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爱的桂老师:
您好!我是江西大余作协成员梦的影子,真名钟晓艳,小名影影、影子。能够在网上得到您的惠评与指导甚感荣幸!久闻桂老师大名,并拜读过您的《中英文对照短诗选》,您的文采和您尽心扶持文学新人的所作所为及其所折射出的人格魅力令我钦佩!最近由惜母推荐,我加入了“五月诗笺网”,发了几篇拙作,您在百忙之中都给予了详尽的点评,并把大余作协成员的多篇作品都做了系统推荐,令我万分感动!感动于您对大余的关心与牵挂,感动于您对大余作协成员的关爱与鼓励!感动,触使我情不自禁向您写下这封信,如有冒昧打扰之处,敬请垂谅!
虽然我们未曾谋面,但胡燕锋老师经常提起你,也曾有几次胡老师想引我拜见您,但由于种种原因都未如愿,真是遗憾!今年国庆前夕,胡老师说您在给她的电话中还提到了我,令我受宠若惊,感动无比!同时也给了我莫大的鼓舞!我自知才疏学浅,笔尖停耕十年如今又重拾旧梦,令我感慨万分。是铭源和您的大力扶持,才有了大余如今的写作氛围,是胡老师孜孜不倦为大余文学作奉献才有了大余作协如今强大持久的凝聚力。在此深表感谢!感谢你们对大余文学爱好者多年来大力扶持!
早在1996年我就结识了胡燕锋老师,缘于大余县举办的一次大型文学艺术类展会,当时我所在的工厂只有我与彭古斌两人参加了。在现大余作协成员当中,我和彭古斌等还是认识胡老师比较早的几个人,但大家对我却比较陌生,因为工厂破产后,我就离开了大余而到广东各地打工谋生去了,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又要备考(成人高教自学考试),也就没多少时间写作。当初胡老师虽然凝聚了二三十个文学业余爱好者,但因无经费的原因,无法提供一个交流平台让大家更好的习作,当时我也曾与胡老师探讨过办刊事宜,并把当初我在就读县职业技术学校时同学们自发办的梅岭文学社出的社刊《寒香》全都呈送给了胡老师借鉴,遗憾的是办刊之事一直无果。由此我也对有关当局对待文学的态度颇有微词,他们宁愿“施舍”你几百块钱一顿的大餐,也不愿拨一个子给你办刊物!想当年我们一个小小的职校,学生自发办刊,学校还挺重视的,还会提供油墨和纸张,优秀稿件还在校广播朗诵播出,所以那时虽然全是人工刻版油印制刊,但文学社还是搞得有声有色,写作的兴趣也正是从那时激发的。而大余一个堂堂大县,却远不及一个农林职业技校!因为离开大余后很少写作,渐渐地,就与胡老师交往少了。后来,文化馆拆迁,胡老师经常搬家,又因写作少,无颜见胡老师,就与她失去联系了。在外漂泊了五年之后,我回到大余结婚生子育儿,在离县城几十里的大山里面(大余漂塘)一住就是五年,而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矿山上,在那机器声轰轰隆隆响的竹搭工棚里度过的,五年来几乎没动过笔,连一本文学著作都没像样读过。写作只是曾经的旧梦了,因为无作品出炉,也就更无颜去见胡老师了。所以,大余文学的起色,我一概不知。
直到2004年春夏之交的季节,我在大余漂塘钨矿菜市场门口与惜母不期而遇,才知道大余文学蒙恩于铭源的扶持而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此时,我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最小的才六个月,家中还有一个癌症晚期的老家翁,一家的生活起居都还要我去照料,我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全职家庭主妇,写作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事情。2006年,因山区教育资源严重缺失,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于是我搬到大余县城常住,从此才更方便与胡老师等面对面的交流。胡老师一直鼓励我重拾旧梦,坚持写下去。 “五月诗笺网”中《梦的影子的文集》中的《哭泣的梨花》就是我停耕十年后写的第一篇文章。
十年,十年啊,十年如一日,然而,我们得失的又有几多呢?十年的艰辛换来了我十年的人生经历,坎坎坷坷,曲曲折折,从十年阅历中也得到了更丰富的写作素材。然而十年的沧桑,却冲垮了我曾经十几年堆成的文字堡垒,我总是拿起笔,半天也写不出一个完整的语句,总是词不达意,从我发到五月诗笺网的几篇拙作中一眼就能看出这种驾驶文字不当的缺陷。但是胡老师总是鼓励我,每次作协举办活动,都评我头奖(作协成员当中,我自知文笔拙劣,写作水平高于我的大有人在);胡老师还在“大余作家网”上委以“管理员”重任与我,有人在“大余作家网”的讨论区攻击胡老师,直言对胡老师不满,我想,这都是因我而引起的。为了不辜负胡老师对我的厚望,闲暇时我试着练练笔,虽然艰难,但快乐着!重回作协,像回到了我久违的家。感谢您、胡老师和铭源给大余文学撑起了这个家!
