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在“五月诗社”微信群中看到了诗友肖阳拍发的,王园梅家乡的实地景照,增加了对王园梅的感性认识。之所以立马写几句关于王园梅的话。
自打诗歌小镇庆典会上桂老师特意介绍了王园梅,我就下意识注意这位农家诗人了。当时,不知道这位身材比较单薄的农家女子,她是叫王月梅,还是叫王园梅。后来,在《五月诗笺》上找到了她。她两年间写下了一百多篇作品。8月18日她的《只要念想还在,就有远方》,洋洋洒洒4200多字,行文如同流水,侃侃儿谈,构思如同织带,长而不乱。她的记忆惊人如同录音,大情小节无微不致。她的感情扑质如同白玉,纯真无暇,没有半点杂念。
作为一个诗人,一个作家,基本应具备三个条件:一个是写作功力包括灵感,一个是爱好,一个是时间。对王园梅而言,时间是她的软肋。她要抽出时间来构思,抽出时间来动笔,就好像要从苦瓜中挤出水来一样,挤出来的也是那一点点滴滴,而且是带苦涩的。她要付出的是我们的几倍,甚至十几倍。她不到两年间发表的116篇作品,平均每月5篇,涉及诗歌,散文,古典诗词等形式,而且内容和形式较好地形成了统一。很有可读性。不要说一个农家妇女:脸朝泥土背朝天,一脚猪屎一脚田,就是城里的汉子:一杯茶来一支烟,日子如同小神仙,也未必有她的作品产量。她为什么一直执着追求,我认为她一方面是有文学的爱好,另一方面,她一直很在意五月诗社(领导老师诗友)对她的那份天长地远的、始终不遗的关爱和问候,从她的《只要念想还在,就有远方》中真真切切、明明白白地流露出来了。我相信,《只》文是由情而生,由感而发的。
作为一个草根诗人,扎根容易,而成长就不容易了,它要经过风吹雨打,严寒酷暑,自然灾害,人为踩踏,如果没有人呵护关爱,说不定,就好像深山丛中那枝山花,无人知晓,或者没待到开放时就腰折了。
(2017.8.24上午草于保利水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