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诗和友情去远方
第九届东南亚华文诗人大会由东南亚华文诗人笔会成员单位新加坡五月诗社主办,在美丽的狮城举行。东南亚华文诗人笔会成立于2006年,由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文莱、新加坡、印尼六国十四位华文诗人倡导创办。此前已在中国的福州、韶关、遵义和东南亚各国举办过八届。在接到第九届的主办方的诚邀之后,韶关五月诗社副社长邓妙蓉、秘书长粟立新、网络部部长张宗君、青年诗人周贤德、程茸荣一行五人向世界迈出脚步。我们带着诗和友情去远方。
早晨的风吐露着秋的诗意,在等高铁的过程中,大家便开始商谈这次参加笔会的相关事宜。邓妙蓉副社长说,东南亚华文诗人笔会是个展示的大舞台,五月诗社秘书长粟立新与五月诗社网络部部长张宗君不停地研讨会议的发言稿,他们一遍一遍地添加和修改,竭尽全力把韶关五月诗社的历史成绩和未来规划更完美地展现给各国的诗人们。
花园城市名不虚传,极其干净的街道,给人一种温馨,像家,像母亲清澈的目光。透过酒店的窗户,我似乎看到了一个国家的文化精髓。有一次打的,问的士司机是新加坡第三代华裔。他告诉我们,他们国家的法律及其严苛,他们国家的干净是罚出来的,他们的法律及其严苛,就从乱扔垃圾来说,如果第一次发现是警告,第二次就是罚款,第三次罚款就翻倍,第四次在第三次的基础上又翻倍……所以新加坡人自然而然就养成了不随地丢垃圾的习惯。司机还自豪地告诉我们,新加坡的犯罪率在全世界排在倒数第二,即便三更半夜一个人穿金戴银在新加坡的各条街巷穿梭,也不用担心会被抢劫。
一个社会道德的定型离不开法律的约束。新加坡人的素质普遍较高除了教育体系的完善,他们法律的制约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国民的素质得到提高,一个国家就会向着美,向着诗意的生活无限挺进着。
二、提高品味的诗歌盛会
第九届东南亚华文诗人大会参与诗人有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泰国、越南、缅甸等地,共59人之多。大家不惧辛苦从四方赶来,只为饱餐这美味的文化盛宴。
大会开始前,我们见到了我们熟悉的香港《圆桌诗刊》主编、香港知名作家秀实老师,泰国《中华日报》主编梦凌老师。在异国的土地上见到熟人,倍感亲切。秀实老师不久前到过韶关,我与他有过短暂的接触,他为人豪爽、热情。他一看到我们就用他夹杂着浓浓港腔的普通话说,又见到你们了,我好开心啊!梦凌老师我之前未见过,但她是我们韶关五月诗社的老朋友,对她的大名早已如雷贯耳,而且她也在我们韶关五月诗社群里,常常可以看到她在群里和其他诗友间的交流互动。在东南亚众多诗人面前,她也公开吐露自己是韶关五月诗社的成员,让我这个韶关五月年轻的新成员一下子拉近了和她之间的距离。她风趣、幽默又乐于助人。在泰国生长的她能歌善舞,在主办方为我们安排的观光旅游大巴上,她不时亮出清脆的歌喉,为我们献上一曲。她还不停地跟导游互动,问一些新加坡的人文地理知识,让我们一路上斩获颇多。有两次其他国家的诗人朋友在观光地与队伍走散迷路,她都不惧炎热,带头到处去寻找他们。
按照当地习俗,外来宾客和参会主要人员在中间就坐,参会人员家属在左边就坐,右边则坐满了新加坡本地的作家、诗人和文学爱好者。我们韶关五月诗社一行人员都集中坐在中间靠演说台旁边。这样的习俗也充分显示了华人占据半边天的新加坡文化还沿袭着中国人的优良传统,对远方来客的尊重。
大会由新加坡五月诗社秘书长邹璐充当司仪,她首先介绍了参会的各方来宾。大会筹委会主席团主席郭永秀先生致欢迎词,欢迎各国诗人朋友来到美丽的花园城市新加坡。东南亚华文诗人笔会孙德安会长致词,她对百年新诗进行了短暂的回眸,特别讲到了1917胡适的第一首白话诗《两只蝴蝶》发表至今恰好一百年。配合此百年文学机缘,新加坡作协、新加坡五月诗社于2016年决定把2017年定位为新华诗歌年。新华诗歌年的标志采用线性胡蝶图案作为主体,象征着诗的诞生过程如蜕变和羽化,五月诗社和东南亚华文诗人及所有华文诗人都是新诗百年来的传承人。孙德安会长还说,诗歌动人心弦,诗人承担着拨动心弦的角色。诗歌是一个明珠,晶莹剔透,没有诗歌人们照样可以生活,但有了诗歌我们会活的更精彩,诗歌提高了我们的生活品味。