在五月诗网看到您对大余父老乡亲灾后生活极为关心,万分感动,在此作如下简单禀报并代大余百姓向您致谢!
今年七月,大余遭受了百年不遇的7·3水灾,行政部门的所作所为令人寒心,虽说天下乌鸦一般黑,但那只乌鸦却黑得不一般,所幸现在大余人民的生活日趋平稳,赣州市政府市委曾发出口号:“确保在今年年底全倒无房户全部搬进新居!”目前无房户正在加紧建房,费用由政府补助一小部分(听说是八千块/户),银行限额无息贷款一部分,其它资金自筹。能否真正实现市政府的目标还将拭目以待。受灾工商户近期免税,失地农民将享受失地补偿,目前正在核实登记,补偿费用不明。
大余,是个让我爱恨交加的地方,我爱她是因为我身体里流着大余的血;我恨他,是因为她有些方面太残忍!在这个十家有九家亲的大余,行政腐败无能低效、经济畸形、教育畸形等等,尤其是我家与本村村民发生了一起山林纠纷案之后,政府的调处能力和态度极其恶劣,这使我产生了离开大余的想法,于是我在2007年9月举家迁居赣州市区。在最近的四年里,我写诉状多于写文章,因为这场民告官的官司三番五次调解处理均无公正结果,于是各级信访局、法院成了我常光顾的地方。所幸昨天该官司在法院得到了一个能够勉强接受的判决结果。为了讨回这样一个公道,我们付出了无人知晓的巨大的代价!而在7·3特大水灾当中,我们的父老乡亲所付出的代价却是世人共睹的!虽然我离开大余两年多了,但大余却一直连着我的心,衷心希望大余人民能够早日安居乐业!更希望有关当局痛定思过,杜绝后患,以确保百姓长久平安!
目前在离“皇帝”稍微近一点点的赣州市区生活,感觉比在大余要舒畅很多,虽然平常比较繁忙,写作时间也不多,因家有两个生性顽劣正上小学低年级的儿子需要我一个人来照料,另外还兼职做了一份美发店的后勤客服工作,但我会努力多挤出一点时间,多读读文学著作,多写写习作,多多向五月诗社的老师们学习。在五月诗笺网上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每天我打开电脑,第一链接就是五月诗笺网,五月诗笺网敢于推荐直面现实的文章,也是我经常点击浏览的另一个原因。用心生活,用字抒情,每个人都有七情六欲,然而如今很多网站在所谓的“和谐社会”里随波逐流,见喜不见忧,我认为这是扼杀了文字的一半功能,是丧失血性之举。五月诗社能坚持自己的理念不动摇,实在难能可贵,令人钦佩。文如其人,这也正是您的人格魅力的完美折射。也许是隐藏在骨子里的血性,让我第一次进入五月诗笺网就倍感亲切。
千言万语离不开一个谢字!重拾旧梦的影子,影子有梦,如影随形,梦的影子敬谢桂老师关爱!
敬祝:
身体健康!全家幸福!
并祝:
五月诗笺网越办越好!
大余梦的影子 敬上
2009年10月23日
【注:承应桂汉标老师建议,故把此信推荐到五月诗笺网,以便诗友对梦的影子有更多的认识与了解。并恳请各位多多指教,致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