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常常对我说一句话:“无论你是否成年,无论你是二十岁还是三十岁,无论你是否濒临生命的尽头还是初探人性的光辉,只要有长辈在,你就是孩子,特别是当父亲或是母亲任何一方还在世的时候。”我很喜欢这句话,因为它让我光明正大地享受“孩子”的殊荣。还因为我可以凭借这一殊荣去撒娇,去争宠,去享受有人疼爱的感觉。
下班回来,我走在小区里,一回头发现侄儿伟伟和小悦儿都在小区里玩。一看到我,伟伟一边大声叫到:“小姨”,一边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向我。看着伟伟脸上兴奋的表情,那一刻我感觉我很幸福。一切的疲惫也在这甜蜜的相遇中散尽。原来,疼爱孩子的感觉竟是如此之妙。
尽管我还没有成家立业,但是在与小侄儿、小侄女的相处过程中,我也间接地体会到了一部分长辈与小辈的真情实感。或许是由于局外人的缘故,我基本上都是扮演“好人”的角色,从不对着孩子们发火,满眼尽是宠溺。因此,孩子们与我亲近,还会偶尔跟我讲悄悄话。有的内容就连父母他们都不愿告诉。我因此知道了小侄儿在读苗苗班的时候会唱《蚂蚁搬豆豆》,我因此知道了小侄女儿特别喜欢漂亮衣服和好吃的糖果,我因此还知道了隔壁班的某某曾经递过纸条,上面写着;“我喜欢你,长大后要做你的老婆。”哈哈!哈哈!果真一番童趣。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哪里懂得爱情,他们是跟着高年级的学的,或者是单纯的出于对异性的好感。说到这儿,我想起了一则轶事。有一天,我问小侄儿:“你长得这么帅,班上有女生喜欢你没有?”。小侄儿羞答答的一声不吭。我想这是默认了。我随即调整了战略:“你知道你们班谁和谁是男女朋友吗?”他回答说:“有一个高年级的同学拿着一朵塑料玫瑰花跪在地上向我们班一个女生求婚。”我继续追问:“那个女生答应了吗?”“没有”。小侄儿回答说。我又问:“为什么?”。“谁会稀罕一朵假花啊?”小侄儿的这句话把我噎住了。我们的对话也就此打住。求婚这一桥段的设计跟电视剧里的情节好像,我估摸着是那个男生是剽窃了男主角的做法。说不定若干年后再来回忆,他自己都会脸红。但是他的勇气还是极其大的,换做是我,万万不敢如此高调的公开示爱。我不得不承认:“长江后浪推前浪”,我不幸地被拍打在沙滩上了。
上周五我生病了,上吐下泻,还因此请假去镇上拿药。一向胃口不错的我连稀饭都喝不下,吃什么吐什么。老妈见状非常担心,提议我去大医院看看。作为一个患肠胃炎的“老病人”,我是相当有经验的,我很淡定的说到:“没事,吃了药得有个过程,睡一觉就好啦。”那一夜,我吐了三次,拉了八次,最后吐得拉得全都是水了。老妈是被我吓住了,老爸也打来电话关心。我捂着翻江倒海的肚子,强忍着疼痛,回过头来安抚母亲:“睡着了就没事了。” 模模糊糊中我进入了梦乡,而我的母亲,睡在我身旁的母亲,却久久没有合眼。以前老听母亲说:“你是我唯一的孩子,我不疼你,我疼谁?”,我都不曾真正理解。这一次生病倒让我近距离地看得真切。孩子就是一直悬在母亲心头的那块肉,一有点儿风吹草动都足以让母亲颤抖。
还有一个多月我就三十岁了,早已超出了法定的结婚年龄。我的同学中结婚早的已经有小孩上小学了。不是我不着急,也不是我不在意,而是合适的缘分还没有到。这样一通安慰下来,我倒反而淡定了。问自己,我确实没有做好准备。我觉得我自己都还没有学会承担。如果哪一天上帝突然把一个小孩子送到我面前,我想我肯定会兴奋无比,但随之而来的是无助的哭泣。当然,我的这种假设非常不科学,因为我没有真实的体验过。自然杜撰不出好的脚本来演习。
作为女人,天然的属性会让人在一定的年龄阶段母性大发,我也不例外。尽管我一直都很喜欢小孩子,但是近两年来这感觉是那么强烈。每个周放假回去都要去逗小悦悦,三两天不见都会很想念。她的笑,她的萌,她馋嘴的模样,她熟睡的样子,无不让我这个小姨朝思暮想。
一个人自从出生到现在,我们有很多重身份,我们可以是父亲母亲,我们可以是商人、医生,我们中的有些人或许不会生儿育女,但有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是:我们都是孩子。
|