孙德安会长帮助我们回溯了百年新诗的起源,让我们对新诗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知。生活给了我无尽的悲哀,诗歌却给了我们永远的快乐;上帝不一定给我们富裕,诗歌却给了我们品味与高尚;我们治疗不了心灵的苦恼,诗歌却给了我们更美好的末来。不可置否,东南亚文人是海外华人文献学创作最活跃的一群人。
大会主宾新加坡文化、社区及青年部政务次长马炎庆先生致开幕献词,他希望通过庆祝新诗百年的系列活动可以让各国文人紧密合作,把文化创作推向新的高度。
郭永秀先生对东南亚华文诗人笔会的12位创会理事颁发了纪念盾牌,并对林方、王润华、淡莹颁发了新加坡五月诗歌贡献奖。同时还进行了一个小型的新书发布会,展示了发布的新书《一方风土一方诗》和《五月诗选三十家》。
第九届东南亚华文诗人大会大会的主题演讲由蔡志礼博士主持。他开场发言,对每个嘉宾的演讲时间规定在二十五分钟。他突然拿出一个铃铛说,这个铃铛会在嘉宾演讲到二十二分钟时响一次,以表提示,三分钟后,铃铛就会一直响,告诫嘉宾结束演讲。我第一次体会到了新加坡人强烈的时间观念,他不会因为演讲嘉宾是名人名士而卖他人情,任其拖沓时间。
首先演讲的是南方大学学院资深副校长王润之教授,他的演讲主题是“存在的遗忘:新马华文作家跨文化、跨时代、跨国界的现象”。他认为要重新思考新马华文文学,甚至东南亚华文文学,提倡挖掘出历史上因为政治和非主流文学的排挤而逐渐被他们国家遗忘的作家群落。他把文学作家比作文物,要重新定位和认知,加以保护,让他们成为国家和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他特别列举了已故新加坡华文作家刘延陵和已故马来西亚华文作家杜运燮还有已故新文学的开拓者潘受。他指出了潘受关于语言上的见解。潘受很早以前就提出,诗的文字应该是:“同时是音乐上方的符号,同时是画图上的色彩,同时是舞蹈上的姿态。”这是新加坡文艺理论的新典范。
于坚老师的演讲主题是“诗领导生命”。他从狮城假想的狮子切入,狮与诗用意象结合在一起,从侧面揭示思想的外展,联想的宽度对于诗歌写作中构建意象的重要性。他说,在人类历史的荒原上,正是诗意的觉醒使人走出了黑暗。生命被诗的祭坛点亮,在古老的荒原上团结起来,神接纳了人。二十世纪,自由诗成为世界诗歌的主要趋势,在宗教盛行的年代,诗人是游吟的骑士。宗教是诗的第一使命,宗教正是起源于古老的诗。我们韶关五月诗社社长桂汉标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提出“诗是一种宗教”与于坚的“宗教产生诗”恰有不谋而合之意。诗是语言的解放,是对自由永不终结的追求,诗文明的向导。
最后一位演讲的是台湾著名学者李瑞腾先生。他讲的则是自己和新华诗歌的一些故事。他讲了自己在三十岁时编了三本书,并用编这三本书得到的费用结了婚。他风趣地说起要感谢这三本书成就了他的婚姻,台下笑声一片。他还说自己早年编的书,出版时他名字被人家从书中删去,几十年过去了他心里一直对这件事念念不忘。当他重读自己参与编著的《新加坡共和国华文文学选集·诗歌》,回顾起自己当年伏案的身影时,有无限的感慨和感恩,感恩柏杨为他开启了一扇向南的窗,从新加坡到马来西亚、菲律宾,从半岛到婆罗洲、到印度尼西亚。当他看到与此书编印有关的柏杨、高信疆、周安托都已过世,不禁涌起痛惜之情。最后他说,幸而缪斯不老,一代又一代诗人仍然弦歌不绝。他通过自身的例子来告诉大家一个编辑工作者的艰辛和贡献。
