祉。
浩荡东风送友情,论坛老树叶常青。
寻根谒祖一家乐,对话联姻两岸亲。
一脉千年凝血水,九二共识聚群英。
炎黄共筑团圆梦,旧韵新风颂太平!
七律 • 悼念德国前总理科尔
小序: 赫尔穆特·科尔,1930年4月3日出生,1930年4月3日生于莱茵河畔的路德维希港,1947年在文理中学读书时加入基督教民主联盟(基民盟),是路德维希港基督教青年联盟的创建人之一。德国政治家。1947年加入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基民盟),1973年至1998年任基民盟联邦主席,1982年10月至1998年10月任联邦政府总理。2017年6月16日去世,享年87岁。科尔在德国统一问题上一贯坚持东西德是“一个民族”,“互不为外国”,主张在欧洲统一的前提下通过自决的方式实现德国统一。他曾多次访华。2001年9月来华访问并参加《21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国际论坛。1995年6月,科尔总理继勃兰特之后,再次双膝跪倒在以色列的犹太人受难者纪念碑前,重申国家的歉意。习近平在唁电中表示,作为卓越的政治家,科尔先生为实现德国重新统一和推进欧洲一体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其历史功绩将被世人铭记。他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德、中欧对话和合作,为中德关系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并对中国人民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给予理解和支持,中国人民不会忘记这位老朋友。
路德维希雨正霏,巨星陨落众伤悲。
和平一统东西德,下跪双膝纪念碑。
德政丰碑欧亚誉,哲人风范五洲辉。
中华百姓好朋友,百世流芳驾鹤归!
七律 • 咏大型组雕《旗帜》
小序: 大型组雕《旗帜》坐落于中央党校综合教学楼前广场,高13.7米,长20.8米,最宽处为11.1米,人物平均高度4米。大型组雕《旗帜》共两部分组成,上部是不锈钢材质的红旗,下部是黄铜铸造的人物群像,由鲁迅美术学院师生集体创作。这组大型雕塑,以鲜活的艺术语言刻画了全国56个民族和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解放军指战员、新社会阶层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众志成城、坚定豪迈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的昂扬精神风貌。作品内涵丰富、气势恢宏、鲜活灵动,具有主题鲜明的政治意义,是国内罕见的大型雕塑精品。在中央党校创作放置红色雕塑,是中央党校党性教育具象化的重要举措,是加强红色校园和文化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此次揭幕的大型组雕《旗帜》,以气势恢宏、鲜活灵动的艺术形式刻画了全国56个民族和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解放军指战员、新社会阶层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指引下,众志成城、坚定豪迈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的昂扬精神风貌。它与同样矗立于中央党校中轴线上的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和邓小平三座伟人塑像一起,更为完整深刻地表达了我们党在理论上事业上既一脉相承又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历史轨迹。一座又一座红色雕塑矗立在党校校园之中,既是党校姓党的重要标识,也是对党校学员和教职员工进行党性教育的无声教材。它们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发挥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红色组雕矗校园,敬瞻《旗帜》想联翩。
沙场洗礼腰更硬,风雨交加旗愈妍。
当日井岗磨铁骨,今朝禹甸绘新颜。
镰锤璀璨辉天地,众志成城撰锦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