讲座交流问答环节中,王润之教授说,要让历史记住那些被遗忘的作家,文学不要成为沧海遗珠。于坚教授发表了一些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新文学已有一百年的历史,如果我们等了一百年,还不能对历史有新的定位,那我们这一百年白等了。他还谈到这是一个修辞泛滥的年代,如果写诗不是对生命的感悟,那写诗是无德的。李瑞腾教授谈到体制内文学与体制外文学如何相辅相成。蔡志礼博士就此话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把民间文学比作野生植物,他认为,野生植物一般比较容易繁茂,反而那些盆栽比较娇贵难养。
午餐安排在会议中心的自助餐,各国的文人朋友一边享受着美食,一边相互交流认识。他们虽来自不同的国度,却都是炎黄的子孙,说着中国的语言,创造着华语文学的一篇篇经典巨作。
下午的诗歌论坛第一场由成君会长主持。他说各国委派一个代表讲述该国华文诗歌创作的生态。每位讲员的时间不能超过10分钟,为了严格把控会议总时间,依然按照早上会议部署,在时间到时演说人没有主动走下演说台,铃铛会一直响着。
马来西亚的秋山、印尼的袁霓、菲律宾的心受、越南的刘为安、缅甸的王崇喜、泰国的梦凌、文莱的孙德安、台湾的萧萧都对本国华语文学的现状、成长及历史作了简要的概述。中国代表团则由韶关五月诗社秘书长粟立新作介绍发言。她讲到:广东韶关五月诗社自1982年5月成立以来,在韦丘和桂汉标老师带领下,坚持“忠实于生活,忠实于个人感受”的创作理念,扎根本土,中西融汇、艺术上提倡宽容、积极参与“文教扶贫”善举,具体承担霍英东基金会和铭源基金在红三角山区捐建50项希望工程的具体工作,积极推行“新诗进课堂”,让孩子们从小爱上诗歌,敬重内涵丰厚的中华国学。韶关五月诗社于2010年荣获广东省“大沙田诗歌奖”唯一民间社团奖。五月诗社积极组织各类文学活动,弘扬正能量,致力社会文明的提升。诗社至今已出版个人诗集、诗合集两百多部,诗人们坚持每两周一次例会,互通创作体会。同时,在各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五月诗社曾先后举办了有来自海内外一百多位著名诗人作家、专家学者参加的“诗的北江”、“第一届红三角诗歌节暨五月诗社二十周年”、“全国第二届女诗人作品研讨会”、“山海相约.南沙珠江文化论坛暨第二届红三角诗歌节” 、“罗坑茶文化节诗歌朗诵会”、“书香韶关诗书茶禅主题诗朗诵会”等大型诗歌盛会,提高了韶关诗城的知名度。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朝名相张九龄这位国际主义诗人的一首千古名诗,作为唐诗三百首的开篇之作,便奠定韶关这座古城的诗文化历史地位。早在1998年,现代诗人大家陈良运、叶文福、野曼、丁国成、屠岸、黄伟宗等老一辈著名诗人、学者纷纷惊呼:“泱泱诗国,怎可无诗城?而诗城之名,当以韶关莫属也!”。20年后,正在后发奋起,创建文明城市的韶关其文化底蕴不断被挖掘,其中的“南岭国际诗歌小镇”正呼之欲出。今年开始,五月诗社与“南岭国际诗歌小镇”开始了诗歌建设的进程。南岭国际诗歌小镇是一个集文化旅游、养生度假、山水休闲、农业体验、田园观光、户外运动、生态人居等功能为一体的特色文化旅游小镇,将产业、文化、旅游、社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未来,诗歌小镇将会对诗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韶关五月诗社秘书长粟立新的发言得到了各国代表们的一致好评,特别是郭永秀夫人不仅夸奖粟立新发言精彩,还称赞她骨子里流露出中国女子的古典美。
第二场由来自越南的林晓东主持,林晓东年纪很轻,却风度翩翩。李树枝博士为我们分析了诗的路径和马来西亚八零后华语诗人谢明成诗的自然意象。伍木先生阐述了新华诗歌中所折射的新马关系。陈志锐博士三十出头,博学多才,他为我们讲了双语书写在文学创作中的运用,并为我们列举了杂志上刊登过的英文诗歌夹杂汉字,也列举了几首华语诗歌中出现英文。陈博士还现场即兴对那几首诗进行了朗诵,让我们都沉醉在浓浓的诗意里。
晚七时在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四楼剧场举行的诗乐晚会“同一片天”,以诗歌为主体,通过音乐、舞蹈、朗诵、舞台剧、摄影、绘画等不同艺术形式,在舞台上呈献诗歌的不同面貌。
大会特地邀请旅居香港的本地朗诵艺术家张妙阳前来助阵,他也是凤凰卫视的语音指导。另外,新传媒华文播音员主持人培训师向笠,以及有“狮城最美男声”美誉的李荣德,也现场朗诵诗作。此外,歌手张耀天、黄倩、王晶等,也演唱多首诗乐,并由福乐艺术团属下舞蹈团及合唱团演绎《红楼梦》的插曲《红豆词》及《葬花吟》;东艺合唱团男声小组演唱《水浒传》主题歌《兄弟无数》及晚会主题歌《同一片天》等。
晚会所选诗歌特别精彩。“窗是一种等待的容颜/诗一种容颜的等待/河无法逆流/水可以潺潺/我抬头是你的偶然/我的顺流/牵不动你的河畔/所以我平躺如一行诗/清澈见底/以彩装/填补失色的波光。”林得楠的《彩窗》写一种等待的爱情,意境深远,让人回味无穷。周德成的《我是一蒸不熟的铮铮老骨头》是写给在街头偶遇捡纸皮老妇的。他开头便写到:“我是一/推不动/踩不扁/蒸不熟/死不去/腰直可曲/腿短可伸/的铮铮老骨头”中间有一段告诉我们铮铮老骨头实为一个捡纸皮为生的老妇人,他写到:“我依旧是那叠也叠不完/估量也估量不了/几斤重/的区区纸皮妇”他最后却笔锋一转:“我纵使被命运驱使/时间左右/的木头老推车/不喜新/不厌旧/支持环保/欢迎再生”切入提倡环保的主题。
晚会在郭永秀主席为蔡志礼的诗《同一片天》填曲的大合唱中拉下帷幕。
当我们走出演出大厅,走出中国文化馆,天空弥漫着葱茏的夜色,月光悬挂在异国的天空。这是一场丰盛的文化盛宴,这是一桌各国诗人间递进友谊的情感美餐。它重新让我们审视了对美的认知,提升了我们对生活的品味,让我们对诗有着更深远的思考,对生命有着更远古的追问。
三.诗意盎然狮城风光
九月三号一早,我们便在万福大酒店与各国诗人朋友汇合,前往新加坡各景点采风。
给我们当导游的是郑璇女士,她非常博学,不仅对新加坡的各处景点了如指掌,还熟知新加坡的历史和文化。她在自我介绍的过程中告诉我们,她也常常接待各国政要前往新加坡各地观光旅游,她说这次能带领各国的文人朋友观光让她觉得特别荣幸。在旅游大巴行驶的过程中,她告诉我们狮城的来由,她说,一千多年前,苏门答腊的室利佛逝王国王子乘船到达此岛,在现今的新加坡河口无意中发现一头动物形若狮子,于是把这座小岛取名Singapura。Singa就是狮子的意思,Pura则代表城市,而狮子具有勇猛、雄健的特征,故以此作为地名。她跟我们谈起新加坡的教育理念是精英式教育,小学头四年一律课程统一,四年后实行分流,分流是以学生的语文能力而分为三种不同课程。分流为的是让学生能以自己的进度学习,使其潜质获得充份发挥。之后通过小学离校会考者可以升上中学,中学又分特别班,快捷班和普通班三种课程。当有诗人朋友问到当地的房价时,郑璇女士告诉我们,新加坡普通的民众都住组屋,由政府建造。年轻人结婚或单身超过三十五周岁的都可以到政府申请一套组屋,平常新加坡人住的三室一厅也就三十多万新加坡币。
通过郑璇导游的介绍,我们了解了狮城的由来,新加坡的教育模式,还认识到了新加坡作为一个人口密集的国度,如何通过政府调控,让每个新加坡人都能拥有一个温暖而安心的家。
我们到的第一个景点是鱼尾狮公园。
鱼尾狮是狮子的头鱼的尾巴和身子组成的一个虚构的物种。鱼尾狮公园挺立的鱼尾狮雕塑已成为新加坡的地标。鱼尾狮公园位于新加坡河河口,而鱼尾狮像就坐落在新加坡河畔。鱼尾狮的嘴里一直在吐水,像喷泉一样。鱼尾狮对面那座船型房顶的大楼就是大名鼎鼎的新加坡滨海湾金沙酒店,内有运河、高雅艺术品、赌场等一系列令人耳目一新的建筑。
第二个景点是滨海堤坝。郑璇导游告诉我们,新加坡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大部分淡水供应来自邻国马来西亚,因此在新加坡国内建有许多蓄水池,滨海湾是新加坡河与加冷河的入海口,在这里新加坡政府修建了滨海海堤将淡水和海水隔开,由此形成一个巨大的淡水蓄水池——滨海蓄水池。淡水经过净化就可以成为饮用水。滨海海堤具备三大功能:可以蓄水,也可以防洪,还是濒水与水上休闲运动的热门场所。
新加坡是个宽容的国家,这里生活着各个国家的人们。其中华人占新加坡总人口的74%,还有印度、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各国移民,当然还有一些英殖民时期定居下来的欧裔群落。
参观完滨海堤坝,我们来到了小印度。小印度是新加坡的印度族群的聚集地,就仿佛是一个印度的缩影。随处可见的是印度人和印度小商品。我们在这里只是短暂的观赏和拍照就匆匆离开。
最后一个景点是国家植物园。导游郑璇告诉我们,新加坡植物园占地54公顷,以研究和收集热带植物、园艺花卉而著称。园内有20000多种亚热带、热带的奇异花卉和珍贵的树木。她路边指着一颗高大挺拔的树说,这棵就是引进巴西的三叶橡胶树,及其珍贵。
新加坡培育和种植了很多珍贵的植物,绿化面积更是占国土面积的45%,这种人和自然和谐而居的画面得益于精细的规划和新加坡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强烈的环保意识。新加坡政府通过制定昂贵的拥车证和购车税来制约民众买车,并着力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环保出行。
诗意盎然的狮城风光让人无限陶醉,一天的行程是短暂的,当然也无法让我们尽情地饱览这座被世界冠以“花园城市”美称的所有美景。但狮城留给我们的记忆会伴随着岁月的流淌和我们一起渐渐老去。
四、再见只为等待更好的遇见
饯别晚宴上,我们与各国的诗人朋友又有了更深的交流。同样热爱写散文来自马来西亚的陈蝶女士,我们谈起我们共同读过的书,书里感动过我们的句子,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有时特别的近,只是我们发现不到。就像我和陈蝶女士谈起读过的同一篇文章时彼此有过的同样感动。
晚宴中途,韶关五月诗社副社长邓妙蓉作为代表对韶关五月诗社的现状作了一个简要的描述,她说,韶关五月会把新加坡五月的作品带回韶关交流学习,希望两个五月以后能更加密切合作共同推动两地诗歌发展。接着,邓妙蓉、粟立新、周贤德、程茸荣共同朗诵了桂汉标歌颂韶关的新作《诗城的诗》。
新加坡五月诗社社长郭永秀老师说:他知道的五月诗社有三个,现在澳门五月诗社已经鲜有活动;新加坡五月诗社存在年龄方面隐患,有青黄不接的忧虑,目前正全力发展年轻社员,发现苗子,培养苗子;中国广东韶关五月诗社如今势如中天,各年龄阶层配备合理,一次次举行各种文化宣传活动,各类大中型活动都能圆满组织成功,记得2007年第二届东南亚华文诗人大会正是在韶关大学举行的,活动很成功,影响很深远,新 加坡五月诗社两个五月积极寻求合作的契机。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晚宴结束后,大部分人还停留在宴会厅,聊着无尽的诗,相互握手说了告别的话语后,却仍不舍得转过身子离开。
缘分把我们聚拢在一起,又是缘分,让我们彼此分开。短短两天的交流,我学到了很多,也认识了很多朋友,这是人生一笔巨大的财富。各国诗人朋友,是黄色的皮肤汉语言文学的精髓让我们大家有短暂的靠拢,但我们的交流是无限的,在思想上,在彼此无声的祝福里。
九月四日邓妙蓉、粟立新、程茸荣还有泰国的梦凌受新加坡诗人齐亚蓉之邀,前往她家做客。她带着我们在她家正前方的公园游玩,绿色的草地,清澈的小溪,湛蓝的天空,鱼群在溪水里畅游。伫立在美丽的加冷河畔,想伸出手,去摸一摸这水的颜色,这草地的颜色,这天空的颜色。我们像个孩子一样嬉闹,像加冷河里的鱼一样自由。回到齐亚蓉家,她为我们准备的可口的饺子,我们吃着家乡的味道,品味着友谊的芬芳。
新加坡之行,正如张宗君在《我们是一群蝴蝶》一诗中所写的那样:一百年前的那两只蝴蝶/引领我们汇集在这里/五月的花粉已酿成花蜜/诗与自由已深入灵魂/纵使 尘世喧嚣江湖风雨/蝶翼一舒展/落下的也是一行行甜蜜的诗句......
东南亚华文诗人大会创始人,原会长云鹤先生说过,缘分在于天赐,而友谊乃再真诚相待之下才能牢固。我们的友谊之花定会绽放在东南亚各国的每一片角落……
2017.9.7诗城补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